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校教師培訓經驗材料
是否有小學教師培訓經驗材料
㈡ 培訓學校的老師和正規學校的老師在教學態度上有區別嗎
培訓機構的教師比學校教師的水平高。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培訓機構回的教師沒有固定的生源答,也沒有固定工資的依賴,教不好或者不好好教,就會失業。二,一個培訓學校的初中老師,往往會同時教初一二三三個年的課,教材的熟悉成度可想而知,而學校老師三年才能教一個初一,一個初二,一個初三。相比之下對教材的熟知成度會生些,三,如果從發展上看,教育培訓機構要想發展,就一定要自發努力,不斷進取,否則就會面臨倒閉。所以我認為,水平的高低要因人而宜,不能太明確了。
㈢ 在培訓機構當老師好還是在學校當老師好為什麼
學校更適合發展。
首先,學校能夠提供更多培訓學習的機會。其次,學校回最大優勢是評職稱沒有名答額限制,達到標准即可評定。職稱對後期發展意義很大。最重要的是學校發展空間比培訓機構大得多。
而且學校有統一的寒暑假,培訓結構沒有。在學校當老師,而且正規教師,有五險一金,待遇收入穩定,周末假期休息。
(3)教師培訓學校擴展閱讀:
教師受社會的委託對受教育者進行專門的具有建設性的教育,執行各項教育政策,維護社會穩定,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各類高素質或實用人才。
在社會發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對學生來說,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因此人們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崇高稱號給予人民教師。
在編教師擁有的編制為事業編,即在編老師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
㈣ 西安都有哪些教師培訓學校
西安市有教師培訓學校的
㈤ 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到培訓學校上課算是違法嗎
不違法,主要是沒有資格上課。但現在一些教師(主要是以前參加工作的老教師)沒有教師資格也一直在上班,沒有清退。
㈥ 在職教師可以去其他培訓學校做兼職教師嗎
可以做來兼職教師,但是不能有償補課自。
根據《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
一、嚴禁中小學校組織、要求學生參加有償補課;
二、嚴禁中小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進行有償補課;
三、嚴禁中小學校為校外培訓機構有償補課提供教育教學設施或學生信息;
四、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
五、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
六、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
(6)教師培訓學校擴展閱讀:
對於違反規定的在職中小學教師,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直至相應的行政處分。對監管不力、問題頻發、社會反響強烈的地區,要嚴格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尤其對於在課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課上不講課後講並收取補課費的,以及打擊報復不參與有償補課學生等嚴重違紀、敗壞師德的行為要重點查辦,實行「零容忍」。
㈦ 為什麼教師很吃香,還是有一些老師選擇去培訓機構而不是學校
老師選擇從學校離開,到教培機構去任職的原因,大概只有兩種:一是不開心,二是錢太少。
老師剛剛畢業,選擇去教培機構不去學校的原因大概也只有兩種:一是考不上,二是當跳板。
一、毅然離開學校,投奔教培機構
先說說從學校離開到教培機構任職的吧。有的學校領導不著調,不喜歡能力強的老師,只喜歡善於溜須拍馬的老師。不管是晉升、待遇還是福利,都先緊著這部分會溜須拍馬的人來。那有真材實料的老師當然不開心,掛冠而去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老師是一個講究傳幫帶的職業,但年輕教師也會在學校里遭遇各種不公。比如在班主任的安排上,有的學校里年輕老師很少被分到生源質量比較好的班。老師們都知道,學生的好壞對於教育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總是分到生源質量比較差的班級,不僅自己的能力鍛煉不出來,成績也一定上不去,長此以往肯定不開心。
還有一點:一般來說學校的福利政策會更傾向於老教師,部分老教師也的確是倚老賣老,加上家長對老教師也更加信任,年輕人可能會失去一部分存在感,所以工作不開心。
