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產車間新進員工安全生產培訓資料
安全生產培訓資料太多,截取部分內容。
定義:三級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廠職員、工人的廠級安全教育、車間級安全教育和崗位(工段、班組)安全教育,廠礦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三級安全教育制度是企業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級安全教育是入廠教育、車間教育和班組教育。企業必須對新工人進行安全生產的入廠教育、車間教育、班組教育;對調換新工種,採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工人,必須進行新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衛生教育,受教育者,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操作。
三級安全教育的內容
1.廠部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1) 講解勞動保護的意義、任務、內容和其重要性,使新入廠的職工樹立起「安全第一」和「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思想。
(2) 介紹企業的安全概況,包括企業安全工作發展史,企業生產特點,工廠設備分布情況(重點介紹接近要害部位、特殊設備的注意事項),工廠安全生產的組織。
(3) 介紹國務院頒發的《全國職工守則》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以及企業內設置的各種警告標志和信號裝置等。
(4) 介紹企業典型事故案例和教訓,搶險、救災、救人常識以及工傷事故報告程序等。廠級安全教育一般由企業安技部門負責進行,時間為4*16小時。講解應和看圖片、參觀勞動保護教育室結合起來,並應發一本淺顯易懂的規定手冊。
2.車間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1) 介紹車間的概況。如車間生產的產品、工藝流程及其特點,車間人員結構、安全生產組織狀況及活動情況,車間危險區域、有毒有害工種情況,車間勞動保護方面的規章制度和對勞動保護用品的穿戴要求和注意事項,車間事故多發部位、原因、有什麼特殊規定和安全要求,介紹車間常見事故和對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介紹車間安全生產中的好人好事,車間文明生產方面的具體做法和要求。
(2) 根據車間的特點介紹安全技術基礎知識。如冷加工車間的特點是金屬切削機床多、電氣設備多、起重設備多、運輸車輛多、各種油類多、生產人員多和生產場地比較擁擠等。機床旋轉速度快、力矩大,要教育工人遵守勞動紀律,穿戴好防護用品,小心衣服,發辮被卷進機器,手被旋轉的刀具擦傷。要告訴工人在裝夾、檢查、拆卸、搬運工件特別是大件時,要防止碰傷、壓傷、割傷;調整工夾刀具、測量工件、加油以及調整機床速度均須停車進行;擦車時要切斷電源,並懸掛警告牌,清掃鐵屑時不能用手拉,要用鉤子鉤;工作場地應保持整潔,道路暢通;裝砂輪要恰當,附件要符合要求規格,砂輪表面和托架之間的空隙不可過大,操作時不要用力過猛,站立的位置應與砂輪保持一定的距離和角度,並戴好防護眼鏡;加工超長、超高產品,應有安全防護措施等。其他如鑄造、鍛造和熱處理車間、鍋爐房、變配電站、危險品倉庫、油庫等,均應根據各自的特點,對新工人進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3) 介紹車間防火知識,包括防火的方針,車間易燃易爆品的情況,防火的要害部位及防火的特殊需要,消防用品放置地點,滅火器的性能、使用方法,車間消防組織情況,遇到火險如何處理等。
(4) 組織新工人學習安全生產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制度,並應教育新工人尊敬師傅,聽從指揮,安全生產。車間安全教育由車間主任或安技人員負責,授課時間一般需要4~8課時。
3.班組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1) 本班組的生產特點、作業環境、危險區域、設備狀況、消防設施等。重點介紹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高空作業等方面可能導致發生事故的危險因素,交待本班組容易出事故的部位和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
(2) 講解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重點講思想上應時刻重視安全生產,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愛護和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和工具;介紹各種安全活動以及作業環境的安全檢查和交接班制度。告訴新工人出了事故或發現了事故隱患,應及時報告領導,採取措施。
(3) 講解如何正確使用愛護勞動保護用品和文明生產的要求。要強調機床轉動時不準戴手套操作,高速切削要戴保護眼鏡,女工進入車間戴好工帽,進入施工現場和登高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工作場地要整潔,道路要暢通,物件堆放要整齊等。
