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於農村青少年心理問題
這可以做為國家級的課題立項了。很有意義的問題。一點極粗淺的想法:農村和城市的不同在於文化的不同。當然文化也是個模糊概念,要想討論清楚足夠出書的。農村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困難在於我們對農村文化的不了解。
㈡ 農村青年學習意義
青年人朝氣蓬勃,是耀眼的驕陽。 作為農業大國, 農村青年占國家青年的大部分。 作為推動社會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 因此農村青年發展狀況對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是素質能力的決定因素, 全面掌握農村青年教育水平發展狀況,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次調研採取問卷調查方式,對我市農村青年的學習需求作隨機調查, 調查對象為了3名年齡均在35周歲以下的農村青年。
一、調查內容
1、受教育程度。
在隨機調查的三人中, 初中學歷的2人, 占總人數的66.67%; 高中以上學歷1人 ,占總人數的33.33% 。在這三人的農村青年中,兩人從事農業種植、養殖體力工作。調查表明,農村青年學歷層次偏低,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素質較差,大多數只能從事體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識水平的限制,直接影響了農村青年的就業。
2、對教育需求程度。
在調查對象中都明確表示, 希望進一步提升自身學歷層次。 其中66.67%的希望通過脫產學習方式攻讀相應的學歷 ,利用學校機構的載體,主要為:廣播電視大學 、普通高校、 其它成人高校。 調查表明,農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學歷層次 ,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3、獲取自身技能途徑。
在對農村青年獲取自身技能調查中發現有2名調查對象希望通過電大組織的短期培訓獲取技能, 1人希望通過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組織的培訓獲取相關技能, 表明農村青年對技能培訓的認識增強, 並希望通過高效能 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4、農村青年家庭收入情況。
從農村青年家庭收入調查表中可以看出 ,年收入低於1萬元的有兩名, 只有1人家庭年收入高於1萬元。 說明城鄉差別拉大, 農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處於較低的水平 。
5、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情況。
在調查對象中最為關切的是農村醫療保障問題、 子女升學問題 、農民權益保障問題,其次為農副產品價格、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建設和農民養老問題。
調查顯示,農村青年比較關注民生問題,參與社會建設的意願比較強烈。
6、農村青年對未來發展及學習需求。
在調查三名調查對象中,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希望進一步提升自身學歷,通過相關培訓 ,學習文化知識, 掌握先進技能, 學有所用, 以技致富 ,對社會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充分體現了農村青年對知識技能的需求加大 。都能對自身發展進行定位 ,思路清, 有邏輯的人生目標。
二、影響農村青年學習需求的問題
1、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由於長期以來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國家政策原因,導致偏遠山區經濟發展較慢, 生產水平低,直接導致農村教育發展滯後。 農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環境 ,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 導致農村人才的流原因失, 這就是農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農村傳統思想錮禁
農村社會封建思想依舊殘留 ,重男輕女思想嚴重, 導致農村青年性別文化水平的失衡 ,再者對教育的不重視也是一個瓶頸。
3、青年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突出
農村青年就業創業能力普遍較弱,大多從事低收入的體力型職業。普遍缺少職業技能 ,法律意思淡薄 ,從而導致青年農民工勞動、就業權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農村青年學習需求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1、加強農村基礎教育。 政府部門應加強對農村教育經費的支出,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更新教育理念, 為廣大農村青年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2、強化職業教育。 以培育高技術人才為目的, 加大對職業院校的建設, 讓農村青年掌握一技之長, 學有所用, 以技致富。
3、加強農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讓農村青年樹立良好的思想,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價值觀 ,努力學習知識技能, 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推動農村青年建設的健康發展。
4、深化農村社會障改革。 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縮小城鄉差。
㈢ 農村少年頻輟學:還沒學會走就別著急跑
近日,全國人大代錶王馨在談及義務教育時表示:「最近幾年,初中輟學出去打工的風氣越來越盛,有些農村學齡兒童,百分之六七十都輟學打工了。」而在經濟和物質水平飛速提升的中國,農村青少年的輟學率卻越來越容易被忽視。(3月15日《中國青年報》)
㈣ 我想回農村開設個美術培訓班,主要針對青少年,但是不知道具體流程
辦個毛的手續,找個房子,貼張廣告,就可以開張了!什麼自主創業啊扶農都是扯淡,賺錢才是王道!
