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保養機械設備及使用的注意事項
機械設備操作過程的使用注意事項
一、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要明了它的構造,性能及用途,熟悉它的操作,駕駛和技術保養。
二、不允許酒後駕駛和操作,不允許無證駕駛和操作,不允許串崗駕駛和操作。
三、工作時必須集中精力,不允許在操作室內放置易燃易爆等物品,禁止煙火的地方,不允許吸煙。
四、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崗,不得將機械交給非指定人員駕駛。
五、機械設備應由機組或專人負責使用和管理,明確責任制,做到愛護機械設備,合理使用,正確操作,使其保持良好狀態。
六、機械人員在工作前應按規定對各部件加註潤滑劑,機械在工作時禁止維修,保養,潤滑,緊固,工作時如發現不正常應先停車後檢查。
七、機械設備不得帶病或超負荷作業,如發現有異常及溫度過高應及時停車檢查。
八、用內燃及蒸汽作動力的機械,在冬季,每日工作完畢或長期停用時,應放盡機體內和其它規定部位的存水,柴油內燃機,如須明火烤油底殼預熱時,必須有專人看管,汽油內燃機,則嚴禁明火加溫,以防火災。
九、機械的轉動部位應加裝防護罩,女工應戴工作帽,長發不得外落 ,操作人員和配合人員必須使用合乎規定的勞動保護用具和用品。
十、凡新的機械設備和經過大修,改造和拆卸後重新安裝的機械設備,須按照機械設備技術試驗規程有關規定進行檢查,鑒定和試運轉,以防機械設備早期損壞。
十一、夜間作業時,作業區和駕駛室內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燈具要安全好用。
十二、工作完畢後,必須按每班保養規定進行保養,將機械停靠後方可離開。
十三、重型機械和特種車輛行走或拖運時,應事先了解道路及橋涵的承載能力,方可通過以免發生事故。
十四、機械設備的駕駛人員和操作人員除遵守本規定外,還必須遵守各自操作的機械設備和配套機械的一般和具體規定及製造廠的使用說明 。
『貳』 機械生產加工型企業的員工安全教育培訓內容有哪些啊 要詳細點的
安全管理常識
1、什麼是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是指在勞動生產過程中,要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傷亡事故的發生,使勞動生產在保證勞動者安全健康和國家財產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下順利進行。
2、我國安全生產的方針是什麼?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3、安全生產管理的任務是什麼?
3.1 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規,落實安全方針。
3.2 制定安全生產的各種規程、規定和制度並認真貫徹實施。
3.3 積極採取各種安全工程技術措施,進行綜合治理,保障員工有一個安全可靠的作業條件,減少和杜絕各類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4 採取各種勞動衛生措施,不斷改善勞動條件和環境,定期檢測,防止和消除職業病及職業危害,保障勞動者的身心健康。
3.5 對企業領導、特種作業人員和所有職工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質。
3.6 對職工傷亡及生產過程中各類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和上報。
3.7 推動安全生產目標管理,推廣和應用現代化安全管理技術與方法,深化企業
安全管理。
4、什麼是三大規程、五項規定?
4.1 三大規程是指《工廠安全衛生規程》、《建築安裝規程安全技術規程》、《工
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
4.2 五項規定是指安全生產責任制、編制勞動保護措施計劃、安全生產教育、安全生產定期檢查、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5、什麼是「三不放過」原則
國家要求企業一旦發生事故,在處理時實施「三不放過」的原則,即對發生的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落實防範措施不放過。
6、什麼是安全生產責任制
6.1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根據安全生產法規建立的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層層負責的制度。
6.2 這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的組織措施。對於生產工人的安全職責,主要是應自覺地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違章作業,並且要隨時制止他人違章作業,積極參加安全生產的各種活動,主動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的意見,愛護和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工具和個人防護用品等。
7、職工應如何遵章守紀
7.1 職工要做到遵章守紀,必須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建立五個方面的約束機制。即:
7.2 法律約束,要把全體員工的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到安全生產的法制觀念的高度上來認識,使全體勞動這以現有的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約束自己的行為。
7.3 制度約束,建立完備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以及工藝流程,嚴格按規章制度進行生產,提高全體勞動者安全生產的責任感。
7.4 標准約束,安全生產必須實現標准化,在生產現場做到統一標准,絕不能我行我素,任意而為。
7.5 檢查約束, 各級安全主管人員要深入細致的進行安全檢查,杜絕違章,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7.6 監督約束,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網路的監督作用,預先發現、分析、判斷或控制各種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發生。
8、職工在勞動安全衛生方面有那些權利和義務?
8.1 權利有五個方面:
8.1.1 有權利得知所從事工作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可能發生的事故。
8.1.2 有權獲得保障其健康、安全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用品。
8.1.3 有權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的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予以拒絕。
8.1.4 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8.1.5 在發生嚴重危及其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採取必要的措施緊急避險,並應當將有關情況向用人單位的管理人員作出報告。
8.2 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
8.2.1 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
8.2.2 按規定正確使用各種勞動保護用品。
8.2.3 必須聽從用人單位管理人員的生產指揮,不得隨意行動。
8.2.4 發現不安全因素或者危及健康安全的險情時,有義務向管理人員報告。
9、職工的安全職責是什麼?
9.1 自覺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不違章作業,並隨時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9.2 遵守有關設備的維修保養制度中職工應做到的條款,為設備安全與正常運轉盡到責任。
9.3 愛護和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工具及個人防護用品,關心周圍安全生產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
9.4 發現事故隱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向班組長或有關部門匯報情況,發生工傷事故,及時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報告領導,同時協助有關調查人員做好調查工作。
9.5 努力學習和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本工種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規程,積極參加各種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評比、競賽、管理活動,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護意識,遵章守紀,拒絕違章指揮,對個人安全
生產負責。
10、什麼是安全教育?形式和內容一般有哪些?