(4) 實行安全操作示範。組織重視安全、技術熟練、富有經驗的老工人進行安全操作示範,邊示範、邊講解,重點講安全操作要領,說明怎樣操作是危險的,怎樣操作是安全的,不遵守操作規程將會造成的嚴重後果。
❷ 車間級崗前安全培訓包括哪些內容
車間級崗前安全培訓包括以下內容:
工作環境及危險因素。
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傷害和傷亡事故。
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准。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安全設備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本車間(工段、區、隊)安全生產狀況及規章制度。
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有關事故案例。
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❸ 通過公司車間班組三級培訓總結自身崗位哪些安全因素
1、缺乏安全組織:環境安全、衛生教育、監督、培訓及安全防護落實不到位;
2、環境不安全因素:危險品未按安全規定使用、儲存、隔離、擺放、處理;廢棄物、危險品未按規定處理;危險品未按規定予以標識;緊急出口堵塞;員工安全生產、消防意識不到位;消防器材未按規定地點擺放配置;滅火器材丟失、過期、不飽滿、不完備未及時補齊;員工使用滅火器不熟練或不會使用;車間通風狀況不佳;工作台、面安全、衛生不到位。
3、部門主管督導不到位:對正確安全的工作方法未明確指示;分配工作不當,分配不具有某項工作能力的人去做某項指定工作;未對因負荷過重後疲勞所產生的危險加以防範;對安全規則未作監督;對安全的環境(包括:環境安全、衛生和工作區域安全、衛生)未做好管理;安全教育、培訓、訓練實施不到位。
4、機器設備、設施和電器設備、設施不安全因素:運轉機器設備防護罩未裝或擅自拆除和超常振動、松脫、損壞;機器設備接地裝置未裝或接地效果不良;機器臟亂未做處理;活動的設備放置不當就開始運轉、工作;機器運轉後有雜聲、固定螺栓松脫和超常振動現象未及時處理;機器缺油或漏油未及時加裝或處理;機器咬合部位運轉不良未及時處理;保護具裝置不適當;電器設施使用、保養和維護不當。
5、行為不安全:准備不充分就開始運轉;未經警示、警告就開始工作;以不安全的方法或速度操作機器設備;貨物裝卸位置不合理、姿勢不規范;未帶安全器具或保護裝置;未自覺佩戴防護用品;防護用品無效未及時更換;不守規定在廠區、車間、工作區域內大聲喧嘩、吵鬧、打鬥、跑動、吸煙;工作不專心,睡眠不足,疲勞過度;服飾鬆散,長發披肩;機器發出不安全信號後未能及時處理;危險機器設備、物品未按規定使用、處理;危險作業區內焊接火花未隔離;危險易燃品未經隔離;熱煉、明火部位管理不到位;不按規定接裝電線、電器設施;發現電器設施過熱或保險絲規格不符未及時處理;對使用不安全工具者未及時制止;隨地亂置工具、材料、溶劑桶、廢物、紙屑等未及時糾正或改正;工具用法不正確未及時糾正或改正;操作規程不正確未及時糾正或改正;危險和技術工種作業人員無有效證件未及時辦理;安全意識差、環境安全、環境衛生自檢落實、安全檢查監督、記錄及改正不到位。
❹ 如何開展基層車間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二、 基層(車間)如何開展安全教育培訓 車間應制定當年的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並按照計劃開展教育培訓工作。除了抓好對班組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外,還應著重抓好對班組長的安全教育培訓。 1、對班組長的安全教育培訓 班組長是生產一線的安全負責人,對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措施落實和生產任務的完成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抓好對班組長的安全教育培訓,基層的安全工作就可以落到實處。 對班組長的主要培訓內容應包括:班組安全管理、班組長崗位制、班組長安全責任制、危害識別評價與控制管理、應急預案培訓、安全監督等方面的內容,全面提高班組長在日常生產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能力,使其對班組敢抓、敢管、會抓、會管。 2、對班組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 班組員工是直接參與一線生產操作的員工,其操作技能直接關繫到安全生產的實現。對班組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能有效提高其安全意識,避免不安全行為,正確識別物的不安全狀態,從而對其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 對班組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採取不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生產工藝、裝置設備及其正確操作方面的知識;生產現場存在的危險源及其管理控制對策;事故應急處理程序;個人勞動保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及各種應急救援設備設施的使用方法;曲型事故案例分析學習;勞動紀律及安全生產制度等。 3、開展教育培訓的方法 安全教育培訓的方法可以採用定期培訓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訓。 (1)定期安全教育培訓 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訓可以培訓班的形式開展。培訓班的內容應注重安全理論和生產實際相聯系,結合事故案例分析,全面提高班組員工的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對班組長還應增加班組管理知識方面的培訓。 對班組長的定期培訓一般應每季度進行1次;對員工的定期培訓至少半年1次。培訓時間不得少於40學時;進行考試並對培訓效果作出評價,以實現改進。 (2)經常性的安全教育 根據安全生產的需要,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訓著重於生產實際,做到: ①在班組中開展「一講話、三做到」,即:認真開好班前會,進行班前安全講話,班前做到勞保著裝符合安全規定,班中做到影響安全生產的問題和隱患能夠及時發現和整改,班後做到好人好事認真總結和交接。 ②要求班組員工在操作前做到「一想、三確認」,即:想一想操作對自己、對他人有什麼危險;確認操作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確認工具和操作條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確認遇到險情時應急措施是否明確可行。 ③在生產裝置施工和檢修作業前進行安全措施交底。 ④開展崗位「五清楚」活動:即清楚本崗位職責;清楚本崗位操作程序;清楚事故應急預案;清楚身邊的危險源;清楚身邊的隱患和控制對策。 ⑤對於發生事故,按照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認真組織事故分析會,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責任、教訓,制定防範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 ⑥組織崗位員工開展生產現場的危害識別、評價並制定管理控制措施,設立警示標志,實施對危害的分級動態管理,將消除事故隱患於萌芽狀態; ⑦進行崗位技術練兵、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熟悉崗位操作程序,消除不安全行為,提高事故應急處理能力。 ⑧開展每周一次的班組安全學習(活動),總結上周安全生產情況,安排部署本周工作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訓還可以採用板報、觀看圖片展覽、參加安全知識競賽、觀看安全教育錄像、組織事故案例學習、分析和討論等多種方式進行。 基層車間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需要長期不懈地堅持和努力。通過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普及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其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能,才能有效推進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從而建立起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觀念,實現安全生產。
❺ 安全生產車間員工培訓內容
安全生產車間員工培訓的內容,第一要義是安全,安全第一。其次是培訓員工的技能和團隊精神。
❻ 車間級崗前安全培訓包括哪些內容
1、 車間的概況培訓。如車間生產的產品、工藝流程及其特點,車間人員結構、安全生產組織狀況及活動情況,車間危險區域、有毒有害工種情況,車間勞動保護方面的規章制度和對勞動保護用品的穿戴要求和注意事項;
車間事故多發部位、原因、有什麼特殊規定和安全要求,介紹車間常見事故和對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介紹車間安全生產中的好人好事,車間文明生產方面的具體做法和要求。
2、 車間的安全技術基礎知識培訓。如冷加工車間的特點是金屬切削機床多、電氣設備多、起重設備多、運輸車輛多、各種油類多、生產人員多和生產場地比較擁擠等。機床旋轉速度快、力矩大,要教育工人遵守勞動紀律,穿戴好防護用品,小心衣服,發辮被卷進機器,手被旋轉的刀具擦傷。
其他如鑄造、鍛造和熱處理車間、鍋爐房、變配電站、危險品倉庫、油庫等,均應根據各自的特點,對新工人進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3、車間防火知識培訓。包括防火的方針,車間易燃易爆品的情況,防火的要害部位及防火的特殊需要,消防用品放置地點,滅火器的性能、使用方法,車間消防組織情況,遇到火險如何處理等。
4、安全制度培訓。組織新工人學習安全生產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制度,並應教育新工人尊敬師傅,聽從指揮,安全生產。車間安全教育由車間主任或安技人員負責,授課時間一般需要4~8課時。
(6)車間加強員工安全培訓的報道擴展閱讀
開展三級安全教育可以採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而我們有些單位在開展時形式單一、老套,總是採用課堂灌輸式,顯得枯燥,缺乏吸引力。其實開展三級安全教育可以採取參觀、座談、演講等與課堂講授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效果將更好。
