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教育培訓經費預算

教育培訓經費預算

發布時間:2021-03-01 16:32:45

1. 培訓費用主要包括哪些

企業培訓成本一般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企業為員工培訓直接付出的各項費用,如場地租賃費用、培訓設備、教材、資料及相關物品費用等,而間接成本是指由於員工參加培訓而造成的誤工成本,也稱為隱性成本,如工資等。

具體來說,企業培訓成本通常包括這些內容:

1、受訓人員的工資;

2、受訓人員的交通、飲食及其他各項開支;

3、受訓人員因參加培訓而減少工作的損失;

4、購買、租用器材、場地、教材及訓練設備的費用;

5、負責培訓的管理人員和主管的工資和時間;

6、外聘講師、教師、演講者、培訓機構的酬勞。

想要控制企業培訓成本,就需要做好培訓培訓預算設計。說到培訓預算問題,不同的企業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一般而言有以下三種處理方式:

1、企業先制定培訓計劃,根據計劃的要求推算出培訓預算,然後再根據企業的實際承受能力,再對預算進行調整。

2、企業事先劃定培訓預算的范圍,比如按企業上年度純利潤的5%計算,或者按人均1000元/年計算等等,人力資源部門要根據企業既定的培訓預算來制定培訓計劃。

3、企業事先劃定人力資源部門全年的費用總額,費用總額包括招聘費用、培訓費用、社會保障費用、體檢費用等人力資源部門全年的所有費用。其中培訓費用的額度可以由人力資源部門自行分配。

