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報告以及感受
俗話說無規不成方圓,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的養成有助於學習習慣的形成,由此可見,版一日常權規的建立對幼兒園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幼兒從熟悉、自由寬松的家庭環境進入到陌生、有紀律約束的集體環境之中,難免有些不適應,他們不能像在家裡那樣隨心所欲,想干什麼就干什麼,而要受集體規則的制約。從入園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要重視對幼兒進行一日常規的培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讓幼兒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我們幼兒教師都知道幼兒園的工作是瑣碎的,當我學習《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時我的第一感想就是——幼兒園的工作是復雜而具體的。但是當我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其中的每一個環節,環節中的每一個細節時,我才發現其中的一些奧秘。一日常規就是需要幼兒經常遵守的班級規則和規定,是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包括三方面含義:1.遵守一日活動的時間及順序的規定。2.遵守一日活動各環節具體要求的規定。3.遵守幼兒的一般行為規范的規定。顯然,一日常規是幼兒教育主要內容之一。我們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規。
『貳』 幼兒園一日常規
一、拍著手說的:
誰的小手拍的響——我的小手拍的響;
誰的眼睛最漂亮——我的眼睛最漂亮;
誰的小手藏的好——我的小手藏的好;
誰的小嘴閉的緊——我的小嘴閉的緊。
二、
小手小手拍一拍,
我把小手伸出來.
小手小手拍一拍,
我把小手舉起來.
小手小手拍一拍,
我把小手藏起來
三、
拍手兒歌:
抓住,放開,小手拍一拍。
抓住,放開,小腦袋拍一拍。
抓住,放開,小臉蛋拍一拍。
抓住,放開,小小肩膀拍一拍。
抓住,放開,大西瓜拍一拍。
抓住,放開,屁股蛋蛋拍一拍。
抓住,放開,藏到後面不出來。
四、
1、2拍拍手,3、4點點頭,5、6伸伸手,7、8不講話,9、10快坐好。
五、
兩個拇指,彎彎腰,點點頭;
兩個食指,變公雞,鬥鬥斗;
兩個小指,鉤一鉤,做朋友;
兩個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六、
把你的左手舉起來,擺一擺,擺一擺,小手藏起來;
把你的右手舉起來,擺一擺,擺一擺,小手藏起來;
把你的雙手舉起來,擺一擺,擺一擺,小手藏起來;
把你的左腳跺一跺,跺一跺,小腳藏起來;
把你的右腳跺一跺,跺一跺,小腳藏起來;
把你的雙腳跺一跺,跺一跺,小腳藏起來;(用手把小腳擋住)
七、
金鎖銀鎖咔嚓一鎖,大門開了(兩個拇指打開);
老師來了(兩個食指打開);
全體起立(十個手指一起直起來);
做早操,一二、一二、一二、一(兩只手交差在一起左右擺動);
跑步走(兩只手擺動的頻率加快);
立定(兩手停住);
全體解散!(兩手打開)。
八、
我有一雙小小手,
小手拍一拍,小手拍一拍;(把小手拍一拍)
小手藏起來,小手藏起來。(讓寶寶把小手藏在身後);
小手在哪裡?小手在哪裡?(留有時間讓寶寶想一想)
小手在這里,小手在這里。(把小手從身後拿出來,拍一拍)
我有一雙小小腳,
小腳踩一踩,小腳踩一踩;(讓小腳踏踏地)
小腳藏起來,小腳藏起來。(讓寶寶用小手把小腳捂住);
小腳在哪裡,小腳在哪裡?(留有時間讓寶寶想一想)
小腳在這里,小腳在這里。(把小手拿開,小腳歡快的踏一踏)
九、拇指歌
(首先伸大拇指)大拇指頭是爸爸,爸爸旁邊是媽媽(伸出食指);
(伸出中指)個子最高是爺爺,爺爺旁邊是奶奶(伸出無名指);
(最後伸小指)小小指頭就是我。
十、
土豆土豆(雙手握拳敲擊2次)心心(拍手心2次);
土豆土豆(雙手握拳敲擊2次)背背(拍手背2次);
土豆(雙手握拳敲擊)心(拍手心);
土豆(雙手握拳敲擊)背(拍手背);
土豆(雙手握拳敲擊)心心(拍手心2次);
土豆(雙手握拳敲擊)背(拍手背)。
註:孩子們熟悉後,可以兩個兩個,或者更多的一起玩
十一、
大拇指哥哥點點頭,
小拇指弟弟拉拉鉤,食指、
中指姐姐跳個舞呀(兔耳朵),
無名指妹妹碰碰頭!
