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中班幼兒怎樣提高自我服務
一、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幼兒的自我責任心
自我責任心主要是對自己有關的事如對自己的生活、游戲、學習、行為等負責。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在幼兒園里哪些事情是需要我們自己做的,他們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如整理玩過的玩具,自己穿衣服、塞褲子等等。在家裡哪些事情需要自己做的,如:讓自己學會疊被子、衣服,系鞋帶,種植小植物。除此以外,我們還請小朋友們說說在家裡我們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事情。如幫爸爸媽媽拿茶杯、扔垃圾等等。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
二、實行值日生制度和劃分責任區,培養幼兒的集體責任心
由於中班幼兒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已經發展了,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有了責任感,開始意識到值日生工作是自己的任務,自己有責任把值日生工作做好。為此,我們實行一周值日生劃分責任區並進行實施。我們分別請小朋友負責碗筷分發任務、衛生間檢查任務等。到一日活動結束還可以請小朋友評選出今日最佳值務生,還有獎品獎勵給他們。
三、利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培養幼兒的責任心
我們生活在幼兒園這個小天地里,教師是幼兒的楷模,教師的修養水平及為幼兒設置創造的環境,將潛移默化地熏陶著幼兒,並直接影響幼兒的成長。要培養幼兒的責任心,教師首先要有責任心,在平時,我們要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愛幼兒園、集體、愛班上的一紙一物,和孩子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使幼兒在一種充滿責任意識的氛圍中學習,從而增強了幼兒的責任感。身為幼兒老師,我們首先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時刻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來感染幼兒,培養幼兒對社會、對他人的愛心。
四、利用積極的評價,培養幼兒的責任心
由於心理發展水平的局限,特別是認知發展水平的局限,中班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總體水平還是比較低的。他們還不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獨立客觀的評價,往往根據成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或他人。而自我意識對幼兒心理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會影響幼兒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其中也包括孩子責任感的樹立。於是我們主要通過激勵性評價、在評價中,注意集體評價和個人評價的結合。在平時我們發現有的幼兒在洗完手後經常不關水龍頭就轉身離去了,看到這種情況,我馬上會輕輕的走到那個小朋友身邊提醒他不要忘記我們要節約用水呀。有時有的小朋友碰倒小椅子後,看一看就轉身走了,不會把小椅子扶起來,於是我會走過去,告訴他,小椅子好疼呀,可是我不會自己起來,麻煩你幫我一下好嗎?我們常採取個別交談的形式,而不是當眾給予批評或懲罰。這樣有利於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如在製作手工等活動結束時,有的幼兒能及時主動的收拾好用過的物品,而有的幼兒則只關心著自己的作品,我就及時的組織幼兒討論、評價這些行為的對錯,以此來促進幼兒彌補自己的過失。孩子們都是在很輕松的氛圍中開心的接受,並及時的改掉自己錯誤的行為,提高自己的自我服務意識。
五、形式各樣的區域游戲,幫助幼兒掌握、鞏固自我服務技能。
幼兒生活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決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堅持不懈的鍛煉。
1、自主選擇個別化內容,進一步掌握技能。
我國著名教育家曾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為了鞏固新中班幼兒正確使用勺子,並鍛煉他們正確地使用筷子,我們創設了智勇大闖關的個別化內容,活動中讓幼兒根據提示來闖五關,提供了勺子舀玻璃珠、筷子夾塑料條、筷子夾乒乓球、筷子夾玻璃珠等等。為了幫助幼兒較好地掌握疊衣服方法,提供分解圖片,讓幼兒自己看圖進行練習,效果較好。還有為了幫助幼兒更好的掌握使用拉鏈的技能,同樣提供了圖片,方便幼兒練習。通過活動的練習,再次幫助幼兒掌握自我服務技能。
2、角色游戲中,再現自理技能。
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將生活技能融入游戲,更便於幼兒掌握。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兒給娃娃洗臉,洗手,穿衣,穿鞋,在游戲操作中得到生活體驗,得到生活能力鍛煉。游戲結束後,學習將物品分類放好。在角色游戲中,我們增設了「貝貝家」,幼兒在游戲中幫助娃娃家寶寶清洗衣物,晾曬衣物,以及整理衣物。
總之,責任心、自我服務意識的培養是在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上逐漸培養出來的,只要抓住培養的時機,定能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責任心。更好的提高自我服務意識。
Ⅱ 如何做一名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幼兒教師
