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外科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外科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1-01-06 18:24:59

① 哪個醫院感染科好一點兒

當然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北京兒童醫院是國內著名的兒科醫療中心,設有專業病房個,病床970張,年門診量210餘萬人次,住院病人3萬餘人次,手術1.3萬例。現有職工1600餘人,其中醫技人員1293人,有高級職稱190餘人。

北京兒童醫院不僅具備先進的醫療設備、完善的基礎設施、雄厚的技術力量,而且擁有國內兒科界僅有的三位院士,同時還有眾多的國內外著名專家、教授,他們分別擔任國際兒科學會執行委員和常務委員;太平洋地區小兒外科學會地區主席;亞洲小兒外科學會理事;亞洲兒科學會執行委員;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兒童醫院管理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會、中華醫學會急診專科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

北京兒童醫院擁有小兒血液專業、急救專業、普外專業和中醫專業4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及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中心、小兒脊柱外科中心、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中心等14個市級醫療中心,在小兒復雜先心病的手術治療、肝腎移植、各類脊柱畸形的矯正、腹胸腔鏡治療、急腹症及創傷治療以及神經、呼吸、內分泌、腎病、血液透析、泌尿、耳鼻喉、纖維支氣管鏡、影像技術等專業疾病的診斷治療及診療設備居國內領先地位,並率先在國內將兒科就診年齡擴大到18歲。

北京兒童醫院不僅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而且在國際兒科界也有廣泛影響。張金哲院士獲英國皇家醫學兒外科學會 「丹尼斯-布朗」獎和印度「甘地」金盾獎章、胡亞美院士獲亞洲突出貢獻兒科醫師獎、江載芳教授獲亞洲突出貢獻兒科醫師獎和道格拉馬奇獎、楊永弘教授獲國際傳染病學會Aventis Pasteur獎及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稱號。

北京兒童醫院與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瑞典、德國、法國、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兒童醫療機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和廣泛的合作。

② 神經外科手術後最常見的院內感染菌是哪種

院內感染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如克雷伯桿菌性、綠膿桿菌等。
一般需要做細菌培養才能確定病原菌。

③ 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細菌可能來源於哪些方面

根據感染來源不同,醫院感染分為:

(一)內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指免疫機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發生醫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攜帶者,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引起自身感染。

(二)外源性感染 指由環境他人處帶來的外襲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

1.交叉感染 在醫院內或他人處(病人、帶菌者、工作人員、探視者、陪護者)獲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2.環境感染 由污染的環境(空氣、水、醫療用具及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如由於手術室、空氣污染造成病人術後切口感染,注射器滅菌不嚴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等。

三、常見的醫院感染

(一)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常發生在一些慢性嚴重影響病人防禦機制的疾病,如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氣管切開術、安置氣管導管等病人中。判斷肺部感染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X線透視或照片,其發生率在醫院感染中約佔23.3%~42%。肺部感染對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狀態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脅性大,病死率可達30%-50%。

(二)尿路感染 病人在入院時沒有尿路感染的症狀,而在其住院期間24小時後出現症狀(發熱、排尿困難等),尿培養有細菌生長,或雖無症狀,但尿標本中的白細胞在10個/ml以上,細菌多於105/ml,都可判為尿路感染。我國統計,尿路感染的發生率在醫院感染中約佔20.8%~31.7%, 66%~86%尿路感染的發生與導尿管的使用有關。

(三)傷口感染 傷口感染包括外科手術及外傷性事件中的傷口感染,判斷傷口感染主要看傷口及附近組織有無炎性反應或出現膿液,更確切是細菌培養。據統計傷口感染發生率在醫院感染中約佔25%。

(四)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不僅在健康人中可以傳染,在病人中更易傳染。病毒性肝炎可分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種。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傳染源是病人和無症狀感染者,經消化道傳染。病人排出帶有病毒的糞便,未經消毒處理,污染了水源或食物,人們誤 食了未煮沸的水或未煮熟的食物而被傳染,即糞-口傳染。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的傳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攜帶者,病毒存在於血液及各種體液中,傳染性血液可透過皮膚、粘膜的微小損害而感染,還可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或通過輸注血液製品,密切性接觸而傳染。

(五)皮膚及其它部位感染 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皮膚或皮下組織化膿、各種皮炎、褥瘡感染、菌血症、靜脈導管及針頭穿刺部位感染、子宮內膜感染、腹內感染等。

住院病人中凡有氣管插管、多次手術或延長手術時間、留置導尿、應用化療、放療、免疫抑制劑者,以及老年病人,均應視為預防醫院感染的重點對象。

四、醫院感染的促發因素

(一)主觀因素 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認識不足;不能嚴格地執行無菌技術和消毒隔離制度;醫院規章制度不全,無健全的門急診預檢、分診制度,住院部沒有入院衛生處置制度,致使感染源傳播。此外,缺乏對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不能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二)客觀因素
1.侵入性診治手段增多 據統計,美國每年因使用醫療器械而發生感染者占醫院感染的45%。如內窺鏡、泌尿系導管、動靜脈導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吸入裝置、臟器移植、牙鑽、采血針、吸血管、監控儀器探頭等侵入性診治手段,不僅可把外界的微生物導入體內,而且損傷了機體的防禦屏障,使病原體容易侵入機體。