2. 教育經費的經費問題

(一)教育經費投入總量呈現快速增長自20世紀年代以來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教育投入,大幅度地增加了教育經費投入。1980年全社會教育投資總量僅為114.15億元,到2000年則增加到了3849億元。「九五」期間,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累計達到14941億元,比「八五」時期全國教育經費總額增長了1.48倍,平均每年增長15.4%;全國教育總經費和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保持了連續5年增長的態勢,全國教育總經費佔GDP比例從1995年的3.22%提高到2000年的4.30%,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從1995年2.41%提高到2000年的2.87%;人均教育經費增長高於人均GDP增幅50個百分點。
(二)教育經費投入方式逐步多元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明確提出了與國情和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基本適應的教育指標,即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的目標,從而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育經費投入的國家財政投入的主渠道。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緩解中國教育經費僅由國家財政投入所帶來的不足問題,中國逐步實現了由過去單純的政府投資,向由國家、社會、外商、學校、集體與個人多元投資方向的轉變,從而使得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中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非財政性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總投入的比例有了明顯提高。
(三)教育經費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為了充分了解各級教育經費的供需狀況、監督各級政府對教育的投入、規范並加強學校收費管理、合理使用有限的學校資源並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我國政府及其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先後制訂了一系列管理辦法及法規。並積極探索高等學校撥款機制,加強教育專項經費項目管理和學校的財務管理,均收到了積極的效果。 (一)教育經費投資總量不足
盡管中國加大了對教育經費投入的力度,教育經費總規模呈現出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從相對數和平均數來看,中國教育投入卻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1、從相對數來看。按照衡量教育投資規模的國際指標———教育投資佔GNP的比重和教育投資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來看教育投資規模:我國教育投入佔GNP的比重由「六五」期間的2.77%下降至「八五」期間的1.95%,而與此相對照,這一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為5.2%、低收入國家為3.6%、中低收入國家為4.6%、中等收入國家為5.2%、高收入國家為5.5%。2、從平均數來看。近些年來,雖然國家大幅度增加了教育經費的支出,但由於各類在校學生和教職員工卻以更大幅度的比例增加,從而導致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占人均GNP的比重僅為11.28%,遠低於發展中國家1992年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說發達國家超過20%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見,我國生均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問題的嚴重性。
(二)教育經費支出結構失衡世界多數國家教育經費支出一般呈現出寶塔型結構,即在分配教育經費時,優先滿足初、中等教育發展的資金需求,在此基礎上增加對高等教育的投資。但中國目前在初、中等教育尚未普及的情況下,將本來有限的教育經費大量投資在高等教育領域,使得中國高教投資比重偏高,不僅高於發展中國家,而且高於發達國家,造成教育經費錯置、基礎教育薄弱,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民素質的全面提升;同時這種失衡的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也與各類教育事業發展規模和目標極不適應,嚴重阻礙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教育經費使用效益偏低我國不僅教育經費總量不足,而且存在著十分嚴重的浪費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辦社會現象普遍,擠佔了學校本已十分有限的教育經費開支。中國各級各類學校都普遍存在著學校辦社會現象,尤其是高等學校,一般都擁有自己的附屬醫院、幼兒園、小學、初中甚至高中,這種學校辦社會現象,造成中國學校後勤職工占教職工的比例過大,後勤支出佔了國家教育經費的很大一部分,使原本就不寬裕的教育經費更加捉襟見肘。據統計,1998年中國高校後勤職工占教職工的比例為60%左右;而日本的這一比例僅為22%。
2、教育設施大量閑置,利用率低。前幾年,在國家大力發展基礎教育的號召下,各級地方政府掀起了一陣改建、擴建中小學校舍的高潮,但隨著適齡入學兒童數量的減少,許多剛建好的新校舍就成了擺設,結果是浪費了本已十分有限的農村教育經費資源;高等學校也同樣存在著的浪費問題,如各高校除了擁有學校圖書館外,各院系都設有自己的資料室,這種分系分層次設館,造成大量圖書重復購置,使用率很低。
(四)籌措教育經費的政策法規難以落實
雖然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關於增加教育投入的法律法規,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困難重重。如《教育法》中明確規定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到二十世紀末達到4%的目標,但時至今日的2003年,實際教育投入與4%的目標還相距甚遠,只有不到3%。又如《教育法》提出的教育經費「三個增長」要求,可是有的省份由於經濟因素、主觀因素和管理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出現了連續好幾年都達不到要求。這種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嚴重影響了中國教育經費的籌集和使用。 (一)多管齊下增加教育經費總量在不斷提高國家財政投入的前提下,採取各種措施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對教育經費的投入,從而提高教育經費投入總量。
國家財政應按照《教育法》的要求逐步提高教育經費投入比例。當今世界各國都把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各國的公共教育經費的增長速度都高於GNP的增長速度,佔GNP的比例逐步提高。1993年與1990年相比,世界公共教育經費佔GNP的比例由4.9%上升到5.1%。中國中央財政應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其它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逐步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保證國家辦的學校教育經費的穩定來源。確保《教育法》中規定的「三個增長」,即「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並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
(二)積極拓展其它籌資渠道
積極拓展其它籌資渠道。在現今中國財力相對有限的條件下,要想大幅度增加對教育投入,僅僅依靠國家的財力顯然是不夠的,還必須積極開拓其它籌資渠道,包括個人、集體企業單位對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予以資金或實物的捐贈與贈予等。
(1)鼓勵學校創收。應鼓勵學校在完成國家指令性教育、科研任務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辦學優勢,大力開辦各類自主收費的成人教育和職業培訓,增加學校教育收入。
(2)廣泛吸收社會資金,走校企聯合辦學的道路。國家可以採取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對辦學投資所得收益免徵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措施,來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科研機構以及個人與高等院校聯合辦學,創辦私立大學和民辦高校、職校,從而一定程度上解決中國教育經費相對短缺的問題。
(3)強化對城鄉教育費附加稅的徵收。城鄉教育費附加是發展基礎教育、擴大地方教育經費的一種稅收。為了確保城鄉教育費附加足額到位,其徵收必須實行直收直繳,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征、管、用一條龍,避免漏征、漏交和挪作他用現象,對不按期完成徵收任務的應從財政中扣除,直接劃入預算外資金專戶。
(4)發行教育彩票。考慮到當前國家教育投入財力不足而財政壓力又很大的背景,再加上彩票市場在中國所具備的巨大潛力。中國可以借鑒國外發達國家通過教育彩票籌集教育經費的經驗,發行專門的教育彩票來籌集建立專項教育投資基金。
3、調整教育負擔結構,合理分擔公共教育經費。中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不發達地區,尤其是老、少、邊、貧地區義務教育的發展受到當地經濟和財政水平的嚴重製約,造成教育經費不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應加大實施對經濟落後地區為主要對象的教育經費轉移支付的力度,平衡地方教育財政開支,縮小各級教育投入水平的明顯差距,保證義務教育制度的真正落實。
(三)科學合理地調整教育經費分配結構
1、優先發展初、中等教育。基礎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根據國外發展教育的歷史經驗,加強基礎教育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說,教育經費的分配是與該國經濟、教育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經濟、教育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應以發展義務教育(一般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中階段)為中心,隨著經濟發展,逐步轉向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現今,由於我國經濟發展處於起步階段,對教育的投入必將十分有限,國家應該將這有限的教育經費重點向義務教育傾斜,提高義務教育在總教育經費中的比例和生均教育經費水平,從而達到普及基礎教育和義務教育的目的,鞏固義務教育成果,進而為發展後期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前提。
2、合理安排高等教育中各學科的結構比例。學科結構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勞動力分工、產業結構等,集中地體現了社會對人才的種類、規格、知識、能力、素質等各個方面的要求。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對高校的學科專業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各高等院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將有限的教育經費投入優先發展的學科和專業,使培養的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提高辦學效益。
(四)提高有限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
1、盡快推進學校後勤社會化的改革。由於在推進學校後勤社會化時,必然考慮到社會承受力。所以為了順利推進這項工作,國家可以通過先撥付一定數量的扶持基金專門用於啟動高校後勤產業化工作,等條件成熟的時候通過採取一系列諸如減免所得稅、部分營業稅等稅收優惠措施,推進高校後勤逐步走向社會化,最終實現高校後勤的徹底分離。
2、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減少本已十分有限教育資源的浪費。一是合理規劃和布局各級各類教育學校的結構和規模,減少因結構和規模不當而造成的教學資源浪費;二是對學校內部教學設施進行統一規劃,統籌配置,改變現今按院系、按層次重復設置和購買的狀況,提高使用效率;三是合理安排教師工作,適當提高教師的周課時量,減少富餘人員,降低師生比。