最近這些年整個社會對於教育、對於教師的負面評價特別多,讓整個教育行業的從業人員都身處沉重壓力之下。而在整個教育體系之內,一些所謂名校的所謂名師對於普通學校的普通教師,也缺乏足夠的尊重。這也導致很多人不開心。
體制內的教師收入真的不多。這些年我們總是看到有的教師抱怨自己的收入低,而持相反意見的人,會認為教師在課外進行補課,還在逢年過節時收受家長的禮物,這些額外的收入一點兒也不少,憑什麼哭窮。
客觀的來說,在課外開班以及參與培訓機構授課的體制內老師已經越來越少。教育部一直在規范教師課外補課的行為,一旦被發現且被舉報可能連編制都會丟掉,風險非常大。此外也不是絕大多數老師都願意在校外進行補課的,畢竟學校內的工作已經夠累了,還佔用了不少的休息時間。
二、畢業就投身教培機構
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在學校里待遇太低。而教培機構的待遇更有吸引力,所以跳槽去了教培機構。近些年不斷有一些大型的教培機構,不惜花重金從體制內挖名師進行包裝,這些名師在教培機構一年的收入,可能頂得上在體制內20年的收入。
再來說剛畢業去了教培機構的吧。近些年編制是非常緊張的,學校更喜歡招收免費師范生教師,他們自己就帶著編制。很多學校的編制都不夠用,更別說輕易招收新老師了。
所以也就促使很多老師在畢業的時候考不到編制,先去教培機構裡面就業。一邊就業一邊學習經驗,提高能力,再慢慢找機會考編制。考到編制之後,再去學校里任教。
三、教培機構也有優勢
說句公道話,教培機構相對於學校也有他自己的優勢。
第一,教培機構裡面老師主要負責教學,不像在學校裡面還要承擔很多行政工作和非教學的評比等工作,甚至有些學校里的老師,需要參與扶貧等活動。
第二,整體年齡比較小,團隊更加有活力,在整體的薪酬待遇中,個人能力和教學成績所佔比例要比學校高。
第三,由於很多教培機構還對老師設定有業務方面的指標,也就是說在教學之外還要負責營銷,有很多溝通交流能力強,表達能力出色的年輕人去教培機構工作,也的確能得到更多的回報。
不開心、錢太少、考不上、當跳板,你還能想出什麼其他的原因讓老師們走進教培機構嗎?留言在評論區吧。關注我,幫你帶好家中神獸,助你規劃錦綉前程。
網頁鏈接
㈧ 培訓學校的老師和公立學校的老師有什麼區別
有老師問到這個問題:在您看來公立學校有編制的老師和培訓機構的老師主要區別在哪裡?從收入角度和個人價值角度來說哪種選擇更好呢?對於培訓機構老師來說,城市的選擇是否重要呢?
其實我還從來沒想過呢,是個好問題。
按照答案的復雜程度,我們分別說一說三個方面:
1 收入。2 教學發展。(涵蓋個人價值)3 各種糾結。
我們先從最容易回答的角度來看:
1 收入
人們大體認為培訓學校的老師賺錢多,公立學校老師比較苦逼,整天overloaded,而且還underpaid。這不是憑空瞎說。
在2012年,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的《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圖謀不軌的文章,叫做 How much is a professor worth? 裡面刊登了在一項對世界主要國家大學教授的調查中顯示,中國的教授的薪水倒數第三。如果你往下想,中小學老師,絕對就再掉好幾個量級。
培訓學校的老師也並不是都大款,要看城市和老師的初始級別。一二線城市,在剛剛正式帶課的時候,薪水從3500-6000塊不等。這可能已經超越了很多公立學校老師的穩定水平。如果這位老師好,受學生喜愛,人際關系也不太糟糕,在兩年以後,很有可能進入6000-8000的區間,甚至有些人可以到達10000左右。再有一些要麼資質很優秀,要麼有公眾人物的特質(例如妙語如珠、長相突出、有個人媒體等……),會達到10000-30000的區間。
公立學校的老師,3、5、8年估計工資的變動不會像培訓學校一樣跳躍這么大。
當然,我們的觀察肯定有偏頗,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培訓學校為了招聘需要或者市場宣傳,往往會主打某些明星老師。一來,讓新老師有上升的動力。二來,也向學生說明學校有多成功。這個舉動給不明真相的群眾一個錯覺:好像培訓學校的老師都是土豪。
培訓學校有大量默默無聞的一對一老師,有教著六人小班的老師,他們的工資水平從35 - 100不等,其實非常辛苦。然而機構里競爭激烈,強人如雲,他們的表現機會少,晉升通道窄,很多人就是stuck there,最後轉行。你說如果把這群人跟公立學校老師比,可能就不好判斷誰的待遇更好了吧?
公立學校也一樣培養很多財主,只是這群老師必須低調。迫於社會壓力,或者體制壓力,或者就是活明白了,人家悶聲發大財。我所知有一些公立學校的優秀教師,就是高考逼分一流,後來自己開書院型的機構,一年兩三百萬絕對不成問題。他們的名字可能你都不知道。
所以,不知道我有沒有回答你第一個問題。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開始復雜了。
2 教學發展空間
前面一個部分都說得銅臭了,我們來說說理想。既然教師那麼辛苦,為什麼還有人前赴後繼的做?