2.使用可抑制免疫的治療方法 因為治療需要,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接受化療、放療後,致使病人自身免疫機能下降而成為易感者。

3.大量抗生素的開發和普及 治療過程中應用多種抗生素或集中使用大量抗生素,使病人體內正常菌群失調,耐葯菌株增加,致使病程延長,感染機會增多。

4.易感病人增加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過去某些不治之症可治癒或延長生存時間,故住院病人中慢性疾病、惡性疾病、老年病人所佔比例增加,而這些病人對感染的抵抗力是相當低的。

5.環境污染嚴重 醫院中由於傳染源多,所以環境的污染也嚴重。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是感染患者的病房,廁所的污染也很嚴重,抽水馬桶每抽一次水都可能激起大量微生物氣溶膠。病區中的公共用品,如水池、浴盆、便器、手推車、拖布、抹布等,也常有污染。

6.對探視者未進行必要的限制 對探視者放鬆合理和必要的限制時,以致由探視者或陪住人員把病原菌帶入醫院的可能性增加。

④ 外科手術感染,細菌可以來源何處

根據感染來源不同,醫院感染分為:

(一)內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指免疫機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發生醫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攜帶者,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引起自身感染。

(二)外源性感染 指由環境他人處帶來的外襲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

1.交叉感染 在醫院內或他人處(病人、帶菌者、工作人員、探視者、陪護者)獲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2.環境感染 由污染的環境(空氣、水、醫療用具及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如由於手術室、空氣污染造成病人術後切口感染,注射器滅菌不嚴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等。

三、常見的醫院感染

(一)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常發生在一些慢性嚴重影響病人防禦機制的疾病,如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氣管切開術、安置氣管導管等病人中。判斷肺部感染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X線透視或照片,其發生率在醫院感染中約佔23.3%~42%。肺部感染對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狀態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脅性大,病死率可達30%-50%。

(二)尿路感染 病人在入院時沒有尿路感染的症狀,而在其住院期間24小時後出現症狀(發熱、排尿困難等),尿培養有細菌生長,或雖無症狀,但尿標本中的白細胞在10個/ml以上,細菌多於105/ml,都可判為尿路感染。我國統計,尿路感染的發生率在醫院感染中約佔20.8%~31.7%, 66%~86%尿路感染的發生與導尿管的使用有關。

(三)傷口感染 傷口感染包括外科手術及外傷性事件中的傷口感染,判斷傷口感染主要看傷口及附近組織有無炎性反應或出現膿液,更確切是細菌培養。據統計傷口感染發生率在醫院感染中約佔25%。

(四)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不僅在健康人中可以傳染,在病人中更易傳染。病毒性肝炎可分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種。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傳染源是病人和無症狀感染者,經消化道傳染。病人排出帶有病毒的糞便,未經消毒處理,污染了水源或食物,人們誤 食了未煮沸的水或未煮熟的食物而被傳染,即糞-口傳染。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的傳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攜帶者,病毒存在於血液及各種體液中,傳染性血液可透過皮膚、粘膜的微小損害而感染,還可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或通過輸注血液製品,密切性接觸而傳染。

(五)皮膚及其它部位感染 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皮膚或皮下組織化膿、各種皮炎、褥瘡感染、菌血症、靜脈導管及針頭穿刺部位感染、子宮內膜感染、腹內感染等。

住院病人中凡有氣管插管、多次手術或延長手術時間、留置導尿、應用化療、放療、免疫抑制劑者,以及老年病人,均應視為預防醫院感染的重點對象。

四、醫院感染的促發因素

(一)主觀因素 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認識不足;不能嚴格地執行無菌技術和消毒隔離制度;醫院規章制度不全,無健全的門急診預檢、分診制度,住院部沒有入院衛生處置制度,致使感染源傳播。此外,缺乏對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不能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二)客觀因素
1.侵入性診治手段增多 據統計,美國每年因使用醫療器械而發生感染者占醫院感染的45%。如內窺鏡、泌尿系導管、動靜脈導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吸入裝置、臟器移植、牙鑽、采血針、吸血管、監控儀器探頭等侵入性診治手段,不僅可把外界的微生物導入體內,而且損傷了機體的防禦屏障,使病原體容易侵入機體。

2.使用可抑制免疫的治療方法 因為治療需要,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接受化療、放療後,致使病人自身免疫機能下降而成為易感者。

閱讀全文

與外科醫院感染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