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庭教育心得怎麼寫幼兒園簡短
這是一位家長在家庭教育當中的心得體會,從今天開始我們會陸續發表,敬請期待。。。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能夠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潛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為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著認知潛力和行為潛力不和諧性、不一樣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構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為習慣,如果任由這一狀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3~4歲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構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務必從小抓起。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夠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好處。
待續。。。。。。。。
⑵ 幼兒園家庭教育心得怎麼寫簡短
(1)父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積極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我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會跟著學習。如果光說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兒子的母親目前是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對孩子而言,這是他引以為自豪的事,也是一種促進力量。雖然他不知道母親考研的歷程有多麼辛苦,但母親深夜還在靜靜的看書的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榜樣,使他明白只有勤奮努力才會夢想成真。孩子已經上初一,雖然母親不在身邊,孩子在爸爸和學校老師的諄諄教導下,不僅在學習上有進步,其他各個方面都有了可喜的進步,成為了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2)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聽我的同事講過他家女兒和侄女雙雙同年考上大學的事,他的心得體會是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每天晚上吃完飯後,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兒和侄女兩個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寫作業,他們回到家,在孩子做作業時,從不看電視,各自拿一本書看,時間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女兒和侄女經常相互比,看誰學習好,看誰學的晚,去年高考,兩個孩子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夢想的大學。
(3)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的老師
兒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玩電腦游戲,我對他說,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樣,比如,做幻燈片之類,拿給別的孩子看時,多有成就感啊。於是兒子學會了製作幻燈片,時常還叫別的孩子欣賞,並教會他們。兒子現在喜歡上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同學家的女兒去學英語,讓他也去跟著學,如今,他已經越學越有興趣,對媽媽說:「我班上有一個英語說得很好的同學,我也要跟他一樣」。看到孩子這樣愛學英語,我很欣慰。我知道兒子的語文不太好,我有時替他著急,真希望他能把語文提高一下,可兒子說要繼續報名學英語,我還是高興的答應了。
(4)處罰孩子要適當,積極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記得兒子在小時候,有一次拿家裡的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買了許多玩具,我們知道後,讓他退回了玩具,並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後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寫字很差,我讓他把寫錯筆畫的字重寫10遍,結果我們吵打起來,兒子說他已經盡力了,一時難以改變,我向兒子認了錯,同時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對的,兒子也認了錯,現在我和兒子有時像朋友一樣聊天,其樂無窮。
⑶ 幼兒園家長怎麼寫家庭教育心得
heKz8zYX4r,您好! 您的提問非常好!確實,現在很多家長、老師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類似這樣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問,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目的。然而,孩子終歸是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樹苗,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培育就很容易東歪西倒、難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總有些性格和行為上的缺點、偶爾犯一些小錯誤,的確會對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實有利於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細考慮和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教材、建議也可選擇觀看適合自己的家教視頻節目,這樣綜合起來才能對症下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薦的網站視頻資料,相信就能從中得到寫家庭教育心得的啟示了。 