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寫一篇學習新聞攝影的心得,急,急,急,幫幫忙啊
接上:4點半,到達煙台港。開始了最後也算是最辛苦的一站旅行了。下了船,問了下路,坐公交車到魯東大學的同學那。
本來打算在學校附近找旅館住的,但聽說不怎麼便宜,而且這兩天來又照了不少相,於是打算今天晚上就在網吧度過了,晚上可以上會網順便把相片給傳下。後來才發現這是個錯誤的決定了,雖然比較便宜才花了六元的通宵費用。就在學校附近找了個網吧,預交了通宵費,要九點半才開始上,於是就把背包存在網吧里,跟著同學出來逛了。在外面的一個餐館吃了頓飯,就到她們學校逛逛了,沒想到在這居然碰到了大學里軍訓認識的學長,了解到他就在附近工作,還不錯了。真是勤奮工作了晚上還來學校里看書(有氛圍)。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了!魯東大學校園也還比較大吧,至少是比起我們學校大了。在魯大的運動場上席地休息,和同學隨便聊了聊一些大學以來的情況,與她的聯系還不算太多了,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可能就大一那會聯系多點,其它的時間就都忙著自己的事了。和她聊天最不習慣的是不能以家鄉話溝通了,還得說著普通話,感覺別扭!不過了解了很多大學以來發生在她身上的事,真的是很佩服她了,做為一女生,獨自面對那麼多的困難,她還能從容面對,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雖說是困難,但也是一種磨煉吧,鍛煉才能的必經路,反正我是感覺和她的差距已經是很大了。。。但願她今後的路能越走越好,越走越順了。
聊到大概九點多鍾,送她回宿舍,我也就回到網吧度過一個難忘的夜晚了。上網傳了點相片,然後看了會電影,感覺有點困了,就用網吧的長椅拼成一張床,躺在上面睡了。不過這床還真睡得不怎麼安穩了。早上六點,通宵時間到了,起了床,洗漱了一下,就帶著行李去找同學了。在她們學校吃了早餐,因為離2號回學校實習的時間只有三天了,而我還准備去爬趟泰山,所以今天也就沒時間呆在煙台逛了,告別同學,直接從魯大坐車到火車站。然後買了上午九點半到濟南的車票。沒有座位,這下可慘了,早早的擠上火車,佔了個地方,但沒想到這趟車的人居然如此多,硬是擠得沒法容身了,而由於昨天晚上在網吧睡覺也沒怎麼睡塌實,在火車上困得不行了,站著都快能睡著了!車又開得慢,煙台到濟南居然用了七八個小時,真受不了,這呆在火車上七八個小時的時間比我這七天逛的時間來感覺還要累的多!唉,真是教訓沒早買張坐票了。好不容易下午五點半熬到了濟南,下了車趕緊買回石家莊的票,是1號上午九點半的車,這樣我還能在這呆一天兩晚了。還有時間爬泰山了,不過時間也比較緊,今天就必須到達泰山,然後晚上爬山,明天可以逛一天了。趕緊也買了去泰山的車票,買完票已經是六點了,而去泰山的車六點半開,時間真夠緊的了,剛從火車站出來馬上又得進站了。由於今天到現在為止就吃了頓早餐,現在感覺餓極了,趕緊在火車站買了桶方便麵和點吃的,直接拎上了去泰山的火車。從濟南到泰山就需要一個小時,在車上算了吃了頓飯,稍微坐著休息了會。就到達泰山站了。
出了站打聽了一下,現在去泰山的公交車已經都停了,打的去的話十元,但我不怎麼想坐的士,於是就攔了一輛在外面轉悠的小山輪,六元錢送到了泰山腳下。時間還比較早,聽說一般爬泰山看日出的話十二點多鍾就開始爬山。不過現在還早,去哪休息會呢,轉著轉著看見了個網吧就直接轉進去了,上了兩小時的網,就躺在長沙發上睡了會,睡了大概兩三個小時,將近一點了,老闆叫醒了我,說准備關門了,我也就背起了背包,離開了網吧准備爬泰山了。
現在已經是半夜了,天氣好象也變化了,下起了點小雨,穿著短袖衣褲感覺有點冷了。外面冷冷清清的,人影子都看不見。走著看到個超市還開著門,進去買了點准備到山上吃的東西,然後又買了個小手電筒什麼的登山用品,就開始爬山了。從山腳到售票處也還有點距離了,而且這時候都沒看到一個爬山的人,潮濕昏暗的天氣加上旁邊的樹木讓人覺得有點陰冷(不禁讓人想起以前聽過的鬼故事)路上就我一個人,靠著一點微弱的手電筒燈光在行走。泉水流淌的聲音,自己的腳步聲,還有心跳的聲音組成了一組不協調的音樂,讓此時獨自一個人爬山的我有了一絲恐懼,真正認識到了自己居然是這么的孤獨(只要心不孤獨,又何來畏懼呢?)如果能有個伴或許此時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憂慮了,獨處孤境對一個人來說真算是一個考驗了吧,而且又是在這么「好」的一個環境的襯托下。。。一個人沿著山路走了幾百米,終於看到前面依稀有點燈光了,這一絲燈光對一個身處孤境的人來說是個多大的安慰和鼓舞,售票口到了,此時看到人的感覺是多麼的溫暖。。。買了張學生票,沒打算一個人爬,還是等等看有人上來沒有一起爬吧,一個人感覺真不舒服了。。。等了一會,一點半鍾,終於有人上來了,一隊情侶!唉,也就跟著上山吧,沒辦法了,當個燈泡看能不能照明了。。。