在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時,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觀看視頻。這種視頻是來自我們車間現場的視頻,包括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正確操作方法的模擬演練等視頻。
2)建立培訓道場。培訓道場就是建立一個新員工培訓實驗室,將車間現場的設備按比例縮小後,再安排新員工進行現場的模擬操作,提高員工的實際操作能力。
3)安全事故案例的培訓。多搜集相關的安全事故案例。
4)安全小品。這類比較符合實際,主要是組織員工進行相關的事故模擬演練,將事故排演成小品的模式,通過小品表演,讓員工都能明白事故的前因後果。
❼ 生產車間員工安全培訓內容怎麼寫
生產車間安全培訓內容
1、認真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新工人須牢記的第一件事是要遵守工作場所的安全衛生規程,各種安全規程很多是從我們前輩的事故、傷害等經歷中總結出來的,我們應該嚴格遵守。
任何操作都應有正確的程序,它是能夠使操作「順利」「安全」「容易」進行的方法。因此,不按程序操作,就可能造成事故、傷害。有人認為「按自己的方式做就行」,按程序「太麻煩」,但「欲速則不達」。只有忠實的遵守操作程序,安全才能有保障。
2、崗前安全早預知
上崗前,要搞清楚工作中的注意事項,有不清楚的地方要積極提問,直到弄清楚。要檢查自己作業的范圍有無安全問題?有無打滑、摔到的危險?使用的工具、用具有無損壞?使用的材料、機械有無異常?在工作中要隨時想一想「下一步要進行的作業存在什麼危險」「如何才能避免這種危險」。嚴禁隨意進入危險區域和亂動閥門、電氣開關等
3、安全常規知識
1)為生產需要所設的坑、壕、和池,應該有圍欄或者蓋板。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堆放,應該不妨礙操作和通行,廢料要及時清除。
3)工作場所應保持清潔整齊。
4)散放易燃易爆物質的場所,應該嚴禁煙火。
5)對於易燃、易爆、燒灼及有靜電發生的場所作業的工人,禁止發放和使用化纖防護服及用品。
4、常見觸電事故的主要原因:
(1)電氣線路、設備安裝不符合安全要求。
(2)非電工任意處理電氣事務。
(3)移動長、高金屬物體碰觸電源線、配電櫃及其他帶電體。
(4)操作漏電的機器設備或使用漏電電動工具。
(5)電鑽等手持電動工具電源線破損或松動。
(6)電焊作業者穿背心、短褲,不穿絕緣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鉗誤碰自身。
(7)臨時線使用或管理不善。
(8)配電設備、架空線路、電纜、開關、配電箱等電氣設備,在長期使用中,受高溫、高濕、粉塵、碾壓、摩擦、腐蝕等,使電氣絕緣損壞,接地或接零保護不良而導致漏電。
(9)接線盒或插頭座不合格或損壞。
❽ 鋼結構車間員工安全生產理念培訓
一、安全責任制
1、公司總經理對公司的勞動保護,安全生產負全部的責任。認真貫徹執行相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安全生產小組,定期向經理層會議報告本公司安全生產情況和措施;制定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制等制度;定期研究和解決生產中的安全問題;對職工進行安全和遵守紀律的教育;督促各級領導和各部門做好本職范圍的安全工作;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先進經驗;主持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處理意見和整改措施。
2、工程師或分管安全工作的助理工程師,對本公司勞動保護,安全生產的技術工作負總的責任,在組織編制和審批生產組織設計(生產方案)和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時,必須制訂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負責提出改善勞動條件的項目和實施措施;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安全技術問題;參加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技術鑒定意見和改進措施。
3、總經理、副總經理應對本單位勞動保護,安全生產負具體領導責任。認真執行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不違章指揮;制訂和實施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安全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制止違章作業;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術和安全紀律教育;發生事故及時上報,並認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和實現改進措施。
4、車間主任、生產員對所管工程的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組織實施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現場搭設的腳手架和生產用電,生產機械設備。都要組織驗收合格後,才能使用;不違章指揮,制止工人違章作業;認真消除事故隱患;發生事故要立即上報,保護現場參加調查處理。