「責任心是發自內心的,敢於面對生活的勇氣。」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獲得認可,無論對待工作、對待生活、對待自己、對待別人,都需要有責任心。而「責任心」對於一名幼兒教師尤為重要,我認為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條件是「責任心」。這項工作要求我必須對孩子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幼兒園負責。沒有強烈的責任心,一切都無從談起。
責任心——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的責任心,不是沒理由的。首先,幼兒教師必須發自內心的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幼教工作。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有熱愛幼教工作,以幼教工作為「樂」,熱情地投入到幼教工作中去,責任心才能在內心紮下根基。還有,幼兒教師必須對孩子們有真切的愛心。幼師是非常特殊的職業,工作中面對的是幼兒,他們不懂人情事理、他們嬌嗔脆弱,必須平等地欣賞、對待每一位孩子,我們沒有理由以貌取人、厚此薄彼,助長孩子的自負或傷害他們的自尊。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讓他們幸福得像花一樣健康成長,是幼兒教師的天賦使命。如果對待孩子們沒有真切的愛心,責任心就成了無源之水。再者,幼兒教師必須具有承擔責任的勇氣。承擔責任需要勇氣,今年五月,在汶川地震中,多得是在危難關頭保護學生的優秀教師感人事例;也有個別的人撇下自己的學生逃跑了,為人們所唾棄,我覺得這是勇氣的問題,面對危機失去勇氣、就沒有資格奢談責任。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就要注意培養「勇於承擔責任」的浩然之氣,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責任心就成了無根之木。
責任心,不是空洞的說教,它需要落實,在日常工作的一點一滴中體現出來。具有責任心,要求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是一種態度,認真工作是態度端正的體現。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雖然我面對懵懂無知的小孩子,但是教案設計要精心、課前准備要細心、上課時要認真,把他們當成平等交流的夥伴看待。我體會幼兒教師的任務,在於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教他們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引導孩子們明白道理,啟發他們探索世界奧秘的興趣。讓孩子們在一個愉悅的環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常常在孩子們離園後,劉老師帶著我們,一起留下來布置教室、清潔環境,第二天孩子入園時,看到新布置的教室,都是露出驚訝喜悅的神情,又發現了新奇的事情、立即開始探索,每當此時家長們都會向我們投來信任的目光、表達真摯的話語。具有責任心,要求在工作中細致入微,把握細節。細節決定成敗,粗枝大葉是幼教工作的大敵。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3歲的小小寶貝,小手那麼小,胳膊那麼細,像似雪塑的、捧著都怕化嘮。去小便,望著便池不敢邁步,我遞上一隻手,扶著他們。小便完,我又遞上一隻手,拉著下來,就在牽牽拉拉中,他們自己完成小便——有的孩子生來還是頭一次自己完成小便。孩子太小不能很好的表達,不免拉巴巴弄臟衣褲、被褥的情況,這就要求仔細觀察孩子的異常、及時發現,給孩子換洗干凈,讓孩子舒適,讓家長放心。孩子們吃飯時有一些在家形成的習慣,有的挑食、有的磨蹭、有的不喂不吃,面對這些,必須耐心,需要改正的習慣耐心教她們改正,需要幫助的就耐心幫助。孩子們午睡時要注意多巡視,踢被、蒙頭都要及時蓋好,免得著涼生病;刀具、紐扣、葯物等要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以防刺傷、誤吞、誤服;熱水要放好、放穩,免得燙傷;不能在無人接班的情況下離開孩子、要隨時清點人數。發現異常,及時與家長溝通,共同解決問題。在這一點一滴中,我們成為孩子們的倚靠,取得了家長的信賴。
一個人的責任心不是與生就來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在後天的成長中培養,它需要反復的鍛煉、磨礪。幼兒園是教孩子養成責任心的緣起之地。幼兒教師作為孩子們接觸到的第一個來自家庭外的長輩,肩負著啟蒙幼兒責任心的使命,幼兒教師不但要對孩子、對家長、對幼兒園履行責任,還要把這份責任心傳遞給孩子。言必信、行必果,受人之託衷人之事,用自己日常「負責的語言、行為」影響孩子,讓「責任」的種子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紮下根來,成為他們日後肩負家庭、社會、國家責任的起源。
一個人有了責任心,他的生命就會閃光;一個人有了責任心,就擁有了至高無上的靈魂;一個人有了責任心,他就是一座高山,不可逾越,不可移動;一個人有了責任心,他的世界就會更精彩、更迷人!用心對待生活的人,才能感覺到生活的美好;用心對待工作的人,才能感覺到工作的快樂。
Ⅲ 幼兒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幼兒的責任心
