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消防安全檢查內容是什麼
消防安全檢查涉及以下主要內容:
消防器材:
1、器材品種、規格、數量適用、配置合理、使用方便。
2、器材無嚴重銹蝕、零配件完好無損、處於正常使用狀態。
3、消防給水水壓充足,可確保在保護有效范圍內使用。
4、器材已落實到班組或專人保養。
5、有器材檢查記錄
通道:
1、主幹道、支幹道、梯間、車間、工序出入口無障礙。
2、消防栓、器材放置點有否被堵塞。
3、物品放置在定置范圍內、車輛不亂停亂放。
4、標志、標線設置清晰合理。
電器設備:
1、易燃、易爆生產場所是電氣設備安裝符合防爆要求。
2、車間、部門是否有亂拉亂接電線現象。
3、辦公室、化驗室、倉庫在下班前關閉電源。
倉儲:
1、倉庫物品有標識、數量、警示標志、並按指定功能放置相應物品。
2、倉儲物資按牆距、垛距、間距存放,不超存、不混存。
3、倉庫有日常通風、透氣,降溫措施落實好。
4、倉庫、廠區、消防器材、設備完整好用,並有檢查記錄。
日常管理:
1、動火按要求辦理審批,並落實好有關人員責任。
2、生產崗位按時填寫安全記錄表。
3、生產崗位操作人員按時、按要求巡檢設備,無違章操作。
4、按時、按要求完成消防整改項目並回復。
5、無違規建築、無違章作業、無違規吸煙。
6、對員工進行消防演培訓、教育和消防演練。
7、無發生各種事故。
8、操作工人會使用滅火器,會撲滅初起火災,會報警。
② 單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單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消防安全教育、培專訓;
2、防火屬巡查、檢查;
3、安全疏散設施管理;
4、消防(控制室)值班;
5、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
6、火災隱患整改;
7、用火、用電安全管理;
8、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
9、專職和義務消防隊的組織管理;
10、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
11、燃氣和電氣設備的檢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靜電);
12、消防安全工作考評和獎懲;
13、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內容。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第十八條 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的特點,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並公布執行。
單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防火巡查、檢查;安全疏散設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火災隱患整改;用火、用電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專職和義務消防隊的組織管理;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燃氣和電氣設備的檢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靜電);消防安全工作考評和獎懲;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內容。
③ 消防安全檢查內容
消防器材:
1、器材品種、規格、數量適用、配置合理、使用方便。
2、器材無嚴重銹蝕、零配件完好無損、處於正常使用狀態。
3、消防給水水壓充足,可確保在保護有效范圍內使用。
4、器材已落實到班組或專人保養。
5、有器材檢查記錄
通道:
1、主幹道、支幹道、梯間、車間、工序出入口無障礙。
2、消防栓、器材放置點有否被堵塞。
3、物品放置在定置范圍內、車輛不亂停亂放。
4、標志、標線設置清晰合理。
電器設備:
1、易燃、易爆生產場所是電氣設備安裝符合防爆要求。
2、車間、部門是否有亂拉亂接電線現象。
3、辦公室、化驗室、倉庫在下班前關閉電源。
倉儲:
1、倉庫物品有標識、數量、警示標志、並按指定功能放置相應物品。
2、倉儲物資按牆距、垛距、間距存放,不超存、不混存。
3、倉庫有日常通風、透氣,降溫措施落實好。
4、倉庫、廠區、消防器材、設備完整好用,並有檢查記錄。
日常管理:
1、動火按要求辦理審批,並落實好有關人員責任。
2、生產崗位按時填寫安全記錄表。
3、生產崗位操作人員按時、按要求巡檢設備,無違章操作。
4、按時、按要求完成消防整改項目並回復。
5、無違規建築、無違章作業、無違規吸煙。
6、對員工進行消防演培訓、教育和消防演練。
7、無發生各種事故。
8、操作工人會使用滅火器,會撲滅初起火災,會報警。
(3)消防設施安全培訓內容擴展閱讀
「消防」即消除防患(即預防和解決人們在生活、工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人為與自然、偶然災害的總稱),當然狹義的意思在人們認識初期是:(撲滅)火災的意思。
Fire control;Fire fighting;Fire protection滅火與防火。亦指滅火、防火人員。郭孝成《浙江光復記》:「衛隊及巡警消防,見勢已烈,均袖綴白布,以表輸誠。」如:必須抓好消防工作。例如:消防車、消防技術。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消防歷史,「消防」一詞是二十世紀從日本引進的,是一個外來語。但「消防」的根在中國。日本的文字是從中國的漢字演變而來,漢字早在西晉太康五年(284年)就開始傳入日本。「消防」一詞不僅字形與漢字完全相同,字義也無差別。現代意義的消防可以更深層的理解為消除危險和防止災難。
④ 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培訓心得
消防器材使用培訓總結(一):消防器材培訓演練小結
消防器材(滅火器)培訓、演練活動小結
,我校舉辦消防器材(滅火器)使用的培訓演練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全體師生都得到了一定收獲,特小結如下:
一、通過對消防器材(滅火器)使用的培訓,使全體師生能懂得了滅火器的構造,使用方法,使今後在日常生活中一要用上滅火器時能正確使用。
二、通過演練活動,實地觀察,全體師生現場體驗了滅火器滅火的威力,對今後的安全工作管理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通過這次活動,使全體師生對安全工作更進一步的認識,強化了對安全工作的意識,掌握了在火災災害中的自救方法。消防器材使用培訓總結(二):消防器材使用培訓記錄
消防器材使用培訓記錄【消防器材使用培訓總結】培訓地點:襄渝復線110kv線路工程項目部
授課人員:單生峰
培訓人員:王桂華、馮文柱、海峰、金小平、胡小明、
郭軍煒
培訓目的:
通過本次消防器材使用培訓檢驗我項目部所屬的消防
設備、設施和器材的完好情況和工作情況;檢驗職工對器材使用的熟練程度,提高職工應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通過本次消防器材使用培訓提高職工的消防安全意識。
培訓內容:
一、滅火器材常識
滅火器是種可由人力移動的輕便滅火器具,它能在其內【消防器材使用培訓總結】
部壓力作用下,將所充裝的滅火葯劑噴出,用來撲滅火災。由於滅火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面廣,對撲救初期火災有一定效果,因此,在工廠,企業,機關,商店,倉庫以及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上,幾乎到處可見,已成為
群眾性的常規滅火武器。
二、演練目的:
為了提高項目部員工的火災防範意識,普及火災常識,掌握火災逃生自救知識和技能,有效預防各類火災事故,項目部本著以直觀、規范的火災演練觀摩,使職工掌握簡單的火災預防和逃生自救常識。以此加強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組織撲救初起火災能力、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的建設。
三、應急演練實施步驟
1召開一次現場消防演練專項會議,進行應急演練工作的指示和傳達。
2)點消防物資准備組檢查消防器材和物資,並上報消防演練指揮中心。
3)消防知識現場講解滅火器使用方法
演練步驟:
1)11點整有人發現項目部內一處起火,立即查看並報告項目部,項目部立即報告消防指揮中心總指揮請示,總指揮下達啟動應急救援指令,讓通訊組長通知所有參加義務消防隊員在火警附近集合進行應急處理。
2)預警信號發布後領導小組成員、各類人員在五分鍾內趕到赴現場組織搶險救援工作,並向總指揮報告人員到位情
況,由應急領導總指揮統一指揮。
3)總指揮視現場火勢情況確定應急等級,當時火勢較小,確定帶領義務消防隊自行撲滅火災,組織人員撲滅。
3)總指揮對演練進行點評,最後由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
總結
演習結束後,整理現場,根據演練情況應急小組組長王桂華演練總結,通過培訓,參陪人員掌握防火要領和滅火設施器材的使用,在短時間內將火勢撲滅,快速、冷靜、有效完成了演戲。
總結結束後,根據實際情況對預案進行優化、補充完善。
消防器材使用培訓總結(三):2015消防培訓心得體會
心得一:消防培訓心得體會
本月9-11號,做為新和成的一名兼職安全員我有幸參加了在濰坊奎文消防支隊舉行的濰坊公安消防對各單位有關人員進行的培訓,通過這次對消防法規和消防職業技能知識的學習,我對消防工作有了更進一步了解,也掌握了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為今後在公司順利開展消防安全工作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對此,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消防安全管理應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把消防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火災帶來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卻往往被忽視,被麻痹,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確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損失,才會回過頭來警醒。這就是因為沒有把防範火災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導致的。"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這十八個字是江澤民同志提出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預防工作的關鍵就在於提高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
二、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防範意識
通過這次培訓,發現現有防範意識程度還是不夠的。不論是一線工作人員還是管理人員,都應對崗位和部門可能涉及到的火災風險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關設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論是火災高危險崗位人員還是其他人員,都應該定期接受相關專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當然我公司的此項工作已走在全濱海區的前列,但我們也應戒躁戒傲,繼續努力,把此項工作做到極致。
通過教官對這次學習和部分案例的分析我加深了對消防工作的進一步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譬如:燃燒與滅火的常識,常見滅火器材的維護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設施的使用和維護,安全疏散設施的設置,消防安到消防知識的重要性,全培訓的重要性等等。在工作中,應該以消除火災隱患、提高防火意識為目的,不作口頭文章,以實際行動和措施來切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更加明確了今後消防安全工作的方向和重點,為今後更好的在公司部門里開展消防安全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我一定將此次消防安全技能知識學習的內容貫徹到日常工作中去,為公司的正常生產保駕護航。