由於在現時社會的大環境、應試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開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響下,我們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大染缸里一樣,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習氣,例如嬌橫任性、叛逆不聽話、不誠實、上網成癮、打架、厭學、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等問題,尤其是處於幼兒及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情況更為嚴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由這些觀念導致的各種錯誤行為。雖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採取虎媽狼爸式的教育,還說是「贏在起跑線上」,人的一生其實是馬拉松式的長跑過程,即使贏了起跑線,能跑多遠、堅持多久、誰笑到最後還是未知之數,往往是適得其反的,因而個別人所謂虎媽教育的事例無論他們成功與否,都不值得崇拜、學習模仿、甚至廣泛推廣,這樣教育會給絕大多數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這樣導致的!如果打孩子進行體罰教育,後果可能相當嚴重,將來會報復到年老的父母和孫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淺啊!相反,反而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更顯得重要。想要從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養孩子學習和生活上的良好興趣和習慣,建議您趕快讓孩子喜歡上《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多讀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責任感和啟發孩子的智慧)。您看,這真是一部「大孝經」、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師!寫得多好!琅琅上口,易讀易教,網上還有很多視頻故事教學素材,有多個版本適合各階段孩子觀看。作為父母,只要您願意多些鼓勵孩子和您一起觀看(這個很重要,您喜歡看能帶動他的興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響),一定能讓您的孩子喜歡上她,如果能在現實生活當中努力去做、盡量落實裡面的教誨,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時,您的提問涉及到廣大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關心和渴望解決的青少年兒童思想品德、行為語言和學習成績的家庭教育問題,家長的正確教育引導在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時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誠摯推薦各位家長和孩子們觀看陳大惠老師策劃監制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又名《弟子規說明書》),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關於德育與家庭教育的免費網路資源,能在快樂和感恩的氛圍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認識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能針對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對症下葯、是一劑治療良方!當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們做家長長輩學習的有力教材,的確是難得的家庭教育經典節目!這個節目里有許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討解決孩子教育的種種方法,真是我們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對一的家教老師,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教育網路資源,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對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極大的幫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現沒有恆心、慳貪、叛逆不聽話、上網成癮、早戀、依賴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不是能從某個簡單方法或措施就能從根本上教育改正過來,變成一個孝順聽話的小孩,而是需要我們全面而系統地進行家庭教育,從根本處下手才能治標又治本。這部片裡面有很多專家、老師、家長親身說法、以其獨特的心得體會向大眾匯報,啟示家長的教育觀念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的家教會影響小孩子的終生,從中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是:社會誠信嚴重缺失!各種媒體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談何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的,推卸責任的話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確實悲哀啊!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說實話,真是有點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為時已晚,哎...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脫節了,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干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在此,推薦各位有緣的朋友,無論看過或沒看過的也好,都敬請盡量抽多些時間觀看大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論壇節目: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視頻或者優酷土豆搜索播放),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示。 衷心祝福您!