1、有意識地交給孩子一些任務,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爸爸媽媽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勵孩子認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是一定不要包辦代替,讓孩子有機會把事情獨立做完。 2、鼓勵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孩子好奇心強,什麼都想去摸摸、去試試,但是隨意性很強,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或有頭無尾。所以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以便培養孩子持之以恆,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3、可適當地讓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憂慮和難處.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和選擇,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滿幸福,要靠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共同參與,進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
4、鼓勵孩子勇敢地承擔責任。例如,孩子跟著爸爸媽媽有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損壞了物品。這時應該讓孩子知道,是由於自己的過錯,才造成了這種後果,應當給予賠償。之後一定要帶孩子一起買東西去朋友家道歉
縱觀歷 史長卷,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有責任心的人越多,國家的事情越 好辦,國家就會興旺發達,反之,有責任心的人越少,國家就越沒有 希望,也就越容易走向衰落和滅亡。責任心,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和他 人, 對家庭和集體, 對國家和社會所擔負的責任的認識, 情感和信念, 以及與之相應的自覺態度。責任心與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事業 心、慈悲心、同情心、憐憫心、善心、關心、愛心、孝心等相比,是 所有這些心的核心,沒有責任心就不可能有這所有的「心」。因此責 任心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基礎。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作好幼兒 的啟蒙教育,不僅要重視幼兒智力因素的開發,更要重視其非智力因 素如自信心、意志力、責任心等的發展和養成。幼兒時期是孩子認識 世界、了解自己的最初階段,有的人認為孩子太小,根本不懂什麼責 任心, 只有成人才有責任心, 他們覺得, 孩子就是孩子, 什麼都不懂, 等他們長大了再說吧。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實踐證明:孩子的責
任心必須從小開始培養,等孩子大了就太晚了,只有讓孩子從小把責 任心當成一個起碼的處事習慣, 長大了他才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二十一世紀人類將面臨著各種挑戰,而列為首位的是人的道德、 倫理、價值觀的挑戰。責任反映一個人的品質。責任感的培養是一個 人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 也是一個成功者的必備條件。 一個人的學識、 能力、 才華很重要, 但缺乏責任感、 責任意識、 責任心, 就不堪人用。 沒有責任感的人,什麼事情也難以干成,任何事情也做不好。具有了 責任心的為事之德,就會收獲一個金色的人生。現在用人單位的人事 主管最看重的是責任感,招聘人才時一再強調:一個人只有充滿責任 感,才會主動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才會努力工作, 報效祖國。 因此, 我們必須從點點滴滴的小事抓起, 使孩子逐漸做到對自己負責, 對家庭負責, 對班級負責, 最終培養起對國家、 對民族的強烈責任感, 將來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人才。為
了塑造未來,我們面臨的挑戰與肩 負的責任將是巨大的,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 責任心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如此重要, 那麼在幼兒園我們應該如何 來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呢? 一、 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在幼兒園課外活動中,我們要盡量營造寬松、和諧的師幼關系。比如 真心地跟孩子作朋友;多採用征詢、商量的口吻跟孩子交流;彎下腰 去跟孩子對話; 尊重每一個幼兒; 善於傾聽幼兒的心聲; 多採用啟發、 誘導的方式去鼓勵幼兒活動;相信他們的能力;不批評指責幼兒等。
持有這種心態和理念,幼兒就會逐漸形成自尊、自信、民主、和諧等 良好處世習慣。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力圖讓幼兒意識到他們自己生活 的意義,他的行為能為他人帶來影響,讓他感到自己的價值,從而產 生自豪感和責任感。 一、教師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促使學生責任心的形成 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率先做到。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教師在 上課鈴響之前進教室,要求學生每天按時完成作業,教師也要當天批 改作業並發到學生的手中,不得隔日。等等。常言說得好,身教勝於 言教。學生的責任心會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步增強。,「潤物 細無聲」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學生最願意接受的教育。 二、 從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入手,促使學生責任心的形成 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對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行為訓練。 如在訓練學生上課發言舉手時,告訴學生為什麼上課發言要先舉手, 再進行示範練習, 要求人人掌握規范的舉手姿勢, 舉左手, 略高於頭, 不要碰撞桌子發出響聲,並且闡明舉左手的宜處,即不影響上課記筆 記。同時講明發言的體態及聲音的高低,是對老師的尊敬,同時也是 對同學的一種禮貌。 2、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明確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 為是錯的,反復訓練日常行為,養成自覺自控行為的習慣。如有些學 生總是忘記戴紅領巾, 一般情況是因為換衣服時不注意取紅領巾下來, 或者取下來隨地一扔,第二天上學匆忙就把此事忘了,針對情況,一