⑤ 消防及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一、明確各級負責人、各職能部門和員工在生產中應負的安全職責。
二、建立健全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各自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各負其責。
三、認真落實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四、每年逐級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納入本廠管理目標,納入本廠年度工作考核。
五、每年由本廠「安委會」對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
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
一、為了安全生產的有效投入,確保員工生命財產安全,特製定安全費用提取制度。
二、安全費用按上年產值的2%提取。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三、安全費用用於下列安全生產事項。
(1)、安全技術措施工程建設。
(2)、安全、設備、設施的更新、改造和維護。
(3)、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
(4)、勞動防護用品配備。
(5)、其他保障安全生產的事項。
四、提取的安全費用資金必須保證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得影響安全生產。安全投入使用必須經有關部門寫出投入計劃,報本廠安委會批准方可使用。
五、本廠各單位各部門第一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資金投入負責,凡因安全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後果,嚴肅處理。
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和檢修、維修制度
一、各種安全設施、設備裝置要有專人負責管理,要經常檢查維護保養落實到人。
二、各種安全設備裝置要建立檔案編入設備檢修計劃,定期檢修。
三、設備檢修的一般要求:
做好檢修前的准備工作,嚴格執行安全檢修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認真進行檢修後設備驗收和試車工作是實現安全檢修的重要環節。
1、檢修作業結束前,應組織有關檢修和操作人員進行一次安全檢查,主要項目是清點人員、工具、器材等,防止遺留在設備或管道內。設備上的防護裝置以及因檢修工作而拆移的蓋板、柵欄等是否按要求裝上或復原。
2、組織檢修人員和車間人員進行試車和驗收,根據規定要求分別進行實驗,試運轉等驗收工作。
3、在試車前應作好准備工作並核實如下項目:正反開關是否靈活好用,是否具備試車條件等。檢查無誤方可試車。試車合格正式通過驗收。填寫驗收報告,有關人員簽字後,存檔並移交生產車間開車生產。
重大危險源安全檢測、監控管理制度
為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工作和監控工作,防止重大事故發生,特製訂本制度。
一、各崗位人員要了解重大危險源的注意事項等。
二、對重大危險源分布情況進行登記,並建立檔案。
三、制定重大危險源的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四、配備各種安全設備,如檢測工具,防盜系統,應急工具等,並定期檢測。
五、重大危險源崗位人員,要經過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方能獨立工作,同時要保持人員的相對穩定。
倉庫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強倉庫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健全管理機構,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對倉庫編寫切實可行的事故應急預案。
三、從業人員全部經過安全教育,培訓後成績合格持證上崗,操作時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四、倉庫消防配置必須符合國家規定。
五、建立事故檔案,按照「四不放過」要求,認真處理,並保持有效記錄。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動火、用火安全管理制度
1、消防工作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2、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必須與消防安全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
3、本廠除辦公區,其它任何地方禁止吸煙和動用明火,違者罰款100元/次。
4、本廠每位員工都應熟練掌握職責范圍內的所有原料及安全防護措施,做到「三懂、四會」,即懂火災危險性、懂預防措施、懂撲救方法,會使用消防器材、會處理危險事故、會報警、會逃生。
5、必須配備相應的滅火器,並負責維護保養。
二、動火作業六大禁令
1、動火未經批准,禁止動火。
2、不與生產系統可靠隔絕,禁止動火。
3、不清洗,置換不合格,禁止動火。
4、不消除周圍易燃物,禁止動火。
5、不按時作動火分析,禁止動火。
6、沒有消防措施,禁止動火。
三、消防安全20條
1、父母、師長要教育兒童養成不玩火的好習慣,任何單位不得組織未成年人撲救火災。
2、切莫亂扔煙頭和火種。
3、室內裝修裝飾不宜採用易燃可燃材料。
4、消防栓關系公共安全,切勿損壞、圈壓或埋壓。
5、愛護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6、切勿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進入公共場所要注意觀察消防標志,記住疏散方向。
