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主題牆創設有哪些基本流程
1、介紹今天的活動內容, 提出活動要求。 出示區域活動自評表讓幼兒通過今天的活動評價自己的行為 ,並蓋上自己的小印章。 2、幼兒按意願選擇活動區,進行分區活動。 a、同一首歌, 幼兒自選主持人, 自己安排節目順序。 b、城幼電視台:中文台小小故事會,天天飲食,請快餐廳廚師教做美食,配樂詩朗誦:《路》、《我們的家》、《梳子》、《畫房子》;教你學英語,聘請主持人中間穿插廣告。 c、美工區: 製作乒乓球娃娃、托盤畫。 d、觀察區: 試試小錘子、認識彈性、給植物澆水、小蝸牛並做好相應的觀察記錄。 e、新聞發布區:講講創宜昌水電名城的一些報刊資料,談談自己的想法,設計並畫出自己心中的水電名城。 f、娃娃快餐廳:推出特價優惠周,外買活動。 g、積木區搭建玩具場。 3、教師指導。 a、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適時介入。 b、鼓勵 幼兒在遇到問題先想一想再試一試。 c、重點觀察指導:城幼電視台和同一首歌。 d、幫助個別游戲中有困難幼兒 鼓勵幼兒大膽交往。 今天,小印章特別忙,我猜你們是不是學會了許多本領。不過。,我還不知道你們學會了什麼。講講給大家聽聽 a、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強自信心及成功感,並體驗分享自己和別人的快樂。 b、說說今天的新發現,怎麼發現的結果怎麼樣,鼓勵幼兒下次自己去試一試。 c、講講幼兒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d、教師小結今天幼兒游戲情況,收拾玩具,材料。
㈡ 如何創設有價值的幼兒園主題牆
幼兒園主題牆的創設,是豐富幼兒園教育環境,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幼兒園主題牆讓教師走出班級環境創設的困惑;讓幼兒成為班級環境創設的主人,並與環境有效地對話,成為幼兒學習的互動平台,促進幼兒的發展;讓幼兒園課程成為班級環境創設的內容;讓幼兒園成為一個聯動的整體。因而主題牆不僅是一座架在幼兒、教師、家長三者之間的橋梁,它更是幼兒發展、幼兒園課程與班級環境創設三者的有機結合體。因此,創設一面真正能讓幼兒喜歡、能積極互動,並能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的主題牆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是至關重要的。
幼兒園的主題牆是促進幼兒發展不可缺少的「環境」,一直成為幼兒在園生活的重要部分。主題牆無論從內容來源、主題的產生等多方面都日顯生動、直觀、真實地再現了師幼之間,幼兒、教師與家長三者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師幼之間親密的關系;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情感氛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以「幼兒發展為本」,創設幼兒發展所需要的主題牆就顯得尤為重要。有價值的主題牆,從感官上帶給幼兒有關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帶給他們愉悅感。
一、怎樣的幼兒園主題牆才有價值(一)豐富性。
主題牆作為幼兒開展活動的足跡呈現平台,教師在創設時要有全盤考慮的眼光,呈現的主題應該具有課程連續性。可以有三個主題安排,一個是剛剛過去的,但孩子還有延伸或思考的活動,一個是正在進行的主題,另一個是將要進行的主題。在每一個主題中,教師要有選擇的選取內容進行布置,主題要有脈絡,有標題,人一看就非常清楚和明了。
(二)藝術性。
主題牆作為班級的一種「活動」牆面裝飾,要賦予創意的設計、智慧的裝扮,而不僅僅只是散落的將幼兒的作品、教學掛圖進行張貼,就算完成了主題牆的布置,這樣的教育價值是微小、顯而易見的。教師怎樣做到創意的設計,其中離不開對整個主題位置的思考:採用何種圖案、怎樣擺放等,讓活動的意義真正體現。有時教師的一點小裝飾、小說明,一個小標記,就能讓整個主題煥發光彩,達到視覺和教育的「雙贏」。
(三)互動性。
主題牆作為班級的一部分,隨時和幼兒在進行著「溝通」與「交流」。主題牆上呈現的材料應該是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的完成的,那就讓孩子也參與到創設中來。這樣既可以讓幼兒關注主題牆,而不僅僅是「擺設」,也可以讓幼兒的智慧和教師共享,教師還可以減輕一定的工作負擔,兩全其美。
二、如何創設有價值的幼兒園主題牆(一)讓幼兒成為班級環境創設的主人。
讓幼兒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參與主題環境創設。教師由原來的動手者轉變為觀察者,傾聽者和支持者。首先,要多關注孩子的興趣點,觀察孩子的需求,激發他們創設主題環境的積極性,多傾聽孩子的所思、所想,給孩子提供適度的支持。其次,將收集的材料和創設環境的過程作為幼兒的學習過程。我們應和幼兒一起收集材料,在這個過程中,應盡量讓幼兒自己去做,自己去想。通過多渠道讓幼兒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看、聽、問途徑來獲取信息和材料。在收集材料後盡量讓幼兒自己協商如何裝飾主題牆,這樣一來孩子間的相互交流更能加深對主題內容的理解,也更進一步的深化了主題內容。如:在大班主題活動「我喜歡的汽車」中,我們努力契合幼兒的興趣點,積極動員幼兒收集日常的廢舊物品如廢紙盒、瓶蓋、「汽車掛歷」等,讓能力強的幼兒運用廢紙盒、瓶蓋等來製作「心目中的汽車」,讓能力弱的幼兒則動手剪貼「汽車掛歷」,共同參與布置、豐富主題牆飾。這不僅可以向幼兒滲透環保意識,深化環保教育,而且別具一格,充滿生氣,能夠有效地吸引幼兒的「關注點」。再如:在大班主題活動「大自然的語言」中,幼兒較為困惑:植物、動物怎麼會說話呢?