些同學建議放學回家後就把紅領巾放書包里, 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 題了。 二、了解孩子在家裡的表現,讓家庭也負起責任 在一些發達國家, 家長普遍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是要從小開始 培養的,而我們的情況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裡生活條件 優越,很多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自私任性,懶惰而無能,就像 溫室里的花朵,稍微遇到些風雨就經受不住,更談不上自理自立,也 不知責任感為何物。事實上,孩子做事沒有責任感,主要原因是父母 過分溺愛、過分照顧孩子,剝奪了孩子 擔任責任的機會。 1、有 意 識 地 交 給 孩 子 一 些 任 務 ,鍛 煉 孩 子 獨 立 做 事 的 能 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爸爸媽媽要逐步教導孩子自己 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勵孩子認真完成。如 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是一定不 要包辦代替,讓孩子有機會把事情獨立做完。 2、鼓 勵 孩 子 做 事 情 要 有 始 有 終 。孩 子 好 奇 心 強 ,什 么 都 想去摸摸、去試試,但是隨意性很強,做事總是虎頭蛇尾 或 有 頭 無 尾 。所 以 交 給 孩 子 做 的 事 情 ,哪 怕 是 很 小 的 事 情 , 爸爸媽媽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以便培養 孩子持之以恆,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3、可 適 當 地 讓 孩 子 了 解 一 些 父 母 的 憂 慮 和 難 處 ,提 出 一 些 問 題 ,引 導 孩 子 獨 立 思 考 和 選 擇 ,大 膽 發 表 自 己 的 見 解 。讓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滿幸福,要靠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共同 參與,進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 4、鼓 勵 孩 子 勇 敢 地 承 擔 責 任 。例 如 ,孩 子 跟 著 爸 爸 媽 媽 有 朋 友 家 做 客 ,不 小 心 損 壞 了 物 品 。這 時 應 該 讓 孩 子 知 道 , 是由於自己的過錯,才造成了這種後果,應當給予賠償。 之後一定要帶孩子一起買東西去朋友家道歉。 綜上所述,自理自立、角色服務等是培養孩子基本責任心的主要 途徑,只有當孩子對自己切身的種種事情都能負責到底的時候,才能 進一步要求他對其他的事情負起責任。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做事,平 時有意識地分派給孩子一些事情做,並教孩子認真去做,善始善終, 這樣一點點地培養, 孩子就會形成必需的責任心。 責任心要從小培養, 家長和幼兒園教師絕不能漠然視之。孩子有沒有責任心,不僅是對他 個人、對家庭甚至以後對社會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天的兒童就 是明天世界的主人,兒童強則國強,只有我們這些為人師、為人長者 都來相信孩子、鍛煉孩子,我們的孩子才會成為對社會有意義的、充 滿責任感的人,我們的明天也才會更好。
Ⅳ 幼兒園如何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如何培養幼兒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之 一,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條件。一個人如果沒有起碼的責任心,做事隨便,敷衍了事,那他就不會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樣在與人相處中,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也不會得到親朋、同事、領導的認可,而一個對自己和他人以及對工作都沒有責任心的人,也就更談不上對國家和人民有責任感了。縱觀歷史長卷,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有責任心的人越多,國家的事情越好辦,國家就會興旺發達,反之有責任心的人越少,國家就越沒有希望,也就越容易走向衰落和滅亡。 責任心是指一個人對其所屬群體(家庭、集體、社會等)的共同活動行為規范,以及它所承擔的任務的自覺和負責態度。它主要有三種心理成分組成:責任認識、責任感和負責行為。責任心是一個人能力發展的動力。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作好幼兒的啟蒙教育,不僅要重視幼兒智力因素的開發,更要重視其非智力因素如自信心、意志力、責任心等的發展和養成。幼兒時期是孩子認識世界、了解自己的最初階段,有的人認為孩子太小,根本不懂什麼責任心,只有成人才有責任心,他們覺得,孩子就是孩子,什麼都不懂,等他們張大了以後再說吧。