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員工崗前消防教育培訓結果應該怎麼寫
為了使公司全體員工了解消防基礎知識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掌握對突發火災的應變、逃生技能學會滅火以及有序地進行人員、財務的疏散處理確保員工生命安全及財產安全2010年11月9日下午1:00時公司分別組織了消防演練活動。參加人員30人。演練緊張、有序進行並取得圓滿成功。通過此次消防演練不僅增強了全體員工消防安全意識同時還掌握了一般滅火器材的操作使用步驟及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全體員工及租賃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一、領導重視演練活動組織到位 這次消防演練活動從演練策劃、前期准備、組織實施到正式演練所經歷的各個階段公司的領導都給予了很大的關心、支持和幫助。總經理同志對這次演練工作高度重視親臨演練現場進行指揮下達演練命令觀察演練情況對演練工作實施全面控制。 二、籌劃縝密演練方案安全可行 根據消防領導小組要求從我公司安全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本次消防演練的主要任務是開展一次滅火器的正確使用的應急演練。其主要目的是使每位參與者能學會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掌握火場逃生基本方法提高自我安全意識化解風險。經過認真研究擬定了「公司消防演練方案」。為了使得演練方案安全可行在方案中就演練的時間、地點、內容、對象都作了具體的說明。 三、積極參與演練效果呈現良好 消防演練於2010年11月9日下午1:00進行。首先由主管安全的孫經理組織大家學習有關安全的文件然後由安全員和大家一起學習消防基本知識最後由支部書記給大家講解常用的手提式乾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而後參與演練的人員一一親自體會了如何正確的使用滅火器。 消防演練緊張有序安全保證工作到位演練達到預期效果最終獲得了圓滿成功。 三、通過演練活動達到預期目的 通過消防演練員工的防範意識和應急自救的能力得到加強。 1. 參與人員特別是租賃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有所增強對消防安全常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2. 對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有所提高現場演練人員能有效組織、迅速地對火災事故警報做出相應反映對今後應對突發事件很有益處。 3. 演練前組織的消防基本知識培訓使參與人員特別是租賃人員的消防安全知識、突發應急能力、事故發生後逃生技巧得到了提升。 4. 演練過程中參與人員都能遵守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團隊凝聚力得到了升華。 5. 安全工作領導的組織能力、指揮能力、應變能力也受到了鍛煉。 通過這次的消防演練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員工及租賃人員的防範意識和自救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如何識別危險、如何採取必要的應急措施等基本操作以便在事故中達到快速、有序、及時、有效的效果。我們將經常性地開展訓練或演練工作以提高我們分公司員工的應急救援技能和應急反應綜合素質有效降低事故危害減少事故損失確保公司安全、健康、有序的發展
Ⅱ 員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授課人要外聘嗎
廣東天廷救援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立足於提升企業消防應急演練的實際效果,回明確消防應急演練的答適用范圍、基本原則,涵蓋演練的准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等全過程,供企業在日常安全管理和集中組織消防應急演練時參考。通過實戰型消防應急演練,進一步增強企業安全意識,提高消防應急能力,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能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確保員工的生命安全。精心准備、科學組織;著眼實戰、注重細節;明確目標、循序漸進;立足實際、務求實效。
演練准備階段應包括:制定演練方案,成立演練組織結構,演練前安全教育及其他准備工作。演練方案應做到:內容完整、簡潔規范、責任明確、路線科學、措施具體、便於操作。
做為企業負責人,必須提前做好預防措施,防範未然、居安思危!!!
天廷救援,竭誠為您服務!