針對這個情況,我們讓幼兒自己去找資料。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們自己畫圖、塗顏色,父母在下面加以一段文字說明,不到兩天,「大自然語言」就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孩子們從中理解了許多的語言:荷花盛開,夏天來到了;小螞蟻搬家,告訴我們快要下雨了……這些神奇的發現,激發了他們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這樣,在主題進行中,與幼兒進行討論,結合幼兒的興趣、意願來布置主題牆,多給幼兒一份信任、多給幼兒一份權力、多給幼兒一份鼓勵,讓幼兒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讓主題牆真正成為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近距離的對話。這樣的主題牆創設才能發揮其創設本身的意義。陳鶴琴說過:「通過幼兒思想和雙手布置的環境,可使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識。」
㈢ 幼兒園環境創設主題牆飾畫
有助孩子識圖認字,但必須是健康的牆面畫
㈣ 如何在幼兒園創設主題牆
解讀新綱要《綱要》說法:《綱要》明確提出教師應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一、創設背景瑞吉歐認為:「環境生成課程,課程主題來源於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作用。」幼兒園環境已不再局限於幼兒園內,它還包括幼兒園外的一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幼兒處於這么大的環境中,必然會對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產生興趣和關注,這時教師應從與兒童的交談中,及時捕捉兒童的興趣和關注點,從中提煉課程的主題。(中班)開學初,「三八婦女節」「植樹節」等幾個節日引發了孩子們的話題:愛心。圍繞愛心,我預設了主題活動「愛心總動員」。我剪了一張漂亮的女孩圖片貼在了牆上。照片上的她在如何創設主題牆想什麼呢,是在想媽媽嗎?於是,我把一張全家照貼到了牆上。孩子們激動了,一個個爭著告訴我「媽媽愛我,我愛媽媽」的事例,要我記錄下來,還覺得光把照片貼在牆上不好看,主動要求裝飾鏡框。有了鏡框,照片貼上去果然漂亮。孩子們在照片展示區看呀,說呀,充分感受到了媽媽對自己的愛。在植樹節活動中,每個孩子認領一盆花,在栽的過程中,孩子們了解了愛有好多種,這個主題也在活動中應運而生。
㈤ 如何開展幼兒園主題牆面環境的創設
1 確定主題,譬如12月可以做聖誕主題,將教室、牆面園區布置成聖誕的裝飾。 2 先把框架做出來,等上課的時候,孩子作品出來了再上牆。 雲盤有參考書。 鏈接:http://pan..com/s/1bnkbW3X 密碼:e0mt
㈥ 風化街幼兒園開展《如何創設會說話的主題牆》講座
風化街中心幼兒園教師李雪霏給本園教師開展了《如何創設會說話的主題牆》講座。講座中,李老師採用了直觀的PPT圖片形式,從主題牆的創設中教師容易走進的誤區進行分析,對如何創設合適幼兒能力發展的主題牆作了詳細的闡述介紹,根據本園實際情況給教師提供合理的建議。最後,韓園長對於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提出了創設主題牆的參考意見。經過這次培訓,教師們對主題牆的創設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讓每班的主題牆都能夠生動、直觀、真實地再現師幼之間近距離的「對話」。
㈦ 幼兒園怎樣創設並發揮主題牆的作用
幼兒園裝修設計
要利用好主題牆這一重要資源對幼兒進行隱性教育,促進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健康發展,做好對主題牆的創設是關鍵。本文從分析探討幼兒園主題牆的價值功能入手,提出了如何做好主題牆創設的相應策略,以達到美化幼兒學習生活環境,優化教學手段,引發幼兒獲得經驗和能力水平的提高的目的。
主題牆裝飾是幼兒園設計教育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豐富幼兒園教育環境,優化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承載著教育意圖,引發幼兒能力水平的提高。它對幼兒的學習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能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一些經驗、知識和價值觀念等,在學前教育中作用往往比正規課程更重要。然而它的裝飾過程則是一個師生互動、家園互動、生生互動的動態過程,需要教師、幼兒及其家長的參與或配合,利於幼兒間、師生間以及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目前來說,幼兒園主題牆環境的創設已經越來越受到各地幼兒園的關注,認識到應該要把環境設計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課程模式的構建要素,並得到普遍應用。
一、幼兒園主題牆創設價值
