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習"機械加工技術"需要知道些什麼
實際一點,注意一下幾點:
學歷無關緊要,因為這是一個發揮專業知識(平面幾何專)和實際操作熟練屬度的問題,好了,言歸正傳:
1.如果從事車加工學習,需要計算的范圍:莫氏錐度以及常用的工具錐度的計算能力,就比如,工具錐1:10斜度.
2.如果從事刨床,銑床等以加工平面為主的機床,一般來說沒有什麼需要計算的部分,注意在實際操作中看到加工圖紙正確判斷物體的實際形狀,然後就能在心裡得知如何加工能又快又好.
3.如果從事鏜床等以加工平面上的孔為主的機床時,這些需要牽扯的平面幾何知識比較強,籠統一點來說,主要是需要掌握勾股定理(也叫做商高定理)和三角函數.如果你沒有學過此類知識可以去一些網站或通過自己看書獲得,或詢問自己的好友,呵呵,我也可以告訴你一些自己知道的皮毛東西.
4.如果是做模具或從事鉗工、嵌工等綜合能力較強的機械工種,這個需要較為扎實的基本功,需要安心的在基層做2年以上,如果你比較聰明,或許不要那麼久的.
總之來說,機械加工行業是個多變、靈活的只是板塊,實際操作中還需要自己多思考、多學習,另外,注意操作規程.安全第一!
⑵ 機械加工工藝基本知識
(一)基準
零件都是由若干表面組成,各表面之間有一定的尺寸和相互位置要求。零件表面間的相對位置要求包括兩方面:表面間的距離尺寸精度和相對位置精度(如同軸度、平行度、垂直度和圓跳動等)要求。研究零件表面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離不開基準,不明確基準就無法確定零件表面的位置。基準就其一般意義來講,就是零件上用以確定其他點、線、面的位置所依據的點、線、面。基準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兩大類。
1、設計基準
在零件圖上用以確定其他點、線、面的基準,稱為設計基準,就活塞來說,設計基準指活塞中心線和銷孔中心線。
2、工藝基準
零件在加工和裝配過程中所使用的基準,稱為工藝基準。工藝基準按用途不同,又分為定位基準、測量基準和裝配基準。
(1)定位基準:加工時使工件在機床或夾具中占據正確位置所用的基準,稱為定位基準。按定位元件的不同,最常用的有以下兩類:
自動定心定位:如三爪卡盤定位。
定位套定位:將定位元件做成定位套,如止口盤定位
其他有在V形架中定位,在半圓孔中定位等。
(2)測量基準:零件檢驗時,用以測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準,稱為測量基準。
(3)裝配基準:裝配時用以確定零件在部件或產品中位置的基準,稱為裝配基準。
(二)工件的安裝方式
為了在工件的某一部位上加工出符合規定技術要求的表面,在機械加工前,必須使工件在機床上相對於工具占據某一正確的位置。通常把這個過程稱為工件的「定位」。工件定位後,由於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還應採用一定的機構將工件「夾緊」,使其確定的位置保持不變。使工件在機床上佔有正確的位置並將工件夾緊的過程稱為「安裝」。
工件安裝的好壞是機械加工中的重要問題,它不僅直接影響加工精度、工件安裝的快慢、穩定性,還影響生產率的高低。為了保證加工表面與其設計基準間的相對位置精度,工件安裝時應使加工表面的設計基準相對機床占據一正確的位置。如精車環槽工序,為了保證環槽底徑與裙部軸線的圓跳動的要求,工件安裝時必須使其設計基準與機床主軸的軸心線重合。
在各種不同的機床上加工零件時,有各種不同的安裝方法。安裝方法可以歸納為直接找正法、劃線找正法和採用夾具安裝法等3種。
(1)直接找正法採用這種方法時,工件在機床上應佔有的正確位置,是通過一系列的嘗試而獲得的。具體的方式是將工件直接裝在機床上後,用百分表或劃針盤上的劃針,以目測法校正工件的正確位置,一邊校驗一邊找正,直至符合要求。
直接找正法的定位精度和找正的快慢,取決於找正精度、找正方法、找正工具和工人的技術水平。它的缺點是花費時間多,生產率低,且要憑經驗操作,對工人技術的要求高,故僅用於單件、小批量生產中。如硬靠模仿形體的找正就屬於直接找正法。
