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做到語言文字規范化
練好普通話,上課的時候注意語調和語速!!
養成習慣後就規范化了
2. 語言文字規范化對學生的要求
一、學校成立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全校的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
二、組織全校師生認真學習並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三、學校在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必須將推廣普通話、書寫規範字作為檢查內容之一,主管領導認真檢查落實。
四、結合繼續教育,加強對教師普通話培訓,教師必須符合規定普通話測試達標標准:語文教師普通話必須達到二級甲等,其他學科教師必須達到二級乙等。
五、教師之間的交流使用普通話,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使用普通話,校園內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都使用普通話。
六、教師教學使用規范漢字,教案、板書及批改作業、書寫評語用字要規范化。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師和學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應用能力,注重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語言文字素質。
七、學生能正確識別、書寫常用漢字,學生作業、試卷等用字要規范,學生的作業書寫要工整、規范、美觀。
八、在教育教學、宣傳、會議及其他集體活動中必須使用普通話,學校的牆報、黑板報、告示以及學校一切文字檔案材料都要使用規范漢字。
九、把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同教師的業務考核、晉級、評優、等工作結合起來。
十、全體教師要積極參加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小組組織的各種普通話競賽、講座活動;各班必須組織學生參加 「推普宣傳周」活動,做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3. 淺談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
劉生梅(平安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青海海東810600)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紐帶,文字是語言的載體,是書寫交流的重要工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類文明程度越來越高,對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也意識到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重要性。我們必須更新語言觀、規范觀,讓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以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
中國漢字歷史悠久,字體既美觀又簡單,還具有藝術性。作為一個中國人,為之感到驕傲。但是隨著電腦的普及,網路的快速發展,人們之間的交流往往很少用手書寫,而是通過網路交流,這樣既簡單又迅速,但是由於人們書面交流時不再像過去那樣手寫,慢慢地對漢字陌生了,常常用筆寫字時就記不清那個字的具體筆畫,僅有一個大體的印象,許多人懶得查字典,單憑印象寫,這樣就出現了許多錯別字,如「精萃(粹)」;還有些人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有意使用錯別字,例如洗浴中心招牌「隨心所浴(欲)」,服裝店有「衣衣(依依)不舍」。人們平時的說話,也有許多發音不準的字詞。如「涮(shu伽n)羊肉」錯讀(shu佟)、「著(zhu佼)想」錯讀(zh佗o)、「暫(z伽n)時」錯讀(zh伽n),等等。二針對這些情況,我認為語言文字規范化的任務迫在眉捷。而最應重視的人群是孩子。為此,學校成了規范語言文字的主陣地。要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必須教育好學生。那麼,這個擔子又落到了教師身上,教師應該是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榜樣。
1.要讀准字音
例如,有的教師常把「處理」的「處」念成第四聲,應該讀第三聲;有的教師普通話不夠標准,如「n」「l」不分,把「鋁」讀成「女」。這樣讀音就會影響教學效果。
2.掌握正確字形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不注意漢字書寫的規范,出現了好多錯別字。
1.要提高認識
語文教師應該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文字法》,認識語言文字規范化對於我國的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重要意義,認識語言文字規范化對教育、教學,對培養下一代的重要意義。
2.要嚴格責己
教師首先要在教育教學方面為人師表。在朗讀、講話時注意做到發音準確,特別是注意口語和書面語的讀音。如「差」,既可讀「chà,也可讀「chā」,只是聲調不同,怎麼區分?前者一般用於口語,而後者一般用於書面語。板書時要注意書寫規范。例如「安裝」不能錯寫成「按裝」;「鬆弛」不能寫成「松馳」。中國語言文字博大精深,語言始終在發展,總有學不完的知識,因此我們不能滿足現狀,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
3.要為人師表
教師不僅要通過教學教會學生使用規範字,還應該通過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從小養成書寫規範字的良好習慣。美觀規范的字體還能滿足學生的欣賞慾望,學生在耳濡目染中也能自覺養成寫規範字的良好習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為此,學校還要求教師堅持練習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的規范書寫,開展「三筆一話」比賽,提高教師書寫規範字、使用普通話的水平,為學生作出榜樣。
總之,學校是語言文字規范化的主陣地,教師是關鍵。只要每一位教師以身作則,說標准普通話,應用規範字,並認真傳授給每一位學生。那麼,全民族語言文字規范化整體素質的提高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