教會別人一件事是一個技術活。首先你自己不能做得太差,其次你得知道學生的水平,最後你會把這兩點的差距找齊。
有些人自己很牛掰,可是完全不會教別人。不信你自己去試試教老外中文?你自己會說,不代表教的會他們。(對外漢語的老師們,此處應該有掌聲。)
有些人自己一般牛掰,但是很知道找學生痛點,也知道如何提高。你可以看看那些名不見經傳小補習班們,可能他們自己英語很一般,也不是所有語法點都能醍醐灌頂講到語言學的根底去,但是實用至上,也能活的滋潤。
還有些人兩邊都佔了,這個就教學模式easy了,不用多說。
說回兩種機構,哪一種能讓你有更多的教學探索空間,讓你去實踐如何教?
我曾經以為肯定是培訓機構可以有更多自由。原因有三:
1 培訓機構老師擁有更大的教學自由度。
只要管用,培訓機構的老師可以有更多空間探索自己的技巧。例如,很早以前,新東方的元老級教師有時可以一節課都不講語言點,就講外國見聞,講西方思想,這叫做 build up positive mentaility towards the language,其實在教學理論上說得很通。公立學校的老師就比較難這樣做。例如,現在有一些私立小工作室,就直接用外國的教材,使用課堂活動的方式組織教學,甚至用PBL的方式做科學實驗,這也是在教學大綱下難做到的事情。
由於擺脫了很多行政和體制的束縛,培訓學校的老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 what makes sense。回顧我自己的受教育的過程,大多數真正的「教育」反而是在補習班裡獲得的,公立教育總是給我反例,叮囑我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嬉皮一句,孔子其實就是千百年來補習班制度的縮影,他跟一群破衣爛衫的人,游歷在曠野之上,開心就講兩句,辯論一下。等到後代統治者用把他的塑像放到了有屋頂的廟堂里,就都沒意思了。
2 培訓機構的老師有更多時間充實自己
多少由於金錢的驅動,培訓機構的老師更加樂意自主學習。大家有時候吐槽培訓機構的教師培訓,其實就因為自己愛學習,所以才覺得學得不夠。培訓機構的老師上課時間靈活,所以有更多機會去看一本英文原著,去出國旅遊,去參加一些網路課程。
例如,塔客學院去年的200多名老師當中,就有大量培訓學校或者私人工作室的老師。塔客學院的學習強度要求一周有兩個小時的聽課,可能還有其他時間來消化內容,做線上教學任務。而跟下來的,恰恰是有個人動力的培訓機構老師。這跟他們的工作時間構成很有關系。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大多數培訓機構由於能夠提供更好的薪水,所以自然能夠篩選更多本身素質就不低的老師,這些人本身就有可能是上進的人,由於上進表現優秀,就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小時工資,用比較少的時間工作來養活自己,用更多的時間來充實自己,然後自己越強,賺錢越多,然後自己做工作室,拜託了機構的運營成本,賺錢更多,也有更多時間安排自己的學習,於是更強……
公立機構的老師其實是國家教育機器的一個部分,必須擔任了民族歷史敘事的作用。所謂的民族歷史敘事,不是說讓你講歷史,這個教學大綱就代表著國家對於年輕人的期望,而老師有傳達這個期望的任務。另外,公立機構的老師還需要擔任很多家長的職責,做反復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我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真的非常不恰當。培訓機構就猶如古代的高級妓女,也許要吃青春飯,也許要學習很多音樂文學詩歌技巧,也許要跟新來的綠茶婊使手段斗爭,但是過得瀟灑自在。公立機構是嫁了漢的婦人,有人供養,受人尊敬,但是要做個黃臉婆的工作,周而復始,日復一日,一並買斷。
3 培訓機構的老師有更多機會拓展眼界
我曾經說過,豐富自己人生的三種方法:讀書、旅行、見人。
讀書當然需要時間,而且也需要讓別人告訴你讀哪一本好。不同的圈子裡流行的書肯定不同,混對圈子很重要。有些人只看一看那種到處轉帖別人的公眾號,有些人讀兩年前暢銷書的中文譯本,還有些人直接用Kindle買上星期在美國文化類脫口秀裡面推薦的原文。人和人的區別就在這里。
培訓機構通常有出國旅行的傳統,很多老師自己就是海龜,就算留學時間再短,也算是吃過見過。還有很多培訓機構的管理者,也有外國生活的經驗,也會鼓勵員工出門看。不要覺得旅遊是浪費錢,人的想法會因為見識改變,做事風格也會變,行動有了變化,結果也可能變。
