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教師培訓內容與幼兒園教研活動內容有拿哪些區別
在一學期中幼兒園的公開觀摩課、評課、案列分析、理論學習、教學反思、
幼兒園器械的投放,區角的設計等都屬於教研活動的內容。
Ⅱ 幼兒園教研活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內容:
1、以園為本的教師培訓體系——系列培訓主題:
(1)重視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立足本園及時對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及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促進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理論修養、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2)重視本園骨幹教師隊伍的建設,千方百計培養自己的學科帶頭人,
(3)要有適合本園實際的師資培養計劃,為教師的培訓、進修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4)發揮骨幹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指導和幫助,
(5)在改革中,尤其要注重採取各種「園本培訓」的方式,對上崗教師進行《綱要》、教材的崗前培訓。
2、以園為本的教育科研體系——系列科研主題:
(1)幼兒園要有計劃地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研究活動,及時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通過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要充分發揮教研組和備課組的作用;
(3)大力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千方百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4)要組織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和教改實施,把現代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同幼兒園的教育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5)要建立教學成果和教研成果的獎勵機制,激勵教師不斷地創造新的教學和教研業績;
(6)要重視總結、宣傳和推廣本園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研成果,從制度上保障「園本教研」常研常新。
3、以園為本的系列化主題學習,教學研究既要研「教」更要研「學」
(1)要把傳統的學法指導與新時期的「轉變學習方式」密切結合起來,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現狀;
(2)倡導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和勤於思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
(3)幼兒園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指導的內容體系和方法體系;
(4)建立常規化的制度,促使教師人人承擔學習指導的責任。
Ⅲ 幼兒園教師教研內容
每周幼兒園都舉行些什麼教研活動?
第一周…安全第一,討論如何保護好內新來的幼兒,一些事項怎容么處理,緊急的情況怎麼安排。並介紹小幼兒各自互相認識,向小幼兒介紹廁所和吃飯的地點。…
第二周…慢慢的教育,幼兒怎麼和其他的小幼兒相處,適當的教育大膽一點,和其他的小幼兒一起玩。…
第三周…學會表演節目,簡單的認識,學會一些基本的事情,按照要求來,學會模仿。…
時刻安全第一。時刻注意各個孩子的情況!
....
Ⅳ 幼兒教師如何做教科研.ppt
幼兒教師如何做教來科研.ppt
第一自章如何認識幼兒園教科研活動
第一節幼兒教師為何要開展教科研活動
一、解決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
二、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發展
三、增進幼兒園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當前幼兒園教科研中存在的誤區
一、幼兒園教科研目的上存在問題
二、幼兒園教科研研究對象的非對稱性
第三節幼兒教師從事教科研活動的優勢
一、生活在真實的教科研本源中,易發現關鍵性問題
二、具有深入研究和反復實踐的有利條件,易找到適宜的實踐模式
三、與幼兒交往密切,易進入幼兒的內心世界
Ⅳ 如何組織開展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課件.ppt全文
一、關於園本教研的認識
園本教研是以園為本的教育教學研究,是幼兒園教師學習、成長的重要陣地。它立足幼兒園現狀,以其發展為根本,研究的問題服務於幼兒園整體發展需要,服務於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服務於幼兒的成長發展需要。幼兒園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開展豐富多彩的園本教研活動,能夠為教師搭建一個抓得著、看得見的實踐成長平台,有效促使教師形成研究的意識和態度,幫助教師提高科研意識和反思行為的能力,向研究型教師轉變。
