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心得

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心得

發布時間:2020-11-30 07:46:30

Ⅰ 教育學習後心得體會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範文之心得體會:繼續教育學習心得體會。通過不斷地學習,使我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現做一個學習心得體會。
一、充分認識了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意義。
加強繼續教育學習是教師適應競爭上崗的迫切需要,在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中小學生逐步減少的情況下,中小學教師的需求量也在逐步減少,必然給教師的上崗帶來嚴重的危機。在實行教師聘任制的今天,每個教師都應做好「能者上、庸者下」的思想准備。一個教師要在教師工作崗位上佔有一席之地,在競爭上崗中處於優勢地位,就必須加強學習,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學習是教師適應學生思想日趨活躍復雜的客觀要求,為了避免學生誤入歧途,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教師必須及時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包括錯誤的),准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善於運用先進的德育方法,消除學生受到的不良影響,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二、不斷虛心學習、調整、充實、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完善教學能力,明確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為,教育行為是在教師自我臨近下的一種有選擇的技術,是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有關教學的經驗,知識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們只有善於設計教學,善於研究教材,選擇合理的教法,學法,靈活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復習、談話,編制試卷等技術,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才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技術,而且這種教學技術與行為的發展組合,便會產生一種寓於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甚至學術能達到正確、鮮明、生動的境界。使學生不僅生動的理解了學習內容,而且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三、轉變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學生一定能成才。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應立足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這種期望不僅是教師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實現「人人成才」的一個重要基礎,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總之,繼續教育學習的收獲非常豐富,它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獲了很多的知識。然而,憧憬未來,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年輕教師,我將在繼續教育的平台上努力奮斗,爭取把自己打造成社會需要的教育者!

Ⅱ 2012年小學繼續教育學習心得怎樣寫完整版

繼續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教師專業是動態發展的、終身持續的過程,現代教學應是建立在教師學習基礎上的。必須在加強和發展教師教育,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同時,加快教師專業化進程,以適應學習化社會、終身化學習的需要。由此通過對教師專業觀發展歷程的回顧,通過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時代內涵以及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改革原則的論證和闡述,探討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創新的機制,明確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教學的發展性是一種不斷演進、不斷超越的創造發展歷程。因此,努力實施繼續教育工程,加強中小學師資隊伍的建設,開展面向21世紀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面臨新形勢的需要,是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綜合實力的需要,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教育夯實了基礎,教育的發展必將迎來一個美好的春天。

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通過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著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後,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復翻閱新課標,領會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積極參加。 「教師應有一種苦讀,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應該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的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准中去觸摸新課改的靈魂,准確把握教學的尺度。研究中考題體會其中蘊涵著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我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終極目標。總之,繼續教育學習的收獲是非常豐富,它引發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獲了很多的知識。然而,憧憬未來,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最後用一句話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Ⅲ 東北林業大學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滕春波, 女,1970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分別於1992年和1995年在東北農業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95-2000年在中國水產科學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工作。2000-2003年在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組織胚胎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2003-2005年在北京大學生命學院細胞生物學與遺傳系做博士後。2005年作為高層次人才被東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院引進到發育生物學學科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目前科研方向為胰腺幹細胞離體增殖分化研究、胰腺損傷再生機制研究和胰腺發育的分子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1項、東北林業大學科研啟動項目1項、博士後落戶黑龍江科研啟動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1項,參加『86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課題多項。發表科研論文20餘篇,其中SCI文章7篇,出版書籍兩部。

近五年研究課題:

1.小鼠胰腺中LRCs 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研究,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2007.1-2009.12, 主持

2.小鼠胰腺干/祖細胞及其標志性分子的鑒定研究,東北林業大學高層次引進人才啟動基金,2005.6-2010.12 ,主持

3.胰腺干/祖細胞及其標志性分子的鑒定研究 博士後研究人員落戶黑龍江科研啟動基金,2005.12-2007.12,主持

4.小鼠胰腺幹細胞的鑒定研究 中國博士後基金,2004.6-2005.6 主持

5.一種新基因P55與小鼠胚胎著床和褪膜化的關系,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2005.1-2007.12,參加

6.小鼠胚胎著床特異性基因的篩選、克隆及功能分析,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2004.1-2007.12,參加

7.前列腺素E合成酶基因與小鼠胚胎著床和褪膜化的關系,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 2003.1-2005.12,參加

8.basigin基因與小鼠胚胎著床及黃體形成和退化的關系,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 2002.1-2004.12,參加