3. 培訓預算包括哪些費用

你好
具體點

4. 職業教育和培訓經費如何做分錄

江蘇省人民政府文件蘇政發〔2003〕66號省政府關於調整教育費附加等政府性基金徵收辦法的通知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為統一有關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根據《財政部關於江蘇省教育地方附加費等政府性基金有關問題的復函》(財綜函〔2003〕12號)有關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決定對教育費附加、教育地方附加費、人民教育基金徵收辦法作適當調整。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關於教育費附加及教育地方附加費(一)取消對農村鄉(鎮)、村辦企業和私營企業等按銷售收入的4‰徵收教育費附加的計征辦法,對繳納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以下簡稱「三稅」)的單位和個人,按其實際繳納「三稅」稅額的3%徵收教育費附加。(二)將原「教育地方附加費」更名為「地方教育附加」。(三)取消對鄉鎮以上(含鄉鎮)的建房單位(或個人)新建、擴建、改建房屋按照建築面積定額徵收的教育地方附加費。(四)改變對農村鄉(鎮)村辦企業(含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私營企業以及聯營、聯戶、股份合作制等企業按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總額的1‰徵收教育地方附加費的計征辦法。對繳納「三稅」的單位和個人,按其實際繳納「三稅」稅額的1%徵收地方教育附加。(五)對出口產品退還增值稅、消費稅的和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仍執行先征後返政策的,不退還已征的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六)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統一由各級地稅部門負責徵收,資金繳入同級國庫,納入預算管理。(七)各級地稅部門徵收地方教育附加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部門統籌安排解決,不再從地方教育附加中提取或支付代征費用。二、關於人民教育基金(一)將「人民教育基金」更名為「地方教育基金」。(二)地方教育基金的徵收范圍和標准按原人民教育基金的有關規定執行。即:對在我省境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股份制企業、鄉鎮企業、集體企業、民營企業在職職工,「三資」企業的中方在職職工,個體工商戶以及其他有工資收入的個人均按規定徵收地方教育基金。徵收標准為:月工資收入(以國家統計局勞動工資的統計口徑為准)在401-500元的每月徵收1元;501-600元的每月徵收2元;601-700元的每月徵收3元;701-800元的每月徵收4元;801元以上的每月徵收5元。(三)地方教育基金繳入同級國庫,納入預算管理。(四)徵收機構代征地方教育基金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部門通過預算安排解決,不再從地方教育基金中提取或支付代征費用。三、各級、各部門要認真按照本通知要求,迅速組織貫徹落實,並做好新舊徵收辦法的過渡和銜接工作。省財政廳要盡快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基金徵收和管理的具體實施辦法。在新的實施辦法出台前,除本通知規定的內容以外,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基金徵收和管理中的其他有關事項暫按原教育費附加、教育地方附加費、人民教育基金相關規定執行。本通知下發後,有關教育費附加、教育地方附加費、人民教育基金的相關規定同時廢止。四、本通知自2003年7月1日起執行。但這個文件2011年2月1日廢止了另一個是職業教育培訓統籌經費是各類企業按本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2%足額提取職業教育和培訓經費,列入成本開支,其中1.5%留在本企業,0.5%由市政府集中統籌

