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葯品學術推廣怎麼做
可以做知道推廣。針對性強的軟文答復容易被提問者採納,這樣效果也更好,一條答復可能會有很多人查看,少則幾十,多則幾千以上。數百個6級以上超過5年以上的帳號,老賬號,級別高信用好。現在在線。
㈡ 明天三面葯品學術專員,要求做一個10分鍾xx葯品的演講,各位前輩們,小女求經驗啊
按照這個模式:「是什麼」 「為什麼」「怎麼辦」來講
然後介紹:1、適應症2、用法用量3、不良反應4、禁忌5、注意事項6、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7、葯物相互作用8、過量使用引起的反應。
供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㈢ 醫葯學術推廣和銷售代表哪個更有發展前景更鍛煉人
二者有相同點其目的都是推銷本公司產品,不同點學術堆廣著重介紹新品種回新劑型的葯學前沿科研成答果及被替代品種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達到營銷目的一種營銷模式,而銷售代表不一定具有學術堆廣的責任也有可能是市場上的常規葯品.再者學術推廣須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銷售代表主要有較好的溝通能力,,兩者比起來就先看公司再看自巳更適合,供參考
㈣ 婦產科葯品臨床功效學術交流發言稿
各位來賓、同志們:
你們好!今天,我市護理學術交流會在這里隆重舉行,在此,我謹代表市衛生局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加本次會議的各位護理專家表示親切的問候。同時對充分發揮專業學術團體的作用,積極開展學術交流,大力推廣護理科技知識,為提高護理人員的學術水平,繁榮本地區的護理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的江門市護理學會表示衷心感謝,對為本次學術交流會議順利召開做了大量工作的同志們表示衷心感謝,對為參加本次學術交流會議代表們提供良好服務和一流環境的人民醫院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衷心感謝。
下面,我對市護理學會今後的工作提三點建議:
一、充分發揮市護理學會的專業學術團體的作用,組織廣大護理工作者開展學術交流,引導廣大護理工作者積極開展護理研究,開展對會員的繼續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學術水平和護理技能。
二、加強市護理學會在廣大護理工作者的紐帶和橋梁作用,團結包括公立醫療機構、民營醫院機構和其它機構中的護理工作者,共同為繁榮和發展我市的護理科學事業、促進護理科學技術的普及、推廣和進步而努力。
三、加強溝通,爭取全社會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隨著醫療衛生工作的發展,新形勢、新任務對護理工作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各兄弟學會以及廣大群眾的支持,如何加強溝通,爭取全社會的支持是護理學會工作一項重要的任務。
同志們,護理事業是一項崇高的事業。護理事業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你們努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抓住機遇,轉變觀念,不斷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水平,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最後,祝市護理學術交流會完滿成功!祝同志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㈤ 葯品的學術營銷是什麼
用大白話給你說吧,學術營銷主要是處方葯的一種銷售模式。
㈥ 中山大學葯學院的學術交流
一、師生出訪交流
1.本科畢業生留學情況
2012年名本科畢業生中有黃思遠等19名同學已經接到海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即將於今年9月前往劍橋大學、杜克大學、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匹斯堡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國際頂尖學府深造。本院本科生畢業出國留學率為15.8%。
2.派出研究生情況
截止2012年底,四年來派出博士研究生22人,佔在籍博士生總數18%。派出經費來源:政府資助佔52%,校內導師資助佔24%,外方導師資助佔24%。派出學校有: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美國喬治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
3.教師出訪交流情況
截止2012年末,我院出國(境)教職工人次達93人次。擁有一年以上留學經歷的老師37人占總教職工人數的57%。出訪學校及科研機構包括劍橋大學、耶魯大學、諾丁漢大學、普渡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北卡羅來那大學等。出訪性質包括合作研究、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進修培訓、參加競賽、訪問考察等。
二、來訪專家交流
1.「葯學院十周年院慶系列活動之葯學前沿大講堂」
近年來,我院共邀請130餘名海外國際知名專家進行了140場「葯學前沿大講堂」的高水平學術報告。受邀專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Dr. Roger Kornberg及其科研團隊、來自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諾丁漢大學、劍橋大學、東京大學、匹茲堡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等國際頂尖學府的教授;來自美國國立衛生院、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專利局等權威研究機構高級技術人員;來自輝瑞、諾華等大型跨國制葯企業的公司技術總監等。