十二、
兩手相握說:大門開開(兩個大拇指伸出來);
老師進來(兩個食指伸出來);
全體起立(手指全部伸出來);
一二一,一二一,(兩手手指交替一張一合);
解散(兩臂張開);
集合(兩臂相抱);
上課(兩手背後 )。
十三、
大拇指是爺爺(也可是姥爺);
食指是奶奶(姥姥);
中指是爸爸;
無名指是媽媽;
小手指是我;
我家五口人。
十四、
一個手指點點點,
兩個手指敲敲敲,
三個手指捏捏捏,
四個手指撓撓,
五個手指拍拍拍,
五個兄弟爬上山,
嘰哩咕嚕滾下來。
十五、
一個手指頭,一個手指頭,一個手指頭變個毛毛蟲,
兩個手指頭,兩個手指頭,兩個手指頭變把小剪刀,
三個手指頭,三個手指頭,三個手指頭變個小花貓,
四個手指頭,四個手指頭,四個手指頭變個小螃蟹,
五個手指頭,五個手指頭,五個手指頭變成小鳥飛。
十六、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收藏起來,變變變變出來;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學小貓,喵喵喵;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學小狗,汪汪汪;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學小豬,嚕嚕嚕;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學小雞,唧唧嘰;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學小鴨,呷呷呷;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學青蛙,呱呱呱;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學小兔,嘣嘣跳。
十七、小兔進洞(適合小班幼兒)
開門了,關門了(兩手打開再合攏)
小兔子,要進洞。(保持合攏的姿勢,五個指頭一個個對好)
一門開開進不來(兩手小指分開)
兩門開開進不來(兩手無名指分開)
三門開開進不來(兩手中指分開)
四門開開進不來(兩手食指分開)
五門開開請進來(兩手打開,拍手)
一門關關快進來(兩手大拇指靠攏)
兩門關關快進來(兩手食指靠攏)
三門關關快進來(兩手中指靠攏)
四門關關快進來(無名指靠攏)
五門關關進不來(食指靠攏,拍手)
淅瀝瀝瀝,(右手邊轉手腕邊胸前畫半圈到右側)
嘩啦啦啦,(左手邊轉手腕邊胸前畫半圈到左側)
誰誰,誰誰,(左右各拍一下)
頂呱呱。(兩手豎大拇指)
十八、
一間房(兩手手指相碰,搭成三角形)
兩塊糖(食指和大拇指對碰成圓形)
三把雨傘(左手手心朝下,右手豎起放在左手手心下)
四把槍(兩手做槍的動作)
五副眼鏡(兩手圈起放在眼睛前)
六碗湯(兩手手腕相碰做碗的動作)
七隻小兔(兩手豎起放在頭兩側做小兔子)
八頭大象(兩手手指交叉兩臂左右甩做大象鼻子)
再加上九朵小紅花(兩手做花的動作)
十個小朋友(左右拍手各一下)
大家笑哈哈(兩手伸出食指交叉指在臉蛋旁)
十九、
一個手指變呀變,
變成毛毛蟲爬呀爬;
兩個手指變呀變,
變成小兔跳呀跳;
三個手指變呀變,
變成小貓喵喵喵;
四個手指變呀變,
變成螃蟹爬呀爬;
五個手指變呀變,
變成小鳥飛呀飛。
二十、
一個手指點點,
兩個手指剪剪,
三個手指彎彎,
四個手指叉叉,
五指開花了。
二十一、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開汽車,嘟嘟嘟;
爸爸旁邊是媽媽,媽媽洗衣服,搓搓搓;
媽媽旁邊是哥哥,哥哥拍皮球,拍拍拍;
哥哥旁邊是姐姐,姐姐學跳舞,61615;
小小個子就是我,我在學唱歌,12345,54321。
二十二、
一個小朋友,出門走走走,碰到大石頭,摔個大跟頭;
兩個小朋友,出門走走走,碰見老奶奶,扶著慢慢走;
三個小朋友,出門走走走,看見紅綠燈,停下不忙走
『叄』 如何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評價幼兒學習心得
俗話說無規不成方圓,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的養成有助於學習習慣的形成,由此可見,一日常規的建立對幼兒園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幼兒從熟悉、自由寬松的家庭環境進入到陌生、有紀律約束的集體環境之中,難免有些不適應,他們不能像在家裡那樣隨心所欲,想干什麼就干什麼,而要受集體規則的制約。從入園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要重視對幼兒進行一日常規的培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讓幼兒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我們幼兒教師都知道幼兒園的工作是瑣碎的,當我學習《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時我的第一感想就是——幼兒園的工作是復雜而具體的。但是當我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其中的每一個環節,環節中的每一個細節時,我才發現其中的一些奧秘。 