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ppt課件 繪本 猜猜我有多愛
設計意圖: 《猜猜我有多愛你》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外國文學作品。兩只小兔樸素而真誠的話語令人感動。它們用形象的動作、通俗的語言詮釋和表達了相互之間的愛,其中蘊含的愛的意義觸動和震撼了我的心靈。旨在引發孩子對身邊人的關愛之情。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大兔子和小兔子間深切的情感及其表達的方式。 2、 聯想感悟到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懂得感恩。 3、 以繪本為載體,在師生共讀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活動重、難點: 1、發揮合理想像,創編這個故事。 2、在閱讀、創編過程中領悟長輩無私、偉大的愛。 活動准備: 《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課件 活動過程: 一、講述封面故事,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就藏在一本圖畫書裡面。知道什麼是圖畫書嗎? 2、這究竟是一本怎樣的圖畫書呢?請看!(出示封面,學生齊讀書名) 3、看看封面的這幅圖上畫的是什麼?(生答) 4、為什麼小兔子要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呢?他想幹嘛呢?(生猜)? 你們看,大兔子背著小兔子,揚起後退、准備起跳了、它們正熱情地邀請我們一起跳進這個故事呢!(師翻頁)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 (一)第一部分 1、讀故事:小栗色兔子該上床睡覺了,可是他緊緊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長耳朵不放。 2、(師翻頁)他要大兔子好好聽他說。「猜猜我有多愛你。」他說。 3、 (翻、讀)「這么多。」小兔子把手臂張開,開得不能再開。 大兔子是怎麼做的?(翻讀)大兔子的手臂要長得多,他也把手臂張開,對小兔子說:「我愛你有這么多。」 4、 嗯,這真是很多。小兔子腦子一轉,馬上又說道。(翻讀)「我的手舉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生做動作)大兔子也做了同樣的動作(翻讀)「我的手舉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 5、 這可真高,小兔子想,我要是能有那麼長的手臂就好了。這個時候,小兔子還能想出什麼樣的辦法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呢?(生猜) (二)第二部分 1、(翻讀)小兔子又有了一個好主意,他倒立起來,把腳撐在樹幹上。「我愛你一直到我的腳趾頭。」他說。 2、(翻讀)大兔子把小兔子抱起來,甩過自己的頭頂。「我愛你一直到你的腳趾頭。」 3、小兔子馬上又想出新的辦法。(翻讀)「我跳得有多高就有多愛你!」 小兔子笑著跳上跳下。 4、(翻讀)「我跳得有多高就有多愛你!」大兔子也笑著跳起來,他跳得那麼高,耳朵都碰到樹枝了。這真是跳得太棒了,小兔子想,我要是能跳那麼高就好了。 5、小兔子要怎樣才能表達出他對媽媽最深最深的愛呢? (三)第三部分 1、(翻頁讓一個學生來讀)「我愛你,像這條小路伸到小河那麼遠。」小兔子喊起來。(抓住喊字,指導看圖。) 2、學學小兔子「喊」起來的樣子。 3、 「我愛你,遠到跨過小河,再翻過山丘。」大兔子說。 這可真遠,小兔子想。他太困了,想不出更多的東西來了。 他望著灌木叢那邊的夜空,沒有什麼比黑沉沉的天空更遠了。 4、小兔子又想出了什麼辦法?(師翻讀)「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裡。」說完,小兔子閉上了眼睛。「哦,這可真是很遠,」大兔子說,「非常非常地遠。」 5、小兔子滿足地睡去了。那大兔子呢?這回她還能說出比小兔子的愛更遠的距離嗎?(生猜) 6、(翻讀)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用葉子鋪成的床上。 他低下頭來,親了親小兔子,對他說晚安。然後他躺在小兔子的身邊, 微笑著輕聲地說:「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裡,再從月亮上回到這里來。」 (四)小結回顧 1、故事講完了,從故事當中我們知道了什麼? 2、回顧小兔子表達愛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 2、請你們想一想,小兔子為什麼這么愛大兔子?平時大兔子可能為小兔子做過什麼? 三、聯想體驗,學會感恩。 1、大兔子為小兔子付出了那麼多,小兔子也想了種種辦法表達對大兔子的愛,那麼你有什麼辦法向爸爸媽媽表達你的愛?(生說) 2、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說話,但他們也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愛。學做手語「我愛你」。 3、現在,讓我們把圖畫書往下翻到封底。(讀封底的一段話):當你很愛、很愛一個人的時候,也許,你會想把這種感覺描述出來,可是,就像小兔子和大兔子發現的那樣:愛,實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東西。 但,老師想說,當你很愛很愛一個人的時候,請你一定要表達出來,因為只有真摯的愛,與真誠的溝通,才會讓這個世界變得無限美好! 4、請你們拿出給愛心卡,把你們剛剛對他們表達的愛寫下來。 5、今天回到家後,請把卡片送給他們,同時大聲說出你的愛。並且別忘了把這個故事講給他們聽。 同時,在你們的成長中,除了爸爸媽媽給你們的愛,還有老師們對你們精心的哺育。現在,請轉過身去,對老師們做出愛的手語,並說聲:「我愛你!」 四、結束全課,延伸擴展 這節課咱們一起分享了《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個故事,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你們覺得這樣的圖畫書好看嗎?老師也很喜歡圖畫書,因為從圖畫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很有趣也很感人的故事。在這里老師還想給大家介紹兩本圖畫書:《愛心樹》《石頭湯》(投影出示)
Ⅱ 幼兒園課件ppt
幼兒園也用PPT教?哎!PPT雖然方便了老師,可是孩子就不方便了,還是言傳身教吧!