2.匹茲堡大學葯學院院長、副院長及中心主任來訪我院並舉辦匹茲堡—中山大學葯學院師生聯誼會。
3.瑞典烏普薩拉大學葯學院院長Fred Nyberg 教授來訪我院洽談科研及產業合作、人才培養。
4.瑞士聯邦理工洛桑分校教授Prof. Florian Wurm 來訪我院,並洽談科研及產業化合作。
5.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常務副總裁 Mr. Peter Yuile來訪我院洽談合作。
三、科研國際合作
近三年來,我院共承擔國際(境外)合作與交流項目25餘項。累計經費4000萬元以上,合作院校皆為悉尼大學、麥吉爾大學、羅馬大學等國外知名頂尖學府;截至2012年底,共與境外研究機構共發表文章130餘篇(均我院為第一單位)。
四、簽署國際合作協議
截至2012年末,我院分別與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澳大利亞皇家理工學院、西悉尼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等海外10餘所頂尖知名高校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及科研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
五、舉辦國際會議
——2008年9月,學院承辦了在廣州召開的「第十一次全國臨床葯理學學術大會」,黃民院長作為大會主席主持及發言;大會邀請了院士、資深學者、國外同行以及官員進行演講,這也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臨床葯理學學術大會。
——2009年9月13日「國際葯物代謝學會(ISSX)暨中國葯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專業委員會(CSSX) 聯合學術會議」在我院舉行,國際葯物代謝學會的10名葯物代謝學海外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為中外葯物代謝工作者提供了一個開展學術交流,溝通研究信息,切磋經驗體會,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成果轉化的平台,產生了很好的學術和社會影響。
——2009年10月10日,學院主辦了首屆「國際工業葯學與臨床葯學研討會」。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香港、澳門以及中國內地等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著名專家和代表參加了會議,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名。
——2011年11月17日-11月19日學院主辦了「2011年全國葯物化學學術會議」近千人出席了全國葯物化學學術會議,其中海外專家15名;本次大會共收到來自國內外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論文摘要507篇,實際參會代表955人,是近年來與會代表人數最多、會議規模最大的一次年會,是中國葯物化學界的一次年度盛會,也為國內外葯物化學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提供了一個充分交流和學習的大舞台。
——2011年11月20日學院主辦「第三屆中英葯物化學學術會議暨中國葯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葯學會理事長桑國衛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當選主席Lesley Yellowlees教授分別在簽約儀式上致辭,並代表雙方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都希望以此為契機,今後在教育和科研方面進行更加廣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來自中英兩國的多位學者見證了簽字儀式。隨後中英兩國學術界和企業界的知名專家和學者做了9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展示和交流了各自在葯物化學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新進展、新技術和新經驗。
——2012年12月8日-2012年12月9日,學院主辦了「第二屆國際工業葯學與臨床葯學研討會」。黃民院長、吳傳斌副院長分別作為大會主席及組委會主席進行了主題演講。該會議構建了一個國際工業葯學和臨床葯學交流的平台,密切了學術界、企業界、政府的聯系,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加強工業葯學和臨床葯學領域的國際合作,有力地推動我國制葯產業實現由仿製向自主創新研製的歷史性轉變。
㈦ 醫葯學術代表是做什麼的
醫葯學術代表是負責相關葯品的推廣工作的人員,有些負責醫院,客戶為醫生,有些負責內葯店,客戶為經容銷商,有些負責高校,負責學術推廣。
醫葯學術代表必須在派出企業的授權范圍內工作。以授權范圍為限,范圍內工作的責任由派出企業承擔;超越授權范圍,由醫葯代表承擔責任。但派出企業也要承擔相應的領導和管理的責任。
(7)葯品學術培訓視頻擴展閱讀
醫葯學術代表的意義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實現醫葯代表的真正價值,真正全面傳遞醫學,產品信息,建立正面形象。其好處是,客戶會重視我們的產品,也會更看重與我們的平等合作關系。重新定位自己的價值,不僅僅是只會做客情的銷售,更能夠幫助客戶提升診療水平,客戶用葯越來越准確,可以更快更準的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
第二點,有助於提升產品競爭力,不斷的進行學術推廣,會讓客戶吸收更多的產品知識點(雖然每場並不多,每場就一個知識點足矣),客戶的用葯范圍更加廣泛(此處僅限於適應症內的患者),且保證葯品能充分發揮它的全面治療效果,保證療效的同時也會增加客戶的粘性以及患者的依從性。
第三點,符合行業發展大趨勢,適者生存,適應行業新規則才會走得更放心,更長遠。
㈧ 葯品的學術推廣
沒有禁止的文件出台,只要遵循葯品廣告宣傳的有關規定就可以.推廣形式可多樣.