一路上三人聊著天爬山,兩個男生一人背著個包,命啊!女生嘛,拿著衣服走白路了,不時的體力不行,就這樣停停走走,一個小時終於爬到了中天門休息。也就才爬完了三分之一的路程,而且接下來的山路會更陡更加難爬了。休息之後繼續爬山了,天氣好象是越來越糟了,雨也開始下大了,為了不打濕,三人都買了件雨衣,不過也沒怎麼穿了,穿著特悶,而且爬山穿著感覺特不爽,爬山的時候也感覺比較熱了,至於下點雨嘛,就算是散散熱了,雨中登山,還真有點別樣的感覺了。越往上爬,山上的霧氣或者說水氣就越來越重了,回頭看看,彷彿自己就已經在雲層之上了,如入天境。又經過兩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在四點半鍾爬上了南天門中街處,沒想到上面的人老多了,有的在裹著大衣嗚嗚睡大覺,還有帶帳篷的。。。擠得我們都沒地方站了,沒辦法,這天氣要呆在外面就真受不了了,一不小心就得感冒什麼的。而且這么大的霧氣,估計明天早上還不一定能看到日出了,於是就找了個旅館休息一下了。他們兩住個帶衛生間的雙人間,我就檢個最便宜的20元床位,反正房間里也就我一個人住,把身上濕衣服給換了,然後裹著被子睡覺了。
第二天早上七點才醒,以為錯過日出了,趕緊起床,出外一看就完了。外面風老大了,7,8級吧,人都有點支撐不住。還穿著單衣呢,又返回房間換了身厚點的長袖衣褲(帶著長袖衣褲本來是擔心在東北天氣冷穿的,沒想到在這用上了,還好了帶了衣褲,不然還真慘了)換好衣服,盡管外面風雨都還比較大,上午還是得出去看看了,因為我下午還得趕回濟南去了。穿上所謂的雨衣,頂著大風登頂峰了(後來因為感覺穿著別扭也就脫了,想起蘇軾的一首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仗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今當凌絕頂, 果覽眾山小。。。
在山頂上逛了大概三個來小時,算是把景點都逛了一遍,將近中午,開始下山了,順路還能看看昨天晚上沒看的景點。
所謂的雨衣,還真容易爛了。。。下山時認識了這兩個江蘇無錫的女孩,一個在山東財政學院讀書,一個在無錫讀書,後來多謝她們的幫助在她們班男生宿舍住了旅行的最後一晚,也就免去了呆網吧的痛苦。
查看原文:http://sdilysdily.blog.sohu.com/64771344.html | 作者:黃梓翊 | 收藏 | 推薦給朋友
3
⑵ 新聞攝影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既然是用圖片來反來映新聞事源件,那麼這個圖片首先要告訴讀者的就是何時,何地,何人發生了何事。至於原因和結果,在照片中是難以表現出來,這可以通過圖片說明來做補充。
新聞圖片是以畫面的視覺形象來說明問題的,但是有些更具體的細節還需要配上幾十字或上百字的說明。這樣才能更詳細准確。為此,拍攝新聞圖片之前或之後需要進行必要的采訪,並認真詳細記錄。如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什麼人物、什麼事件、什麼經過、什麼結果,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新聞六要素,都要交代清楚、准確。寫文字說明要簡練,一般單幅照片用幾十字說明;如果拍攝組照需要寫二三百字的說明;專題新聞組照需要更詳細的說明。寫文字說明要用稿紙,字跡要整齊清楚,不能讓編輯去猜,那樣就無法用了。
⑶ 新聞攝影的技巧、方法及要求
新聞攝影是以附有簡短文字說明的新聞照片形式同讀者見面的,它不同於電影和內電視上的活動容形象,而是以靜止的形象,即將新聞自身的形象瞬間定格在一幅畫面上。蔣齊生先生曾提出:新聞攝影應當「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這就要求新聞攝影記者必須深入生活,在嚴格遵守新聞攝影規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攝的新聞照片新聞性與藝術性並存,既有較強的新聞價值,又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新聞攝影要求在內容和形式上實現真善美的統一,要運用藝術手法、把握典型瞬間,讓形象「說話」。這樣才會有較強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才會有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
⑷ 新聞攝影報道策劃方案
