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義務教育法中教師培訓有什麼規定
第十九條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通過多種途徑有計劃地培訓教師,不斷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素質。
高中等師范院校、教師進修院校、電視大學、函授大學、業余大學和其他高等學校應承擔培訓現職教師的任務。
第二十條根據教育事業發展需要,擴大師范院校和教師進修院校的建設規模,擴大招生名額,不斷提高培訓能力和培訓質量。
⑵ 出國前的語言培訓時間要多久每年有多少人出國學習與工作了(旅遊簽證的除外)若義務教育階段取消英
這個還是要看個人的造化,看你有外出國的語言基礎沒?如果接觸過+興趣+優良的輔導機構=半年~一年半就可以啦。 每年國內出國的有幾百萬,出去學習和工作的到目前為止不下20W,徹底取消英語學習能影響到2\3的人。其實除英語教師之外的接觸英語多的屬於外資公司中國職工、國外旅遊團導游等,數目也很龐大。。。。 (因為沒有強大的資料庫分析,所以沒有較為准確合理的解答,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滿意)
⑶ 教育部關於組織實施「國培計劃——2010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遠程培訓項目」的通知的有關要求
1.請各地高度重視,認真做好有關組織工作,確保本次培訓活動的順利開展。請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盡快根據本通知精神,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訂項目實施方案,遴選項目縣。各省(區、市)項目縣及培訓人數名額分配見附件1。
2.各省(區、市)遴選的項目縣應是「農遠工程」覆蓋縣,有較高的積極性和較強的項目組織實施能力,能夠落實有關政策和條件保障。2008年、2009年的項目縣暫不安排。請各省(區、市)填寫《項目縣情況登記表》(附件2),加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教師培訓主管部門公章,於7月1日前分別報送至我部師范教育司和項目辦。
3.各省(區、市)要加強對項目縣實施工作的指導,指導各項目縣按照「方便教師、就近學習」的原則在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或者鄉鎮(中心校)設立培訓點,按照學科編班,確保培訓質量。請各省(區、市)於7月1日前將《參加混合學習培訓點信息匯總表》(附件3)和《省級網上學習中心管理員、輔導教師信息匯總表》(附件4)報項目辦。
4.各地在培訓之前要認真做好培訓點的技術准備,保證Ku波段電視節目和IP資源的正常接收。技術支持相關事宜,請與中央電教館聯系。
5.各地要加強培訓過程和結果考核評價,確保培訓質量。培訓期間,各班班主任(輔導教師)應每日將電視節目播出情況、IP資源接收情況和實際參加培訓人數等信息發送簡訊到手機簡訊平台。具體反饋辦法見附件5。
6.各省(區、市)教師培訓主管部門負責審核匯總各項目縣報送的考核合格教師名單,並於培訓結束15日內,統一上報項目辦,教師於培訓結束1個月後,登錄項目網站下載培訓合格電子證書。培訓學時和成績計入教師繼續教育檔案。
7.此次培訓不得向參訓教師收取費用。我部將安排專項經費,對項目縣提供適當補助。各省(區、市)要給予配套經費支持項目實施。
8.有關具體工作由項目辦另行通知,詳見項目網站。
師范教育司聯系人:王炳明;電話:略。
「國培計劃」—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聯系人:杜光勝、李鳳蘭;電話:010略。
中央電教館聯系人:楊金勇;電話:略。
教育部辦公廳
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⑷ 教育部關於組織實施「國培計劃——2010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遠程培訓項目」的通知的培訓方式
「國培計劃——農遠培訓項目」分別採取電視課程收看、IP衛星資源播放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方式和網路在線學習方式(建議平均每台機器鏈接互聯網帶寬達到512K以上的教師個人和培訓點選擇)進行培訓,各省(區、市)網路在線學習人數不超過培訓人數的三分之一。各項目縣組織參訓教師進行集中研討。
混合學習:培訓課程通過中國教育電視台Ku波段於7月12日—8月12日定時播出,播出計劃在培訓前10天通過項目網站發布。7月8日,課程將通過IP頻道先行啟動,各項目縣負責接收全部課程內容,並刻錄成光碟備用。各項目縣按學科在鄉鎮或縣城組建班級,進行集中學習研討,每班人數原則上不超過50人,設班主任(輔導教師)1名,進行班級管理並組織教師研討。學員收看學習培訓課程不少於24學時,集中研討不少於16學時。
網路在線學習:參訓教師在項目網站注冊、下載課程資源、進行在線交流研討、專家輔導答疑。各省(區、市)選派2名遠程培訓專家擔任省級中心管理員,負責本省(區、市)網上培訓的組織和管理。各省(區、市)分學科組建網路虛擬班級,每班選派1至2名熟悉網路培訓的優秀骨幹教師擔任班主任(輔導教師),組織學員線上集中學習,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組織教師進行線下集中研討。課時安排上,學員學習培訓課程時間不少於24學時,網上、網下集中研討的時間不少於16學時。相關課程資源將於7月10日前在項目網站發布。
培訓後,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結合培訓內容,進行集體備課、研討、說課、評課活動。
⑸ 教育培訓行業的興起和增長是"教育產業化」的一個現象嗎
教育培訓行業的興起和增長應該說與「教育產業化」不是一回事,那隻是教育領域的一個補充。
「教育產業化」一般指的是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辦學方式以產業化進行運作,把盈利當作正常的主要目的,如此即產生許多問題,其不合理性和社會效應的後果比較嚴重,因此遭到許多有識人士的批評與抵制。