5、班組長要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領導本班組安全作業,認真執行技術交底,有權拒絕違章指揮;班前要對使用的機具設備,防護用具及作業環境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採取改進措施,或報告車間主任及安全員;組織班組的安全活動,開好班前安全生產會;發生事故立即向車間主任報告。
6、公司的生產、技術、機械設備、材料、財務、勞資、教育、衛生等各級職能部門,都應在各自的業務、職責范圍內,對實現安全生產的要求負責。
7、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是在總經理、副總經理領導下的安全檢查機構,其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本制度和公司的有關規章制度;做好安全管理和督促檢查工作;進行事故統計分析、上報,參加事故調查;安全檢查;生產組織設計編制;推廣先進經驗;新工人和特殊工種安全教育等項工作。經常深入現場督促檢查,制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遇有險情有權暫停生產,及時報告領導處理。
二、安全技術管理
1、建築、安裝工程的生產組織設計(生產方案)都必須根據工程特點、生產方法,勞動組織和作業環境等情況,提出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
2、生產現場的道路、排水、生產用水管道、生產用電線路、設備安裝、材料堆放、臨時設施等,都要符合安全、衛生、防水、防火要求,並加強管理,做到安全生產,文明生產。
3、生產現場必須圍欄。場內坑、溝、各種生產預留孔洞,必須有安全防護措施。
4、實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開工前,技術負責人要向生產員交底、工程概況、生產方法,安全技術措施等;生產員要按工程進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有關班組長進行安全技術交
底;班組長每天要向工人進行作業環境的安全交底。
5、加強季節性安全生產防護工作,夏季要防暑降溫,冬季防寒防凍、大風、雨、雪前、後生產用電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可靠,方能使用;雨、雪、霜後要採取防滑、防凍措施。
三、安全紀律
1、全體職工都要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學習和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積極參加各項安全活動。
2、服從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的指揮,不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未經許可不得從事非本工種作業,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不在禁止煙火的地方吸煙、動用明火。
3、生產現場《安全生產六大紀律》:
⑴凡赤腳、穿拖鞋、穿高跟鞋,班前飲酒、帶小孩者,不得進入現場。
⑵工作時間不準打鬧、喧嘩、嗑睡,不準往下亂拋材料、工具等物件,嚴禁爬行車、乘吊欄上下。
⑶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四米以下高空作業要掛安全網或者有適當的安全措施。
⑷不懂電氣和機械的人員,嚴禁使用和玩弄機電設備。
⑸機電設備必須有安全防護措施,安全防護裝臵必須安全有效,方能使用。
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1、廣泛開展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使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產的科學知識,掌握安全操作方法,自覺遵守安全生產的法令和制度。
2、新工人(包括合同工、臨時工、學徒工、實習和代培訓人員)必須進行入場前安全教育方可進入操作崗位。
3、電工、焊工、機修工、起重工、機操工和各種機動車司機,要經過培訓經考核合格持有上崗證後方能獨立操作。
4、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生產和調換工作崗位時,要對操作人員進行新技術操作和新崗位的安全教育,未經教育,不得上崗操作。
5、加強專、兼職安全檢查員培訓。公司每年組織全體專職安全檢查員學習培訓不少於一次,並協助公司每年組織班組兼職檢查員學習培訓不少於一次。
安全檢查制度
1、定期檢查
⑴公司對生產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每月應組織嚴格認真的檢查,檢查人員應有公司有關領導、質安科及有關科室負責人和安全員參加。
⑵各車間生產隊每半月進行一次安全自我檢查。
⑶必要時公司,生產隊組織單項安全檢查。
2、每次檢查均要有領導幹部、技術人員和專、兼職安全員參加,檢查內容要有重點、有標准,要評比記錄,列入單位考核內容。
3、每次檢查要邊查邊改。對較大的隱患,要定人、定措施、定日期、限期完成,消除隱患。
4、對整改不力或沒有認真進行整改的生產現場應按照安全管理規定進行強制性整改或處罰。
5、每次進行檢查都要做好檢查記錄,記錄應包括:檢查人員、檢查部位、檢查時間、隱患整改責任人等。
工傷事故調查、處理制度
1、職工在作業時間和生產區域內從事與生產有關的工作所發生的傷亡事故都要逐級上報公司,不得隱瞞、虛報或拖延不報。
2、發生重大傷亡事故要立即上報,由公司在事故後24小時以內向有關部門報告。
3、一般輕傷事故,由項目部在5天內審核結案並上報公司。