世博會作為全球性的展會,具有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的特點。有各國富有民族文化特色、時代創意的展出場館,有「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還有各種精彩的文藝娛樂表演,視覺盛宴。用攝影來記錄下這些珍貴的畫面,通過媒介讓更多的人們一飽眼福,直接領略世博會的風采,進而了解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另外,攝影影像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擁有能跨越語言文字和文化的障礙的優勢。在傳播全球化的時代,需要跨文化傳播,新聞圖片無非是跨文化傳播的最佳選擇。 為更好的搞好全方位的對外交流,跟應該讓外國人了解真是的上海世博會,應充分利用重視新聞攝影,充分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針對世博會的特色,在尊重新聞攝影規律基礎上,充分發揮新聞攝影長處:即視覺沖擊力。特製定如下報道方案: 宣傳題材: 1:主題:緊抓「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的主題,表現人與城市的和諧互融,力爭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 2:人物:采訪世博領導、形象大使、場館設計師及團隊、志願者、參觀者等。 如志願者風采:讓參觀者體會到世博會精彩的同時,了解幕後為世博會成功舉辦默默奉獻的志願者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3:場館:各個國家場館(全景、夜景)攝影:從「城市人」、「城市生命」、「城市星球」、「城市足跡」和「「城市未來」5個方面,拍攝世博中心、中國館、主題館、演藝中心世博園區四大永久建築;各國頗具民族文化特色或創新理念的場館等,在報道的同時留下寶貴的影像資料。 例:中國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其設計理念可以概括為:「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英國館主題:「讓自然走進城市」、 造型亮點:「會發光的盒子」。 4:活動:各種文藝演出、交流會。 宣傳體裁: 1:圖片新聞: 抓取決定性瞬間,世博最新信息的報道。 2:特寫性新聞攝影報道: 深刻揭示世博會理念影響下的人與城市的關系,及不同國家民族間的城市文化理念的碰撞交融。 3:專題新聞攝影報道: 世博印象專題 4:插圖: 為文字記者配圖,美化版面,形象化傳遞新聞信息。 宣傳報道途徑: 1:校媒及地方媒介: 為大同大學報、同大青年報、校園廣播、大同晚報、山西都市報等媒介供稿進行報道。 2:社團活動: 作為攝影協會負責人,將組織進行與世博會相關的講座、沙龍、攝影作品展。並將積極建議社團聯合會在下半年的活動策劃中開辟世博專題活動,聯合其他社團(如環保協會、野駱駝自行車協會等),共同組織以「城市,讓生活跟美好的」為主題的公益宣傳實踐活動,宣傳世博理念,豐富校園文化。 3:網路渠道: 通過校媒聯盟、校內網、校園BBS、騰訊網、博聯社等網路,通過圈子、論壇、博客展示的方式進行宣傳,讓同學們方便及時的了解世博會的最新訊息。 未完待進一步完善,歡迎大家多提意見,謝謝!
⑸ 開辦一個攝影培訓班攝影師需要什麼條件
技術是一定要有的。內涵和這方面的觀念。長相也要說的過去的。因為我想你不希望當一個助理吧?攝影主師是需要許多與其不同的方方面面。。。好多的!努力~加油去鑽研這方面我想你能成功噠!
⑹ 學習新聞攝影是怎樣的體驗
忙起來一天到晚不是在跑新聞的路上就是在寫稿子的桌子。當然,你也可以不忙活整天逍遙自在旅遊撩妹。
⑺ 關於新聞學專業中的新聞攝影課
我上學期抄剛學過了新聞攝影,我們的課本是人大的《新聞攝影教程》,主要分三部分,新聞攝影理論,實務和技術。理論部分就是各種概念和職業道德之類的,個人感覺無比枯燥;實務部分主要講攝影選題,拍攝方法,圖片編輯,圖片說明等准備工作及圖片處理;技術部分就屬於實際操作了,會講到相機的構造及具體使用方法,如何取景調焦以及對光線的運用等。
至於帶不帶相機是因學校而異的吧,我們是要求自己帶相機的,但是對相機質量沒有要求,普通的家用卡片機就行,在講專業單反相機的具體內容時老師會拿去給講。自己帶相機主要是為了練習實踐操作,畢竟這門課是實踐課,不親自動手拍只憑講的話是學不透的。我們一學期安排了四節實踐課,就是老師把我們帶出去實際去拍。然後交作業,在理論課上指導點評。
不用擔心,老師不會讓你花大幾千去買個單反,很有意思的一門課,加油啊~
⑻ 哪有專業的新聞攝影攝像短期培訓班
你可以參來考下海達影視的源「電視攝像培訓」。
培訓時間 4周,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攝像機參數及還原度控制
2、攝像鏡頭語言
3、電視節目拍攝實戰(包括新聞專題)
你也可以單選新聞、專題部分
關於攝像方面的資料,你可以參考我的網路空間。
⑼ 2017年中國新聞攝影培訓班哪裡有
貴陽
⑽ 怎樣提高自己的新聞攝影水平
樓上的一看是老手。
當自己越想提高自己是,基礎往往是最重要的。感覺第一。
也不要單單學習攝影,哲學藝術方面也要仔細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