(2)劃線找正法此法是在機床上用劃針按毛坯或半成品上所劃的線來找正工件,使其獲得正確位置的一種方法。顯而易見,此法要多一道劃線工序。劃出的線本身有一定寬度,在劃線時又有劃線誤差,校正工件位置時還有觀察誤差,因此該法多用於生產批量較小,毛坯精度較低,以及大型工件等不宜使用夾具的粗加工中。如二沖程產品銷釘孔位置的確定就是使 用分度頭的劃線法找正。
(3)採用夾具安裝法:用於裝夾工件,使之佔有正確位置的工藝裝備稱為機床夾具。夾具是機床的一種附加裝置,它在機床上相對刀具的位置在工件未安裝前已預先調整好,所以在加工一批工件時不必再逐個找正定位,就能保證加工的技術要求,既省工又省事,是高效的定位方法,在成批和大量生產中廣泛應用。我們現在的活塞加工就是使用的夾具安裝法。
1)工件定位後,使其在加工過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變的操作,稱為夾緊。夾具中使工件在加工過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變的裝置,叫夾緊裝置。
2)夾緊裝置應符合以下幾點要求:夾緊時,不應破壞工件的定位;夾緊後,應保證工件在加工過程中的位置不發生變化,夾緊准確、安全、可靠;夾緊動作迅速,操作方便、省力;結構簡單,製造容易。
3)夾緊時的注意事項:夾緊力大小要適當,過大會造成工件變形,過小會使工件在加工過程中產生位移,破壞工件定位。
(三)金屬切削基本知識
1、車削運動及形成的表面
車削運動:在切削過程中,為了切除多餘的金屬,必需使工件和刀具作相對的切削運動,在車床上用車刀切除工件上多餘金屬的運動稱為車削運動,可分為主運動和進給運動。
主運動: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層,使之轉變為切屑,從而形成工件新表面的運動,稱主運動。切削時,工件的旋轉運動是主運動。通常,主運動的速度較高,消耗的切削功率較大。
進給運動:使新的切削層不斷投入切削的運動,進給運動是沿著所要形成的工件表面的運動,可以是連續運動,也可以是間歇運動。如卧式車床上車刀的運動時連續運動,牛頭刨床上工件的進給運動為間歇運動。
工件上形成的表面:在切削過程中,在工件上形成已加工表面、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指已經車去多餘金屬而形成的新表面。待加工表面指即將被切去金屬層的表面。加工表面指車刀切削刃正在車削的表面。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深度、進給量和切削速度。
(1)切削深度:ap=(dw-dm)/2(mm) dw=未加工工件直徑 dm=已加工工件直徑,切削深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吃刀量。
切削深度的選擇:切削深度αp應根據加工餘量確定。粗加工時,除留下精加工的餘量外,應盡可能一次走刀切除全部粗加工餘量。這不僅能在保證一定耐用度的前提下使切削深度、進給量ƒ、切削速度V的乘積大,而且可以減少走刀次數。在加工餘量過大或工藝系統剛度不足或刀片強度不足等情況下,應分成兩次以上走刀。這時,應將第一次走刀的切削深度取大些,可佔全部餘量的2/3~3/4;而使第二次走刀的切削深度小些,以使精加工工序獲得較小的表面粗糙度參數值及較高的加工精度。
切削零件表層有硬皮的鑄、鍛件或不銹鋼等冷硬較嚴重的材料時,應使切削深度超過硬度或冷硬層,以避免切削刃在硬皮或冷硬層上切削。
(2)進給量的選擇:工件或工具每旋轉一周或往復一次,工件與工具在進給運動方向上的相對位移,單位為mm。切削深度選定之後,應進一步盡量選擇較大的進給量。進給量其合理數值的選擇應保證機床、刀具不致因切削力太大而損壞,切削力所造成的工件撓度不致超出工件精度允許的數值,表面粗糙度參數值不致太大。粗加工時,限制進給量的主要是切削力,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時,限制進給量的主要是表面粗糙度。
(3)切削速度的選擇:在進行切削加工時,工具切削刃上的某一點相對於待加工表面在主運動方向上的瞬時速度, 單位為m/min,。當切削深度αp與進給量ƒ選定後,在些基礎上再選最大的切削速度,切削加工的發展方向是高速切削加工。
