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出幼兒園學習戲劇元素的體會與心得
首先,我非常感謝校領導給我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在這短暫學習的半個月中,我好像從里到外受到了一次洗禮,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我受益匪淺,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而且在這次培訓中有幸傾聽了眾多專家的精彩講解,讓我對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經過 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
首先是王華老師給我們帶來的「視覺大餐」,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設計,讓孩子從小感覺到自己很能幹!接下來是西安交大的兀靜老師,給我們談了幼兒園的藝術教育,學會在和孩子說話時舉手投足之間都要帶有韻味。還有南京第一幼兒園的馬建寧教授,強調要關注孩子心靈的成長。……每一次學習就像一份精神糧食,不斷地滋養著我的思想,不斷滋養著我的力量!
教育幼兒,要從愛出發。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注意和幼兒溝通,幼兒就會信任你,喜歡你。愛幼兒,還表現在老師對幼兒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作為幼兒老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蘊藏在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著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於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啟孩子們的學習智慧。為了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我工作的目標。
這次培訓,每位專家老師精彩的講座,讓我開闊了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提升了活動創設水平。首先是對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方法的進一步探討與更新,她給我帶來了我們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要以一種生態的眼光、態度、原理和方法來觀察、思考、理解復雜的問題,並以生態的方式來開展活動,讓孩子在快樂和自信中學習。以前我們也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但只是把游戲作為完成教學活動的一個輔助與補充,是為教學而游戲,是教學的一種「裝飾品」,而沒有真正認識游戲在幼兒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沒有將游戲貫穿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是幼兒園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靈魂。
此次培訓中,在新的時代和新的教育背景下,只有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提高專業化水平,才是我們成長的途徑和最大的收獲。我會繼續努力下去,以那些優秀教師作為動力的榜樣,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托起明天的太陽!
Ⅱ 幼兒園戲劇主題環創存在什麼問題
如果你對自來己的學習能力有信自心的話,何不上上自己考上的全市第二呢?說不定這一次的打擊能夠讓你更加有毅力,最後反而促使你考上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一流的大學。 2,我不清楚你在這方面的能力,但是對於一個剛剛畢業的初中生來說,要掙到這不菲的一筆費用,無疑是幸苦而艱難的,不過這是唯一能圓了你的第一夢的方式。 就我個人而言,我支持你走第一條道路。別人怎樣是別人的事情,當你考上清華、北大,你將讓所有現在對你失望的親人朋友重新審視你,讓那些蔑視嘲笑你的人全部閉嘴。
Ⅲ 求助各位寶媽們,我家寶寶2歲多。想上一所帶有戲劇課程的幼兒園。
上課不注意聽講的孩子分很多種,但一般新入園一至兩個月的孩子,多是因回為對新環境的陌生和不適答應老師的教學方法,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回家後盡量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或玩玩具,這樣讓會他對學習失去興趣,想讓孩子認真聽講需要長時間的過程,家長不要著急