而教育培訓行業則一般是上述傳統教育領域之外的專業應用技能方面的補充教育,且多為針對成人的技能教育,這在其他國家都有,也基本都是產業化的,與先前提議搞而遭遇大家詬病的在義務教育和傳統高等教育上的「教育產業化」是不同的事情。
就是說,傳統教育領域不應搞以盈利為目標的產業化,而技能教育領域則無妨。這是本人見解。
⑹ 我想問下在地稅開關於義務教育方面的勞務費、宣傳費、培訓費,有哪類相關優惠稅點的政策嗎
民辦的教育應當繳納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只有符合財稅[2006]3號文件規定的學歷教育才免徵營業稅及附加。請仔細閱讀財稅〔2006〕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進一步加強對教育勞務營業稅的徵收管理,現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教育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4〕39號)中的有關問題明確如下:
一、關於「對從事學歷教育的學校提供教育勞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問題
(一)「學歷教育」是指:受教育者經過國家教育考試或者國家規定的其他入學方式,進入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獲得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的教育形式。具體包括:
1.初等教育:普通小學、成人小學;
2.初級中等教育:普通初中、職業初中、成人初中;
3.高級中等教育: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
4.高等教育:普通本專科、成人本專科、網路本專科、研究生(博士、碩士)、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
(二)「從事學歷教育的學校」是指:普通學校以及經地、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同級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批准成立、國家承認其學員學歷的各類學校。
上述學校均包括符合規定的從事學歷教育的民辦學校,但不包括職業培訓機構等國家不承認學歷的教育機構。
(三)免徵營業稅的教育勞務收入按以下規定執行:
提供教育勞務取得的收入是指對列入規定招生計劃的在籍學生提供學歷教育勞務取得的收入,具體包括:經有關部門審核批准,按規定標准收取的學費、住宿費、課本費、作業本費、伙食費、考試報名費收入。
超過規定收費標準的收費以及學校以各種名義收取的贊助費、擇校費等超過規定范圍的收入,不屬於免徵營業稅的教育勞務收入,一律按規定征稅。
二、關於「對托兒所、幼兒園提供養育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問題
(一)「托兒所、幼兒園」是指經縣級以上教育部門審批成立、取得辦園許可證的實施0~6歲學前教育的機構,包括公辦和民辦的托兒所、幼兒園、學前班、幼兒班、保育院、幼兒院;
(二)「提供養育服務」是指上述托兒所、幼兒園對其學員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務;
(三)對公辦托兒所、幼兒園予以免徵營業稅的養育服務收入是指,在經省級財政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審核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收費標准以內收取的教育費、保育費;
(四)對民辦托兒所、幼兒園予以免徵營業稅的養育服務收入是指,在報經當地有關部門備案並公示的收費標准范圍內收取的教育費、保育費;
(五)超過規定收費標準的收費,以開辦實驗班、特色班和興趣班等為由另外收取的費用以及與幼兒入園掛鉤的贊助費、支教費等超過規定范圍的收入,不屬於免徵營業稅的養育服務收入。
三、關於「對政府舉辦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學校(不含下屬單位)舉辦進修班、培訓班取得的收入,收入全部歸學校所有的,免徵營業稅」問題
1.「政府舉辦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學校(不含下屬單位)」是指「從事學歷教育的學校」(不含下屬單位)。
2.「收入全部歸學校所有」是指:舉辦進修班、培訓班取得的收入進入學校統一賬戶,並作為預算外資金全額上繳財政專戶管理,同時由學校對有關票據進行統一管理、開具。
進入學校下屬部門自行開設賬戶的進修班、培訓班收入,不屬於收入全部歸學校所有的收入,不予免徵營業稅。
四、各類學校均應單獨核算免稅項目的營業額,未單獨核算的,一律照章徵收營業稅。
五、各類學校(包括全部收入為免稅收入的學校)均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稅務登記,按期進行納稅申報並按規定使用發票;享受營業稅優惠政策的,應按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減免稅手續。
本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執行。
⑺ 培訓機構算不算非義務教育
大多數培訓機構都是以贏利為目的的,所以不能是義務教育
⑻ 義務教育法中教師培訓有什麼規定
只有一句「……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組織校長、俯耿碘際鄢宦碉為冬力教師的培訓和流動,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
樓上那是義務教育法里的嗎?
查了一下,那是實施條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