Ⅲ 如何培養孩子的優秀閱讀習慣ppt
1、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
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應該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干凈、溫暖和快樂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專家指出,閱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其中環境的熏陶最為重要。要想孩子愛上閱讀,父母首先要對閱讀也產生興趣。最理想的環境是:充滿書香的家。
書在家裡無處不在,讀書是家裡成員的休閑活動之一,而且父母經常與孩子交流閱讀經驗和心得,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鼓勵幼兒將書當「玩具」去玩,視「書」為好朋友的觀念。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生了興趣。在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內,我們應及早地為幼兒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
2、給孩子選擇好書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因此,閱讀的種子,應該是一本本適合幼兒的優秀圖畫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長期以來,人們較多地將幼兒文學活動的功能定位於「德育」,而弱化或忽略了文學活動的本體功能——審美,即文學作品用來提高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
而且,很多幼兒園的文學活動往往沒有充分認識到文學作品的人文內涵、審美價值、社會文化意義及在欣賞感悟、思維品質等方面的作用,這與當前教育理念中的人文素質、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追求是不相契合的。由此而帶來幼兒文學活動在內容的選擇上過多的考慮「是否具有教育意義」;形式上只注重了表達與機械記憶,而輕視了欣賞與創造表現。我們提倡閱讀經典、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經典童話等,滋養孩子們的心靈,潤澤孩子們的童年。
3、親子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最好的途徑
《蘇菲的世界》的作者、著名童書作家橋斯坦賈德曾說: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給孩子吃飽穿暖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應該去為孩子們選擇出最好的書,帶回家來,放進他們的卧室里。據統計,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很大,該項支出已佔到家庭收入的30%。但是,很少有家長能夠每天堅持陪孩子一起親子閱讀20分鍾。即使在北京、上海這樣文化教育最為發達的城市,能夠經常和孩子一起讀書的家庭,比例也不足20%。大多數家長還不能理解兒童閱讀活動的正確含義,對兒童早期閱讀活動缺乏科學的認識。 如今,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認識到,親子共讀是加強早期閱讀教育的良好方式。美國利諾斯大學的研究員欽利斯•布朗用了20多年時間,對205名入學前已經學會閱讀的孩子,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即他們的父母很早就開始給他們讀書,並使他們養成了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
當孩子看完一篇東西時,要鼓勵孩子敘述出來。家長一旁要注意適時鼓勵、表揚和引導,讓寶寶們感到興奮和自豪,由此產生閱讀更多書的願望。在閱讀過程中,當他講錯了或講得不夠好時,不必象對待學生似地認真糾正。有些兒童不愛閱讀是由於家長不尊重他的智慧和自尊心,一味地指點糾正,這會使他感到厭煩。孩子都是愛玩兒的,爸爸媽媽們還要多考慮如何讓閱讀更生動、有趣,通過一些寓教於樂、有趣的語言游戲讓孩子愛上閱讀。每天堅持半小時的親子閱讀,不僅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幼兒在媽媽的懷抱里很有安全感,這對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長都很有利,讓孩子在快樂中獲得心智全面發展。
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是天長日久、不斷重復的結果。貴在持之以恆。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講故事是每個家長的天職。而總有那麼一天,孩子會捧起以前由家長捧著的書自己看,也不用大人在一邊陪伴了。
Ⅳ 《幼兒園教師怎樣上好一節課》幼兒園培訓課件
(一)從教師方面
1、教態親切、自然、大方,語言生動簡練、適中、不啰嗦,並注意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交流。
2、多運用並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
3、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不放縱幼兒的不良行為,並及時、巧妙地進行制止。
4、課前進行充分地准備。
①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徵 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學重難點 充分准備教學具;
③充分准備教學具,製作實用的教具。
(三)從課堂設計方面
一節好課,常常依賴於課堂活動設計。活動設計得新穎、獨特、有趣,符合幼兒年齡特徵,是上好課的前提。因此,幼師們在設計活動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課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大部分,並合理分配各部分時間,把握重點,注意目標達成度。
