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風天氣里有沒有什麼規避防範措施
1、強風很可能會吹落高空物品,因此要及時搬移屋頂、窗口、陽台處的花盆、懸吊物等;
2、在台風來臨前,要檢查門窗、室外空調、太陽能熱水器的安全,並及時進行加固;
3、台風來臨前,應准備好手電筒、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葯品等,以備急需;
4、應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1、台風的登陸很容易帶來疾病,如果發生腹瀉發熱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2、台風過後飲用水會受到一定的污染,自來水的話要煮沸後才可以飲用;
3、台風期間食物可能不新鮮或者受到細菌污染,因此台風過後要吃新鮮的食物,給餐具消毒,預防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
4、台風天的大暴雨其實是給害蟲病菌帶來了繁殖的好機會,因此要搞好家庭衛生,避免蚊蟲叮咬傳播疾病;
㈡ 災害性天氣旅遊安全風險防控怎麼做
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內要求,各地旅遊管理容部門要督促旅行社、A級旅遊景區、漂流企業和星級飯店(以下簡稱涉旅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指導完善應急預案和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做好災害性天氣的應急准備;要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及時掌握並轉發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必要時聯合發布災害性天氣旅遊風險提示。如有極端災害天氣可能影響遊客安全時,要督促涉旅企業及時採取防範措施,遏制安全事故發生。要推動A級旅遊景區開展氣象災害及其次生災害隱患排查,在存在災害性天氣旅遊安全隱患的區域設立警示標語、警戒線、圍擋等警示標志和阻隔設施,嚴防自然災害引發安全事故。各級氣象部門在發生涉旅氣象災害事件時,要及時組織開展針對性的預報會商和區域聯防,准確提供應急處置的技術支持和後續氣象保障服務。
各地旅遊管理部門與氣象部門要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將氣象服務納入旅遊安全保障內容,共同推進旅遊氣象防災減災規范化、標准化建設,共同推動具備條件的3A以上旅遊景區建設災害性天氣監測自動氣象站和預報預警信息傳播設施。
㈢ 安徽多地小學停課,災害性天氣可怕嗎
安徽現如今應得天氣急降雪的原因,導致天氣十分的惡劣。很多的學校基本上都沒有去開課了,氣溫已經下降了12℃,這樣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很寒冷的了。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就讓他們在家裡面不讓他們外出,以防發生危險的事情。這種惡劣的天氣還是有很大影響的,而且道路都出現了疾病的症狀,明顯有冰雪天氣的降臨。
這些天氣如果孩子再去上學的話,那麼將會讓那些孩子和家長受到一些不好的影響。於是,他們就決定要進行停課,在元旦過後再進行補課。有這樣的惡劣天氣之後,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不來上學了。畢竟幼兒園裡面的小朋友都不會學到很多的知識,所以家長也覺得這樣惡劣的天氣送孩子去上學沒有必要。
在進行上學的時候一定要有自我的保護意識,讓安全意識伴隨著自己,不要讓自己發生意外。除了這些之外,那些在高空作業的人們也要注意要停止工作,現在的這種惡劣的天氣根本就沒辦法工作,很容易會發生意外的情況。那些供水供電的場所要時刻保持警惕,防止一些安全隱患的發生,讓事故發生情況變得十分的惡劣。惡劣天氣是十分可怕的,一旦惡劣天氣對他人造成了一些影響的話,那麼他們就不能很好的安全出行,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就會讓孩子和家長變得十分的麻煩。家長除了要送孩子去上學之外,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工作。
㈣ 聽到天氣預報中說,利奇馬是嚴重的災害性天氣,我們可以什麼和什麼,以防止我們人身安全受到影響
聽到天氣預報中說,利奇馬是嚴重的災害性天氣,我們可以預防和防範,以防止我們人身安全受到影響
㈤ 安全教育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安全教育的內容主要有下列幾點:
一、交通安全教育。
二、日常生活安全 (包括防觸電、防煤氣中毒、防火、家務勞動安全、飲食衛生安全等)。
三、活動安全教育 (包括運動環境和器械的安全、體育課的安全、游泳、滑冰、野外活動、游戲、放鞭炮、人流擁擠的公共場所安全等)。
四、自然災害中的自我保護教育 (包括水火災、暴風雨、雷電襲擊、地震等)。
五、社會治安教育(包括盜賊、騙子、搶劫、挾持、綁架、黃毒等)。
六、意外事故處理教育。
(5)災害性天氣安全培訓擴展閱讀:
1、安全生產思想教育
從思想上、理論上認識到搞好安全生產的重大意義,以增強關心人、保護人的責任感。三是通過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教育,提高各級員工的思想水平,使之更好地貫徹安全生方針、政策和法規。
2、安全生產知識教育
接受安全知識教育和參加每年按規定學時進行的安全培訓。安全基本知識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3、安全管理理論及方法教育
每個職工都要熟悉本工種、崗位專業安全技術知識。安全技術知識是比較專門、細致和深入的知識。它包括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操作規程。
㈥ 堅持以人為本 增強防範意識 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2005年3月3日)