其實這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實踐證明: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必須從小開始,等孩子張大了就太晚了,只有讓孩子從小把責任心當成一個起碼的處事習慣,長大了他才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另外,責任心還能使一個人從被動走向主動,由被迫走向自覺,從而激發其各項能力的發展。因此,責任心又被成為「能力發展的催化劑」。 責任心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如此重要,那麼在幼兒園我們應該如何來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呢? 1、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我們要盡量營造寬松、和諧的師幼關系。比如真心地跟孩子作朋友;多採用征詢、商量的口吻跟孩子交流;彎下腰去跟孩子對話;尊重每一個幼兒;善於傾聽幼兒的心聲;多採用啟發、誘導的方式去鼓勵幼兒活動;相信他們的能力;不批評指責幼兒等。持有這種心態和理念,幼兒就會逐漸形成自尊、自信、民主、和諧等良好處世習慣。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力圖讓幼兒意識到他們自己生活的意義,他的行為能為他人帶來影響,讓他感到自己為人所屬,獨一無 二,對父母重要,對夥伴重要,對老師重要,從而產生自豪感和責任心,即讓幼兒感到自己對爸爸、媽媽,對周圍夥伴和老師都有一種責任感。 2、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 在教育活動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找機會讓幼兒充當有意義的角色,使他感到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產生的重要性,同時也培養他們戰勝自己的弱點,增長各種能力的自信。比如讓孩子輪流擔任老師的助手,每天安排1-2人做分發玩具、收交作品、布置或清理活動場地、為花草澆水、給魚缸換水、擺放課桌凳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比如中班開始讓孩子學著自己穿脫外衣並疊整齊放好、保持環境衛生、自己整理書包等,以此來鍛煉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對這些活動孩子們都很願意參加,並會為日益增長的能力感到自豪。當然在做事之前,老師須先教給孩子具體的做事方法,講明注意事項,然後放手讓他們去做。在孩子做事的同時老師要適時鼓勵,對其好的表現要及時誇獎,小孩子熱情很高,我們要相信他們的能力。事實證明:孩子天生充滿自信,很多時侯可以勝任。又比如我們還通過游戲、故事中的角色表演等讓孩子逐漸懂得:在這個世界上,自己一方面要享受別人對自己的養護、教育和幫助,另一方面還負有許多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一個不盡社會責任的人是一個對人類無益的人,而一個不會做事、無能為力的人是不受大家歡迎的。要鼓勵孩子從小融入集體,有主人翁意識和集體觀念,作為集體中的一員要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也就是讓孩子看到自己生活的意義,看到自己的行為能為他人帶來影響,從而生出自豪感和責任心。 3、了解孩子在家裡的表現,讓家庭也負起責任 教育強調教育者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幼兒園只有與家庭聯手,做到家園共育,幼兒教育工作才能做得更好。在一些發達國家裡,家長普遍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這樣做不僅是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是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還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而我們的情況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裡生活條件優越,很多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自私任性,懶惰而無能,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稍微遇到些風雨就經受不住,更談不上自理自立,也不知責任感為何物。事實上,孩子做事沒有責任感,主要原因是父母過分溺愛、過分照顧孩子,剝奪了孩子擔任責任的機會。因此,我們教育幼兒在家裡面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起床,自己洗漱,自己吃飯,自己脫衣服等,同時要求家長配合老師工作。教育家長要對孩子有信心、還要有耐心,也不要害怕「苦孩子」,一定要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決不能事事包辦代替。越來越多的家長明確了意識: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生存能力、責任心等綜合素質,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就這樣,在幼兒責任心的培養上,家庭這個主戰場也負起了自己的責任。 綜上所述,自理自立、角色服務等是培養孩子基本責任心的主要途徑,只有當孩子對自己切身的種種事情都能負責到底的時候,才能進一步要求他對其他的事情負起責任。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做事,平時有意識地分派給孩子一些事情做,並教孩子認真去做,善始善終,這樣一點一點培養,孩子就會形成必需的責任心。責任心要從小培養,家長和幼兒園教師絕不能漠然視之。孩子有沒有責任心,不僅是對他個人、對家庭甚至以後對社會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天的兒童就是明天世界的主人,兒童強則國強,只有我們這些為人師、為人長者都來相信孩子、鍛煉孩子,我們的孩子才會成為對社會有意義的、充滿責任感的人,我們的明天也才會更好