5.粗糙度對零件進行性能的影響
工件加工後的表面質量直接影響被加工件的物理、化學及力學性能,產品的工作性能、可靠性、壽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要零件的表面質量。一般而言,重要或關鍵零件的表面質量要求都比普通零件要高,這是因為表面質量好的零件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耐磨性、耐蝕性和抗疲勞破損能力。
6、切削液
(1)切削液的作用
冷卻作用:切削熱能帶走大量的切削熱,改善散熱條件,降低刀具和工件的溫度,從而延長了刀具的使用壽命,可防止工件因熱變形而產生的尺寸誤差。
潤滑作用:切削液能滲透到工件與刀具之間,使切屑與刀具之間的微小間隙中形成一層薄薄的吸附膜,減小了摩擦系數,因此可減少刀具切屑與工件之間的摩擦,使切削 力和切削熱降低,減少刀具的磨損並能提高工件的表面質量,對於精加工,潤滑尤其重要。
清洗作用:清洗過程中產生的微小的切屑易粘附在工件和刀具上,尤其是鑽深孔和絞孔時,切屑容易堵塞在容屑槽中,影響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的使用壽命。使用切削液能將切屑迅速沖走,是切削順利進行。
(2)種類:常用切削液有兩大類
乳化液:主要起冷卻作用,乳化液是把乳化油用15~20倍的水稀釋而成,這類切削液的比熱大,粘度小,流動性好,可以吸收大量的熱,使用這類切削液主要是為了冷卻刀具和工件,提高刀具壽命,減少熱變形。乳化液中含水較多,潤滑和防銹功能較差。
切削油: 切削油的主要成分是礦物油,這類切削液的比熱較小,粘度較大,流動性差,主要起潤滑作用,常用的是粘度較低的礦物油,如機油、輕柴油、煤油等。
-End-
⑶ 機械加工知識
機械加工流程為:識圖—編制工藝規程—機械加工。
機械加工又分去余版量加工與非權去餘量加工。去餘量加工一般是通過刀具切削達到圖紙要求尺寸的加工方法,常見的有車、銑、刨、磨、鉗、鏜、線切割、電火花、拋光等;非去餘量加工有焊接、折彎,線切割、鍛造、鑄造等,去餘量加工主要為半精加工與精加工,非去餘量加工則是毛坯處理與粗加工。
⑷ 機械加工基礎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全國機電類專來業高職單考單招自系列叢書之一,內容分9個單元,每個單元根據大綱中教學內容的不同設置不同章節,每個章節內容都按知識構架、學習目標、學習內容、考點分析和習題練習五大部分編排。本書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機械類專業學生基礎練習、能力訓練、考試復習和高考強化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參加相關崗位培訓的人員、自學人員和專業愛好者的學習與參考書,更是任教「機械加工基礎」、「金屬加工基礎」、「金屬工藝學」課程教師的必備書籍。
⑸ 學機械製造的一般都要學哪些知識啊
機械制圖(識圖)、機械基礎、金屬工藝學(製造技術基礎)、極限與配合、液氣壓傳動、CAD/CAM
⑹ 初學者如何學習機械加工工藝
工藝就是實現圖紙的加工過程,想學工藝,就只能下現場,初期你可以先看內現場作業指導書容,工藝卡等操作規程,看明白了再看製作現場,設備以及加工順序等,就會明白為什麼工藝卡要那麼編制,以及工序的前後順序,工藝比設計復雜的多,國內不注重工藝人才,反而設計工程師比工藝工程師工資高,而且多數公司招收的本科生都是從設計開始,在國外很多國家,都是要求有3年工藝工作的人才可以搞設計,工藝,說白了就是加工方法,而這個加工方法並不像設計一樣有設計規范,設計標准什麼的餓,加工方法要從人機料法環側多方面著手,你設計的東西,要考慮到設備能不能加工,精度能不能達到,到現場多和現場技術員溝通,你就會知道一套設計圖紙如果不考慮工藝或者工藝方面考慮不夠全面,會給加工帶來多少額外的步驟。
⑺ 如何從零開始學機械加工
先去上個技校,一般也就兩三個月,先熟悉一下各類機床,又可以學到機械的基礎知識,然後到個機械加工廠去工作,很快就能上手,祝你好運!