一日常規就是需要幼兒經常遵守的班級規則和規定,是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包括三方面含義:1.遵守一日活動的時間及順序的規定。2.遵守一日活動各環節具體要求的規定。3.遵守幼兒的一般行為規范的規定。顯然,一日常規是幼兒教育主要內容之一。我們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規。一日常規的建立不僅是集體教育幼兒的需要,還能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同時也有益於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對培養幼兒良好的情緒也有幫助。一日常規一旦形成,幼兒就知道什麼時間該干什麼事,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對老師完成保教工作,管理班級都有很大的幫助。 一日常規的建立對幼兒園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1.一日常規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集體環境。2.一日常規幫助幼兒學習在集體中如何生活。3.一日常規可以維持班級活動的秩序。4.一日常規可以幫助保教人員組織班級活動。 有這樣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為,收獲習慣。播下習慣,收獲性格」。這就是說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可以通過教育來培養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也是從幼兒時期抓起的。個體年齡越小,行為的可塑性就越大,動力定型就越容易。一日常規的形成過程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有效途徑。幼兒園作為集體教育機構,培養幼兒的一日常規是必不可少的。幼兒期是最容易養成固定習慣的時期,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喜歡行為的模仿和重復,而從小形成某些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教師不僅要規范幼兒的正確行為,還要讓幼兒懂得生活在集體中「規則、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它將對幼兒適應社會的發展有著很深遠的影響。 在培養幼兒一日常規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的環境氛圍。 1.一日常規與自由是幼兒園班級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 2.教師要明白一點:一日常規不是用來管教、限制幼兒活動的,而是用來幫助幼兒更好的生活在集體中。 3.一日常規中隱含著自由,自由里滲透著常規。 4.為幼兒創設寬松、民主、自由的精神環境,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生活,感受教師的愛,不怕教師。 (二)提出合理的規則要求,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各班的常規要求應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分階段提出、循序漸進。幼兒園小、中、大班的常規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點:一方面,各年齡階段的常規具有一致性,體現內容的重復;另一方面,幼兒的發展具有年齡階段性,其常規對不同年齡的幼兒應體現規則與要求上的層次性。 (三)創造充分的鍛煉機會,讓幼兒多次實踐訓練。充分的、多次的實踐是建立良好班級常規的關鍵。 教師應盡最大的努力創造條件,為孩子提供練習的機會。在態度上、方式方法上,都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煩、太慢,不如自己做來得快、省事」的想法,這樣會不自覺地就剝奪了幼兒學習生活的機會。 (四)提供模仿的榜樣示範,努力做孩子的表率。 幼兒期是具體形象思維,孩子感受著周圍所發生的一切,他們不僅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還會像鏡子一樣在行動上一板一眼地表現出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時時、事事、處處規范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舉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努力做孩子的表率。 