Ⅲ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對每位員工應當至少多久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第三十六條單位應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對每名員工應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宣傳教育和培訓內容應當包括:
(一)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二)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三)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公眾聚集場所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的內容還應當包括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知識和技能。
單位應當組織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培訓。
(3)教育培訓與演練擴展閱讀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61號令)
第三章 消防安全管理
第十三條 下列范圍的單位是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按照本規定的要求,實行嚴格管理:
(一)商場(市場)、賓館(飯店)、體育場(館)、會堂、公共娛樂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
1.建築面積在1000m2(含本數,下同)以上且經營可燃商品的商場(商店、市場);
2.客房數在50間以上的(旅館、飯店);
3.公共的體育場(館)、會堂;
4.建築面積在200m2以上的公共娛樂場所。
上述所稱公共娛樂場所是指向公眾開放的下列室內場所:
(1)影劇院、錄像廳、禮堂等演出、放映場所;
(2)舞廳、卡拉OK等歌舞娛樂場所;
(3)具有娛樂功能的夜總會、音樂茶座和餐飲場所;
(4)游藝、游樂場所;
(5)保齡球館、旱冰場、桑拿浴室等營業性健身、休閑場所。
(二)醫院、養老院和寄宿制的學校、托兒所、幼兒園
1.住院床位在50張以上的醫院;
2.老人住宿床位在50張以上的養老院;
3.學生住宿床位在100張以上的學校;
4.幼兒住宿床位在50張以上的托兒所、幼兒園。
(三)國家機關
1.縣級以上的黨委、人大、政府、政協;
2.監察委、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3.中央和國務院各部委;
4.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等的辦事機關。
(四)廣播電台、電視台和郵政、通信樞紐;
1.廣播電台、電視台;
2.城鎮的郵政和通信樞紐單位。
(五)客運車站、碼頭、民用機場
1.候車廳、侯船廳的建築面積在500m2以上的客運車站和客運碼頭;
2.民用機場。
(六)公共圖書館、展覽館、博物館、檔案館以及具有火災危險性的文物保護單位;
1.建築面積在2000m2以上的公共圖書館、展覽館;
2.公共博物館、檔案館;
3.具有火災危險性的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
(七)發電廠(站)和電網經營企業
(八)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生產、充裝、儲存、供應、銷售單位
1.生產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工廠;
2.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的灌裝站、調壓站;
3.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專用倉庫(堆場、儲罐場所);
4.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專業運輸單位;
5.營業性汽車加油站、加氣站,液化石油氣供應站(換瓶站);
6.經營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化工商店(其界定標准,以及其他需要界定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性質的單位及其標准,由省級消防機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九)服裝、製鞋等勞動密集型生產、加工企業
生產車間員工在100人以上的服裝、鞋帽、玩具等勞動密集型企業。
(十)重要的科研單位
界定標准由省級消防機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十一)高層公共建築、地下鐵道、地下觀光隧道,糧、棉、木材、百貨等物資倉庫和堆場,重點工程的施工現場
1.高層公共建築的辦公樓(寫字樓)、公寓樓等;
2.城市地下鐵道、地下觀光隧道等地下公共建築和城市重要的交通隧道;
3.國家儲備糧庫、總儲備量在10000t以上的其他糧庫;
4.總儲量在500t以上的棉庫;
5.總儲量在10000m3以上的木材堆場;
6.總儲存價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可燃物品倉庫、堆場;
7.國家和省級等重點工程的施工現場。
(十二)其他發生火災可能性較大以及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重大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單位
界定標准由省級消防機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第十四條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及其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當報當地公安消防機構備案。
第十五條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設置或者確定消防工作的歸口管理職能部門,並確定專職或者兼職的消防管理人員;其他單位應當確定專職或者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可以確定消防工作的歸口管理職能部門。歸口管理職能部門和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在消防安全責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領導下開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其他