⑻ 機械加工基本知識
1 車來:工件旋轉,車刀在平面內自作直線或曲線移動的切削加工叫車削。
2 銑:工件固定不動,銑刀旋轉且做進給運動進行的加工的工藝,叫銑削。
包括端銑削、闊面銑削和端面銑削的場合,可用各種各樣的銑削過程。由於刀具有多個齒和每個齒都產生銑屑,高速銑削掉金屬時可能的。在大多數應用中,工件被送入旋轉著的銑刀中。
3 鏜:工件固定在夾具上不動,或者做直線運動,鏜刀做旋轉運動來進行加工的工藝叫鏜削。
⑼ 求機加工方面培訓大綱和計劃等資料
《計算機輔助設計實例實訓》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計算機輔助設計實例實訓
課程類別:實驗課
適用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
總學時:48 考試形式:考查課
理論學時: 實驗學時:48
執筆者:宋憲一 制(修)訂日期:2005.10
一、課程性質及任務
計算機輔助設計實例實訓是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的重要實踐課程之一。它要求學生在掌握了有關專業基礎知識之後,進一步了解和運用如何利用CAD技術領域 中不斷出現的新技術來進行產品的設計與製造,通過實例的實訓來提高學生對所學專業課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以便於學生增強就業競爭能力。
二、核心知識、技能點
l 理論、實驗與實訓相結合。
l 講授與實際練習相結合。
l 專業知識與實際例子相結合。
l 創新思維方式與項目教學相結合。
核心知識點
l 機械零部件設計CAD技術的應用
l 產品技術文檔資料管理的數字化
l CAD技術與傳統手工設計的結合
核心技術技能點
l 利用CAD技術進行工程圖製作
l 編寫相應技術文件與實現數字化
l 撰寫相關體會文章(視情況而定)
三、課程內容、要求及學時分配
教 學 要 求
章 節
課 程 內 容
課程性質
掌握
理解
了解
學 時
1
產品設計過程的CAD
L
40
1.1
了解產品設計的技術要求
L
√
4
1.2
產品方案設計的CAD實現
L
√
16
1.3
產品施工設計的CAD實現
L
√
20
2
產品技術文件的編寫
L
8
2.1
技術文件的數字化
L
√
4
2.2
技術文件的市場應用
L
√
4
總計
48
註:L---表示實驗
部分實訓模塊:
模塊1:可調支座
實訓指導圖樣(點擊)
實訓目的:了解產品設計的技術要求
校核實訓指導圖樣中件1、2的強度
用所學的CAD知識繪制各零件圖、裝配圖
編寫相應技術文件(工藝文件、計算書、說明書等)
實訓地點:產品設計技術專用實訓室、CAD技術實訓室
模塊2:前傳動總成:
實訓指導圖樣 明細表(點擊)
實訓目的:了解產品設計的技術要求和整體結構
拆畫實訓指導圖樣中件1、2、5、15
改進件8(毛氈密封)的結構形式,獲得更好的密封效果
用所學的CAD知識繪制各零件圖、裝配圖
編寫相應技術文件(圖樣明細表、標准件明細表等)
實訓地點:產品設計技術專用實訓室、CAD技術實訓室
模塊3:端蓋
實訓指導圖樣(點擊)
實訓目的:了解該零件的用途、分析設計結構和工藝性、
用所學的CAD知識繪制二維、三維零件圖、注意錐管螺孔的表達。
實訓地點:產品設計技術專用實訓室、CAD技術實訓室
模塊4:支撐臂
實訓指導圖樣(點擊)
實訓目的:了解該零件的用途、分析設計結構和工藝性
用所學的CAD知識繪制二維、三維零件圖
實訓地點:產品設計技術專用實訓室、CAD技術實訓室
模塊5:軸座
實訓指導圖樣(點擊)
實訓目的:了解該零件的用途和通用鑄造技術要求
用所學的CAD知識繪制二維、三維零件圖
實訓地點:產品設計技術專用實訓室、CAD技術實訓室
實訓階段二(機加)
《機加工》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機加工
課程類別:實訓課
適用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
總學時:48 考試形式:考查課
理論學時: 實訓學時:48
執筆者:孫雲鈴 制(修)訂日期:2005.10
實訓場地:機加實訓車間(普通、數控)
一、課程性質和任務
本課程是一門培養學生掌握傳統機械加工應具有的技術技能,技巧的實踐課程。本課程的任務是:要求學生掌握機加工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學習一定的先進工藝操作;正確使用工夾量具,刀具;養成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習慣;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要在實習教學課程中,注意發揮學生的智能,並要求學生完成具有典型零件的工件製作。
課程的特點是,採用實踐課堂教學形式。運用講解、示範、指導和講評等教學環節。貫徹講解與示範相結合,集體指導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
注意培養學生勇敢、果斷、鎮靜和必勝信心等意志品質。
