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幼兒園家長培訓

幼兒園家長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01 10:46:08

Ⅰ 幼兒園家長學校培訓講座《如何做現代合格的父母》

幼兒園的教育不僅僅是面向孩子們,更應對家長們進行有關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幫助與支持,家園共育便是教育的最佳途徑。許園長通過許多國內外生動的學校及家庭教育實例,讓家長力求透過孩子的視角解讀家庭關系,認識孩子。培訓內容有: 一、幼兒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誤區; 三、國外的幼兒教育; 四、現代...合格家長的十要素; 通過此次的家長學校培訓,給幼兒家長很大的觸動,不僅使家長了解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而且拉近了家長和幼兒園的距離,同時也為家長和老師之間搭建了有效的溝通平台,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可。

Ⅱ 幼兒園要為家長開展育兒方面的培訓有什麼好的建議

家長要不斷學習育兒知識,掌握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建議家長朋友們在工作之餘犧牲一點娛樂、聚會時間,一是學學一些幼教文章,了解一些新的幼教理念,了解現在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自己怎樣做才和老師配合好,共同教育好孩子。二是通過閱讀刊物或網上的家教文章、參加幼兒園的家長學校專題講座,學習幼兒園發放的家長學習材料,與同事朋友交流一下育兒心得等等方式,來學習一些家教知識,提高自身的育兒素質。

Ⅲ 家長從哪些方面進行幼兒自理能力的培訓

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所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至關重要,我們要把這項能力的培養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有專家指出:幼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是在學前期。作為幼兒園,我們能否抓住這個關鍵階段,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活自理現狀,有的放矢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關鍵。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收拾整理衣服、獨立進餐、自己洗臉和屁股等。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面我針對孩子自理能力差,說一下原因:
1、家庭成員的溺愛包辦。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由於父母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勞動,只重視對孩子的智力投資,輕視了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在幼兒園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師都注意培養孩子自己學做,從小養成孩子做各種力所能及的事情的習慣。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爺爺奶奶常溺愛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飽或太慢而急於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攬,養成孩子事事依賴成人的壞習慣。 2、孩子沒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齡小,在自理時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實際困難,爸爸媽媽不是教會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導致孩子不會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復練習的機會。孩子剛學會穿衣服時興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勵表揚。但學會後孩子便失去興趣而不願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練習的機會。 那麼怎樣訓練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小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獨立能力呢?
一、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家長無條件 的包辦代替,使幼兒形成一種錯誤認識:自己不願意乾的事情,父母會幫著干(要喝水了,父母會端水來;要起床了,父母會給穿衣服……),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如通過談話「我是乖寶寶」、「我長大了」、「我學會了……」等活動,利用提問、討論、行為練習等形式,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為自己會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興。再如在語言活動(詩歌、故事、看圖講述等)中,幫助幼兒充分理解作品內涵,通過作品中角色的行為,使幼兒受到感染、教育。例如:我們班的王若彬小朋友不會穿脫、整理衣服,剛開始,老師幫助他完成,但是要讓彬彬仔細的看,爭取學會,會了方法,下次要讓彬彬自己來做,好嗎?老師知道彬彬最棒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強彬彬的自信心,以提高他的動手能力。 2、通過分辨不同行為(能自理的與不能自理的),鞏固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我們可以為幼兒准備不同行為表現的各種圖片等,讓幼兒在比較中提高對自理行為的認識。老師適當的講解圖片,然後問幼兒哪個圖片上的寶寶最棒,我們要向他學習這種好的行為,還可以舉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較,來激發幼兒上進的意識。二、教給幼兒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讓幼兒做到生活自理,必須讓其明確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兒沒學會系鞋帶的方法,就談不上系鞋帶;幼兒不會洗臉,就談不上把臉洗干凈;幼兒不知把玩具放到哪裡,就談不上把玩具物歸原處……也就是說,即使幼兒有了自理意識,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們還要讓幼兒學會具體的生活自理方法。 1、寓教於樂,讓幼兒識得自理的方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編成兒歌、歌曲以及設計成饒有趣味的情節等,讓幼兒在游戲、娛樂中學習本領。如在教幼兒如何刷牙以防長蛀牙蟲時,我們就教給了幼兒一首蛀牙蟲的歌,時時提醒幼兒每天早晚刷牙,而且讓張齊天陽小朋友親自示範正確的刷牙方式,小朋友都認真仔細的看,表現的很棒。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進行個別指導。由於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對於沒層次的幼兒來說,要求就有所區別。對於自理能力較強的幼兒,就以較高水平來要求;對於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就相對降低要求的標准,不可強求,更不可鄙視,須因材施教。例如:我們班的幼兒年齡差異比較大,所以對年齡較大的天陽與年齡較小的桐好來說,自理能力當然不同。天陽在自理能力方面表現特別棒,會自己穿脫整理衣服,會自己擦屁股等較難的事情。而桐好就相對差一些,還需加強練習,所以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提出不同的要求,從易到難,從簡到繁