10.1 安全教育也叫安全生產教育,是一項為提高職工安全技術水平和防範事故能力而進行的教育培訓工作。
10.2 其形式主要有:入廠教育、車間教育、班組教育,也稱三級安全教育。
10.3 安全教育內容一般包括:
10.3.1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提高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端正態度,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0.3.2 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包括安全技術、勞動衛生技術和專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使員工懂得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科學技術知識,不僅在思想上樹立我要做而且在技術上變成「我能做、我會做」。
10.3.3 典型經驗和事故教訓。
11、什麼是安全生產技能教育?
安全生產技能是指人們完成作業的技巧和能力。它包括作業技能、熟練掌握作業安全裝置設施的技能,以及在應急情況下,進行妥善處理的技能。
12、哪些屬於不安全行為?
12.1 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未經許可開動、關停、移動機器;奔跑作業,供料或送料速度過快,機器超速運轉,手伸進沖壓模,工件固定不牢等。
12.2 造成安全裝置失效:撤除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堵塞。
12.3 使用不安全設備
12.4 手代替工具操作
12.5 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12.6 攀坐不安全位置
12.7 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的作業或場合忽視其作用:不按規定配戴護目鏡、不戴防護手套、不穿安全鞋、不戴安全帽等。
12.8 不安全裝束:操縱旋轉設備時帶手套等。
『叄』 機修安全培訓內容有哪些
每個公司的機修職位是不一樣的。應當接受必要的培訓和通過自修途徑掌握一定的機修基礎知識。其范圍涉及數學、識圖機械傳動、機械零件的加工維修及材料、公差配合、設備潤滑鉗工、焊工、板金工、電工、起重工、管道工知識以及水泥生產設備的工藝性能與操作特性等諸多方面的基本知識。
機修人員除了必須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多項實際工作技能。應能熟練地使用操作鑽床、鋸床、卷板機、砂輪機和手錘、銼刀、刮刀、鑒子、錐、手鋸等鉗工工具會使用游標尺、千分尺等量具。掌握氣割、焊接技術會運用葫蘆、千斤頂、卷揚機等起重工具及起重方法學會管道安裝維修技術學會板金工放樣、製作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維修工還應能根據所維修的設備,選擇維修方法、工具及材料,熟悉設備的拆裝磨粉設備。由於水泥生產設備多為連續運轉方式水泥生產線。因此,維修人員還應掌握在不停機時所採取的一些故障診斷方法,具有一定的判別故障及其原因的能力。機修人員還必須熟知各種維修安全知識。
『肆』 設備維保人員安全培訓的目的是有哪些
安全培訓的目的是:為加強和規范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防範傷亡事故,減輕職業危害。
『伍』 誰有鏟車安全培訓、行駛、保養課件
鏟車安全教育.ppt
文檔名稱:鏟車安全教育.ppt
格式:ppt 大小:8.03MB 總頁數:21 展開↓
更多功能
免費預覽本文檔(全文)
下載敬告:本站不保證該用戶上傳的文檔完整性,不預覽、不比對內容而直接下載產生的反悔... 展開↓
文檔介紹:
鏟車專項教育材料
2010年3月16日
車輛傷害的危害
主要傷害類別是機械傷害、車輛傷害和物體打擊。
其中,車輛傷害從08年佔比的7%上升至2009年的約13%,同比上升了6個百分點。 事故總數中車輛傷害(全部是鏟車傷害)佔了較大的比例,而且有明顯的上升傾向。事故比例從08年的7%上升至2009年的13%(與機械傷害持平);而且2009年和2010年分別發生了1起鏟車引發的死亡事故。
2009年上海汽車車輛傷害事故占事故總數26%,列居首位。
鏟車傷害高發的原因分析:
⌒ 高產高銷形勢增加了內部駁運的工作量;
⌒ 不合理的物流規劃會導致運輸量的增加;
⌒ 將裝卸設備(鏟車)當駁運設備使用,產生了更多的安全隱患;
車輛傷害的分析
沈總的安全要求
狠抓專項治理 鏟車、登高、沖壓設備和外來施工是2009年和2010年上汽集團幾次安全生產死亡事故的主要因素,所以今年年初上汽集團安委會決定在集團內啟動鏟車、登高、沖壓設備和外來施工等重點隱患專項治理。通過調研、分析、試點和逐步推廣,切實改善生產過程安全條件,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 各企業要積極配合安監中心牽頭成立的專項工作組的各項工作,並主動在企業內開展調查和分析工作。這四項專項治理不是各企業的安全乾部能單獨完成的,需要企業的物流部門、規劃部門和生產部門等共同協作,所以企業內各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應主動支持和參與項目,保證專項整治項目的順利完成。
一、專項整治的背景介紹;
二、成立項目調研小組;
三、問題分析
四、項目實施計劃;
五、各試點企業的任務。
鏟車使用中的問題分析
1、設備缺陷多: 鏟車未按時年檢、取證上牌,維護少導致設備帶病工作。
2、制度不完善: 沒有建立嚴格的檢測、維護、使用和監管制度。
3、監管不力: 缺少日常監督檢查,查出了問題也較難處理。
鏟車使用中的問題分析(續)
4、員工安全意識淡薄,三違現象普遍: 勞務人員
『陸』 機械設備維修保養過程中應注意什麼
機械設備在使用中要經常觀察設備的運轉狀況,聽運轉的聲音,觸摸溫度的變化,檢查電器接線有無松動,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定期的給潤滑部位加潤滑油等等,設備的表面要保持清潔經常擦拭減少粉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