本課程教學大綱共48學時。本大綱在執行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調整。
二、課程內容與基本要求
(一)車削(24學時)
模塊一: 入門知識
內容:
1了解車削的工作內容
2熟悉實習場地
3熟悉車削文明生產和安全技術
4了解車床的組成和各部分的用途。
5掌握車刀的標注角度及主要作用。
6熟悉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
要求:培養學生自覺遵守勞動紀律,懂得文明生產和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模塊二: 技能練習
內容:
1搖曲線練習
2掌握車床的操作技能
要求:使學生熟練掌握車床的操作技能
模塊三 車端面、外圓、倒角和車階台
內容:
1掌握車刀的安裝技能。
2掌握在三爪自定心卡盤安裝工件的技能。
3熟悉刻度盤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4熟練掌握一夾一頂安裝工件。車階台軸以及打中心孔的操作技能。
操作練習:
1車端面、車外圓、車大階台軸
2車小階台軸
3車端面、打中心孔、一夾一頂車階台軸
要求:使學生掌握車端面、車外圓、打中心孔的操作技能,並能合理選用切削用量。
模塊四:切斷和車外溝槽
內容:
1了解各種外溝槽的作用和技術要求。
2掌握外溝槽的車削技能與測量方法。
3分析切斷刀的抖斷原因及預防措施。
操作練習:
1刃磨切斷刀。
2在工件上切槽。
3切斷工件。
要求:使學生正確掌握切斷刀的刃磨方法及切槽、切斷的操作技能。
模塊五:車圓錐面
內容:
1掌握車圓錐面的計算與調整技能。
2掌握車削外圓錐的操作技能。
3掌握車圓錐面出現質量問題的分析方法。
操作練習:
移動小刀架,車60°前頂尖。
要求:能正確掌握車圓錐面的方法。
模塊六:鑽孔、擴孔、鉸孔、滾花
內容:
1熟悉麻花鑽,擴孔鑽和鉸刀的結構特點及對加工產生的影響。
2掌握鑽孔、擴孔和鉸孔的技能。
3掌握滾花刀的安裝方法和滾花的操作技能。
操作練習:
1在工件上鑽孔,擴孔及鉸孔。
2在工件上練習滾花
要求:
1會正確掌握滾花的加工方法。
2了解滾花的作用。
(二)銑削(24學時)
基礎知識(要求貫穿全過程)
1.銑削原理與刀具基本知識
(1) 掌握銑削切削過程及安全操作
(2) 學會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及常用刀具材料的種類、代號、用途,銑刀分類。
(3) 明白影響刀具壽命的因素及提高刀具壽命的方法。
(4) 明白刀具刃磨的基本要求及刃磨方法,砂輪選擇。
2. 銑端面及垂直面的操作技能
(1)熟練掌握銑平面及垂直面的操作技能
(2)掌握工作裝夾、刀具安裝、刀具選擇
(3)掌握銑削用量的基本知識
(4)掌握順銑、逆銑、端銑操作技能
三、教學方法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正確的把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技能和技巧傳授給學生,必須系統的進行課題准備工作。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師的責任心、技術熟練程度、教學經驗、組織能力強弱有關,實習教師要採用講解、操作示範、學生練習教師巡迴指導、講評等方法,培養學生掌握生產知識、操作技能、技巧。
1. 講解:講解是實習教師在實習場地,按照課堂要求,用語言向學生傳授實習內容,敘述、描繪、解釋有關的概念和規律方法。講解要有邏輯性,必須抓住課題的主要內容,突出重點,有步驟進行。
2. 操作示範: 操作示範是由實習教師根據課題的要求,將加工方法、操作特點有準備的演示給學生看。這種方法是實習教學的重要方法。
3. 學生練習,教師巡迴輔導: 巡迴輔導是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實習教師以巡迴的方式有計劃、有目的的通過對學生實習操作練習的觀察和檢查。通過檢查學生技術准備工作、操作姿勢、操作方法和文明生產、加工質量等,能全面了解學生對課程的掌握情況。
4. 講評: 講評是指完成一個課程或每天實習結束後,由實習教師對實習情況進行總結。講評時,教師要全面具體准確的掌握情況,講評才有說服力.
四、課時分配表
(一)車削
課題
課題名稱
理論
課時
實踐
課時
合計
1
入門知識
2
2
4
2
技能練習
4
4
3
車端面、外圓
2
6
8
車階台,倒角
車端面,打中心孔,一夾一頂車階台
4
切斷和車外溝槽
1
2
3
5
車圓錐面
1
2
3
6
鑽孔、擴孔、鉸孔、滾花
1
1
2
合計
24
( 二 )銑削
序號
課程安排及工件名稱
課時分配
1
銑削基礎知識 課題一
4
2
銑平面 課題二
8
3
銑垂直面 課題二
4
4
凸凹塊的銑削 課題三
8
合計
24
⑽ 一個機加工做基本的知識是什麼
我本抄人就是從事機械加襲工方面的
我個人意見:
一個機加工做基本的知識是:
在廠里能看懂機械圖紙,熟練使用各種量具、刀具,對機床必需熟悉,一般程序自己編制保證沒問題,能解決加工中出現的一些產品質量問題。
這些就足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