最後一條是見人,請參考上面說過的良性循環。因為有不錯的薪水,所以容易吸引到可能更優秀的人,所以就算你自己不是最大的一條魚,看看也好。而且這些人並不一定是高傲不可一世的人,他們當中有很多真正的大牛,謙虛和善樂於助人,這也是你進步的力量。
好,我說了三個理由。但它們都是我曾經的想法。
我當然懷疑過,是不是教育只有在公立的狀態下才能真正自由的發展。
因為培訓機構的反面有錢逼著。
我雖然認為靠知識賺錢是合理合法公平公正的,但的確看得到很多欺詐。很多人為了能夠招到學生,說起「四個小時教你掌握雅思閱讀」「28天形成美語思維」「10天突破托福單詞」,還有一系列保證提分的班級、邪教組織一樣的速成口號。我真心相信,他們心裡也知道這么說不對,但是為了錢,也只能瞎說。
因為培訓機構的生存規則不一定都公平。
哪裡又完全公平呢?機構里的老師都見過那種可能教的很一般的人,只是因為帥氣高大,只是因為會說兩句恭維女同學的話,只是愛開黃腔,脫上衣跳舞的人,一樣有五位數的薪水。所以這讓人覺得很挫敗,也有很多塔客來跟我訴苦,說這個世界怎麼了。世界就是這樣:培訓機構的生態在一部分程度上好比show business,有些人雖然look pretty, 但是 full of shit,可惜他look pretty就夠了。
所以,有時候我在想:
也許安心按照科學理論做教育,就不能急著賺錢,就不能整天看業績報表,就不能隨著大流喊反人類的速成口號。可是公立學校的老師也告訴我,他們不看業績,也有其他的煩惱,他們不喊口號,但是有沒完沒了的作業判;他們不用作秀搞怪,但是有領導關系要維持。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很多我尊敬的同事,有的決定一個人做工作坊,那裡有一群懂科學的學生,也有一群安心的老師,收取合理的學費,沒有浮華的廣告,老師有尊嚴的茶米油鹽醬醋茶生活,學生也亦步亦趨的進步。我在想,在科技的推動下,也許個體戶復興的時代來了?(不過個體戶也並非適合所有人,以後有空再寫一貼。)也有的人就要摸爬滾打,跟這個體製做斗爭,於是一路做向高管。還有人出國留學,嫁人之後,相夫教子。
好,說到這里,我可以總結一下。
收入方面:從我直觀感受來說,強者在培訓學校的收入會不錯。如果是弱者,可能在培訓機構並不開心,而在公立機構可能生活舒緩一些。
教學成長:從我片面的觀察來說,培訓機構跟公立機構平分秋色。前者的利弊給你分析過了,有理想的玫瑰色,也有銅錢土黃色。
職業發展:以前我寫過一貼,女教師的職業發展道路,男女老師都可以去參考。我就不再多說了。公立機構的老師我不太清楚,我估計大家可以去參考公務員的晉升模式。
3 令人糾結的例外們
最後,我說說很多個例外,他們都是我見過的老師,也有一些是塔客學院里認識的優秀青年:
老師一:培訓機構老師,二線城市,口語一般,進入培訓機構之後很挫敗,到處比不過別人,索性放棄,教學作業懈怠,整天抱怨自己的錢不夠。最後,在一次教學作業沒有完成的時候,被最後請出了機構。
—— 不是所有培訓機構的人,都有大錢賺。也不是所有人都那麼有鬥志。
老師二:公立學校老師,拖家帶口,二線城市。不但自己要養家,還用晚上的時間繼續學英語,參加網上教師培訓,積極跟同學交流,插科打諢。在學校里也受學生喜愛,我見過他發來的教室照片,一團歡樂。
—— 不是所有公立機構的人,都是苦逼的人,有追求在哪裡都會很快樂。
老師三:海龜回到自己家的小鎮上,開了一間工作坊,用國外先進的方法教三線城市的孩子,不疾不徐、有條不紊。周邊的學生很認可,自己在家鄉工作也很開心。
—— 強者和弱者是一個比較優勢,你問我城市的選擇怎麼選,這要跟你自己的能力相比。一個英國一年的碩士可能在北京不算什麼,一抓一大把;但是到了邯鄲下面的鎮子上,這人就是寶貝。
今天說的有點多,看到這里的都是真愛。希望我有回答你的問題,不論在哪裡工作,一定要問自己的心:我開心嗎?
一個人開不開心,跟他賺錢多少當然有聯系,但跟周邊的人際關系、對知識文化的追求也很有關系。你如果覺得這件事會讓你幸福,就去做。
--原創 塔客學院塔主崔冕
㈨ 在教育培訓和學校當老師的區別
學校假期多,白天上課時間多,內容多以書本為准,班主任的話還要管理好班級的學習,衛生等情況,而培訓學校老師上課的時間要以學員的空閑時間為准,一般來說,白天和晚上都要講課,內容多以接近現實需要講課,而學員都是自覺聽課,上進心滿滿的,並不會像學校那樣亂哄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