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租100畝農業用地種柑橘有補貼嗎
你好,暫時沒有什麼補貼
⑵ 南方丘陵地區立體農業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種植水稻 B。種植小麥 C。種植柑橘 D。種植香蕉 說明下理
我認為是C。水稻一般抄是襲平原地區或低平的谷地等;小麥必須在北方即秦嶺淮河以北;香蕉對熱量要求高,種植的位置比較靠南,主要在台灣廣東海南福建廣西雲南等,種植范圍較窄;南方丘陵包括范圍廣泛,如浙閩丘陵,兩廣丘陵等,柑橘適宜亞熱帶其種植范圍較廣
⑶ 柑桔產業農業科技指導員手冊怎樣填寫
網路 網路知道 農業科技 中新科技 可喜可賀 富硒產業園
⑷ 柑橘基層農技推廣分戶指導方案和指導記錄怎麼寫
你先了解下情況,說不定會
⑸ 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的科研情況
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以 應用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根據全國柑桔產業發展需要和學科發展需求,著重解決柑桔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全局性和關鍵性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大力加強開發研究,推廣科研成果,開展科技咨詢和人員培訓;組織協調全國性重大科研或科技項目協作;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編輯出版全國性專業刊物。
建所50年來,先後獲得各項研究成果15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勵成果10項,部省級獎勵成果51項),專利10項(「十五」以來,獲得科研成果12項,申請專利6項,新品種審定5個,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准15項);編著和參加編著科技著作100餘部,發表論文1800餘篇(「十五期間,發表論文341篇,出版專著14部)。
柑桔所現有植物病理學、果樹學和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植物病理學、作物遺傳育種學、作物種質資源學、果樹學、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土壤學、微生物學、植物學、細胞生物學等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26人,招收研究生228人,其中碩士202人,博士26人,博士後6人。
重點研究領域:
品種資源收集評價和利用工作,通過全國柑桔栽培品種和野生資源調查收集,建立起「國家果樹種質重慶柑桔圃」,已經保存柑桔類種質資源1268份,涵蓋柑桔亞科植物中10屬25種14變種;此外,在「國家柑桔苗木脫毒中心」的無病毒良種庫已保存396個優新品種原種材料。初步建成了柑桔種質收集、保存、鑒定和評價利用的研究體系,在柑桔分類、系統演化、分子進化、種質創新及其理論基礎以及基因發掘利用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柑桔育種工作,主要致力於引種、選種、雜交育種、輻照育種、基因工程育種和航天育種,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柑桔(含砧木)優新品種;開展柑桔遺傳育種領域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探索柑桔重要性狀遺傳規律,創新育種技術;開發和利用分子標記、轉基因產品及其檢測技術。
柑桔栽培與生理研究方面,系統開展柑桔大小年結果、花芽分化機理及其調控、保花保果、營養診斷、缺素症矯治與精準施肥、菌根調查與篩選、水肥一體化灌溉施肥、水分生理與節水灌溉、產地環境與生態修復、果園水土保持、果品質量控制、精準管理、遠程決策、良好農業規范(GAP)管理模式、果園規劃設計、留樹貯藏等領域的研究或技術開發。
柑桔病蟲害防治研究,在柑桔病害方面,著重研究病毒病和類似病毒病害、真菌病害及線蟲病,調查鑒定在國內發生分布情況,篩選柑桔抗病品種,開展柑桔病害分子檢測與分子病理學、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體系技術、非疫區建設關鍵技術、危險性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等研究。在柑桔蟲害方面,著重研究蟎、蚧類害蟲的生物學特性、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開展柑桔蟲害與分子昆蟲學、天敵資源與開發利用、生物源農葯研發和新農葯篩選等研究。保存182種柑桔害蟲標本,22種病害標本,62種害蟲天敵標本。
貯藏加工研究方面,系統開展柑桔果實采後生理、采前處理及采後商品化處理、貯藏期包裝方法、防腐保鮮劑篩選、產地高效節能貯藏、通風貯藏、製冷貯藏、濕冷貯藏、柑桔適宜加工品種篩選、加工新產品和新工藝、加工副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加工技術與裝備等研究。
柑桔質量安全與標准研究,主要開展柑桔全程質量安全控制技術、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質量安全標准、溯源檢測技術、新型分離介質及其在農葯檢測中的應用等研究,有關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修)訂以及柑桔苗木、鮮果及加工品質量等監督檢驗工作。
宏觀發展與信息研究。開展全國柑桔生產區劃、良種區劃和生態區劃研究,國家和區域柑桔發展規劃編制,產業信息資源研究,專業信息資料庫及其檢索系統研究開發,專業期刊編輯出版,我所門戶網站建設,智能化專家決策支持系統研究與建立,多維柑桔數據模型與虛擬技術研究,柑桔信息監測與速報系統研究與建立,柑桔現代教育和遠程培訓系統研究與建立等。