Ⅳ 如何做好幼兒園家長工作培訓心得

一、防患未然 先行一步 幼兒家長,來自社會的各個層面,處理問題的方式存在很大差異,比如:同樣是覺得自己孩子在幼兒園里受了委屈,家長的態度和表達方式卻大相徑庭,有些家長甚至會不問青紅皂白,直接訓斥所謂欺負自己孩子的小朋友,或心裡對老師產生極大的不滿。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開家長會的時候,通過典型事例,向家長提出要求,並對那些能夠支持、理解幼兒園工作的家長提出表揚和感謝,為家長樹立學習的楷模,並對家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給家長以感同身受的教育,僅僅是這種簡單的方式,卻使多數家長都能夠理解老師的苦心,強調之後,家長訓斥其它幼兒的事情明顯減少,家長因為幼兒之間出現糾紛也都能夠通過老師進行調解。 一次家長會,可以消除家長的許多困惑,也能夠把本來不該發生的事情消滅在萌芽中。與此同時,通過多種形式,讓家長了解現代幼兒園教育,了解幼兒園教師工作的價值,只有這樣,家長才能理解老師,支持老師,也只有家長的教育觀念與老師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家園同步才能真正成為一種現實。 二、換位思考,主動調整 幼兒天性好動,磕磕碰碰的事情時有發生,家長愛子心切,有過激言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個別家長對幼兒微小的傷痛小題大做,攪鬧不休,遇到這類家長,老師一定要耐下性子,冷靜,並多多的換位思考,我有個好方法----傾聽。 傾聽家長投訴,有時候會就事論事,有時候,可能是借題發揮,把平時對老師的不滿和積怨一並發泄出來。這時候老師別急著解釋,只要專注、耐心的傾聽就可以了,其實,家長可能是想讓老師多多關注自己的孩子,訴說之後,他自己就會發現,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即沒有具體想要解決的問題,老師們也沒有什麼原則性的錯誤,訴說之後,心情平靜下來,問題就變得簡單多了。另外,從家長的傾訴當中老師很容易了解家長的真實想法,便於解決,達到令家長滿意的效果。 幼兒園無小事,老師有責任保證孩子在園的分分秒秒都是安全快樂的。但是幼兒園的工作也會出現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於我們自己工作的失誤,一定要有勇氣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家長的質疑,以坦城、負責的精神處理善後工作,達到令家長滿意的結果。 寬容、理解、重情、溝通是處理家長工作最基本的方針。家長和幼兒/園有一個共同的紐帶——孩子,家長們在望子成龍,幼兒園在培養孩子茁壯成長。有了這種共識,家園合作就應該是一件輕松而愉快的事情。

Ⅳ 幼兒園怎樣和家長溝通培訓心得

幼兒園與家長溝通技巧心得:家校溝通要講究方式方法:
1、對「溺愛型」家長要重說服

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予以真摯的贊賞和表揚,然後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同時,也要用懇切的語言指出溺愛對孩子成長的危害,耐心熱情地幫助和說服家長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啟發家長實事求是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千萬不要袒護自己的子女,因溺愛而隱瞞子女的過失。

2、對「放縱型」家長要重事實引導

老師在交談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改變對子女放任不管的態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同時,還要委婉地向家長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的影響,使家長明白,孩子生長在一個缺乏愛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從而增強家長對子女的關心程度,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3、對「打罵型」家長要重勸告

對性格粗暴,剛愎自用、甚至蠻不講理的家長,要以冷對「熱」,以靜制動,以柔克剛。越是難以理喻,就越要堅持曉之以理;要做到先傾聽而後以動。要寬容、理解。

4、對「隔代」家長要重尊重

對於有教養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採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並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Ⅵ 談談如何辦好幼兒園家長學校