㈤ 為促進「手牽手——農村青少年閱讀行動」寫一篇徵文,本次讀書主題為「用書籍滋養心靈的沃土」。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 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通過兩年的實踐,我深切地認識到書籍除了豐富的知識外,最重要的是讓心靈和思想得到成長,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可以這樣說,書香是滋養學生心靈的沃土。現將我班開展「書香班級」活動的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至者」。只有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閱讀,才能從內心深處產生對課外閱讀的強烈需求,樂此不疲。
1、加強讀書活動的宣傳。
開展好讀書活動的動員工作,召開讀書主題班隊會,出主題黑板報、製作讀書格言、名人名言等形式加強宣傳。
2、教室變「書房」。
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地方,開辟了「泛舟書海」專欄,裡面是學生推薦介紹好書、好文章或讀書的收獲等內容。開辟了「美文共賞」,裡面是學生推薦的有思想又語言優美的文章或精彩片段或是學生讀書過程中創作的感受、心得體會等,還開辟了「讀書感言·想說就說」專欄,裡面有名人名言,還有學生讀書活動中深有感觸的話語,另外,教室里擺著一盆盆芳香宜人的花草,花香、書香撩人,在這樣的閱讀環境中,學生的心靈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讀書興致萌發。
3、致力於圖書角的建設和豐富。
圖書角在班級讀書活動中尤為重要。師生共同參與布置圖書角,師生共同獻書,整理書目,建立檔案,制定圖書借閱制度。學生發揚主人翁意識,參與和管理的意識強,促進讀書的有序進行。
二、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在以往的讀書活動中,學生往往對課外閱讀只有三分鍾熱度,不能堅持,以致讀書活動有名而無實。我覺得要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是讀書活動中的重點,更是難點,更需要教師堅持不懈的默默引導與付出。
1、保證時間,合理安排,有效落實。
除了利用好每天一早到校的時間進行讀書活動,還將學生中午在校代餐後的一個小時進行讀書活動。這段時間比較充裕,學生在教室內靜靜地默讀、默看,在後段時間里,又安排了「好書推薦」、「讀書交流會」,兩人主持,每次三人。就這樣,持之以恆,每天如此,一段時間後,中午一吃完飯,同學們就靜靜地在看書,班級的空氣中也流淌著濃濃的書香味。
每天家庭作業量相應減少,更多的時間留給課外閱讀。班上經常家長反應孩子對讀書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晚必看,看書都不想睡覺了。
2、養成「邊讀邊思」、「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習慣。
3、建立和諧的親師共讀,親子共讀。
一個喜歡閱讀的老師,他的學生必然喜歡閱讀。在午讀時間,我每周安排兩個中午,選取情節強,文質兼美的故事或文章「為學生大聲朗讀」。學生在聽讀中感受優美文字帶來的愉悅,調動了閱讀興趣。
利用早讀時間,我會堅持捧書,與生一起放聲朗讀。閱讀課上,我會和學生們一起默默坐著讀書,時間在流淌,師生間無聲的語言在彼此傾訴著。師生共讀好似春風話語,滋潤學生的心靈,學生受到書香墨染,讀書的種子已悄悄萌芽。
發放致班級家長的一封信,動員親子共讀,營造家庭讀書氛圍。利用家長會,進行讀書為主題的講座,從讀書習慣、讀書方法、讀書內容等方面進行交流,在讀書過程中,請親子共讀的家庭典範進行經驗交流,學期評選「優秀讀書家庭」,讓讀書活動更加深入、有效。
4、完善激勵制度。
讀書活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學生在讀書活動中看不到自己的成績,體驗不到成就感,就會喪失前進的動力。因此,我在讀書活動中特別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並及時反饋,建立了一套切實可行、成效顯著地激勵制度。
班級設立「讀書檢察長」一職,對讀書活動中表現好的現象進行記錄,對不好的習慣或現象進行跟蹤、了解,找出原因,予以糾正。在各小組設立「讀書檢查員」,直接負責各小組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們讀書活動中的進步之處,採用「激勵書簽」、「閱讀之星」的獎勵,還每一段時間,評選「閱讀小才女」、「閱讀小才子」等稱號,學生在老師的賞識中、同學們敬佩的目光下,體驗莫大的榮譽感,實實在在感受到成功閱讀的快樂!