Ⅳ 5歲的幼兒園如何培養責任感
一,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條件。一個人如果沒有起碼的責任心,做事隨便,敷衍了事,那他就不會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樣在與人相處中,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也不會得到親朋、同事、領導的認可,而一個對自己和他人以及對工作都沒有責任心的人,也就更談不上對國家和人民有責任感了。縱觀歷史長卷,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有責任心的人越多,國家的事情越好辦,國家就會興旺發達,反之有責任心的人越少,國家就越沒有希望,也就越容易走向衰落和滅亡。
責任心是指一個人對其所屬群體(家庭、集體、社會等)的共同活動行為規范,以及它所承擔的任務的自覺和負責態度。它主要有三種心理成分組成:責任認識、責任感和負責行為。責任心是一個人能力發展的動力。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作好幼兒的啟蒙教育,不僅要重視幼兒智力因素的開發,更要重視其非智力因素如自信心、意志力、責任心等的發展和養成。幼兒時期是孩子認識世界、了解自己的最初階段,有的人認為孩子太小,根本不懂什麼責任心,只有成人才有責任心,他們覺得,孩子就是孩子,什麼都不懂,等他們張大了以後再說吧。其實這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實踐證明: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必須從小開始,等孩子張大了就太晚了,只有讓孩子從小把責任心當成一個起碼的處事習慣,長大了他才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另外,責任心還能使一個人從被動走向主動,由被迫走向自覺,從而激發其各項能力的發展。因此,責任心又被成為「能力發展的催化劑」。
Ⅵ 幼兒園班長如何提高班裡教師的責任心
一、立足本職工作,凝聚戰鬥力
不管是普通教師,還是班主任教師,其工作性質是一致的。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在平時的工作中要依據幼兒園制定的幼兒園發展規劃及工作計劃,嚴格執行,踏踏實實地從小處、從細微處、從常規處認真做好本職工作。要凝聚力,關鍵是班內教師之間要團結,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能夠使本班人員相互間團結一致,和睦相處。如何團結,更要班主任的協調與應變能力。特別是小班,班主任教師要具有處理各種關系及矛盾的能力,如班級人員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本班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系、與其他班級之間的關系等等。
作為班主任要「和」字當頭,努力創設一種相互尊重、平等和諧、民主團結的工作環境。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家庭,俗話說「家和萬事興」,要想做一名同事信任的班主任,就必須構建和諧的同事關系。作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師做到真誠合作,班內教師之間配合的是否和諧直接影響到到班級管理的好壞。當然如果發現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難免存在漏洞和問題,
首先要自我反省,並及時與領導、同事交流請教,借鑒別的班級好的做法,及時調整和改進自己工作;與同事間建立一個平等、和諧、民主的工作環境,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二、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共同合作,又要明確職責。
人都是有感情的,在日常工作中,可能由於個人感情模糊了工作職責。其實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確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 課題研究
教育論文各自職責的前提下,在分工的基礎上合作,每個人都優質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並在班級總體工作目標下,互助互補,互相幫助,才談得上是成功的合作,這樣一來,工作也不會因職責不明而遺漏,也不會因界限太清而延誤。
三、班主任要首先樹立為家長、幼兒服務、為班級服務,為幼兒園服務的意識。只有樹立這種服務意識,才能讓每一位幼兒和老師能夠當家作主,真正地做到師生共創良好的班級環境。班主任工作是雙層身份;一方面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之一,另一方面又是幼兒園一個普通教師,對班級工作要有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精神;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和作風,影響同班的老師、保育員熱情服務於幼兒和家長,要讓本班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讓家長感到滿意。
四、做好家長工作,做一個家長認可滿意的班主任
一個班級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還要看家長工作做的是否到位。
1、作為班主任,要想好如何讓家長參與到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與幼兒園的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孩子的發展。
2、作為班主任,應該主動與家長交流溝通,對孩子教育內容上盡可能的達到一致看法。