一、正確認識家長學校的必要性,增強辦學自覺性

幼兒園培訓如何與家長交流

家園合作-幼兒園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 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與素質教育的開展,幼教界人士進一步認識到:要提高幼兒素質首先就必須提高教師的素質。那麼,「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這一問題對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我園參與了中國學前教育學會「十五」立項課題《武漢市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於管理研究》,...並承擔了子課題《整和利用家長資源,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規程》第四十八條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教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 在幼兒期,對兒童影響最大的是家庭,家園共育可以說是素質教育的立足點。教師要與家長建立平等合作的夥伴關系,共同生成適宜於促進每個幼兒最大限度發展的教育。 在課題研究中,教師們就如何充分整合利用家長資源,提高教師的素質,展開了研討。教師們認識到:掌握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對提高教師的教育素質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因為從家長處教師可獲得許多寶貴的知識經驗與信息,對提高教師素質,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幼兒園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對於幼兒園老師來說,與家長溝通,積極尋找教育幼兒的最佳切入點,從而提高教育質量,發展幼兒個性,顯得猶為重要。這里的溝通,是指在孩子發展與教育上,家園雙方隨時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了解孩子發展的情況,在教育上取得共識,從而共商教育策略,協同進行教育。那麼,幼兒園教師該如何有效的與家長溝通呢? 一、教師應講究與家長交流的語言藝術 孩子入園後,家長就會不時聽到教師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孩子有時表現好,有時會犯上一點小錯誤,有的老師在向家長匯報孩子情況時,似乎沒看到孩子的優點,總是向家長告狀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行。這往往使家長難以接受。作為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委婉的態度,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可以先向家長介紹一些孩子的優點,再說孩子不足之處或須改正的地方,這樣,便於家長接受。 二、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 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教師是有一定育兒知識的專業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 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曾遇到過一個家長向我訴苦「老師,我們家孩子太任性,每天早上非要吃豆皮,怎麼打他罵他都沒用,這不,早上又要我買了一碗。」我先告訴家:長天天早上吃一種早點,不但有礙於幼兒身體健康,還會造成幼兒偏食;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早點的營養配置;讓家長知道每天與其他幼兒公進早餐可加強幼兒的集體意識;建議家長把這些好處用淺顯的語言講給幼兒聽,其效果肯定比打、罵的方式好的多。家長從我這里了解到了正確的育兒知識,及時的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與此同時,我更加了解這個孩子,與這位家長也拉進了距離。 三、教師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 如今,幼兒園里老師年輕化,好多老師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了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系,給家園溝通設置了障礙。如果老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那麼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四、教師應通過多渠道,採取多種方法與家長溝通 1、家長委員會 老師們要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幼兒園大型家園共育活動,可請家長委員會代表參與制定方案並一起組織實施。還可通過家長委員會真實了解家長們的心聲。 2、客座教師 通過調查,許多家長素質較高,具有參與幼兒園活動的願望和能力。我們不妨以幼兒為中介,讓家長自願報名,然後根據活動內容選擇具有相關知識能力的家長共同備課,保證質量。客座教師活動的開展為教師和家長,家長和家長之間提供了一個經驗交流和資源共享的機會。教師從家長所擁有的專業知識、生活經驗中獲得幫助,家長從教師身上獲取教育經驗技能,而且更加了解老師的工作。孩子們也在活動中倍感親切。 3、家長辯論會 以往的家長會多以老師說教為主,家長興趣不大。我們可以改變老的形式把家長會改為家教辯論會。老師舉出幾個班上幼兒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以家長為主,讓家長分析討論,各抒己見。在激烈的辯論中,家長們更新教育觀,對照事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並產生學習和參與各種教育活動的興趣。待家長們發言完畢,教師再有的放矢的發表意見,表明觀點,介紹經驗,其效果事半功倍。 4、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是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一個重要窗口。老師們似乎已習慣於用更多的心思來設計欄目、尋找內容,而忽略了家長參與的深度與廣度。我們為什麼不準備一塊小天地,將家長請到家長園地中來。如「誇寶寶」欄目可寫孩子在家的表現;「我的育兒心得」讓家長暢所欲言;「我的問題」可寫上家長的困惑等等。家長園地不能只是教師唱「獨角戲」,要調動家長積極參與的興趣,為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搭起一座彩橋。 5、家園共育袋 我們可給每個孩子准備一個家園袋。每周,我們都將幼兒所學的內容及作品全部放入袋中,還可隨時將幼兒在園情況,教學內容及需家長幫助等寫好,放入袋中。由於袋裡裝著孩子們小小的成果,家長們會很樂意每個周末將袋子帶回家,周一再帶入幼兒園。另外,家長對老師的工作有何意見、要求都可寫下來裝入袋中,以助於老師工作的提高。家園共育袋使忙碌的家長能更了解幼兒的發展情況,無聲的交流促進了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6、個別化的家園溝通 由於每個孩子個性的不同;家庭環境的不同;家長文化素質的不同,大量的通常性的溝通是個別化的。個別化家園溝通的方式有家訪、約談、家園聯系冊、電話、便條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如今,許多幼兒園上了寬頻網,並且實現了班班通,這樣就更加拓寬了溝通渠道,網上交談也是很方便的。個別化的溝通要著重於針對每個幼兒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家長在教育上的問題而進行,以促進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為目的。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雙方都有責任,但教師更應主動些,並且要努力為溝通渠道創造條件。幼兒教師要真正從狹隘的教育觀中走出來,必須充分認識到:家長工作的最終目的在於實現家園合作,共同為幼兒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主要靠幼兒教師做出努力。教師常常要換位思考,善於與不同類型的家長相處,遭到家長誤解時教師要保持冷靜,善於自控;遇到矛盾時,教師要主動反思,為暢通渠道做出努力。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關鍵在於教師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夥伴關系與親密感情。而這種關系與感情的建立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態度與行為:對孩子的關愛、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家長的尊重和理解。當家長感受道教師喜愛並關心自己的孩子時,工作盡心盡責時,自然的產生信任感,並由衷的尊重教師,心理