4、重傷1-2人的事故,公司組織事故調查和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分意見。
5、一次重傷3-5人或死亡1-2人的事故,由公司組織事故調查組,提出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報主管部門批復結案。
6、事故處理結案後,各級領導要認真執行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決定,處分材料要裝入本人檔案,並向職工宣傳。對有意拖延或拒絕執行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7、對不聽勸阻,違反操作規程發生的一般事故,事故責任在本人的,所造成的後果概由責任人負責;對玩忽職守,違反操作規程發生的重大事故,要嚴肅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機械設備管理制度
生產車間的機械設備是固定資產的組成部分,是實現機械化生產的重要物質保證,為了適應不斷發展的形勢需要,加速建築工業化的進程,實現建築業的高速度、高效益,因此,必須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管理。 機械設備的管理,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改革管理體制,健全管理機構,建立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各種規章制度,堅持為生產服務,為科研服務,為基層服務的方向。建立一支專業管理和兼職管理相結合的設備管理隊伍,實行管、用、修相結合,專業修理並舉的方針,不斷改善公司的設備管理工作,為促進公司的生產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提供良好的裝備條件。根據上述原則和公司的具體情況,特製定本條例。
一、機構設備
公司設立機械設備科,負責全公司的機構設備的管理工作,並指定一名領導負責所屬單位機械管理的日常工作,機管員實行業務上接受基層和機械設備科的雙重領導。
二、設備管理
1、企業所有設備,統一由機械設備科進行編號,機械設備科和基層同時立帳,主要設備要建立設備檔案,設備調動時隨機調動,報廢時,檔案同時送批。設備的備件圖冊和設備歷次修理記錄,事故報告由機械設備科歸檔,說明書安裝圖冊由基層設備員保管。
2、基層機管員必須做到申報各種材料零配件,計劃填報各種有關的統計報表,每年四季度做出次年新設備購臵,大修計劃送機械設備科審批,計劃在執行過程中需更改,需再次提出申請,經機械設備科批准後方可實施。
3、報廢設備申請,必須在當年三季度報出,由公司組成鑒定小組進行鑒定,報經主管領導審定後報廢。經批准報廢後的設備殘值按財務有關規定處理。
4、各種設備所提取的二項費用必須用於設備的更新改造。大修理開支,不得移給他用。
5、技改費、設備折舊費,公司和基層按「四〃六」掌握使用,公司集中的資金用於購臵大型設備,技術引進。
6、對設備進行改裝、革新,必須堅持先進科學、實用經濟的原則,一般的改裝技術革新由機械設備科審批,重大的項目由主管經理批准,改裝和技術革新項目,必須連續運行六個月經鑒定確認可行後才以驗收。否則,其費用在生產成本中支付。
7、開展群眾性的機械管理活動,每年進行兩次設備檢查評比工作,交流經驗,年終進行一次紅旗設備、操作能手評優活動。
8、對新購臵的小型設備一個月內必須投入使用,中型設備二個月內投入使用。
9、設備閑臵六個月以上的,可申請報停,但設備報停以前必須完好,啟用時必須履行啟用報告,停用期間不得提取二項費用(折舊費、大修理費)。
10、機械設備的租賃必須徵得公司同意後,方可對外租用,並參照機電設備台班費收取標准及公司有關規定收取費用,設備在同意租用後需交付一定的押金,在租賃期中造成損壞由租賃者負責修理和賠償。
三、機械設備的使用
1、貫徹「人機固定」的原則,建立定人、定機、定崗位的責任制,大中型機械實行機長負責制,小型機械實行機組(班)負責制。
2、所有機操人員必須持證操作,熟練操作技能做到四懂三會(懂原理、懂構造、懂性能、懂用途,會操作、會保養、會排除故障)。
3、新設備或經過大修,改裝的設備,必須進行試運轉並進行走合,走合期內按規定減載限速,並掛「走合期」標志以示區別。
4、機械設備不得超負荷運行,特殊情況需經機管員同意並取得可靠數據後作業,大型設備必須徵得機械設備科的認可。
5、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因操作不當造成非正常損壞或性能降低及停產均為設備事故,事故大小的劃分: 一般事故:損失價值20-200元內,停產三天以上; 大事故:損失價值200-2000元以內停產十天以上; 重大事故:損失價值2000元以上,停產一個月以上。凡是發生事故必須填寫設備事故報告單報機械設備科備案。事故處理應做到三不放過: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未經過處理或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範措施不放過。對於事故責任者,根據情節輕重及損失大小應分別進行教育、處分、經濟制裁,直到追究刑事責任,對好的典型及有功人員應予表揚和獎勵。
四、設備的保修保養修理
1、設備的保養、修理,實行專業修理與操作人員日常維修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日常保養維修,推行「十字作業法」做到定期保養及時修理。
2、設備的日常保養由操作人員進行、小修由操作人員和機修工人共同完成。
3、設備大中修由機修廠完成,修理計劃由基層和機械設備科共同編制,公司下達生產計劃執行。
4、設備的修理應本著質量第一的原則,各道工序應有專職檢驗員檢驗,總體驗收必須有主修技術人員會同送修單位代表經試車合格後,共同簽署意見方能出廠,中大型設備機械設備科參加試車驗收。