3、作為班主任,要及時的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園的表現情況,力求得到家長支持,要求一致相互協調配合教育孩子。
五、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作為班主任,要增強學習管理理論的意識,提高管理理論水平。利用空餘時間多看專業方面的書籍,在互聯網上獲取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爭取更多的機會和同行一起探討幼兒教育,以此來了解當前幼兒教育的新動向、新理念和新觀點。
Ⅶ 淺析如何做一名有責任心的幼兒園教師
(參考範文)
幼兒教師是一份需要愛心的職業,如果我們僅僅是把它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不是自己衷心熱愛的事業,那麼我們就很難由此衍生出對於工作的熱情以及對孩子的赤誠的愛。富有愛心是幼兒教師的一種基本素質。
愛是幼兒教育工作的基礎,也是教師贏得幼兒喜愛的關鍵。只有愛工作、愛幼兒的教師才能為幼兒所愛,才是幼兒心目中有魅力的教師。這就要求我們幼兒教師要用心地去愛每一個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教師時刻圍繞在他們身邊:當他們不會穿衣服時,我們要耐心的幫助他,當他們不小心摔倒時,我們要用心疼的眼神和親切的語言安撫他們,當他們身體不舒服時,我們要輕聲慢語給予他們溫柔的撫慰,當他們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我們要給予他們耐心的鼓勵和引導,當他們的父母因故不能按時來接他們回家時,我們要給予他們貼心的陪伴。
我覺得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最先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沒有強烈的責任心,想做好幼兒教育工作就無從談起。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對孩子負責。要平等地欣賞、對待身邊的每一位孩子。不能以貌取人,厚此薄彼,助長孩子的自負或傷害孩子的自尊。我們要做的是要關愛有加,細心的照顧好每一個孩子,保護好他們,維護好他們的容易受傷害的弱小心靈。
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要與家長做好夥伴,及時交流孩子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就會清楚的了解幼兒的情況。及時與家長交流,要讓家長覺得你了解他的孩子,關注他的孩子,這樣他們就會尊重你,認可你的工作。
當然,你也可以給家長指導一些科學的育兒經驗,把家長對孩子的愛和老師對孩子的情納入同一個健康的軌道,共同培育出身心和諧發展的茁壯小苗苗。同時、作為優秀的教師,要重視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衡量一個老師是否優秀,班級幼兒表現十分重要。知識、經驗的獲得可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日積月累。
我們還要學會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求知慾,孩子都愛玩,對新鮮的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心,怎麼能把要學的知識融入到游戲中,讓孩子又學了,又玩了,這是需要我們不懈努力的。我們還要學會和家長溝通。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能配合老師工作,在家嚴格要求孩子,不嬌縱孩子,這樣教學活動會開展得更順利,孩子會進步的更快。如現在幼兒園普遍都在實施的:家園聯系手冊、家訪活動和親子活動,都是我們幼兒園和家長溝通的好方法。我們還要有集體意識。
獨木不成林,滴水不成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只有大家團結一致,共同進步,才能把幼兒園建設好,把幼兒教育好!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所以,我們要對祖國負責,告訴孩子對與錯,幫助孩子分清是與非,容與恥,培養孩子將來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我將努力爭做有愛心、有思想、勇於實踐,敢於創新、善於思考、有責任心的新型幼兒教師教師,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祖國的幼教事業奉獻智慧和力量。
Ⅷ 怎樣做一名有責任心的幼兒園老師
要對孩子有責任.以前在學校里老師經常給我們這些以後要成為幼兒教師專的學生一句話.那是我屬還不能理解那就話的真正意思.
如今我已是從事幼兒教育兩年的以為教師.我深感老師說的那句話:「要對孩子負責.」記得剛進幼兒園的第一個學期,我帶的是一個托班.見到一個個哭的稀里嘩啦的孩子,那時的我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正當我發愁的時候,一位媽媽把他的小寶貝交到我的手上,那是時候我感覺我手上抱的不只是一個孩子.其實是幼兒父母放心把孩子交給我的那份心.我要做到對全部孩子負責人.父母把孩子交給我,交出的是他們的信任.所以那時候我把那份信任轉化為了對他們孩子的責任.盡心盡力把他們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托班的小朋友更需要老師的無微照顧.認真做好你每一節課的准備,為幼兒創造優良的課.即使跟家長反映幼兒的在園表現,不管是幼兒的缺點還是優點,都要及時跟家長交流,更好的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在以後的教育生涯當中,我也會抱著家長對我的信任.感恩的心,教育我們祖國的花朵
Ⅸ 幼兒園教師責任心不強,作為院長怎麼防患於未然
你好同學,單位要給員工每年都要進行培訓的,各個方面都要學習,提高個人素質,這樣可以增強她的工作責任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