2、導入新穎,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年齡特點。可採用直接、間接、情景表演、圖片導入、實物或謎語等等與課程有關的導入方式進行導入。但時間要把握在2分鍾以內,因為我們的主要目的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准備。
3、目標明確,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及接受能力。
4、教學過程,各環節聯系緊密,語言連貫,流程清晰。符合教學的大綱要求。
5、有游戲的環節。幼兒園的課程多數是藉助游戲的形式來實現的教學目標,因此,游戲一定是為輔助教學內容而准備的,要為目標而游戲,不是為游戲而游戲。可以通過游戲或分組游戲的方式檢測孩子掌握的程度,從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輔導。
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小班幼兒一般是10-15分鍾,中班幼兒一般20-25分鍾,大班和學前班孩子是30分鍾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狀態,也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
7、上好一節幼兒園活動課,還要藉助一些相關的教具,由於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認知特點的局限性,就需要老師在生活實際中,搜集與課程有關的材料作為教具,來幫助幼兒理解,從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此外,幼兒園課堂組織,要緊湊,不拖沓;教學活動注意麵向全體、因材施教;教學要有主線,要一氣呵成。
(四)、上好課,還要做好以下幾點:
1、少一點「堆砌型」,多一點「放射型」—— 「放射型」的課是指一節課圍繞一個點展開,各環節的設置都是為這個重點服務的。
2、少想一點「怎麼教」,多想一點「怎麼學」。
3、多一些真實,少一些作秀。
4、少一點華麗,多一點平實。
5、少一點控制,多一點自主。
Ⅳ 怎樣培養讀書興趣PPT
1、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
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應該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干凈、溫暖和快樂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專家指出,閱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其中環境的熏陶最為重要。要想孩子愛上閱讀,父母首先要對閱讀也產生興趣。最理想的環境是:充滿書香的家。
書在家裡無處不在,讀書是家裡成員的休閑活動之一,而且父母經常與孩子交流閱讀經驗和心得,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鼓勵幼兒將書當「玩具」去玩,視「書」為好朋友的觀念。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生了興趣。在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內,我們應及早地為幼兒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
2、給孩子選擇好書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因此,閱讀的種子,應該是一本本適合幼兒的優秀圖畫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長期以來,人們較多地將幼兒文學活動的功能定位於「德育」,而弱化或忽略了文學活動的本體功能——審美,即文學作品用來提高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
而且,很多幼兒園的文學活動往往沒有充分認識到文學作品的人文內涵、審美價值、社會文化意義及在欣賞感悟、思維品質等方面的作用,這與當前教育理念中的人文素質、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追求是不相契合的。由此而帶來幼兒文學活動在內容的選擇上過多的考慮「是否具有教育意義」;形式上只注重了表達與機械記憶,而輕視了欣賞與創造表現。我們提倡閱讀經典、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經典童話等,滋養孩子們的心靈,潤澤孩子們的童年。
3、親子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最好的途徑
《蘇菲的世界》的作者、著名童書作家橋斯坦賈德曾說: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給孩子吃飽穿暖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應該去為孩子們選擇出最好的書,帶回家來,放進他們的卧室里。據統計,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很大,該項支出已佔到家庭收入的30%。但是,很少有家長能夠每天堅持陪孩子一起親子閱讀20分鍾。即使在北京、上海這樣文化教育最為發達的城市,能夠經常和孩子一起讀書的家庭,比例也不足20%。大多數家長還不能理解兒童閱讀活動的正確含義,對兒童早期閱讀活動缺乏科學的認識。 如今,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認識到,親子共讀是加強早期閱讀教育的良好方式。美國利諾斯大學的研究員欽利斯 布朗用了20多年時間,對205名入學前已經學會閱讀的孩子,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即他們的父母很早就開始給他們讀書,並使他們養成了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