5、凡由機修廠承擔修理的設備實行「三包」(包修、包費用、包保用期),經大中修出廠的設備應有六個月的保用期,在保用期內損壞或出現嚴重故障時按如下辦法辦法。 (1)修方責任造成,由機修廠無償限期修復。 (2)由於操作不慎,保養不好,而造成的損壞送修單位負責。 (3)設備修理出廠後,修理單位填寫設備修理記錄表,交送修單位或機械設備科存檔。
設備使用交接班制度
1、機械設備進入車間、經安裝調試後投入運行、工程完畢後的收據,都必須嚴格的履行交接手續。由公司機管人員、機操班長之間進行,平日分班作業進行交接由機操工之間進行。
2、機械設備無論是運行或停班,都必須認真的填寫機械履歷表,按要求說細填寫跟班記錄。
3、上一班操作人員向下一班接交人員應交清事項。
(1)機械的使用性能,隨機機械履歷書。
(2)運轉中會常遇見以的一般情況和應急措施。
(3)交工作任務生產生產應該注意的隱患事項。
(4)交工具資料和領用記錄。
4、當班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應排除後方能進行下一班的交接工作。
5、設備內不潤滑、外不清潔、油量不足,不能進行交接。
公司防火安全委員會職責
1、負責對全公司各單位的防火安全工作進行檢查、督促。
2、凡重大節日在主管付總經理的領導下,組織對全公司各單位進行防火安全大檢查,在檢查中發現的火險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
3、對在公司范圍內發生的火災事故,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起火原因,分清事故性質,並將起火原因、損失情況、處理意見以及採取的整改措施,寫出書面報告,上報縣防火安全委員會。
4、對全體職工經常進行防火安全的宣傳教育,教育職工遵守防火安全制度,嚴防火災事故的發生。
5、負責對全公司各單位義務消防隊的培訓以及檢查督促各單位消防器材的管理和更換工作。
防火安全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精神,為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本制度。
一、工作、生產現場防火制度
1、廠房內嚴禁燒火、燒水,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違者罰款100元。
2、保持消防池、桶經常水滿。故意在消防池內洗澡、洗滌污物者,罰款50元。
3、修理人員在清洗、焊接油箱、油桶時要注意防火,特別是用汽油清洗配件時,嚴禁煙火。由於修理人員違章操作,發生火警者(但未造成損失)罰款50-100元。火災引起損失者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並負責賠償經濟損失,重者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4、修理庫房工作場地,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違者罰款100-300元。
5、嚴禁在生產現場有易燃易爆物品及場地內燒火燒水,違者罰款100-300元。
二、物資倉庫防火制度
1、倉庫內嚴禁煙火,在倉庫內吸煙者一律罰款100-300元。
2、倉庫易燃易爆物品的堆放,要符合按其性質分類隔貯存,由工作責任心不強造成事故者,給予行政處分。造成經濟損失者視情節嚴肅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3、油漆庫、貴重器材倉庫,要杜絕火源,車庫附近搭設柴火棚,廚房堆放雜物者,堅決拆除,並罰款300元。
4、盛夏高溫時期,倉庫內要保持通風,照明線路安全,由室內溫度過高發生火警、火災應追究保管人員的責任,視情節嚴肅處理。
三、生活福利設施防火制度
1、食堂內不得堆放任何易燃易爆品及有毒物品,違者罰款50-200元。
2、爐灶燒火要有專人看管,因工作人員工作上不慎引起火警、火災事故,輕者追究責任行政處分,重者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3、宿舍區走廊、過道處嚴禁堆放柴火和易燃物品,不準在走廊上燒火做飯,違者罰款50-100元。
4、嚴禁私人隨便亂拉接電燈線,禁止燒電爐、熱水器等,違者沒收電爐、熱水器等,違者罰款50元。
5、消防器材臵放,定期檢查更換,有意損壞消防器材者罰款100-200元並負責賠償。
安全生產責任制
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各項安全管理的制度的核心,只有健全和完善責任制度才能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層層有人負責,事事有人管理,使所有職能部門都能各盡其責,形成安全生產的管理體系。
總經理職責
一、負責履行對公司的經營方向、生產計劃、經濟指標的執行,落實等重大問題進行指導、檢查、監督,並決定公司管理幹部的考核和任免。
二、主持召開行政會、經濟辦公會、討論解決行政生產中的重大問題。協調各副總經理和各部門之間的關系,統一思想、統一步調、統一行動,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三、根據生產生產和經營管理的實際需要,決定總公司內部行政機構設臵和人員配備,考核和任免副職和各科室的幹部。
四、按照國家規定,決定企業的工資和對職工獎懲(包括晉級和開除等處分)。
技術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