㈨ 葯品公司做學術是搞什麼
學術推廣代表可以理解為醫葯代表,就是把本公司的葯品推廣到醫院、醫葯連鎖機構等回醫療單位,期間要向答醫療單位的領導、普通的醫護人員介紹本公司產品,已達到葯品在醫療單位順利應用的過程。
待遇因不同公司、不同地域而不同,一般是採用底薪+傭金的模式,主要是看業績,如果你推廣的好,傭金自然多,工資就多。
簡而言之,與醫葯代表差不多,只是名字比醫葯代表好聽。
㈩ 葯品學術策劃調研之葯品DA怎麼做
和所以營銷策略、產品策劃一樣,其前端必須經過市場調研。學術策劃扎實不扎實、DA做的到位不到位、學術推廣實效不實效,涉及許多環節、取決於多種因素,但策劃前市場調研,是關鍵性因素之一。 有如下問題,需要探討。 第一, 願不願意調研? 這個問題,在多數企業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出於常規策劃的流程,除外少數僅憑借主觀經驗、草率出台的學術策劃外,很多企業都會做調研,只是規模不同。 但很多企業的誤區是,做調研,但對其重視程度不夠,淪為走形式;或者是只是通過調研來去佐證自己主觀得出的觀點。 比如,一種典型的思維習慣是「我立場」。比如很多創新品種,單純地強調「技術含量高」、「工藝好」,沿著這個方向,在調研上去誘導醫生,是不是認可這些。而結論往往是肯定的。不站在「消費者立場」思考問題,結果就會以偏概全。 如何看待調研,決定了調研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史玉柱在其語錄中談到,我在我的公司只管一件事「市場調研」。他說的「不把消費者需求搞清楚一天,我就痛苦一天」和「每天做10個小時的網遊客服」,都強調了理解消費者,是多麼地重要。 第二, 做哪些調研? 在處方葯調研的信息維度上,醫生、競品和自身品牌的透徹了解,是必須做的。 在信息點採集上,則是瞄準「處方品類走勢」、「處方理由篩查和處方機會掃描」、「基於競爭和認知維度的FAB分析」等方面。 在營銷的世界裡,唯一的事實是消費者認知。所有的調研,都是要爭奪這個橋頭堡。競品已然搶先佔據了,但他們的根基深不深、醫生認可不認可、他們有沒有醫生比較敏感的軟肋、自身的優勢等等,都是為了去「投機取巧」。 賀普丁上市前兩年,就成立了「項目小組」,組成由醫學部經理、產品經理、銷售經理組成,其核心職能之一就是「調研」,包括醫生對乙肝病毒基因的認知程度和對乙肝葯物的臨床價值的判定。最終將賀普丁概念確立為「抑制病毒」,並據此形成了機理圖、證據系統,並制定了臨床研究方向。 第三, 用什麼調研手段? 在調研手段上,可以通過座談會、一對一溝通、問卷、資料庫篩查等手段,最為常用和有效的是座談會和一對一深訪,用於了解醫生的認知習慣,發現機會;另外則是對文獻的整理,是為了深入了解疾病的發病機理、研究進展的過程,通過去梳理內容,找到整個學術策劃和DA的論點、論據和論證體系。 這些調研手段操之簡單,如能在問題上設置得當,調研氛圍輕松舒適,會得到大量一手有價值的信息。而文獻調研,則可以通過把握准確方向和設置好框架,召集輔助人員,進行文獻檢索和整理。 以個人經驗判斷,對於處方葯策劃,不要僵化地局限在教科書上的調研方法,必須與處方葯的實際市場情況相結合。問卷調研是一種低效的調研方式,投入大、容易偏差,一旦調研設計不當,反倒會得到大量錯誤信息,加大了信息的判別成本,甚至造成誤導。 另外,很多企業喜歡將「調研」層層下放,或找外部調研公司合作,結果卻是幾個兼職大學生,弄來一堆無效問卷,其結果可想而知。 調研必須有產品經理等專業人士牽頭,不能到現場,則必須回顧錄音,去發現有價值的信息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