三、進行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
1、認真上好課外閱讀指導課。
利用每周一節的課外閱讀課,進行閱讀方法的滲透。我面向全校教師上了一節閱讀推薦課、一節閱讀交流課。推薦《淘氣包埃米爾》,小說極富童真、童趣,又流淌著一種大愛,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啟迪和教育。同時也進行了生生之間的推薦,激發了學生讀更多書的興趣。在讀書活動中,我要求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進行交流。交流課上,學生或講或演或評,大家暢所欲言,好不快樂!
2、進行讀書筆記的指導。
我讓學生准備了兩本本子,一本是「采蜜集」,摘錄好詞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一本是「成長手冊」,自己寫得讀後感,記錄對成長有幫助的知識,自己的進步或收獲等。
四、開展富有特色的讀書活動。
學校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著眼於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形成人人好讀書,人人讀好書的終身學習的目標,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讀書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課前三分鍾演講。
堅持在每節課開始三分鍾時間內開展演講,內容不限,及時評議、評分、獎勵。老師重視,學生肯定重視,往往還沒有輪到他,就早早准備,在家長面前演練。一段時間下來,學生上台不再臉紅、拘謹,而是神情坦然、姿態大方得體。同時演講有利於知識的交流,學生的口才也練就出來,更加促進他們積極投入讀書活動。
2、共讀一本書,共度一次心靈之旅。
上學期,我班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在心靈倍受震撼之餘,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寫下。果然,同學們敬佩之情,溢滿筆端,各個真情流露,深受啟迪、思想與心靈都浸潤期間,整個活動令人回味,特將讀後感進行精選、整理。
3、課本劇創作、表演。
「演」是讀的外在表現,也能成為讀的動力源泉。我班的孩子天真活潑,多才多藝,表現慾望強烈,我根據本班的特點,結合課本中課本劇的教學,引
導學生自己創作、表演。在每學期的各種節日甚至綜合實踐活動中,同學們踴躍報名,精心編排,進行精彩紛呈的課本劇表演,同學們興趣盎然,經驗不斷積累,能力得以提高,可以說是真正的「學以致用」。在這個課外閱讀的新天地中,學生們快樂成長!由我班編排的課本劇還代表學校榮獲區廉政故事大賽一等獎呢!
4、以「賽」促讀。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區、校各種徵文比賽。班內開展「書簽製作」、「讀書小報製作」、「黑板報出版」、「讀後感」等比賽,學生在比賽中收獲,在比賽中鍛煉。
五、活動效果。
1、初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閱讀習慣、提升了修養。通過課外閱讀活動,使每個學生「讀好書,凈化心靈,啟迪人生」。
2、促進班級文化建設和班風、學風的進一步轉變。
3、讀書活動擴展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4、辛勤的耕耘也換來了豐碩的成果。
班級連續四學期獲校「書香班級」稱號,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獲市「優秀雛鷹假日小隊」,課本劇《晏嬰三拒金》獲區一等獎。多名學生獲校「閱讀之星」,省、市、區級各項徵文獲獎,本人也熱愛讀書,積極進取,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全程參與,成績突出,榮獲「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等榮譽,多篇論文在省、市、區徵文比賽中獲獎,多次開課被評為優質課,年度考核多次評為優秀等。
我會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讀書作為一種習慣,一種態度,一種生活,默默影響著我的學生。
㈥ 農村青少年學什麼技術好
。你可以學汽修,學汽修對學歷沒什麼要求的,汽修學習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難,汽修學習回對文化課的要求答並不高。主要還是你是否對汽修感興趣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現在汽修是決對的朝陽行業,看現在路上除了車多就是人多就知道了。而且中國汽修專業人才是短缺的,學好了,以後的發展會很不錯的。我自己也在學,非常不錯的。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