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保證扶貧培訓的有效性
回訪
Ⅱ 如何將人社,農科,扶貧等部門培訓有機結合
實施就業扶貧政策
一是優化就業政策。近些年來,就業服務工作注重在城市和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開展。要調整現有的就業服務政策,把就業服務延伸到扶貧農村,消除對農民工的身份歧視,實現公平就業的權利。重點把貧困地區的農民群眾納入優質就業服務體系,實施創業補貼等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來做好貧困地區農民工、重點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的就業工作。 優化貧困地區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環境,建設貧困地區農民工創業園,引導和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建立城鄉有序進城務工協作機制,加強輸出地和輸入地的對接,依法規范企業用工行為,全力維護貧困地區農民工的勞動權益,完善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從體制機制上來杜絕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二是開發就業崗位。利用政府職能部門在扶貧區域內開發的公益性崗位,解決特殊貧困群眾的就業扶持;對於特別困難的扶貧對象和就業困難群眾,要建立鄉鎮幹部、人社系統幹部、村幹部的幫扶就業責任制,與急需幫扶對象和重點幫扶對象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可開發村鎮、市政環衛、園林綠化等社會公益性崗位工作幫扶就業困難的貧困人口。
三是摸清就業人數。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扶貧對象數據台賬,實行扶貧對象實名制管理,區分不同情況的致貧原因,建立精準扶貧資料庫,准確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致富需求,做到底數清、任務明,進行規范管理。特別是要動態掌握扶貧對象中未就業人員基本信息,摸清創業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創業培訓、篩選項目、融資擔保、場地租金等方面的扶持。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
一是要與需求結合。要通過建立人力資源台賬,動態掌握當地農民群眾的就業需求,從單一的農業技術性培訓,要向第二、三產業技能培訓延伸,特別要加大逐年火爆的電商培訓,做到與當地產業發展結合,與市場接軌。同時也要加大建築、電工、養老、家政、物流等專業技能培訓。
二是多種形式辦班。人社部門主動在扶貧地區開展校企聯合培訓,組織培訓機構與企業「聯姻」,聯合開展企業需求的技能型員工培訓。在縣、鄉鎮建立一批培訓實習基地或者種養殖業示範戶,實施貧困就業人員的素質提升工程,以基地促進培訓,以基地帶動新產業、新技術的推廣。同時,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機制,培訓新型職業農民,提升勞動技能。
三是做好後續服務。培訓結束後,要與推薦扶持就業結合起來,及時提供用工需求,組織專家到現場進行產業咨詢,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培訓工作。
實施人力資源開發
實施「精準扶貧」,需要人才作為支撐。要大力實施人才扶貧工作,引導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貧困地區的農村開展技術服務活動,大力加強貧困地區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構建「精準扶貧」、有效脫貧的長效機制。
Ⅲ 旅遊扶貧培訓是什麼意思
旅遊扶貧培訓的意思就是說經過這次旅遊的方式來提高這個級別的收入的意思。
Ⅳ 扶貧培訓總結怎麼寫
廣西電大培訓學院有個扶貧幹部培訓班,培訓結束,總結也就寫出來了
Ⅳ 精準扶貧專項培訓費用支出包括哪些
精準扶貧技能培訓項目允許列支的費用有資料費,場地租賃費,講師報酬,輔助人員工資,交通費等。不允許開支的費用有,餐費,禮品費等。
Ⅵ 基層精準扶貧培訓心得體會
基層精準扶貧,都是概念性的,基層的操作水準,人員素質都是距離精準扶貧很遠很遠的距離。不過路難行、行則將達。
Ⅶ 扶貧基地培訓收支賬如何記
扶貧資金核算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通過「公積公益金」科目核算,撥入扶貧資金記該科目的貸方,支出記借方或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然後結轉;二是通過「補助收入」科目核算,撥入扶貧資金記貸方,使用資金記入「農業發展支出」、「管理費用」、「經營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的借方(這種方法使用較少);三是通過「專項應付款」科目核算,撥入款項記入該科目的貸方,項目支出記入本科目借方,工程類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完工結轉後將相應的專項應付款余額轉入「公積公益金」科目。
扶貧資金支出,會計分錄
借:營業外支出/管理費用/在建工程等
貸:銀行存款等
(7)培訓班扶貧政策方案怎麼寫擴展閱讀:《扶貧培訓收支賬會計資料大全》
Ⅷ 開展教育扶貧政策培訓時,哪些人員需要參加培訓
1.相關人員
2.有條件的話都要培訓
3.人人參與
4.不是某個人的事
5.否則只需要具體負責的人培訓就行
Ⅸ 技術指導或技術培訓屬於就業扶貧政策嗎
技術指導或技術培訓不屬於就業扶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