1、技術負責人認真貫徹國家和上級的有關規定和安全技術標准,對公司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方面的技術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2、在組織編制生產組織設計或生產方案時要同時編制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將安全措施滲透到生產組織設計的各個環節中,並檢查執行情況;
3、組織安全技術攻關活動,採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時,亦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負責審查改善工人勞動條件的技術措施項目,認真解決生產中的安全技術問題;
4、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術教育;
5、參加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技術鑒定意見和改進措施;
6、支持和配合好安全監督人員的工作。
車間主任安全責任制
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法令和制度以本公司的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
二、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按規定搞好安全防範措施,把安全生產落實到實處,在各種經濟承包中必須包括安全生產做到講效益必須講安全,抓生產首先必須抓安全。
三、嚴格安全管理,認真組織落實生產組織設計(或生產方案)中的生產安全技術措施,建立統一規格的五牌一圖,現場有安全標志、色標、警示牌,做到文明生產。
四、領導所屬班組定期召開安全工作例會,認真開展每周一次安全日活動、對照建築生產安全檢查表,經常檢查生產現場的安全管理,認真查好事故隱患,制定級宏的安全技術措施,確保生產全過程的安全生產。
五、組織班組學習安全操作規程,並檢查執行情況,對新工人必須進行安全教育,特別勞動用工的管理和教育、教育工人章遵守紀和正確使用安全防範設施和防護用品負責檢查特殊作業人員是否有持證上崗。
六、督促指導班組絹嚴格按工藝規程和安全技術操作,制止違章指揮和冒險作業的行為。
七、對車間不安全隱患,由公司安全部門安全員所發出隱患通知書必須簽字,並按通知限期整改。
八、發生重大傷亡事故,重大未遂事故,要保護現場,立即報告參加事故調查處理,填表上報,落實整改措施,虛報或有意拖延報告,更不能擅自處理。
九、車間建立安全崗位責任制和防火措施,督促有關人員做好生產安全各項技術資料。
安全員安全責任制
一、在車間主任部和安全科的領導下,督促本車間職工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頒布安全法規,及企業制定的安全規章制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糾正和向領導及時匯報。
二、參加本單位承擔工程的安全技術措施制定及向班、組逐條進行的安全技術交底驗收,並履行簽字手續。
三、深入現場每道工序,掌握安全重點部位的情況,檢查各種防護設施,糾正違章指揮,冒險蠻干,執罰要以禮服人,堅持原則,兼公辦事。
四、參加隊長組織的定期安全檢查,查出的問題要督促在限期內整改完,發現危險及職工生命安全的重大安全隱患,有權制止作業,組織職工撤離危險區域。
五、發生工傷事故,要協助保護好現場,及時填表上報,認真負責參與工傷事故的調查,不隱瞞事故情節,真實地向有關領導匯報情況。
車間工長安全責任制
一、對本車間的安全工作在技術上全面負責。
二、對全隊職工進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在日常的安全生產中,負責進行技術指導。
三、認真貫徹執行上級的安全技術措施,結合具體情況,向單位工程負責人做好深入細致的安全技術交底,詳細交待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操作方法,及時糾正一切違反安全操作的現象,確保安全生產文明生產。
四、全隊的安全檢查和工傷事故的處理,針對存在的問題,從技術上提出改進措施,並督促其實現。
五、採取新技術、新機具、新的生產方法時,提出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和操作方法。
六、參加一切工傷事故調查處理,並從技術上提出改進措施,督促實現。
工人安全生產職責
一、牢記「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積極參加安全競賽和安全活動,接受安全教育。
二、認真學習和掌握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及有關方面的安全知識,努力提高安全技術,自覺遵守安全生產的各項制度,堅守崗位。聽從安全人員的指導,做到不違章冒險作業。
三、隨時檢查工作崗位的環境和使用的工具、材料、電氣、機械設備,做好文明生產工和各種機具的維護保養工作,發現隱患及時處理或上報。
四、團結友愛精神,安全生產做到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對新工人要積極傳授安全知識。維護一切安全設施和機具,做到正確使用不擅自拆改。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五、遇有人身危險而無措施保證的和業。工人有權拒絕生產、同時立即報告或越級報告有關部門。
六、參加安全活動,提出改進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隱患的建議。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