Ⅳ 幼兒園開展戲劇表演孩子有何受益
在研究中,我們將兒童戲劇教育的內容體系分為「戲劇表達、戲劇創作和戲劇表演」三個組成部分。「戲劇表達」是指兒童在假想的情景中,通過扮演角色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想法。戲劇表達從感知、模仿、造型、控制、想像和情感等六個方面展開。「戲劇創作」是指兒童作為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在虛構的情景中將自己的想法轉化為行動,以尋找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案。戲劇創作與戲劇表達相比,增加了情節和場景兩個要素。「戲劇表演」是指具有想「演給別人看」慾望的兒童,在教師的引導下,創造可多次傳遞的、不斷豐富的舞台性戲劇作品,從而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戲劇藝術活動。我們所說的兒童「戲劇表演」包括音樂劇表演、啞劇表演、偶戲表演和話劇表演。對於幼兒園不同年齡班來說,小班以戲劇表達為主,初步開始戲劇創作;中班以戲劇表達與戲劇創作為主,初步進行戲劇表演;大班在進一步完善戲劇表達與戲劇創作的基礎上,豐富戲劇表演。 那麼,在兒童戲劇教育中,「戲劇表達、戲劇創作和戲劇表演」三個方面的內容應以何種形式組織與實施呢?基於幼兒園課程的組織形式,我們通過研究提出了兒童戲劇教育的三種組織形式:主題式、滲透式、區域式。 一、主題式戲劇教育活動 主題式戲劇教育活動是指圍繞某一主題,隨著兒童戲劇經驗整合與提升的進程,由師幼共同建構一系列戲劇活動,從戲劇表達開始,到戲劇創作,最終形成完整的戲劇表演的一種兒童戲劇教育組織形式。 主題式戲劇教育活動的主題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藝術作品(文學、音樂、美術、戲劇等),二是事件,三是想法。主題式戲劇教育活動中的系列戲劇活動因主題而聯系在一起,並且使兒童的戲劇經驗彼此產生聯系,從而在戲劇表達、戲劇創作和戲劇表演三者之間建立起相互支持的通道。現以「小鴨的故事」這一中班戲劇主題活動為例(見表)加以說明。 「小鴨的故事」這一戲劇主題活動來自音樂作品《迷路的小花鴨》,選擇該主題的理由是:首先,該音樂作品不僅有情節,還有一定的戲劇沖突——小鴨迷路後怎樣才能找到媽媽,適宜開展戲劇創作;其次,小鴨的散步、游泳、吃蟲子的動作以及不同情感的語言表達恰恰可以用來開展戲劇表達;最後,歌唱的形式可以轉換為音樂劇表演,可以讓幼兒進一步以「詩、樂、舞」的音樂劇樣式進行表演。 整個系列戲劇主題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是隨著兒童戲劇經驗的整合和提升而展開的,以戲劇表達為開端,逐步增加戲劇創作的成分,最後通過音樂劇表演將在戲劇表達和戲劇創作中積累的戲劇經驗統整起來。幼兒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學習相關的戲劇要素。戲劇主題活動開展的前期以戲劇表達為主,幼兒不需要進行情節的創編與表演,只要通過扮演小鴨。用肢體動作與聲音表現小鴨出生、跟媽媽一起散步、跳水等動作。其中每個具體活動涉及不同的戲劇要素,例如「母鴨帶小鴨」活動所運用的戲劇表達要素是「模仿」。但是教師並沒有讓幼兒直接模仿自己的動作來扮演小鴨,而是自己扮演母鴨,讓孩子們扮演小鴨,「母鴨」帶領「小鴨們」或伴隨著音樂,或唱著歌曲,來模仿「母鴨」走路、游泳、吃蟲子的動作。在戲劇主題活動開展的中期,戲劇創作逐步滲透到戲劇表達中,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感知、情感等戲劇表達要素的添加,幼兒對角色、情節和場景的戲劇創作會更感興趣。在「迷路的小花鴨」「小鴨捉蝴蝶」「小鴨找媽媽」「誰來了」「小鴨蓋房子」等活動中,幼兒開始創作母鴨、小鴨、各種小動物等角色的外形和動作特點,接著創作小鴨迷路前、迷路時以及迷路後的情節發展,最後進一步創作戲劇發生的場景(小鴨的家、池塘、小樹林等)。在戲劇主題活動的結束階段,幼兒表演「迷路的小花鴨」音樂劇,他們在不經過排練的情況下,自覺地將先前的戲劇經驗統整起來,愉快地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戲劇作品。雖然前面幾個小組的表演還不是那麼熟練,但是通過不斷反思與改進,後面幾個小組的表演就越來越生動、有趣了。隨後在表演區里,教師投放相應的材料,繼續滿足孩子們表演的需要。幼兒通過這一系列戲劇活動逐步建構起來的戲劇經驗。有助於幼兒最終進行戲劇創作與表演
Ⅳ 幼兒園如何開展戲劇教學
幼兒園如果要來開展戲劇源教學,可以增加戲劇的趣味性,把戲劇融入到日常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比如可以讓孩子看一些戲劇的視頻。同時可以讓孩子去扮演一定的戲劇角色,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興趣,可以更好的去了解和認識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