⑷ 希望幼兒園組織哪些方面的家庭教育的活動
我們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方式分為個別指導與集體集體指導兩種方式。個別方式是指幼兒園教師與家長間一對一地聯系與進行工作的方式,這種方式對密切家園聯系,實現家園同步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集體方式是指對家長群體進行工作的方式,如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或家庭專題講座、家教經驗交流、各種家教研討活動、設置家園聯系欄(家教園地)、組織面向家長的開放日以及印發有關家教學習資料等等。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必須將集體方式與個別方式有機的結合交替進行,這樣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以下是我們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幾種方式: 1 新生家長見面會在幼兒入園前邀請家長來園召開新生家長座談會,安排家長簽到,並注意沒有來園的家長,與他們保持溝通務必保證新生家長的100%到會率。如果家長有制度,也要將會議記錄整理成文讓家長看到。這樣做一方面希望家長和幼兒園在教育理念上取得共識,家長在今後能配合幼兒園的各項措施。另一方面也為了加強家長對幼兒園對教師的信任。 2 定期舉辦家教講座幼兒園邀請在幼兒教育、保育方面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來園給家長講授幼兒發展的基本知識(生理、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3-6歲幼兒的年齡特點等),傳授教育幼兒的經驗(健康與保健、心理問題與治療、行為偏差的原因與治療等)和家園配合的意義作用和途徑。 3 電訪、家訪、家長手冊及園刊、宣傳櫥窗及時的家訪、電訪、每周一次的《家園聯系手冊》都是教師與家長進行個別溝通的好形式,在《手冊》中家長可以通過幼兒自評、教師寄語了解孩子在認知、行為習慣、性格、合群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通過填寫"父母的話"、"幼兒在家情況",希望家長重視幼兒行為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鼓勵家長與教師共同探討教育幼兒,使家園形成一致的價值取向。園刊、宣傳櫥窗可以刊登幼兒園活動動態、家庭教育的文章、幼教專家的教育論文、衛生保健知識、教師的育兒心得,家長的育兒經驗、幼兒膳食食譜等信息。 4 設立親子教育熱線由園長、家教組長或有經驗的老師接聽家長電話,傾聽家長的心聲解答家長的提問,與家長交流教育幼兒的經驗,幫助家長解決遇到的困難,舒解家長的困惑和焦慮的心理。教育熱線使個別工作繁忙的家長多了交流的渠道;也使部分比較害羞的家長避免尷尬。 5 家長開放日家長可以來園觀看、參與幼兒的在園活動,參加幼兒園各項大型活動,如:親子趣味運動會等,以此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了解自己孩子在群體中的表現,以便客觀的看待孩子,加強與教師的溝通與合作。 6 開發家長資源,拓寬家園互動的渠道我園開設了熱線電話、家園信箱和電子郵箱,便於家長對我們的管理工作、教學工作提出要求。 7 建立幼兒成長檔案,展示孩子的進步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的觀察和關注對幼兒來說是首要條件,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們和家長協商共同為幼兒建立了"幼兒成長檔案",採用了不同的方式記錄幼兒成長的軌跡,在成長檔案中記錄了孩子的生長發育,教育的評價,家長和孩子的對話等等,這一工作得到了許多家長資源的大力支持,我們將一起見證幼兒的成長和發展。
⑸ 幼兒園家庭教育講座體現什麼好處
1、提高家長、學校以及社會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視度 2、給家長的家庭教育提供好的意見和建議 3、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4、有助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配合
⑹ 幼兒園大班家庭教育心得怎麼寫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下面是無憂考網為大家帶來三篇2018年幼兒園大班教育心得體會【三篇】,希望大家喜歡。
【2018年幼兒園大班教育心得體會一】
我們班這個學期來了有一位叫甜甜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直拉著姥姥的手不放,戀戀不舍地說:"姥姥,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甜甜滿眼含淚地松開姥姥的手。甜甜的姥姥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甜甜的鼻子不好,要靠嘴來呼吸,吃飯時要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她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甜甜。在活動區游戲時,甜甜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於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甜甜,你喜歡玩什麼?"