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業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目的和意義
一、當前物業管理服務中的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
(一) 法規不健全,司法效力不高
近些年來,雖然物業管理的立法取得了不小進展,《物業管理條例》、《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等的出台,對規范物業管理的運作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物業管理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如業主組織與其它組織的關系處理、物業管理權力交接等,依然缺乏可操作性的規定。這使得許多物業管理糾紛難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加之當前我國的司法訴訟程序多、費時長、效力低,物業服務欠費、接管不暢一類糾紛更是經常久拖不決,容易使得小糾紛演化成大的爭執,甚至引發集體請願、暴力沖突等一些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的事件。
(二)物業公司與業主之間的缺乏信任,難以建立和諧關系
目前有一些物業公司依仗有開發建設單位的支持,經常對業主的呼聲不予理會,粗暴干涉業主的權利,導致業主對開發建設單位附屬的物業公司很反感、不信任。開發建設單位的物業公司對物業早期介入和前期管理往往走形式主義,不能真正維護業主的利益,在建築質量、功能、配套等重大事項上沒有起到應有的監督把關作用。引致業主經常以房屋質量問題、建設單位承諾不兌現等而遷怒於物業公司,對物業公司不信任,關系處理不好。廣州、深圳許多小區由此發生暴力沖突。
(三)物業公司履約意識和能力差,物業服務不到位
有一些物業公司在取得物業管理權後,沒有按照合同認真提供物業服務,擅自降低服務等級,減少服務項目,降低服務標准和要求;有的公司連起碼的服務合同要求都不能達到,以減少成本增加利潤。有的公司甚至連清潔、保安工作都不能做好。
(四)業主組織地位不明確,業主委員會運作不規范
長期以來,業主委員會只是一個無法人地位和獨立財產相對鬆散的業主自治性組織,其法律訴訟主體地位不明確,談不上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即便現在不少地方接受訴訟或仲裁,物管公司勝訴後,也難以執行。而在實際運作中業委會主任、業主代表等人又難以得到適當的激勵。機制欠缺,部分業委員成員或業主代表便會不公、不當地行使自己的權力,難以發揮業主組織應有的作用。
(五)業主欠費比例在有的地方較為嚴重
根據《中國物業管理》雜志的報導,北京市居民小區管理辦公室對28個商品房小區進行調查,物業收費率能達到80%的只有14個小區,商品房小區平均物業收費率僅為65%。而一般來說物業管理費收費率低於80%物業公司將難以維持正常管理活動。
二、物業管理服務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業主與物業管理企業理念滯後
時致今天,仍然有大量人們對物業管理的認識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的單位管理或房管所管理模式上,無論是物業公司還是業主對物業管理的認識均又不成熟之處。 特別是內地這種情況更普遍。據陝西《華商報》記者調查,西安市民對物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可概括為六個方面:97%的業主稱小區物業管理部門不是根據業主意願公平選聘產生,而是由開發商「欽定」的,小區業主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86%的業主認為小區物業收費不透明,更有60%的業主稱不了解物業部門收費的用途,而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無從談起;參與調查的70%以上的業主對物業服務不滿意,同時認為業主無法行使屬於自己的權利;在參與調查的市民中,有一半以上的人稱不知道小區物業管理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是誰;參與者中,近90%的業主稱小區不能按時召開業主大會,其中不少業主稱小區沒有召開業主大會卻產生了業主委員會,懷疑是物業管理部門暗箱操作;在「您對小區物業管理不滿時採取何種方式解決?」的調查項中,近30%的小區業主通過「爭吵」解決物業糾紛。
(二)物業管理規模小,規模不經濟,經營管理困難
規模不經濟的問題。物業管理行業有一種說法,如住宅小區的管理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下者往往是虧損的,5-8萬平方米才收支平衡,8萬平方米才有贏利可能。但目前很多物業管理項目面積較少,整體上很難達到規模經營水平。據據統計,物業管理較成熟的廣東省,截止2004年底物業管理覆蓋率也只有為40%。物業管理企業有3000餘家,管理項目1.2萬個,平均管理4個項目,管理面積5億平方米,每個公司平均管理面積只有16.7萬平方米,每個項目只有4.2萬平方米。[13]物業公司管理項目少,面積少的現狀,反應了物業管理正常的市場競爭機制尚未形成,使物業管理企業難以走出經營困境,服務質量自然難以保證。