8、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暢通。
9、任何人發現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行為,都可向公安消防部門或值勤公安人員舉報。
10、生活用火要特別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品。
11、發現煤氣泄漏,速關閥門,打開門窗,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
12、電器線路破舊、老化,要及時修理更換。
13、電路保險絲(片)熔斷,切勿用銅線、鐵線代替。
14、不能超負荷用電。
15、發現火災速打報警電話119,消防隊救火不收費。
16、了解火場情況的人,應及時將火場內被困人員及易燃、易爆物品情況告訴消防人員。
17、火災襲來時,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貪戀財物。
18、必須穿過濃煙逃生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貼近地面。
19、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20、大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縫,潑水降溫,呼救待援。
禁火、禁煙管理制度
一、本廠內生產區、儲存區為禁火、禁煙區域,凡進入者嚴禁攜帶煙火。
二、本廠門衛有權對進入禁火、禁煙區域人員進行相關詢問、確認。
三、凡進入本廠禁火禁煙區域人員可將煙火留至本廠傳達室內。
四、本廠禁火、禁煙應設計醒目的禁火、禁煙標志。
五、凡私自帶煙、火進入禁火、禁煙區域內,罰款100元,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職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安全生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規定。
一、本規定適用於本廠所有員工。
二、職業衛生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方針,企業內部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相互協作,做好職業衛生工作。
三、企業職業衛生工作實行一把手負總責,企業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四、員工在工作中,要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五、企業每年組織一次全體員工到縣級以上醫院進行身體檢查,以確保員工的身體健康。
安全生產逐級監察及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
為了使生產安全得到保障,充分體現「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原則,特製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涉及本廠內所有崗位、所有設備及與設備相連的線路、正反開關等。
二、本廠實行廠級、車間、班組、三級巡檢,一級對一級負責。
三、巡迴檢查的目的是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貫徹落實安全措施,預防事故的發生。
四、各崗位要針對本崗位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本崗位巡迴檢查方案。
五、維修崗位要配合本廠內各崗位的檢查,做到發現跑、漏電的情況,要隨叫隨到,爭取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
六、本廠領導不定期的對本廠內各崗位進行檢查,主要檢查各崗位人員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並對當事人做出相應的處罰。
安全生產獎懲和責任追究制度
為了保證本廠的各項規章制度貫徹執行,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實行獎勤罰懶的用人機制,保證安全生產,特製定本制度。
一、獎勵
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按其功績大小,分別給予表揚或獎勵:
1、對於安全生產技術規程執行得好,安全生產、有顯著成績的單位、班組和個人。
2、由於認真檢查,及時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採取有效措施、積極參與搶險救災,避免重大火災、人身傷亡、裝置停產、主要設備損壞以及有其它顯著成績者。
3、為保證安全生產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經有關部門審查,確有很大價值,列為生產技術措施項目,實施後,經實踐考核有效者,實現經濟效益的20%歸屬個人。
4、及時制止違章和誤操作並轉危為安者。
5、舉報事故經確認屬實者。
二、處罰
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個人,本廠嚴格追究其違章違紀和造成事故的責任。
1、各種違章違紀的處罰:
(1)、違反用水、用電和進入設備檢修規定的視情節輕重處罰。
(2)、凡違反禁煙規定,在禁煙區吸煙者,罰款100元。
(3)、違反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制度,不按規定著裝,處以罰款。
(4)、凡由於生產、基建或檢修需臨時破壞的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等,完工後未修復的責令修復並處以罰款。
(5)、損壞各種生產防護設施,防、滅火器材、安全標志的,賠償相應損失。
(6)、各類事故隱患不按《限期整改通知書》按期完成的,處以罰款。
(7)、發生各類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拖延不報的,處以罰款。