同伴間的影響力對幼兒的發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時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時機,讓幼兒向幼兒學習、幼兒教幼兒學習,這也是常規培養中的有效方法。 (五)保教人員要密切配合,常規培養要持之以恆。 教師之間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恆是做好常規工作的基礎。對幼兒提出的要求不能時有時無,老師高興了,就讓幼兒放任、鬆懈,老師生氣了,就嚴加管教。不能開學初,大張其鼓的抓常規,培養幼兒的習慣,到了學期中、學期末就不管了,造成前緊後松,使幼兒的常規不穩定,時好時壞,甚至造成我們所說的 「人來風」,如果這樣的話,當你想提要求讓幼兒遵守時,幼兒卻不聽了。所以,一日常規的培養,教師要時刻做到心中有數,只要幼兒在班上,常規的培養就是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 (六)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在幼兒園形成的良好習慣,往往回到家裡就是兩個樣。如穿脫衣服、整理床鋪等自我服務的內容在幼兒園會主動去做,回到家裡卻被成人取而代之。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家庭與幼兒園形成教育合力是培養幼兒一日常規的關鍵,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常規培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這半年多的工作中,很高興認識和我一起工作的兩位工作夥伴,在工作中有兩位前輩的細心指導讓我在工作中得到成長,特別是每當在我帶班的時候,在一日常規中她們兩積極配合我的工作,指導我在工作上教學、常規、保級管理,做好班級保教結合的工作,在工作上從幼兒入園做好幼兒一日常規中每個小細節應注意的事情及時糾正我工作上的措施,班級三位老師積極配合,一切規則要求以方便幼兒執行而合理制定。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及時糾錯,各盡其責。一切為了孩子,從不同的老師身上學習到閃光點,用於班級管理上,形成統一的教育風格。 常規培養要從點滴開始,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的進行,對幼兒付出愛心,付出耐心,你會從他們身上看到許多閃光的地方,也會看到他們是那樣的具有潛力。讓那麼多閃光點凝聚在一個班裡,你的班級一定是一個出色的班級。 以上就是我在學習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的幾點發現,還不是很成熟,我會慢慢地從中吸取經驗,踏踏實實的工作、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肆』 對幼兒園一日常規的認識教案
一、晨間及離園活動:
1、帶手帕,衣著整潔,能高興地接受晨檢和晨練。
2、積極參加戶外活動,能和同伴友好、合作游戲。
3、離園時,能自覺整理好儀表,帶上自己的物品主動與老師同伴道別。
4、學習做值日生的工作
二、生活活動:
1、飯前、便後、手臟時能自覺洗手,洗手前將衣袖捲起,正確使用肥皂洗手,並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2、小便要自理,小便姿勢正確,學會拉好褲子,注意腹部保暖。
3、要養成「三凈」習慣;桌面干凈、地面干凈、身上干凈。
4、上下樓梯要靠右走,不攀爬欄桿,不在樓梯上打鬧。
5、自由飲水,不邊走邊喝水和浪費水。
三、戶外活動及自由活動:
1、體育活動前要先檢查自己的衣服、鞋帶,做好活動准備。
2、積極主動參加各種戶外活動,愛惜玩具和活動器械,有自我防護意識;在指定范圍內活動,不做危險的游戲、不到危險的地方玩耍。
5、與同伴友好相處,不掙搶玩具、器械,懂得正確使用的方法,活動後會迅速將其分類、收拾整理好玩具。
6、自由飲水,並根據氣候及運動量的大小增減衣服。
7、愉快、精神飽滿地合著音樂節奏做操、動作到位。
四、上課:
1、認真、專心地聽講,不隨便插話並積極舉手發言,聲音響亮、態度大方。
2、勤於動手、動腦,操作活動中,取放材料有序,操作後要協助整理活動材料。
3、課後將桌椅擺放整齊。
五、游戲及區域活動:
1、要根據要求取放玩具;游戲中要與同伴友好相處,不掙搶玩具、愛護玩具;游戲時要遵守游戲規則。
2、意願選擇區角,並有序地進入區角進行活動;活動時,不影響、妨礙他人的活動。
3、游戲結束後自覺分類收拾玩具。
『伍』 《如何落實幼兒園一日常規》教研方案