(三)行業隊伍素質偏低,人才短缺
物業管理作為專業化的管理,需要各類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但由於我國物業管理專業教育起步晚,培養的人才有限,加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行業管理標准和從業人員行為規范,在職專業物業管理人員的培訓不足和各種上崗專業培訓流於形式、監管不足,更加之觀念上認為物業管理無需高素質人員的誤區等,使得我國物業管理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制約了行業的良性發展,影響行業地位的提高。
❷ 物業管理技能培訓的目的是什麼
能不能說的特具體,就是字越多越好的那種回答: 培訓旨在讓物業從業人員能夠按照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約定,通過對房屋建築及與之相配套的設備、設施和場地進行專業化維修養護管理以及維護相關區域環境衛生和公共秩序,為業主、使用人提供服務,同時提高物業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技能
❸ 工廠物業管理的目的和重要性
① 由於標准廠房的多元性,加大了物業管理的難度。
② 險情。因使用頻繁或使用不當專,造成房屋的損壞,以屬致帶來結構的變化,險情出現難以預料。而且,廠房設備損耗嚴重,保養,維修費用高昂。
參考http://www.gywygl.com/6/5058.htm
③ 消防點多面廣。廠區內存儲的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的危險品,容易出現火警或險情,因電器安裝、機器的用電不當,也容易引起火災;另外廠區內的交通工具和人員多而雜,這給保衛工作帶來了難度。
④ 功能特殊。由於使用的特殊性難以保持整潔,污水不便處理。
❹ 物業管理前期介入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1、 適應了現代房地產開發的發展要求。
我國的房地產開發經過多年的發展,從以抓建設為主的生產導向階段,以抓促銷為主的銷售導向階段,已經發展到現代房地產開發的營銷導向階段,開發商們開始根據市場需要和用戶呼聲確定開發戰略,對物業管理公司的要求也相應發生了變化,不再停留在物業管理公司搞好後期管理服務上,還希望藉助物管公司熟悉掌握住戶需求變化和物業使用管理的專業優勢前期介入開發階段,共同參與物業的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工作,保證物業建設的設計合理和質量良好,使得開發出的物業能夠最貼近住戶需求,成為市場上受消費者歡迎的物業。物業管理前期介入,也能讓消費者真切感受到房地產開發商對物業管理的重視。目前消費者的物業管理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據專家評估,物業管理因素可以佔到樓宇價格的20%-30%。如果能讓著名品牌的物業管理公司前期介入,將會極大地促進物業的銷售。可見,物管前期介入對開發商所開發物業的完善和促銷起著很大作用。
2、擴充了物業管理的外延和內涵。
目前的物業管理大都停留在僅僅作為房地產開發的延伸。傳統的物業管理定義是指物業管理企業受物業所有人的委託,依據物業管理委託合同,對物業的房屋建築及其設備、市政公用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等管理項目進行維護、修繕和整治,並向物業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綜合性的有償服務。物業管理的立足點是充分發揮物業的最大使用功能,使其保值增值。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物業管理在房地產開發全過程中的積極作用,物業管理可以從物業的使用管理角度為物業的完善和保證使用功能的發揮提供科學的建議和有效的方法。通過前期介入,擴充了物業管理的內涵和外延,真正體現了物業管理應成為房地產開發完善和延伸的本質要求,也使物業管理以人為本、業主第一的理念得到了進一步的貫徹,最終使業主受益。
3、提升了物業管理的專業形象,有利於物管工作的開展。
物業管理通過前期介入,在與開發商、監理方、施工方等方面的共同協作中,可以充分展示自身的專業素質。物管企業可以從物業使用管理的角度、從業主的角度、從降低管理費用的角度在規劃、設計、監理施工方面提出一條條合理化建議,從而完善了物業,減少了今後物業管理中的問題和矛盾。同時,通過在前期介入中同施工單位形成的良好合作關系,可以在今後物業的保修期內,加強雙方的緊密合作,提高物業的維修及時率。另一方面,由於通過前期介入,物業管理公司已經在業主入住前,處理好了如熟悉物業、設備設施使用、資料收集等接管驗收的各類重要工作。業主入住時,就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接待工作,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如果接管與入住同步進行,物管公司即使很努力,往往也會被各項繁雜事務搞得焦頭爛額,容易忙中出錯,其後還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磨合期,影響了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質量和專業形象。因此,物業管理前期介入是非常必要的。