(8)、凡因設計、安裝、檢修、采購質量不符合相關標准,造成停機、停產的,根據相關情節對責任人進行相應處罰。
三、凡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進行責任追究
1、對工作不負責任,因故發泄私憤,有意擾亂操作,造成經濟損失和違反勞動紀律,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造成事故的主要責任者。
2、對違章作業,勸阻不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責任者。
3、對忽視勞動條件,削減或取消安全設備、設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責任者。
4、對限期整改的事故隱患,不按期整改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責任者。
5、對發生事故後,破壞現場,隱瞞不報或謊報的主要責任者。
6、對發生事故後,不認真吸取教訓,不採取措施致使事故重復發生的主要責任者。
7、在上級組織開展的單項安全活動期間,發生事故的主要責任者。
8、以上情況,視情節輕重處理。
四、其它未盡事宜,將按有關規定辦理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核制度
為了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生產責任心和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就必須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內容包括幾個方面: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技能教育。
一、新職工入廠分別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教育時間在20學時以上。
二、對管理人員要經常進行安全思想、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方面的教育,並適時參加有關的培訓班學習。
三、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投產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和培訓有關人員。
四、定期組織安全活動,如看錄像,模擬演習、比賽等。
崗位化標准操作制度
一、班長崗位
為了全面落實班長的職能及作用,進一步完善基礎管理工作,同時以保證管理的程序化和規范化,特製定本制度。
1、遵守廠紀廠規及上級有關規定。
2、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3、掌握本車間的工藝流程、生產原理,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4、監督檢查各崗位操作法的執行情況,糾正違章操作。
5、平衡本班生產,協調與其它相關部門及崗位的工作。
二、工人崗位
為規范操作程序,強化安全環保意識,提高操作水平。特製定本制度。
1、遵守廠紀廠規及上級有關規定。
2、服從班長指揮,認真完成指令性任務。
3、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4、掌握本崗位的工藝流程、生產原理,不斷提高操作技能。
安全生產會議管理制度
為了規范、有效的開展本廠安全委員會的活動,經研究決定:
一、每月20日開安全環保例會(有特殊情況時另行通知)。
二、參加人員:本廠安全委員會全體成員(要求沒有特殊情況必須參加,如有特殊情況必須事前向本廠安委會主任或副主任請假)。
三、會後進行安全環保聯查,檢查內容:
1、勞動保護用品。
2、消防器材和安全保護裝置等。
3、職工勞動紀律。
4、各運轉設備的運轉情況。
四、對檢查出的問題,整理成文字材料報總經理並存檔,對有問題的責任部門或責任人下整改通知單,限期整改,保證不能出現問題。在期限日組織驗收,在下一次例會上通報整改驗收情況。對無故沒有按期完成的責任人處以50至200元罰款並限期完成,記錄在案。
五、安全檔案的管理,由本廠安全員負責。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
一、現場發生事故後,現場安全第一責任者,必須立即向本廠領導匯報。
二、發生事故後,所有員工都有向本廠領導匯報的權利和義務。
三、匯報的內容包括:事故單位、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類別、傷害程度、涉及范圍、傷者姓名、部位、事故經過及初步原因等簡要情況。
四、事故報告要及時准確,事故單位的安全第一責任者對報告事故的真實性承擔領導責任;事故匯報人對事故匯報的真實性負法律責任。
五、對於遲報、不報、大事小報、重傷輕報或隱瞞事故真相的,一切後果由責任單位承擔,並追究責任單位安全第一責任者的責任。
六、發生事故後,本廠領導必須立即組織人員奔赴現場進行搶救。
七、搶救過程中要認真保護現場,如果因搶救人員、財產或防止事故擴大必須移動現場物件時,要作出明顯的標記,詳細記錄,並責成有關人員繪制現場示意圖,以便於調查處理。
八、對於人為破壞事故現場或故意製造、偽造事故現場的,一切後果由現場責任人承擔,並依法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九、調查處理工作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罰按本廠《安全生產獎懲和責任追究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安全生產責任保障金制度
為了進一步做好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保障安全生產的正常運行,特製定本制度。
1、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行責任追究制。
2、本廠法人、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按比例提取安全生產責任保障金。
3、安全生產責任保障金要設專戶,由財務部統一管理。