1、入學接收管理 (1)家長要把孩子親自交給老師,老師要做好登記; (2)老師要告訴家長到校來接孩子的具體時間; (3)對到校的孩子要檢查口袋中 是否有不該帶的小刀、硬幣、豆粒或其它對孩子可能造成傷害的危險品; (4)對未到校的孩子要及時聯系家長問清原因,或要求不來上學的孩子家長向老師請假; (5)做好入校孩子的組織和管理,凡進入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隨便亂跑,盡可能在教室里活動,以便監管。 2、課前活動管理 (1)教師要告訴孩子規范活動,不打鬧、不瘋狂,最好在老師在組織下活動; (2)要始終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視線之內,有效監控,不留死角; (3)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的不文明行為; (4)做好上課前的准備工作,提前組織孩子上廁所。 3、課堂教學管理 (1)上課前要先清點人數,逐一對照,做好記錄; (2)老師要提前准備好每一天的教學內容,不能盲目上課,如每天要教孩子會認 什麼字、會寫什麼字、講什麼故事、教什麼兒歌、做什麼活動等都要充分准備。嚴禁隨心所欲,要保證孩子在校每天都能學會應該學會的東西。 (3)注意教學方法和技巧,規范語言,最好用普通話教學,不要交給孩子錯誤的知識,包括字的讀音、解釋,字的書寫筆順; (4)課本、作業、鉛筆 要統一管理,統一發放,當堂用完,當堂收交妥善保管,作業不能讓孩子亂撕,到期末收集整理後統一發放給家長; (5)老師要改好孩子的每一本作業,不能有空 白,期末學校檢查驗收,作為學期工作成績獎懲; (6)老師要教給孩子學會文明用語,不說臟話、粗話,見人有禮貌,會說"再見"、"您好"、"謝謝"、"對 不起"、"沒關系"等文明語言; (7)老師要教給孩子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拿筆方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8)課堂上有孩子上廁所要 妥善處理,保證互不影響; (9)教師要加強教對學方法的研究和交流,保證教學質量;(10)每天要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總結成績和問題,做好記錄, 及時改進;(1 1)室外活動課要認真組織,不能讓孩子隨便亂跑,想幹啥幹啥,做好指導,特別要防止發生意外。 4、課間活動管理 (1)要告訴孩子及時上廁所(分清男女廁所)不擁擠,不打鬧,不要因貪玩忘記去廁所影響上課,中、小班可以在老師組織下統一去 廁所,大、中、小班最好錯開時間; (2)課間活動也要組織好,始終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視線之內,監管好自己本班的孩子,確保不出現意外事故。 5、中午就餐管理 (1)老師要先清點就餐的人數,看是否缺人,對沒有用餐的孩子弄清原因,做好登記; (2)大中小班要各負其責,組織孩子規范就 坐,老師統一給孩子盛飯,統一發放,盡量不要讓孩子自己端飯,以防燙傷; (3)吃飯前要讓孩子先洗手臉,飯後擦手臉,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老師要鼓勵孩子吃飽飯,對吃得少的孩子要多關心照顧; (5)飯後統一收拾餐具,注意開水消毒; (6)每餐飯菜都要保留樣品48小時。 6、中午午休管理 (1)要教育孩子飯後不要急於睡覺,做適當的活動,以利於消化; (2)統一安排活動後在教室里休息或看電視或拼玩具,不允許隨便亂跑; (3)午休時間老師不得離開教室,確保孩子安全; (4)對需睡覺的孩子要精心管理,以防止受涼。 7、放學組織管理 (1)組織好放學秩序,不能讓孩子隨便亂跑; (2)對家長接走的孩子要做好登記,沒有家長接的孩子堅決不能隨便放走,要及時跟 家長聯系; (3)要發給孩子在校一天的學習內容,告訴孩子一天在校的表現,整理孩子作業、課本,檢查有無遺留; (4)孩子全部離校後,老師要整理室內外衛 生,檢查門窗,鎖好班門;8、校內安全管理 (1)老師要經常做好安全教育和檢查,多注意孩子的不規范行為,及時糾正制止; (2)每天都要檢查孩子不該帶到 學校的東西,不允許孩子私帶小刀、鉛筆、刮鉛刀、硬幣、炮子、火葯、打火機或其它危險品; (3)無論課內課外,都不要讓孩子離開老師的視線,不要讓孩子在 教室內亂摸電線、開關、插座或其它電器設備,教育孩子不要玩火,不要自己燃放鞭炮,不要玩水,不要到不該去的地方去玩,給孩子講一點常見的、必要的安全知 識; (4)老師每天都要對教室內的玩具、桌凳進行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上報並處理; (5)注意觀察孩子在校的表現,對精神不好的孩子要觀察是否生病, 若發現孩子有病,要立即通知其家長到校,必要時報告學校領導送往村衛生所治療; (6)老師一定要把全部精力投放在工作上,不帶情緒工作,上班期間不做與工 作無關的事情; (7)做好一天的安全工作記錄。 9、環境衛生管理 (1)室內外衛生有各班老師負責,做好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保證每天干凈、整潔,及時清理室內外的紙屑、垃圾; (2)教育孩子 不要亂扔紙屑、垃圾,要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從小培養孩子的衛生意識; (3)教育孩子飯前、便後洗手,放學前要讓工作把手臉洗干凈,整理好衣服、書包、檢 查有無不整潔的地方; (4)每天都要開窗通風,保持教室里空氣流通; (5)教育孩子保持個人衛生,在家要勤洗澡、勤洗頭、勤換衣服、勤剪指甲; (6)室內 外物品要擺放規范、整齊,經常擦洗,不留灰塵; (7)教育孩子不要在學校亂寫亂畫,特別是牆壁,課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