消防重點單位,從政府部門角度,會要求你加強消防管理的計劃、硬體配置、人員配置、演習頻率&質量,以上要求均基於多次的監督性檢查,並把你單位的相關易燃品和消防設施、公司簡介等根據實際備案。從公司角度,列為重點的區域,要加強重點管理和控制,比如,動火級別的提高(二級變一級)、防雷接地和消防滅火設置的配備數量的增加、人員培訓等。
消防重點單位的宗旨是「從嚴不從寬」,重點監控,確保區域重點防火安全。
Ⅳ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多久一次
員工消防安全培訓包含火災基本知識、滅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火警電話及報警版方法權、火場逃生與自救、消防設施與設備、初起火災的特點及撲救方法和消防安全標志等方面。
需要針對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消防安全問題進行分析講解,針對操作不當的地方,適時給予講解、糾正。以增強參訓人員處理和控制初起火災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
還應對政府職能部門的消防職責進行詳細說明,強調法律賦予公務人員的消防工作職責和任務,結合行業部門落實行業主管機構消防安全職責,落實各級政府領導責任,行業監管責任,社會單位主體責任的基本要求。
Ⅳ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
1.消除火災隱患能力
2.撲救初期火災能力
3.組織引導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能力
六、初期火災現場處置程序:
1.撥打:「119」
2.組織人員疏散。
3.火場警惕。
4.初期火災撲救
5.協助消防滅火
七、消防安全:「五懂」:
1「懂」消防安全法律法規,
2「懂」本單位,本崗位火災危險性,
3「懂」消防安全職責,制度,操作規程,預防火災措施,
4「懂滅火和應急疏散及火災撲救,
5「懂」火場逃生方法
Ⅵ 公眾聚集場所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應當至少多長時間進行一次
公眾聚集場所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應當至少每半年一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版安部第61號令第三十六條權規定:公眾聚集場所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的內容還應當包括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知識和技能。培訓包括:
一、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二、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三、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6)教育培訓與演練擴展閱讀:
其他消防培訓:
一、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活動期間,應當通過張貼圖畫、廣播、閉路電視等向公眾宣傳防火、滅火、疏散逃生等常識。
二、學校、幼兒園應當通過寓教於樂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和幼兒進行消防安全常識教育。
三、單位應當組織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培訓。
四、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並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預案。其他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實際,參照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至少每年組織一次演練。
Ⅶ 應急知識教育的教育目的
【消防安全演習培訓目的】
1、提升對消防突發性意外時的應對水平,減少火災隱患安全事故;
2、完善和增強校方消防軟硬體系數,提升師生安全感、家長信任感;
3、進一步讓師生初步認知到提高技能操作,進行自我再教育的必要素材。
【防踩踏逃生演習培訓目的】
1、提升對大規模人群緊急集合時的應對水平,減少師生逃生時發生人群踩踏安全事故;
2、完善和增強校方逃生基本程序和人群管理技巧,提升師生安全感、家長信任感;
3、進一步讓師生認知到踩踏威脅和掌握自我保護技能,讓老師學會自助互救的要領。
【反恐防暴演習培訓目的】
1、完善對突發性襲擊校園時的應急預案,提高老師的安全意識與危機處理能力;
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水平,減少校園意外事件發生;
3、提高家長對學校安全突發管理的信任感,促進家校和諧合作與發展。
【防震減災演習培訓目的】
1、提升對防震減災等危機的認識,普及師生地震逃生時人群疏散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2、完善校方模擬地震情景逃生程序和傷員簡單處理能力;
3、引導對校園安全隱患的評估和改進,有效降低地震災害安全事故的發生的幾率
【心肺復甦課程培訓目的】
跳驟停大部分發生在醫院外,時間就是患者的生命,黃金搶救時間只有短短的4分鍾,
按目前國內院前急救醫療的實際情況,即便是在大城市也很難在黃金時間的最後一刻到
達,而立即進行有效及時的行心肺復甦術可顯著提高心跳驟停者的生存率,所以學習心
肺復甦術能提高廣大民眾的急救技能,並掌握心肺復甦的方法,以在緊急時立即採用。
【外傷急救四項培訓目的】
止血包紮是外傷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創傷的第一現場如果能規范及時
的止血、包紮、固定、搬運,將極大的減少傷者的死亡和傷殘,為醫務人員的到來爭取
寶貴的時間。 及時正確的搶救,可以防止傷情加重,減少傷者痛苦及預防並發症,
挽救傷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