幼兒園的主題牆創設是幼兒課程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幼兒與環境之間,幼兒與老師之間以及幼兒相互之間實現交流的主要媒介;是幼兒真實的學習活動的展示和記錄。同時,通過對主題牆的創設,也能促進幼兒園教師的成長,再現教師的教學。總而言之,主題牆的創設能為教師、幼兒以及家長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通過這個平台,教師能從中發現、理解幼兒的行為意義,從而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而幼兒可以通過這一平台為媒介,學習知識,提高動手能力、組織交流等能力,同時可以發現同伴的優點,形成對人和事的積極心態;對與家長而言,幼兒園主題牆能促進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的互動,了解主題牆在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長能更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不僅了解孩子的成果,也了解孩子學習的每個過程,彼此之間更加信任,使得其他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二、幼兒園主題牆創設的策略
幼兒園主題牆飾對幼兒的教育中不可或缺。如何改善幼兒園的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開發他們的動手能力,讓家長也參與進來,緊緊圍繞主題活動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設置,挖掘和利用牆面「隱性課程」教育的價值?這些都是我們在主題牆創設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1、創設符合幼兒年齡階段的有特色的主題牆
幼兒園在布置教室的主題牆時,需要先准確把握幼兒相應年齡階段的興趣和需求,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他們感興趣的主題牆飾,同時不斷融入有價值的教育內容,引導幼兒積極、主動而有效地學習,使幼兒獲得能符合他們年齡階段的關鍵經驗。例如,小班在開設主題活動時,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喜歡的玩具、照片等等,讓孩子們充分體驗生活中的美好。然後收集相關的素材,把這些孩子們喜歡的東西加入到主題牆飾中,作為組成元素。這樣的主題牆不僅有效激發了幼兒的興趣,還可以豐富孩子們的情感體驗,一舉兩得。
2、有效利用和挖掘家長資源,豐富主題牆內容
我們在布置幼兒園環境時,認識到家長的參與能讓主題牆的布置更婦幼創意,也更能讓家長通過參與創設幼兒園的環境,進一步了解主題牆環境對幼兒發展的意義,成為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支持者、欣賞者、參與者和創造者。所以,在創設幼兒園主題牆之前,可以請家長們一起收集主題資料。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利用編輯網路,或者校訊通設備等渠道聽取家長對主題牆創設的意見和建議,讓家長參與主題牆創設的評價。比如在「幼兒園是我家」的主題活動中,讓家長共同參與幼兒的活動,挑選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有趣的照片以及全家福提供給幼兒園班主任,貼在主題牆相應的欄目上,玩玩、畫畫,既融洽了親情,有把家長和幼兒的個別經驗轉化成為了共享資源,促進了多元化的互動表達,使家長成為了主題牆創設的支持和參與者。
3、加強主題牆的「動態性」建設「會說話的牆」
環境對人的影響常常是潛移默化的,他良好的環境創設可以給誘發孩子們的積極行為,它的效果有時比老師們的言傳身教來得更有效。就比如小班幼兒在剛剛入園時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和不適應。針對這一情況就可以在主題牆上布置一些關於媽媽、關於親情的畫面或照片,讓孩子們看到他們就好像跟自己的媽媽在一起一樣。此外主題牆的創設就要明確創設的教育意義,凸顯主題背景,與幼兒教育課程的設置相配合,與幼兒的活動相一致。而一成不變的主題牆環境會讓孩子們覺得無趣,所以教師可隨著主題目標和實際需要進行調整、變換和更新,牆面的布置應隨著活動的展開而逐步產生、發展和完善,而記載著幼兒們成長的點點滴滴原有的主題牆內容,則可以用照片的形式予以保留,以後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慢慢回顧,看看過去的活動主題,鍛煉孩子們的記憶能力,加深他們對幼兒園生活的美好印象。
4、創設有啟發性的主題牆飾
幼兒園主題牆的不僅除了要考慮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影響他們的審美觀,還要考慮如何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融入到畫面中,讓牆面設置具有「潛在學習的氣氛」,充分發揮作品的暗示作用,使孩子們百看不厭,而且能夠產生觀念和聯想。據調查表明,幼兒對通過操作後處於半成品狀態的牆飾更感興趣。所以教師在設置裝飾牆的時候要重復考慮到幼兒的好奇心,給他們的好奇「留有餘地」,甚至故意做一些問答式的圖片或空格,讓幼兒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補充相關內容。
三、結束語
環境作為幼兒教育最重要的資源,他屬於「潛課程」,能讓幼兒在對幼兒的影響是巨大的。幼兒園的主題牆創設又是一項復雜的而動態的工作,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階段,結合他們的個性特點,從幼兒的認知發展和年齡特徵出發,讓課程的價值在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中得到體現。我們要把環境設計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課程模式,開發和創新教育手段,有效利用和挖掘家長資源,讓主題牆飾與幼兒的發展互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