4、本廠每年年終按照安全生產責任書的要求,對以上人員進行考核。對當年安全生產目標成績顯著的,給予獎勵;考核不合格的,安全生產責任保障金將予以扣除,視情節嚴重情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安全生產主管副職持證上崗制度
一、 安全生產主管副職具備條件:
1、安全生產主管副職由企業負責人自行選定。
2、經所在市級或縣級安監部門培訓考核取得資格後登記,並頒發資格證書,做到持證上崗。
3、安全生產主管副職要有3年以上安全生產工作經歷,熟悉本企業安全知識和業務技術,有相關證書,有一定的組織和協調能力。
二、安全生產主管副職職責:
1、協助企業負責人組織學習宣傳貫徹實施安全生產各項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決策和部署。
2、協助企業負責人建立健全、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工作檔案、安全操作規程和檢查措施等,並檢查和督促落實;現場檢查企業,對事故隱患提出整改意見,督促落實整改。
3、提醒和督促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安全生產費用提取、指導和督促企業按規定發放勞動保護用品,監督員工按規定使用等。
4、當企業發生安全事故或年度考核安全生產不達標時,安全生產主管副職將連同企業第一責任人一並受到追究。
其它保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
交接班制度
為安全、文明生產,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避免交接中出現紕漏,特製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適用於本單位各崗位的交接班。
二、倒班的班長,操作工在交接中執行本制度,單位經理和車間主任檢查本制度的執行情況。
三、各崗位交接班應在崗位上進行,接班者不到,交班者應繼續操作,並向本班班長或接班班長匯報,由班長作出安排。
四、交接班的雙方均在接班記錄上簽字後,作為交接班完成的標志,有一方不簽字,均視為未交班,由交班者承擔責任。在雙方有爭議時,由雙方班長協調,協調不成時,由接班班長作出決定。班長之間的交接班出現爭議,主任不在時,以接班班長意見為准,主任在時,由主任決定。
職工勞動紀律有關規定
根據我國現行法規並結合我本廠實際情況,制定規定如下:
一、職工須絕對服從分配和調動,按時到分配崗位報到,並及時辦理交接手續,不服從分配的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嚴格執行換班制,不遲到、不早退,不準酒後上崗、脫崗、串崗或干與工作無關的私事,不準睡崗、會客、聊天,如發現以下違紀現象,視情節輕重予以經濟處罰和行政處分,直至解除勞動合同。
三、職工因特殊情況需換班的,須請示當班班長和單位負責人,嚴禁職工私自替班及上連班,一經發現,對換班、替班職工和當班班長一並處罰(原則上要求替班要用休班人員)。
四、嚴格履行請假手續,職工無論休何種假期,必須先請假後休班,不經批准休班一律按曠工處理。
五、職工因病或非因公負傷休假,必須到指定醫院(縣級以上證明)開具休假證明,方可休假;如需住院或去外地醫院醫治,必須附有醫療主管部門的轉治證明,經廠領導批准方為有效,否則一律按事假處理。
六、工作時間必須堅守崗位,並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和生產、技術、安全操作規程,工作中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及時、准確地填寫工作(生產)記錄,如實反映生產情況,違者嚴肅處理。
七、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接班人未到,交班人堅守工作崗位,並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妥善後方可離崗。上下工序和各班之間要密切配合,互創有利條件不得人為造成生產事故或工作失誤。如因工作不負責任、互相扯皮、推諉造成工作或經濟損失,必須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並予以經濟處罰直至除名。
八、廠區內除宿舍、辦公室、接待室、會議室、活動室外,其它地方嚴禁吸煙,一經發現從重處罰。
九、廠區內部嚴禁滋生是非、打架斗毆、擾亂生產秩序,如有違反,給予警告以上行政處分直至解除勞動合同,情節嚴重者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十、生產區內必須著裝整齊,嚴禁衣衫不整及穿拖鞋進入生產區域。
十一、嚴禁盜竊和破壞公物,如有盜竊和毀壞公物行為,一律予以處分直至開除。
⑥ 消防檢查一般需要檢查什麼內容
(一)建築物或者場所是否依法通過消防驗收合格或者進行竣工驗收消防備案抽查合格;依法進行竣工驗收消防備案但沒有進行備案抽查的建築物或者場所是否符合消防技術標准;
(二)消防安全制度、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是否制定;
(三)自動消防系統操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員工是否經過崗前消防安全培訓;
(四)消防設施、器材是否符合消防技術標准並完好有效;
(五)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車通道是否暢通;
(六)室內裝修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術標准;
(七)外牆門窗上是否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
(6)消防設施安全培訓內容擴展閱讀:
消防檢查的意義:
為了防止火災;減少人員財產損失;預防災難發生;保證人身安全。
依照國家的消防法律和法規、對消防工作所進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在消防部門指導下,結合該地區的具體情況,開展預防、撲火救災,維護地區的公共安全。
消防安全管理是公共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保護公共財產和居民生命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