一、提高認識,努力做好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保障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我區是全國地質災害較為嚴重的省區之一,特別是在汛期,受氣象因素的影響,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尤其是在伊犁谷地,由於其特殊的地質環境條件——第四系黃土分布廣泛、厚度大、地形復雜、不穩定高陡邊坡多,在融雪水和降雨誘發作用下,汛期往往形成許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據1998~2004年以來的統計資料,我區共發生不同規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災害392起,造成77人死亡、3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8516萬元,直接影響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安定。做好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為民造福的重要舉措;可以提高公民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的針對性、有效性;推動各級地方政府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為國土整治與重大工程規劃、建設和安全運營等提供技術服務。國務院和國土資源部的領導對此項工作十分重視。曾培炎副總理2004年6月12日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關於國土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開展「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的報告》上批示:「國土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要密切合作,不斷總結經驗,完善預報預警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國務院領導的指示,充分肯定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同時也對今後的工作提出了總的要求。2004年汛期,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監測院和自治區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的同志們正是以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技術難度大等諸多困難,使我區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得以迅速開展,受到了國土資源部的表揚,並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信譽。
二、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啟動迅速,成績顯著
2003年8月,根據《國土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關於聯合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通知》(國土資發〔2003〕229號文)的文件精神,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與氣象局立即確定了由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監測院與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具體承擔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並著手編制我區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方案。2003年9月15日至9月3 1日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監測院與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聯合開展了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試運行工作。在試運行的基礎上,經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與氣象局研究決定,2004年正式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確定了《新疆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運行發布業務實施方案》,明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時段為每年4~9月,於2004年4月5日正式向全疆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在這項工作的准備開展過程中,大家積極主動,忘我工作,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很高的工作效率,快速推進此項工作的開展,啟動工作做得圓滿、迅速。
2004年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歷時179天,共製作預報預警產品179期(次)。其中2004年4月5日至5月14日,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主要是通過傳真向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達到三級以上的地(州、市)國土資源局發布,共發布51期(次);5月15日開始通過新疆廣播電台和新疆專業氣象網站向全疆公眾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至9月30日共計發布128期(次);另外針對2004.年3月北疆地區升溫降水天氣過程,對伊犁州國土資源局、昌吉州、博爾塔拉州、塔城地區國土資源局發布地質災害短期預報一期,4月9日對伊犁州國土資源局發布地質災害預警特報一期。
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的播發,提高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也取得了良好的防災效果。據統計,2004年度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發布3級以上(含3級)179期(次),有36期(次)在預報預警范圍內發生了地質災害,預報發生區域准確率為27.9%。通過成功預報,2004年全區避免了11 1人的可能傷亡、避免了98.37萬元財產的可能損失。
在自治區級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正式運行的基礎上.國土資源廳於2004年6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州、市)國土資源部門,特別是地質災害多發地區的國土資源部門,要積極主動和當地氣象主管部門加強合作,盡快開展本地區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各地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為今年正式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打下了基礎。
