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震安全知識競賽試卷(初中)
(1)構造地震 (2)火山地震 (3)塌陷地震 (4)人工地震(5)誘發地震 (6)構造地震 (7)Ⅷ (8)10762 (9)汾渭內地震帶 *這個不確定容* (10)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 (11)B (12)A (13)A*標準的是4.7級以上*(14)C (15)C (16)好像都對,不知道是不是單選啊,不過C最正確
⑵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安全知識測試卷 地震發生時怎樣保護自己
在 牆
蹲
下
,
雙
手
抱版
頭
。權
⑶ 《防震減災常識》測試題答案
1、如何識別地震謠言?地震謠言,指沒有事實根據或缺乏科學依據的地震消息。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1)帶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離奇傳說的地震傳聞; (2)傳說地震是外國人預報的地震傳聞; (3)傳說的地震震級很大或震級、發震時間、地點都很精確的地震傳聞; (4)打著某專家的旗號或說成是某地震機構的預報,不通過正常途徑而由小道傳播的地震傳聞等。 我們可以根據地震謠言的上述特徵來識別。 2、室內避險應採取的姿勢是什麼?地震發生時較好的辦法是保持鎮定,就近避險,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如來不及跑到安全的室外,可暫時躲避在室內堅硬的傢具下或內牆角處,也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生間等地方暫避一時。一定要注意避開牆體的薄弱部位,如門窗附近等。身體應採取的姿勢是: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燈點火,因為空氣中有易燃易爆氣體。 3、救人應注意的原則是什麼?先救近,後救遠;先救易,後救難;先救青壯年和醫務人員,以增加幫手。 1、地震前兆有地下水異常、和生物異常 2、我國處於全球兩大地震帶,即環太平洋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之間 3地震時有兩個選擇:一是跑,二是躲 4、遇到火災或有毒氣體泄漏是,要用濕布護住口鼻迅速轉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不要向順風方跑,要盡量繞道上風方向方向去5、住在高樓層房就近躲避,注意不要跑向陽台,不要站在窗下,不可以使用電源,以防震時停電被困
⑷ 地震科普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防震減災法律法規知識••地震科普知識
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於1997年12月29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通過,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2.《山東省防震減災條例》於1999年10月25日經山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1次會議通過並公布施行。
3.修訂後的《山東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於2005年1月21日發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4.防震減災工作實行以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
5.防震減災工作由各級人民政府領導。
6.《山東省地震活動斷層調查管理規定》於2003年5月26日經省政府第6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7.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對地震監測設施或者地震觀測環境造成危害,又未依法事先徵得同意並採取相應措施的,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8.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防震減災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逐步增加防震減災事業所需經費投入。
9.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必須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序,並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或者規劃選址階段進行。
10.設計單位必須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范進行抗震設計;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抗震設計進行施工。
11.地震災害預防措施,包括工程性預防和非工程性預防。
12.地震監測工作實行專業台網(站)監測與群測群防相結合的原則,
13.制定城市規劃,應當充分考慮當地的地震構造環境, 選擇工程建設場地,必須避開活動斷裂。
14.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必須經省或者國家地震安全性評定委員會評審通過,並按項目管理許可權由相應的地震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准抗震設防要求,作為抗震設防依據。
15.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中小學的防震減災知識教育,開展防震、避震訓練。
16.跨越地震活動斷層的公路、鐵路(地下鐵路)、輸油(汽)管線、通訊光(電)纜和遠距離調(輸)水管線等重大建設工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
17.破壞性地震發生後,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建設、民政等有關部門進行地震災害損失的調查、評估工作。
18.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
19.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審批或者核准建設項目時,對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項目申請報告中缺少抗震設防要求的,不予批准。
20.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公民在地震災害中的自救互救能力。
21.已經建成的建築物、構築物,未採取抗震設防措施的,應當依法進行抗震性能鑒定,並採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22.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引導農民建造具有抗震性能的住房,積極推行適合不同地區的鄉村抗震住宅設計。
23.地面及建築物(構築物)受地震破壞的程度稱為烈度。
24.我國將地地震烈度劃分為12度。
25.地震前兆分為宏觀前兆和微觀前兆。
26.國家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壞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危告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
27.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對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確實無法避免造成損害的,可事後解釋。 (× )
28.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危害、破壞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不得干擾和妨礙地震監測台網(站)的工作。
29.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依法參加防震減災活動的義務,並有權制止和舉報阻、破壞防震減災工作的行為。
30.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可以直接作為抗震設防依據。(×)
31.新建、改建、壙建建設工程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不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的工程不得開工建設。
32.已經建成的建築物、構坑物、未採取抗震設防措施的,應當依法進法抗震性能鑒定,並採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33.國家對地震預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
34.新建的15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物、構築物,必須設置強震觀測設施。
35.全球三大地震帶是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
36.新建的核電站,可能誘發地震的大型水庫,必須設置地震監測台網。
37.「預報」的地震震級很精確,發震時間、地點很具體的傳聞是謠傳。
38.避震應當容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
39.避震應當選擇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40.地震後搶救受傷人員應當先救遠,後救近。(×)
41.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
42.我省郯城曾發生8.5級巨震。
43.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區建設項目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
44. 1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庫大壩建設項目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
45.地震容易引發火災、水災、爆炸和有毒、有害物質泄漏等次生災害。
46.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應當執行國家賦予的防震減災任務。
47.防震減災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
48.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由地震行政土管部門處1-10萬元罰款。
49.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
50.在震後救災中,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服從指揮、自覺維護社會秩序。
51.嚴重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國務院或者地震災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地震災區實行下列緊急應急措施:基本生活品的統一發放和分配、臨時徵用房屋、運輸工具、交通管制等。
52.我省內陸及沿海分布著郯廬、聊考、燕山—渤海等地震活動構造帶,具有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
53.地震宏觀前兆現象主要有地下水異常、動物異常、地聲、地光等。
54.我國發布地震預報的許可權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
55.當地震發生時你住褸房,在家裡應該躲進開間小的房間或衛生間。
56.地震造成建築物破壞形成震災的原因主要有沒按抗震設計要求進行設防、沒按抗震設計進行施工、建築物建在活動斷層上、建築物建在軟弱地基上。
57.當地震發生時你在戶外應就近選擇寬闊地、迅速離開高大危險物、避開過街橋、立交橋。
58.地震時睡覺的人被驚醒,吊燈擺動,地震烈度達到4-5度。
59.選擇建設場地應該選擇在基岩且穩定的地方。
60.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中,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災害是地震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