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防震應急預案
自己修改後使用把,我們幼兒園是這樣的: 城廂幼兒園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為保證我園師生在地震發生前後快速、有序、高效地實施地震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結合幼兒園工作實際,特製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分組負責,資源整合,分工協作,協調一致,服從全局,緊急處置,權責一致。 二、地震應急機構 成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或臨震地震預報發布後,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領導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組 長:張敏芳 副組長:楊丹鳳 組 員:康成鳳 羅建華 胡柳 彭斗 王濤鍾倩 程琳 尹宏 職責:負責指揮協調,及時掌握情況,並向上級領導匯報,貫徹傳達領導的命令,組織有關各組人員按預案對現場進行果斷處理,並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搶險救災。 三、應急措施 1、發生地震時,教師要先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要有序組織幼兒,堅持幼兒優先原則,盡力保護幼兒安全。 2、平時要教育幼兒地震中的逃生及自護的基本方法,熟悉幾條逃生路線。 3、教育幼兒不能慌張、哭鬧或隨意亂跑,要聽從成人的指揮,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4、成人要學會如何保護好幼兒,如果在室外活動要把幼兒集中到操場中間空曠場地或集中在樹木周圍;如果在室內不要試圖跑出樓外;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牆之間最小的房間,如洗手間、廁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櫃等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窗下躲避;趴下時,頭靠牆,使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如果是正在睡覺要叫酲幼兒並有序組織幼兒躲在床底下或牆腳下。 5、時刻與幼兒在一起,鼓勵幼兒及給予幼兒心理上的安慰。 四、震後應急行動方案 地震發生後如果能撤離要迅速組織教職工及幼兒撤離到安全地帶,並由領導小組及時上報災情,房屋損壞及人員傷亡情況,同時保健醫生要實施救助工作。其它水、電等維護工作由杜文則負責;各班班長及教師做好師生思想工作,消除地震恐懼感。如果地震發生後不能迅速撤離或被困於室內、或被建築物擠壓等千萬不要驚慌,要就近檢查幼兒身體狀況,並盡量為幼兒找到飲食,同時不能盲目採取措施,要懂得發出報險信號,等待救援。 五、其他要求 1、要求園領導及全體員工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切實把保護教職工及幼兒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地震發生後一定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不得擅自脫崗和玩忽職守。凡因不負責任,玩忽職守造成幼兒園財產和幼兒生命安全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對在搶險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要給予表彰獎勵。 2、幼兒園內必須堅決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要加強巡視,發現異常及時上報。 3、領導小組要做好疏散路線和避難安置場所等方面的准備工作。 4、幼兒園在臨震應急期內停止一切教學活動。
⑵ 幼兒園孩子地震演練的好處
幼兒防震演練心得體會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然而在地震來臨之時,有多少人慌亂迷茫中喪失生命,又有多少美好家園在瞬間毀於一旦?而幼兒園又是人口相對集中,最易發生事故的地方。因此,提高了我園實際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更進一步增強師生防震意識,讓幼兒真正掌握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咱們城內幼兒園在2月19日下午進行一次防震應急實際演練。
總的來說,整個演練過程既緊張激烈,又有條不紊。全園從上到下高度重視,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幾個班級都能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用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的方法,進行應急避震和快速有序疏散。例如:兩個大班教師特別認真負責,在室內不光對孩子強調地震應急演練的注意事項,而且針對防震正確姿勢進行多次演練。美元班不僅讓孩子在蹲下時面向逃離門口的方向,而且還特意提前試著讓孩子疏散到指定的地點。中班王老師雖然雪後摔倒受傷,但是依然認真負責,不顧疼痛,給幼兒示範動作,組織幼兒進行避震和疏散。小班海霞班裡孩子那麼多,年齡最小,抱著孩子快速撤離。新來的老師也是密切配合,認真細致。姚老師和任老師更是忙前忙後,四個班級兼顧,高度負責。整個演練過程,讓我們感受了什麼是團結協作?什麼是重擔在肩?所有人的行動表現真的令我感慨萬千。此次演練,孩子不僅掌握了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讓我們這些為人師的明白了大難面前,團結的力量大於天。
不過從中,我們也發現諸多不足,需要進一步改善。例如:平時後門不開,一旦有地震來臨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桌子過低且班容量大,孩子鑽不進去,擁擠在一起抱頭蹲在桌子旁邊是否有生命安全?小班年齡小,孩子安全意識淡薄,而且跑不動,兩位教師面對現狀如何組織的更有效,這些都是我們值得深思和需要進一步改善的問題。
⑶ 幼兒怎樣預防防震教育
1.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幼兒園的環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的指揮,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⑷ 幼兒園防震自救演練可以做些什麼
幼兒來園防震自救演練可以自做些什麼
為了進一步普及防震減災知識,使全園師生牢固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和熟悉震後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使全園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震後我園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我園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園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
⑸ 幼兒園有哪些防震措施
最新自救建議:不要躲在桌子下 日本的《地震手冊》避震知識十條中,第一條就明確的寫著"要躲在堅固的傢俱下"。所以,日本教師堅信,最好的辦法是"藏在桌下"。這個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數十秒後結束,天花板不會落下為前提的。 建築物天花板因強震倒塌時,會將桌床等傢具壓毀,人如果躲在其中,後果不堪設想,...如果人以低姿勢躲在傢具旁,傢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讓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間。 開車時遇到地震,也要趕快離開車子,很多地震時在停車場喪命的人,都是在車內被活活壓死,在兩車之間的人,卻毫發未傷。強烈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在停車場,千萬不要留在車內,以免垮下來的天花板壓扁汽車,造成傷害;應該以卧姿躲在車旁,掉落的天花壓在車上,不致直接撞擊人身,可能形成一塊『生存空間』,增加存活機會。 學校避震 1.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4.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台上去! 5.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家庭避震 1.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2.室內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炕沿下、堅固傢具附近; 內牆牆根、牆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⑹ 幼兒園防震活動前需要做哪些准備
第一,明確防震活動的目的、內容和細節安排,撰寫策劃書並反復討論確認;
第二,提前跟小朋友反復溝通、強調要注意的關鍵事項;
第三,提醒家長活動當天要給小朋友准備適宜的服裝和鞋子;
第四,提前采購活動物資、標識,設計活動路線圖;
第五,安排專人在重要位置做風險控制,提前准備風險應對措施;
第六,做好標語、橫幅、拍照、攝像等准備,專人負責。
以上建議,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