三、進一步提高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技術水平,把工作做得更實更細
眾所周知,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還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新疆地域遼闊,地形地貌多樣,山脈連綿起伏,地形高低懸殊,地質結構復雜,新構造運動強烈,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形成機制、誘發因素、發育分布規律等還不是十分清楚,再加上復雜多變的氣候條件,客觀上決定了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是一項技術難度非常大的工作。
2004年我區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也暴露出了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基礎研究和設施較薄弱,預報預警技術水平和站網建設亟待提高;二是預報預警信息反饋不及時:三是預報預警流程和信息發布渠道尚需進一步完善:四是預報預警信息發布和其他防災措施的協調、配合需要加強。這些問題,需要這些從事此項工作的同志們繼續刻苦鑽研業務,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實更細。
(1)組織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科學知識的學習。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領域,各地州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與同級氣象部門密切合作,組織業務單位迅速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理論與方法、預報預警自動化技術等方面的學習與應用。
(2)規范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程序。要制定、完善地質災害監測資料的採集、匯交和處理的技術要求、標准和規程規范,為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提供更加全面和扎實的基礎依據。
(3)盡快建立有效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反饋機制,建立汛期地質災害反饋信息資料庫。各地要按照有關要求,在預報預警信息發布後,密切關注相關地區,並及時向信息發布單位反饋預報預警地區地質災害發生的情況。
(4)進一步理順各級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業務單位的關系,加強各級業務單位的聯系,逐步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服務網路體系,為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
(5)加強地質災害法律法規和基本防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已於2004年3月1日起施行。各地要繼續著手開展法規知識培訓,並在地質災害多發區廣大人民群眾中積極開展地質災害基本知識和防災知識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防災意識,這也有助於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發揮更好的防災效果。
(6)各地要努力解決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在電視台播出問題,同時,通過電視台、網站、廣播、簡訊等多種方式擴大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傳播范圍,特別是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邊遠農牧民及時得到預報預警和防災信息。
(在自治區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座談上的講話摘要原載《新疆國土資源》2005年第2期)
㈦ 菲律賓比科爾地區發生洪水和山體滑坡,如何提前預防上述自然災害
如何預防洪水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洪水和山體滑坡是嚴重的自然災害,但並不是不可預知的。例如這次菲律賓比爾地區發生了洪水和山體滑坡,已經導致二人死亡4人失蹤,發生的原因也僅僅是因為持續的暴雨,通過一定合理的方法是完全可以提前預防的。那麼到底如何預防呢?
最後希望大家都不要碰上這些極端的自然災害,如果不幸遇上災害千萬要冷靜,也希望這些建議和方法能對大家起到一點作用。
㈧ 冰雹會產生哪些危害
1、容易砸傷路人、打死牲畜,危及生命安全。
2、影響農業,尤其是設施農業並損毀農作物。
3、損壞房屋,破壞基礎設施。
4、影響行車安全,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冰雹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一種劇烈的氣象災害,它出現的范圍雖然較小,時間也比較短促,但來勢猛、強度大,並常常伴隨著狂風、暴雨等其他天氣過程。中國是冰雹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冰雹每年都給農業、建築、通訊、電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
(8)災害性天氣安全培訓擴展閱讀:
防治措施:
一、人工防雹常用的方法有:
1、用火箭、高炮或飛機直接把碘化銀、碘化鉛、乾冰等催化劑送到雲里去。
2、在地面上把碘化銀、碘化鉛、乾冰等催化劑在積雨雲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氣里,讓這些物質在雹雲里起雹胚作用,使雹胚增多,冰雹變小。
3、在地面上向雹雲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飛機上對雹雲放火箭、投炸彈,以破壞對雹雲的水分輸送。
4、用火箭、高炮向暖雲部分撒凝結核,使雲形成降水,以減少雲中的水分;在冷雲部分撒冰核,以抑制雹胚增長。
二、農業生產常用方法有:
1、在多雹地帶,種植牧草和樹木,增加森林面積,改善地貌環境,破壞雹雲條件,達到減少雹災目的。
2、增種抗雹和恢復能力強的農作物。
3、成熟的作物及時搶收。
4、多雹災地區降雹季節,農民下地隨身攜帶防雹工具,如竹籃、柳條筐等,以減少人身傷亡。
㈨ 今天會雨嗎
不會,天氣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