Ⅷ 幼兒園家長工作的方法與技巧

1、根據家長的需求,找准溝通切入點
不同類型的家長對孩子關心的方式不同,老人關注孩子的生活飲食,父母關注孩子學習方面多些,母親在孩子成長的問題上過問得多些,而父親很少過問;小班孩子的家長關心生活的事多些,大班家長關注孩子學習方面的事多些,體弱兒家長關心孩子健康方面的事多些,而新入園的家長則每天都想從教師那裡了解到孩子在園的一切表現,這時的家長對教師還不夠了解,還沒有建立起對教師的信任感,擔心孩子在園受委屈,

擔心教師對自己的孩子不夠盡心,教師與家長之間正處於磨合期。教師要多關注家長所擔心的問題,以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為由頭,展開溝通,進而再引導家長關心孩子其它方面的教育問題,以保障孩子全面和諧的發展。

2、要多報喜,巧報憂
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教師要能生動地描述孩子在幼兒園某一環節的可愛表現,家長會從你的交談中自然感受到你對他孩子的關愛,對他孩子的特別重視,並留下教師工作細致、認真負責的印象,這樣從情感上雙方就很容易溝通,而面對孩子的缺點,一次只說一個方面,只解決一下問題,而不要把孩子所有的缺點錯誤都羅列一遍,這樣只會讓家長更沮喪,甚至對教師的能力表示

懷疑,教師也不要指責因孩子的問題給教師教學工作、管理工作帶來多少不便,找來多少麻煩,給其他孩子造成傷害或有不好的影響等等,而是更強調孩子的缺點對他自身未來的發展有什麼負面影響,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的目的是為了他孩子著想,而非為了教師工作上的便利。

3、善於傾聽家長意見
教師謙虛誠懇,專心傾聽家長的意見,會讓家長感到自己很受重視,即使是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家長,在一個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於傾聽的教師面前也常會被「軟化」得通情達理。

①傾聽:家長投訴,有時候會就事論事,有時候可能是借題發揮,把平時對老師的不滿和積怨一並發泄出來,這時候,教師不必急於解決問題,只要專注耐心傾聽就可以了,其實,家長可能想讓老師多多關注自己的孩子,訴說之後,他自己就會發現,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即沒有具體想要解決的問題,老師們也沒有什麼原則性的錯誤,訴說之後,心情平衡下來問題就變得簡單多了,另外,從家長的傾訴中,教師很容易了解家長的其它想法,便於解決達到令家長滿意的效果。

②轉移:有時候,我們遇到火氣很大的家長,得理不饒人,這時候,一定要注意剋制自己的情緒,面對面的沖突是不會解決問題的,任由家長吵鬧下去也不是好辦法,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採取轉移的辦法,把話題轉移到其它方面上,比如孩子是誰帶大的呀,是不是和老人一起住呀,尤其只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來,通過談話,讓家長了解到,他們掌握的情況可能是片面的,老師都是有愛心和負責任的,而且在深深的關愛著他的孩子,這樣家長常常會轉怒為喜,在和諧輕松的氣氛中解決問題,結果當然是令人滿意的。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家長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