近五年發表文章:

1. Teng CB, Guo YS, Zhang H, Zhang H, Ding MX and Deng HK.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RCs in mouse pancreas. Differentiation. 2007, 75(8):702-12. (SCI)

2. Lian GW, Wang CY, Teng CB, et al. Failure of hepatocyte marker-expressing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to efficiently convert into hepatocytes in vitro. Exp Hematol. 2006, 34(3):348-58. (SCI)

3. Teng CB, Diao HL, Ma H, Cong J, Yu H, Ma XH, Xu LB and Yang ZM. Signal trans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in rat uterus ring early pregnancy. Reproction. 2004 Aug;128(2):197-205(SCI)

4. Teng CB, Diao HL, Ma XH, Xu LB, Yang ZM.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of Stat3 ring mouse embryo implantation and decialization. Mol Reprod Dev. 2004 Sep;69(1):1-10. (SCI)

5. Sun T, Li SJ, Diao HL, Teng CB, Wang HB, Yang ZM. Cyclooxygenases and prostaglandin E synthases in

Ⅳ 求教師繼續教育考試《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學習心得體會文章

這本書對過去的一些教育觀點、教育方式、教育工具、教育對策、進行反思,對由這些因素影響而產生的心理問題進行認真深刻的反思。在字里行間到處都洋溢著我們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感悟及新對策。讀後感受頗深,使我對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有了新的認識。現在的學生有較強的平等意識,一是與父母平等相處的需要,二是希望老師公平處理問題。一般來說,學生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課堂這個小社會里度過的。在這個小社會中存在兩種關系,一是學生與老師的關系,二是學生之間的關系。就前者來說,老師是決定關系的主要方面。因為作為一名教師,他可能讓一個孩子的生活變得痛苦,也可能讓一個孩子的生活變得幸福;他可以是一個實施懲罰的刑具,也可以是給予鼓勵的益友;他可以羞辱一個學生;也可以遷就一個學生;他可以傷害一個心靈,也可以治癒一個靈魂。學生的心理危機的增加或減緩,孩子長大後是仁慈還是殘忍,都與教師的言行有關。首先,老師要關愛和尊重所有的學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建立起自信心,使他們體會到老師是一視同仁者;其次課堂內外表現出對問題處理使用一個標准,即處處體現出公平與平等,讓學生感到老師沒有私心;最後,當學生有成績或有缺點時,能用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去鼓勵與批評。當老師做到了這三點,學生就會願意接受老師的指導與建議,因為學生渴望公平的感覺得到了滿足。所以我們做教師的在發號施令或做出指示或准備介入之前,如果能夠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詢問一下他們的要求,了解一下他們的感受,耐心聽取一下他們的想法,處理起問題來可能就好辦多了,而且能夠適時介入,否則,我們教育孩子的願望將由於不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和所求而落空。在現實的教學中,我尊重學生人格,以平等態度對待學生。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它與缺乏尊重的「嚴」是相對立的。因此,有時「嚴」做不到的事情,通過尊重這種教育手段,卻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我班有幾位學生,書寫格式總令我頭痛,有時我真想當眾訓斥他們一頓,但我轉而一想,萬事都有原因,只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葯,像這種「病」是可以醫治的。如果一罵了事,也許可以立竿見影,卻容易造成師生感情上的隔閡,這種心理上的病卻永難根治。於是,我分別找他們談心,手把手地教他們格式,誠懇地希望他們把字寫端正,並及時給予鼓勵。後來,他們果然沒有發生再讓我「惱火」的事了。隨著社會的發展,青少年所承受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國對青少年心理問題也越來越重視。教育部頒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見》的通知強調「當代中小學生是跨越世紀的一代,他們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多是獨生子女,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會使學生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他們的健康成長不僅需要一個和諧寬松的良好環境,而且需要幫助他們掌握調控自我,發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是新時期社會對學校教育的要求。心理健康是中小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幾方面發展的基礎和保證,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學教授游示慎指出,學生過大的心理壓力是導致過激行為的重要原因,為孩子心理「減負」是非常必要的,對孩子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因為一種心理素質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它往往要經歷一個緩慢的過程。每一個不太平常的動作都有它背後的原因,教師要細心周到地找出病根,對症下葯。教育要多一些藝術,多一些體貼,心理健康教育應在更多的領域,更深的層次展開。 採納吧,就我一個人幫你

閱讀全文

與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心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