當孩子看完一篇東西時,要鼓勵孩子敘述出來。家長一旁要注意適時鼓勵、表揚和引導,讓寶寶們感到興奮和自豪,由此產生閱讀更多書的願望。在閱讀過程中,當他講錯了或講得不夠好時,不必象對待學生似地認真糾正。有些兒童不愛閱讀是由於家長不尊重他的智慧和自尊心,一味地指點糾正,這會使他感到厭煩。孩子都是愛玩兒的,爸爸媽媽們還要多考慮如何讓閱讀更生動、有趣,通過一些寓教於樂、有趣的語言游戲讓孩子愛上閱讀。每天堅持半小時的親子閱讀,不僅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幼兒在媽媽的懷抱里很有安全感,這對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長都很有利,讓孩子在快樂中獲得心智全面發展。
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是天長日久、不斷重復的結果。貴在持之以恆。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講故事是每個家長的天職。而總有那麼一天,孩子會捧起以前由家長捧著的書自己看,也不用大人在一邊陪伴了。
Ⅵ 怎樣用ppt輔助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
南康市幼兒園 伍玉華 繪本教學是當今幼兒園較為新穎的一種課程。在經歷了幾次 「繪本教學」的專題培訓,讓我多少對「繪本」、「繪本教學」、「早期閱讀」等相關概念有了較粗淺的認識。 首先我們要明確它的意義,繪本教學屬於語言教學范疇,是兒童讀物教學的一種。它的應用可以讓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把繪本作為教材,完成提升幼兒閱讀能力的全過程,使師生共同進步的活動。借用課堂,培養兒童觀察圖示來判斷推理的思維能力。激發幼兒好奇好問的學習行為,讓孩子懂得什麼是互動學習。讓幼兒找尋和老師共同去解讀對畫面的樂趣,讓他們在腦海中建構一個完整的故事。繪本書的語言簡單幽默富有童趣如:在繪本閱讀《狐狸爸爸鴨兒子》活動中,通過了解狐狸爸爸不辭辛苦孵小鴨的故事讓小朋友們自然說出「爸爸我愛你」,既促進了語言發展又感受到了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愛吃水果的牛》是一本適合小班年齡段幼兒閱讀的畫冊,畫面的動物形象可愛,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從中,幼兒了解了許多水果的名稱,幼兒通過「請喝……味的牛奶」的句型,和同伴說說的過程中學會了和同伴使用禮貌用語並通過延伸活動,讓孩子更知道了多吃水果的好處。 那麼,真正有效地繪本教學到底該怎麼上?繪本教學中我們更應關注什麼? 1.教師的教育理念 執教的教師在上課前應對教學活動有一個清晰地定位,今天我上的是「繪本教學」,開展的是早期閱讀。早期閱讀的大宗旨在於培養幼兒對閱讀的興趣以及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在這里「興趣」、「習慣」是關鍵詞。因此,在課堂上提供充裕的時間,創設幼兒人手一本小書、自主閱讀的機會,積極營造閱讀的氛圍,並對幼兒的閱讀習慣提供正確的示範,作出相應的要求。 2.提問的設計 繪本教學中教師提問的設計應是引導幼兒去關注畫面,通過仔細觀察每一張畫面,從而去理解繪本所要表達的那個故事內容。簡單一點地說,就是這個故事是孩子自己看出來的,而不是老師直接講述給幼兒聽的。因此,教師所設計的問題一開始應是開放式的,不應有太強的指向性,不然就會束縛孩子的思維。如:你看到了什麼?你最喜歡畫面里的哪個部分?你覺得這張畫面上講了什麼意思?你從這張畫面上看懂了什麼?……然後根據幼兒的現場回答,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地追問:你為什麼這樣說?從哪裡看出他很不高興?……引導幼兒關注畫面的細節,深入理解畫面所要表達的意思。有效的繪本學習活動不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究成了孩子學習繪本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善於創設問題情境,就能使孩子的學習興趣始終處於被激發的狀態。 3.教學的模式 學前期的孩子年齡小,自主能力差,需要教師恰時、恰當的正確引領。因此,我覺得「繪本教學」中的閱讀方式應是集體閱讀與自主閱讀相結合,逐頁閱讀、多頁閱讀、完整閱讀相融合的,這樣才能使孩子在老師的半推半放的教學策略中,逐漸學習自主閱讀。 繪本教學是教師運用繪本進行與文本內容相關的延伸教學。繪本教學進入幼兒園,讓我們的教師進行傳播,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Ⅶ 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師培訓《怎樣上好一節閱讀課》
(一)從教師方面 1、教態親切、自然、大方,語言生動簡練、適中、不啰嗦,並注意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交流。 2、多運用並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 3、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不放縱幼兒的不良行為,並及時、巧妙地進行制止。 4、課前進行充分地准備。 ①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徵 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學重難點 充分准備教學具; ③充分准備教學具,製作實用的教具。 (二)從幼兒方面 一節好課,離不開幼兒園在課堂上的表現。因此幼兒園教師要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動起來,都能參與進來,不要有等待的現象,這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好課。 (三)從課堂設計方面 一節好課,常常依賴於課堂活動設計。活動設計得新穎、獨特、有趣,符合幼兒年齡特徵,是上好課的前提。因此,幼師們在設計活動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課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大部分,並合理分配各部分時間,把握重點,注意目標達成度。 2、導入新穎,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年齡特點。可採用直接、間接、情景表演、圖片導入、實物或謎語等等與課程有關的導入方式進行導入。但時間要把握在2分鍾以內,因為我們的主要目的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