例如:某幼兒園要制定教師培養計劃,首先,要引導教師審視自我,找到自己目前要解決的問題,制訂個人發展計劃。要啟發每位教師綜合分析: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問題何在?想突破的或奮斗的目標是什麼?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需要學習哪些東西?需要同伴、園所、教研組給予哪些支持與幫助?這樣,以制訂教師個人階段成長計劃的方式讓教師自己尋找問題,從而幫助老師建立問題意識及研究思維。
一位新教師:我最困惑的問題是教學過渡環節的組織,總感覺不自然。這學期,我想就這個問題開展研究。
一位保育老師:我的問題是我們班去年上學期體檢時出現了的幾個肥胖兒,這個學期我打算針對這些孩子研究在飲食上如何調整,來控制住他們的體重。
一位骨幹教師:我認為我這學期要解決的問題是逐漸形成自己的專長,我想在語言教學方面有所專長,這學期研究的重點是語言教學的模式。
以上這些實例足以證明,該園教師已經基本上能夠將工作中的問題作為個人小課題去研究探索,教師在實踐與反思之間來回穿梭,並能夠初步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實踐中解決問題——總結」這樣的一種問題思維方式。
所以說園本教研具有園本、人本、輻射三大特性。園本性,園本教研的宗旨是為了幼兒園的更好發展,依託的是幼兒園自身的資源與優勢,所解決的是幼兒園自身所面臨的問題,園本教研必定立足在本園。這是「綱要」貫徹的基礎;人本性。在大力倡導和諧社會的今天,園本教研更應追求幼兒、教師、家長的發展與和諧統一,它是落實「綱要」以人為本理念的極好途徑;輻射性。優質的教育往往是經過反復研究所產生的,即從園本教研中走出來的教育。比如:作為省示範性實驗幼兒園的,不僅應為自己打造優質的教育,同時肩負著專業引領即指導全區幼兒園,根據各自幼兒園的現實狀況走出一條以園本教研促優質教育的內涵提升之路。
這三大特性,很好地促進了我們對《綱要》精神的有效貫徹,並逐步成為我們幼教工作者研究與實踐的新領域。 也因此,園本教研必須遵循「人人參與」和「務實求真」的原則。 「務實」,即有組織、有計劃、扎扎實實、有血有肉地開展教研活動。我們機關幼兒園教育集團提出了三個一定:一定帶著《綱要》理念去找問題,一定引用《綱要》理念研討問題,一定以《綱要》理念去檢驗所解決的問題。 「求真」,是將自己的實踐(務實)所得,盡可能地提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
園本教研可分為學習型、教學型、研究型三類:
學習型教研,以學為著眼點,以閱讀為主線。
教學型教研,以教為著眼點,以課例為載體。
研究型教研,以研為著眼點,以課題為載體。
園本教研的多種形式
○集體備課式教研
採用集體備課的方式,由年級主任帶領大家從計劃中分選課題,確立主備者,主備老師在有足夠的學習、查閱、積累等准備空間,准備好後,活動時由主備老師先闡述教學觀點,年級組其他老師思維碰撞發表意見,集思廣益確定該活動的教學基本流程,執教老師再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情況進一步添加修改意見,或隨著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點生成新的教學課題。讓每個教師在熟悉課標、鑽研教材的基礎上,以幼兒發展為中心,積極提出分析和解決有效的教學問題。加強教師之間的協作與溝通,引領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學會合作,促進專業成長。
案例:宿城區機關幼兒園——深挖教材和及時跟進式集體備課
深挖教材。年級組集體備課中,在主備人闡述自己對所備教材的理解、把握及活動的設計和分析時,其她老師邊聆聽邊思考,同時深挖教材,吃透內容,領會精神。各個年級組、教研組的每次集體備課大家都能積極參與、熱烈討論,做到有備而來,滿載而歸。以前,大家對教參書中的內容是「照本宣讀」,現在,大家能夠大膽質疑、提出問題、勇於探究,能將教參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記錄,如:書中出現的錯別字、歌曲中的簡譜有錯等。挖掘教育價值、整合教育資源,結合實情對一些教學環節進行可行性調整,讓每個孩子都有參與的機會、受到均等的自由自主的教育。
及時跟進。備課中,大家積極發表意見,集體智慧常常擦出閃亮的火花,但這火花也會一閃即逝,好的創意如果不及時付諸行動也會成為泡影,所以我們一定要及時跟進,趁著大家的激情,讓這火花更加璀璨。例如:中班社會《警察叔叔您真棒》活動中,大家認為如果能把各種警察請進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活動才會更生動。於是中班組及時邀請邰金茹老師的民警愛人來園助教,同時,在幼兒園的支持下還邀請了交通警察走進我們的課堂,孩子們與警察叔叔親密接觸,學習探索激情高漲,向警察叔叔提出許多問題,學習格鬥,表演抓小偷和遵守交通規則的游戲,增強了孩子對人民警察工作的嚮往之情和敬意,增強了孩子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及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諸如這樣的集體備課,備出了幼兒園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以實為要的教學態度,以活為長的教學風格,高效課堂的設計範式,「天性成長」的教育內涵;備出了「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標、隨時有教育」的教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