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實責任,強化預防,整治隱患,夯實基礎,進一步提升火災防控和滅火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有效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為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⑦ 消防安全管理內容有哪些
1、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範措施的落實情況。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
3、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
4、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及有效;滅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況。
5、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
6、重點工種人員以及其它員工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
7、消防安全重點部位人員在崗在位及管理情況。
8、易燃易爆危險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其他重要物資的防火安全情況。
9、各單位安全管理部門的防火日檢查情況。
10、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於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
11、消防安全標志的設置情況和完好、有效情況
12、其它需要檢查的內容。
三、消防安全檢查的方法
(一)查閱消防檔案
查閱消防檔案應注意以下幾點:
1、詢問各部門、各崗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了解其實施和組織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概況以及對消防安全工作的熟悉程度。
2、檢查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是否符合相關法規和技術和技術規程。
(二)詢問員工
1、詢問各部門、各崗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了解其實施和組織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概況以及對消防安全工作的熟悉程度。
2、詢問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人員,了解單位對其培訓的概況。
3、公眾聚集的場所隨機抽詢數名員工,了解其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報火警和撲救初起火災的知識和技能。
(三)查看消防通道、防火間距、滅火器材、消防設施等情況。
查看消防通道、消防設施、滅火器材、防火間距等,主要是的通過眼看、耳聽、手摸等方法,判斷消防通道是否通暢,防火間距是否被佔用,滅火器材是否配置得當並完好有效,消防設施各組件是否完整齊全、各組件閥門及開關等是否置於規定啟閉狀態、各種儀表顯示位置是否處於正常允許范圍等。
四、防火檢查的要點
(一)總配電室(配電室、計算機房、電話總機室)的防火檢查要點和處置方法
(配電室、計算機房、電話總機室)的防火檢查要點和處置方法
⑧ 消防檢查的內容有主要幾個方面
第一項:消防合法復性
1、查驗建築制(場所)投入使用的時間和改造、裝修時間,根據投入使用的時間和改造裝修時間確定適用的消防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
2、檢查建築(場所)消防審核、驗收、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情況,查閱單位合法性文件(可為復印件),並通過檔案或監督數字化系統進行核對,或者檢查消防設計備案、消防竣工驗收備案憑證。
第二項:消防管理
1、消防安全組織機構健全。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明確並落實責任。
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制定防火檢查巡查及火災隱患整改制度、用電用油用氣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設施器材維護保養管理制度、員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等,並按要求建立檔案台帳。
3、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落實。嚴格用火用電用氣管理,火災危險部位(包括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有嚴格的管理措施;定期組織防火檢查、巡查,能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商場市場、賓館飯店、學校、醫院、公共娛樂場所按標准化管理要求實施管理;兩個以上單位共同管理或者使用的建築物,各方消防安全責任明確並落實,公共部位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到位
⑨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
1.消除火災隱患能力
2.撲救初期火災能力
3.組織引導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能力
六、初期火災現場處置程序:
1.撥打:「119」
2.組織人員疏散。
3.火場警惕。
4.初期火災撲救
5.協助消防滅火
七、消防安全:「五懂」:
1「懂」消防安全法律法規,
2「懂」本單位,本崗位火災危險性,
3「懂」消防安全職責,制度,操作規程,預防火災措施,
4「懂滅火和應急疏散及火災撲救,
5「懂」火場逃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