由該所完成的」柑桔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體系的建立「成果,對新一輪柑桔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全國柑桔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體系已初具雛形,部分省市已全部採用無病毒良種苗木。該所主持的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攻關專項」三峽庫區柑桔生態經濟系統重建關鍵技術研究「,有效地支撐了三峽庫區生態友好型高效柑桔產業發展和亞洲最大橙汁加工基地建設;該所組織的柑桔轉基因抗潰瘍病品種研發和基因晶元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該所獲得的主要國家級成果獎有:
1、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中育7號甜橙育成與應用;
2、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柑桔良種無病毒三級繁育體系構建與應用、國家果樹種質圃的建立、果樹資源性狀鑒定及優化種質篩選;
3、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哈姆林甜橙的引種及推廣、國外果樹引種試種研究與利用;
4、全國、省、市科學大會獎3項:柑桔罐藏品種研究、應用抗生素防治柑桔黃龍病、雲南紅河橙—柑桔屬大翼橙亞屬的一個新種;
5、「國家科技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1項:《中國南方果樹》。
⑹ 浙江省用農業怎樣防治柑橘小實蠅
冬季清園
在柑橘小實來蠅越冬成蟲自羽化前深翻土壤,使之不能羽化出土,也可適當採用化學葯劑防治,如用有機磷殺蟲劑如45%馬拉硫磷EC500~600倍、48%樂斯本EC800~1000倍液在土面潑澆。
銷毀蟲果、落果
在果實成熟期,每隔5d摘除果園內蟲果,揀拾落果和爛果,並集中掩埋、用水浸泡或漚肥。掩埋:把蟲果、落果、爛果埋入50cm以上深度的土坑中,並用土覆蓋嚴實。用水浸泡:將蟲果、落果、爛果倒入水中浸泡,應不少於8d;也可用滅蠅胺WP7500倍液葯液浸泡2d;此外,還可把收集的蟲果、落果、爛果倒入漚肥的水池中長期浸泡。
砍除零星雜果,切斷橋梁寄主
在柑橘、柚子等果樹的主產區內,盡量砍除零星種植的桃、李等易受柑橘小實蠅危害果樹。
⑺ 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項目是什麼
中國農業科學院直屬的研究所之一。1960年10月建立,位於四川省重慶市北碚區歇馬鎮。第一任所長曾勉。
該所主要以柑橘及其近緣植物為研究對象,收集、保存、評價柑橘遺傳資源,改良接穗品種和砧木,研究提高柑橘果樹產量、品質和防治主要病蟲害、果園雜草及其他自然災害的關鍵技術,研究產品包裝、貯運及加工利用。
該所設有品種資源、遺傳育種、栽培、土壤農化、植物保護和貯藏加工6個研究室,還設有試驗場、實驗技術室和科技情報圖書室。1988年有職工450名,其中科技人員110名,包括高級研究人員26名。試驗用地面積80公頃。
中國國家柑橘種質資源圃設在該所。收集保存柑橘種質資源1200份。1960年以來通過野外調查與採集,發掘並鑒定出一批柑橘野生種和新的資源。對保存的種質資源進行了系統的鑒定、評價和利用研究;通過人工雜交、理化引變培育出一批無核、優質、豐產、特殊採收期和抗逆性強的品種(系);採用組織培養技術從胚乳中誘導成苗三倍體植株,並開展愈傷組織繼代培養等研究;研究柑橘栽培生理、植物激素應用,經過田間實驗提出不同條件下達到柑橘豐產的綜合措施;針對中國柑橘產區的不同土壤類型,研究提高柑橘園土壤肥力的技術措施,包括柑橘菌根及其他土壤微生物的利用及微量元素營養。系統研究了中國柑橘主要病毒類病害的分布、發生發展規律、傳病媒介、指示植物鑒定、莖尖微芽嫁接和其他培育無病毒苗木及綜合防治技術。柑橘其他主要病蟲害及生物防治技術也設有專題研究。對柑橘采後主要研究鮮果保存技術,使甜橙采後在自然通風貯藏庫條件下,保鮮期達150天,損失率控制在10%以內,同時開展了果品綜合加工的研究。此外,進行關於發展中國柑橘生產的宏觀戰略研究。
該所與美國、日本、義大利、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家及國際柑橘學會、國際園藝學會、國際柑橘病毒學會、國際植物遺傳資源委員會(IBPGR)等國際學術團體開展學術聯系和交流。
該所在柑橘主產區設有技術示範基點,以盡快推廣科研成果。所內設有柑橘技術培訓中心,招收來自全國各柑橘生產省(自治區)的學員進行培訓。該所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統一安排下承擔著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任務。主編《中國柑橘》季刊,編輯《柑橘科技文摘》。
⑻ 農業技術工作總結 農業局工作總結 農業技術人員工作總結
我自己寫的時候整理的,你參考一下!
《農業局個人思想工作匯報》
《農業技術人員工作總結》
《農業局個人工作總結》
《2010年農業技術工作總結》
《農業局年終工作總結》
⑼ 農業種植柑橘補貼多少
要形成規模,具體的咨詢當地農業主管部門。
申報條件
()屬於優勢農產品或特色農產品布局規劃區域。
(2)生產區域集中連片,依託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化龍頭企業須經縣級以上(含縣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認定。
(3)農民有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的積極性,並執行統一的生產加工技術規程。
(4)當地政府重視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村級有技術服務能力,村級財務管理規范。
2.資金使用范圍和補助標准
每個項目補貼10—20萬元。具體范圍和標准如下:
A類:特色園藝
(1)良種苗木。對蘋果、梨、葡萄、柑橘、茶葉、蠶桑等良種苗木應用進行補貼,補貼標准200元/畝。
(2)優質果袋。對蘋果、柑橘、梨、葡萄、香蕉等使用優質套袋進行補貼,補貼標准200元/畝。
(3)種植業生產設施設備。具體包括:
——對蔬菜大棚、溫室、小蠶共育室建設費用,補貼25%;佔地400平方米左右的標准大棚補貼上限1000元/個,佔地1畝的節能日光溫室補貼上限3000元/棟,佔地100平方米的小蠶共育室補貼上限3000元/棟。
——對蘋果、柑橘、梨等滴灌、噴灌設備,補貼500元/畝。
——對小型選果機械補貼5000元/台;對小型採茶機、修剪機等補貼30%,補貼上限1000元/台;對覆蓋50畝的頻振式殺蟲燈,補貼300元/盞;對噴葯機具補貼50%,補貼上限300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