她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甜甜高興得點點頭,於是我和她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著講著,甜甜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甜甜,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願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願意",於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甜甜講故事,甜甜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為了減輕甜甜進餐的緊張心情,李老師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後,甜甜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甜甜,你怎麼啦?""我吃不下","甜甜,別著急,你瞧,就剩下這么一點點了,來,我幫你甜甜,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於把飯吃完了,盡管她是最後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甜甜和姥姥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姥姥手裡還拿著幾本書,她對我說:"饒老師,太謝謝你們了,甜甜以前不願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姥姥,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誇我故事講得好呢。"望著甜甜姥姥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於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麼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⑺ 幼兒園家庭教育工作情況有哪些
要與學生的家長保持良好溝通,督促家長做好學生的家庭教育工作,引導家長以正確的教育方式教導孩子
⑻ 幼兒園家庭教育小結
家庭教育一定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成長會受環境影響,而父母的言傳身教尤為重要。如果從小父母就讓孩子獨立思考,做自己,培養其良好的習慣和堅強的品格,而不是過於溺愛,什麼事都包辦,那孩子即使在幼兒園受到一些挫折,也會有勇氣堅持自己的,可以更快的融入幼兒園群體生活中,和小朋友們友好相處。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庭教育也是需要父母的耐心和堅持。
⑼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各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家庭教育重在道德規范和為人處世。幼兒園重在游戲玩耍和知識技能。 推薦參考大安法師開示:家庭教育之人格教育 要教育這個小孩,對人要平等,即便家裡傭人的小孩,也不許打罵,不能擺著小主人的架子,平等心對待。要教他敬重尊長,比自己輩分高的都要畢恭畢敬。然後卑以自牧。卑就是謙卑,牧就是把那個傲慢的心降伏下來,就好像牧牛一樣的,要給這個鼻子拴上一個轡頭,挽上一根韁繩,否則這個野牛到處跑。所以一個人一定要謙虛,謙卑。這個謙卦,是下面是一個艮,上面是坤。山在地下之象,山本身很高,但是它在地下,這就是謙之象。所以有謙德的人他很收斂,但是內涵很豐富,恭敬一切人,一切都退讓。所以《周易》裡面,六十四卦,每一卦可能都有一個物極必反,唯有謙卦六爻皆吉。謙謙君子,用涉大川,越謙越好。所以要教小孩的謙德,要奉行吃虧是福的原則,不要吃不了一點虧。現在很多家長就是教育,你不要被人打了,吃飯你不要跑在後面,你不要吃虧。所以就搞得小孩非常要強,非常自我,非常地貪婪。母要教育小孩謙卑,服務他人,吃虧是福,一切好處給別人,一切壞處留自己。這樣去教,這是聖人教我們的,這樣去做,這個小孩以後就能成為棟梁之才。動不動佔便宜,吃不了一點小虧的人,這種人是成不了才的。同時要敬惜字紙,對有字的紙一定要恭敬、愛惜,不能糟踐。所以小孩是要教他有字的紙要把它集中起來,放在一個地方,然後要處理——就是要焚燒,焚燒把那個灰沉到大河裡面去。現代人看來覺得很迂腐,實際上這里有相當的道理。古人談到:字為至寶。這個文字是世間的至寶,比黃金、白銀還要有價值,這個字傳達著聖人的教化的典籍。沒有文字,沒有這個符號,我們的文化不能傳承,我們人類的文明很難進步。尤其我們中國字那個繁體字、文言文,非常好,中國的文字繁體字具有智慧詮釋的信息。你學中國的文字能開發智慧,能學會道德的法則,能遵守社會的規則。你在學文字的過程當中,就在培植人格,就在培養我們的審美意識。我們這些年來的文字改革,簡化文字,實際上這個過程我們要反省。如果我們早就建立這個字——尤其繁體字——是至寶的概念,有它的神聖性,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驚天動地的一件大事,對文字的神聖性有恭敬的話,我們不敢對這個文字大動干戈。所以現在有一種聲音想恢復繁體字,現在還幸好港台還保持著繁體字,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應該要學一些繁體字,要習慣於讀豎排繁體字的版本,你讀上了那個版本,你才知道什麼叫讀書的快樂,讀橫排簡體字就沒有感覺了,要敬惜字紙。愛惜五穀,五穀雜糧是上天的恩賜,我們要愛惜,不能糟踐,不能浪費。還有衣服,不一定追求名牌,衣服就是禦寒的。各種資身用具,小孩子要讓他懂得愛惜,不能讓孩子有一種奢侈的這種觀念,哪怕你家裡是億萬之家,也要讓孩子朴實,過質朴的生活,低消費的生活,對他有好處。護惜蟲蟻。對這個螞蟻、昆蟲要愛護,不能去傷害,培養小孩的仁愛之心。現在有時候我們看那些廣告都痛心,說一些昆蟲很有營養,讓小孩子去吃,而且吃活的。你是什麼樣的傳導啊?你不是在培養小孩子的殘忍之心嗎?如果一個小孩對昆蟲、螞蟻都愛護的話,他對人的生命怎麼肯起殺害之心?怎麼會成為葯家鑫?現在德國,他們對二戰的反省,法西斯對人類的一種殘忍的行為,他們也在反省。所以現在德國的家庭,在提倡一種善良教育,讓小孩子養一個寵物,讓他跟這個寵物——關愛它。對流浪漢,請流浪漢到家裡來飲食,共享,愛護各種動物、環境。他們在提倡這種善良教育。那麼我們中國的家長,這實際上是有傳統的,乞丐到了門口來了,那一定要給一點東西的,那常常父母就會讓小孩子去給。他做多了,他就會有一種布施的心態出來了。如果一個乞丐出來,這個人太臟了,這個人趕快趕走,諸如此類。你這個行為出來,那這個小孩就受這個影響,他就沒有仁愛之心嘛。沒有仁愛之心的人,即便他念到了博士學位,博士後,最後也是禍國殃民的,一定要有道德的基礎。然後讓小孩不要吃零食。現在就更有時代意義了。傳統社會,可能國民道德比較好一點,零食還不至於出大問題。現在的零食,各種添加劑,各種危險太大,小孩盡量不要吃。你看現在小孩有的胖墩,他都是吃這些零食,吃這些肯德基等等吃出來的,方便麵這些。所以,雖然胖,但不結實,讓他跑個幾里路,氣喘吁吁,爬點山爬不動。如果真的打仗還能指望他嗎?再加上自私自利,一聽槍聲,扭頭就跑,這很麻煩的事情啊。這些印祖是這樣慈悲教育的,如果父母能這樣教育小孩,那這個小孩大了決定成為賢人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