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教育培訓費計提比例8

教育培訓費計提比例8

發布時間:2021-01-09 08:46:46

A. 新企業會計准則下,職工教育經費計提比例是多少

根據財政部、全國總工會、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國防科工委、人版事部、勞動保障部、國權資委、國家稅務總局、全國工商聯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職工教育經費提取與使用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財建[2006]317號)的有關規定
關於計提比例和基數規定如下:
《意見》要求:切實執行《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中關於「一般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術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的規定,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按照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國家統計局1990年第1號令),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個部分組成。企業應按規定提取職工教育經費,並按照計稅工資總額和稅法規定提取比例的標准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當年結余可結轉到下一年度繼續使用。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提取、列支與使用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和稅收制度的規定。

B. 計提職工教育經費的基數

工資計算公式為:
應發工資 = 工資 + 獎金 + 津貼 + 補貼 + 其他工資項目
實發工資 = 應發工資 + 工資代發款 - 代扣個人所得稅 - 代扣社保費及住房公積金 - 其他各種工資代扣款
其中,應發工資是企業實際承擔的工資費用,構成工資總額,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計入成本費用。
因此,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的計提依據為工資總額,也就是「應發工資」。 至於計稅工資是企業所得稅清算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企業發生的工資費用(一般即是上述的工資總額、應發工資),根據稅法的規定,以計稅工資標准為限,准予在應稅所得中扣除。
如果企業實際發生的工資費用低於計稅工資標準的,按照實際發生的工資費用扣除;如果企業實際發生的工資費用超過計稅工資標準的,應當依法進行納稅調整。
另外,根據稅法的規定,企業計提的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以准予扣除的工資費用的14%、2%、1.5%為限從應稅所得中扣除。實際提取數低於限額的,按實扣除;如果超過的,則超過部分,應當依法進行納稅調整。
由此可見,工資總額、應發工資、實發工資、工資費用、計稅工資等概念都是規范的概念,關鍵在於正確理解掌握運用這些概念。

C. 教育經費的計提比例是1.5%還是0.15%

1.5%

1、支付范圍:
(1)、列入培訓計劃的各種文件技術培訓和技術比武賽前訓練的日常培訓費用。
(2)、經批準的並列入培訓計劃的送外培訓費。各類學歷教育費用要嚴格控制報銷標准。
(3)、用於職工教育的教具、模型、固定資產以外的教學設備、課桌椅、教材及圖書資料的購置費。
(4)、教育科(室)人員講課津貼及聘請兼職教師酬金和班主任津貼。
(5)、職工統考中的命題、制卷、監考、閱卷等費用。
(6)、職工教育理論研究所需的辦公費、資料費、印刷費。
(7)、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材、教學資料、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各類報表、台帳等所需的辦公、印刷、編審、組稿等費用。
(8)、教學設備維修、課桌椅修配、卧具洗滌等費用。

2、不支付范圍:
(1)、培訓基地的基建和屬於固定資產的教學設備購置、更新改造應在單位基建、大修、更新改造項目資金中列支。
(2)、送外培訓人員的交通、住宿、生活補貼等。
(3)、個人學慣用的教科書、學習資料、學慣用具等由個人自理。
(4)、職工報考的各類學歷教育、招工、招干、職稱評定等所用的報名費、評審費應由個人承擔。
(5)、各類非職工教育的會務費、資料費。未經教育部門計劃,組織注冊登記並批準的培訓費。
(6)、技能訓練和技術比武所消耗的材料、燃料、水電等應在生產成本中列支。
(7)、職工業余文化教育、讀書活動。工會幹部業務培訓等費用應在工會業余教育費中列支。
(8)、2000年以後入學的各類高等成人教育學費全部由個人承擔。
(9)、非本單位正試職工(如僱用人員)培訓費。
(10)、單位購買技術規章、文件匯編、年鑒等所需費用均不列入教育經費。

當然也要發票做賬嘍!

D. 職工教育經費的提取比例是多少,謝謝

1.5%。

E. 教育培訓經費按照工資總額多少提取

根據國務院《抄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的規定:一般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術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
因此,企業應當按月計提職工教育經費。
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內資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按照計稅工資總額的1.5%(特殊企業為2.5%)計算扣除職工教育經費;外商投資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按照工資總額的1.5%(特殊企業為2.5%)計算扣除職工教育經費。

F. 職教費計提標準是多少

一般來企業:
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自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准予扣除。
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扣除。
個體工商戶等:
企業實際發生的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在其計稅工資總額的2%、14%、1.5%的標准內據實扣除。

G. 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的提取比例是多少

根據財政部、全國總工會、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國防科工委、人事部內、勞動保障容部、國資委、國家稅務總局、全國工商聯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職工教育經費提取與使用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財建[2006]317號)的有關規定
關於計提比例和基數規定如下:
《意見》要求:切實執行《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中關於「一般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術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的規定,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按照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國家統計局1990年第1號令),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個部分組成。企業應按規定提取職工教育經費,並按照計稅工資總額和稅法規定提取比例的標准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當年結余可結轉到下一年度繼續使用。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提取、列支與使用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和稅收制度的規定。

H. 職工教育經費扣除比例是2.5還是8

扣除比例:2.5%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版定外權,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扣除比例:8%

(8)教育培訓費計提比例8擴展閱讀

提取使用

職工教育經費的提取和使用在「應付職工薪酬」賬戶進行核算。

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來源在統一單位和統一核算的公司(包括施工企業),可在工資總額2.5-5%的范圍內掌握開支,直接列入生產成本(流通費)。如有不足,其不足部分,屬於企業開發新技術、研究新產品的技術培訓費用的,可直接在成本中列支;屬於其他的職工培訓費用,則仍在企業稅後留利中開支。

工會經費中的職工業余教育費,仍然用於職工業余教育方面。基層工會一般可在其留成經費(行政撥交工會經費的60%部分)的25%范圍內列入工會預算掌握使用。

I. 請問2018年調整的職工教育經費是工資總額的8%,但是公司財務上仍然一直默認每個月按照2.5計提

這是不合理的

J. 職工教育經費計提比例是多少

會計制度的要求是1,5%

企業所得稅的要求是2.5%

閱讀全文

與教育培訓費計提比例8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