4、為物業管理後期管理打下良好基礎。
物管企業通過前期介入對物業的土建結構、管線走向、設施建設、設備安裝等情況了如指掌,便於在後期管理中做好物業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養護工作。由於已對所管物業有了全面了解,就為竣工驗收、接管驗收打下了基礎,可以提高驗收質量,縮短驗收時間,對驗收中發現的仍需改進之處,也比較清楚,容易交涉和協調。而沒有前期介入,接管驗收中一旦出現圖紙資料不全的問題和硬體方面嚴重缺陷往往難以及時解決,對業主的入住、後期管理和創優達標工作帶來嚴重影響。另一方面,在前期介入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便於理順同環衛、水電、煤氣、通訊、治安、維修、綠化等各部門間的關系,建立順暢的服務渠道,有利於後期管理工作的進行。同時,物管企業通過前期介入可以提出許多設計和施工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從而大大減少物業管理工作中物業的返修工作量,有利於業主,也有利於施工企業。
❺ 物業設備管理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意思
物業設備包含的很多,並且大部分設備都是需要24小時運行的,用來保專障業主的日常生活需要,如屬供水 供電 電梯 消防設備 門禁系統等等,如果沒有專人來做日常保養等管理,那麼一旦設備出現故障,都會給業主造成極大的不便,特別是經常故障,也會造成業主滿意度下降,業主有意見後就會以此為由拒繳管理費等,另外,設備保養可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極大的降低物業公司的運營成本,所以物業公司對設備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❻ 物業設備管理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意思
物業設備包含的很多,並且大部分設備都是需要24小時運行的,用來保障業主的日版常生活需要,如供水權
供電
電梯
消防設備
門禁系統等等,如果沒有專人來做日常保養等管理,那麼一旦設備出現故障,都會給業主造成極大的不便,特別是經常故障,也會造成業主滿意度下降,業主有意見後就會以此為由拒繳管理費等,另外,設備保養可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極大的降低物業公司的運營成本,所以物業公司對設備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❼ 小區物業管理的目的
收物業費
❽ 物業巡查的目的和意義
物業巡查的目的,就是保證小區的安全,和小區公共設施出現損壞的情況,能夠及時發現,進行修理。
物業每日巡查的工作
1.巡視所管理的小區一遍,巡視內容為:
(1)查小區內是否有違章行為(有無亂搭、亂建、違章裝修,牆壁有無亂塗、亂畫、張貼廣告,有無亂擺攤販);
(2)小區內是否有不安全隱患(房屋是否出現嚴重破損,通道是否被堵,室外輸電線路是否完好,有無亂拉亂搭,內有無可疑人員活動);
(3)小區內環境與衛生是否符合標准(樹木花草有無損壞,房前屋後,公共場所有無亂丟扔垃圾,垃圾桶是否倒請,有無亂停放車輛,亂晾曬衣物,有無影響正常休息的雜訊源);
(4)基礎設施是否完整(道路有無損壞,室外上下水道是否滲漏,路口攔護栓,路障是否完好,娛樂設施有無損壞)。
以上內容巡視完畢要做好巡視記錄,發現問題,能處理的應立即處理之,重大問題和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向物業經理匯報。
2.收繳業主(住戶)管理費、各項規定費用;
3.接待業主(住戶)來訪和處理有關物業管理的投訴;
4.解答業主(住戶)提出的有關物業管理業務咨詢;
5.安排保養、維修任務,驗收修繕質量;
6.做好工作日記(內容為:記錄每天完成的工作,發現和處理問題,上級領導的指示,急待解決的事務,住戶投訴等)。
7.整理內務(包括打掃辦公室;整理文件、資料圖書報刊;清潔整理辦公桌、椅及其他辦公用具等)。
每周工作的記錄
1.走訪住戶(內容:與住戶交換物業管理意見,了解住戶有什麼困難和需要;掌握住戶家庭基本情況,包括:戶主、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單位和住家電話,家庭人口以及人口結構,掌握住戶產權歸屬和變更或租戶的變更,住房的戶型變化、結構、質量現狀、保養和維修狀況);
2.初審住戶裝修申請,並報上級審批;
3.檢查公共設施是否完好(內容包括:電梯運行是否正常;樓道、過道、梯間是否堆放雜物或有礙通行的物品;公共照明是否完好,配電箱,水表設備是否有破損,小區內信報箱是否有破損),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或報有關部門,並協助處理。
4.檢查垃圾桶是否噴灑葯物,各樓層公共部位是否清潔。
5.檢查房屋使用情況,有無長期空房戶、擅自轉租戶、了解房地產信息。
❾ 物業費催收培訓的目的和意義
物業費催收培訓的目的,就是通過對業主進行催收,最大的程度,把物業費收上來,避免小區業主有拖欠物業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