5. 開一家少兒教育培訓機構需要投資多少錢

50-100萬左右。

按城市劃分:開一家教育培訓在一線城市約需要68.52萬元,二線城市約需要58.6萬,三線城市約52.4萬元以上。以上投資費用僅為預估費用,投資者要想了解實際投資費用,需根據當地情況進行凋整,計算出准確的投資金額。也請投資者在選擇加盟品牌的時候謹慎挑選。

按店型劃分:開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大型店約需要94.55萬元,中型店約需要76.3萬,小型店約55.05元以上。以上投資費用僅為預估費用,投資者要想了解實際投資費用,需根據當地情況進行凋整,計算出准確的投資金額。也請投資者在選擇加盟品牌的時候謹慎挑選。

(5)教育培訓經費預算擴展閱讀:

開一家少兒教育培訓機構注意事項:

考察品牌要注意品牌的口碑、品牌的獨特性,是否別致到能夠吸引到學員,品牌的實力怎麼樣,教育內容,教育觀念是否能跟上年代潮流等等。在選定品牌之前必定要做足功課,必需要全面了解品牌的情況。

申請辦學程序:培訓許可證其實又被稱為辦學許可證,無論是營利性或者是非營利性的團體組織都要在相關部門完成培訓資質的辦理。

校區點位確認後,規劃校區設計布置圖主要以前台,教室,辦公區域,洗手間四個部分為主。設計時必須考慮到空間的最大化利用,各個區域布置的合理性,採光通風的優越性,消防審批要能合格。

6. 辦一個小的教育培訓機構的成本預算怎麼做

場地、人員、行政等各項支出成本,培訓機構人工成本佔了主要費用。

7. 小學教育經費開支預算怎麼寫

例如:7年度經費預算項目:

一、辦公區支出:665.7萬元

1、水電費380萬元;內

2、維容修費50.3萬元;

3、交通費3萬元;

4、辦公費2萬元;

5、印刷費0.5萬元;

6、郵電費2.5萬元;

7、會議費10萬元;

8、培訓費5萬元;

9、招待費15萬元;

10、專用材料費15萬元;

11、勞務費5萬元;

12、其他資本性支出100萬元(其中:新購辦公樓裝修款40萬元、縣委接待車專用車庫修建10萬元、交通費40萬元、消防維修10萬元);

13、其他支出:77.4萬元(辦公設備購置費35萬元、專用設備15萬元)。

二、局機關公用支出18.3萬元;

三、人員支出166.7萬元;

四、個人和家庭支出19.7萬元。

五、合計:8,704,000元(大寫:捌佰柒拾萬零肆仟元正)

8. 開一家小型培訓機構需要投資多少

場地、人員、行政等各項支出成本,培訓機構人工成本佔了主要費用。
1、要確認培訓的專需求:如人數,屬課題,內容綱要為什麼培訓,培訓的必要性 。
2、確認培訓的方式:培訓的方式和預算有很大關系,是自行組織還是外派還是外請,預算金額有直接關系 。
3、培訓的價值,如培訓的目標、收益與效果,暨投入與產出比 。
4、選擇和開發培訓資源:培訓過程中需要有哪些項目花費和供應商等 。
5、根據以往培訓經費做參考。
6、向管理層展示培訓計劃和培訓預算。

9. 培訓機構的成本都有哪些

場地、人員、行政等各項支出成本,培訓機構人工成本佔了主要費用。

閱讀全文

與教育培訓經費預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