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志願者精神培訓方案

志願者精神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0-12-30 13:43:20

A. 志願者活動策劃方案

志願者策劃書!要符合你的實際特點
所處的環境也是要考慮在內!
所以專要找個經驗豐富的設計屬者幫你想想
我見卓創威客網上面
倒是有很多這樣的策劃書
http://www.zcwk.cn
你可以去尋覓一下啊!

B. 如何培養志願者精神

奧運會志願者精神

——奧運志願者行動的價值與意義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曾說過:「奧林匹克運動會是運動員的盛會,也是志願者的盛會」。志願者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志願者文化是奧林匹克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奧運會志願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的希臘奧運會,20世紀80年代後,奧運會志願者活動被正式納入組委會的工作計劃,成為舉辦奧運會的重要組成部分。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舉辦時首次對奧運會志願者的內涵做出界定:奧運會志願者是在舉辦奧運會過程中,以自己個人的無私的參與,盡其所能,通力合作,完成交給自己的任務,而不接收報酬或其它任何回報的人。

2008北京奧運會需要的核心志願者約10萬名。奧運期間,各國朋友將與為他們直接服務的群體密切接觸,其中志願者是幫他們排憂解難的重要部分,這一群體的綜合素質、服務水平、參與熱情、事物安排等志願者群體的整體風貌如何,從某種程度上講,關繫到奧運會的成敗。所以,十萬大軍,一張「名片」。奧運志願者是北京的「名片」,是中國的形象大使、北京的形象大使。志願者的教育培訓和組織是對北京的一次檢閱和一次考驗。

奧運志願者行動的精神價值

奧運志願者行動具有崇高而普遍的精神價值。《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增強人的體質、意志和精神並使之全面發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的社會」是奧林匹克主義的精神實質。志願服務精神就是追求和諧、和愛、高尚、奉獻、利他的人類文明境界,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改變和防止青年一代精神失范、信仰缺失的重要精神實踐方式。

奧運會在我國的籌備和舉行,志願服務在我國的廣泛開展和大學教育改革的深化為我們提供一個將「奧林匹克主義」、「志願服務精神」和「大學教育取向」三者融匯創新的平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需要新的開拓與創新,還需要一定的方式或載體,青年志願者行動正是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方式。 青年志願者行動體現了中國文化傳統與現代集體主義奉獻精神的完美融合。

奧運最大的挑戰就是對人的挑戰。其長遠目標在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公民靈魂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奧運會在中國的舉辦印證了我國社會的長足發展,志願服務群體可以更直接地體會這種輝煌與驕傲;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和美德通過志願服務群體的展示,將增強中國傳統文化對他們的影響,他們的自豪感也會油然而生。

奧運志願者行動的社會價值

奧運會志願者是聯系社會和奧運會的橋梁,增加了和諧社會的親和度與凝聚力。志願者行動促進了社會和諧與進步。青年志願者行動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不同社會群體、社會階層之間的了解和溝通,緩解由於社會群體分化所帶來的矛盾;對於補救或預防某些社會問題的發生和惡化,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志願者行動不僅直接提供社會服務,也是國家、政府與民眾相互溝通的橋梁。

志願者行動為社會各階層的人們提供了廣泛參與社會活動的渠道。通過志願活動,各個階層,各個群體都能為社會做貢獻。可以說,志願者的行動構築了社會信任,有效地緩解社會沖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志願者組織機制是一個和諧社會組織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機制和市場機制內在缺陷的重要補充。我國目前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完善,通過奧運全面發展和健全志願者組織和行動,繼承我國傳統文化和集體主義教育的優秀成果,建立與世界各國接軌的志願者組織與行動體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根本的長遠的意義。

奧運志願者行動的教育價值

青年志願者行動是高校實施教育的有效途徑,對於奧林匹克主義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志願服務技能的學習,將養成志願者終身學習的習慣,並成為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實踐。

薩馬蘭奇在給《奧林匹克運動》的序言中論述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作用。他說:「體育運動應當有助於教育它的實踐者或組織者去培育運動員的品質。通過教育讓他們為克服困難去斗爭,而不是遇到挫折、困難或者不稱心就萎縮,去培育他們的勇敢;通過教育使他們懂得自我控制和秩序性的重要,去培養他們的節制;通過教育要求他們具有集體責任感,待人磊落坦誠,培養他們的正義感;通過教育使他們能客觀地、現實地與他人比較,來評價自己的優點和品質,去培養他們的謙虛。」他還曾說過:「離開了教育,奧林匹克主義就不能達到其崇高的目的。」

志願者教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青年志願者活動使大學生們獲得一個深入接觸社會實際、真實了解與認識中國國情的極好機會,這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閱歷,還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

(2)青年志願者活動強化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對改善社會風氣,確立敬業精神起積極作用。

(3)通過志願服務培訓和實際工作,增強了協作精神、團隊精神和幫扶弱勢群體意識,使他們學會與人團結合作,依靠團隊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務。通過培養幫助殘障觀眾、殘奧會運動員或者其它弱勢群體的技能和樹立幫扶意識,使他們從中學會關心他人,並延及關心整個社會,學習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並延及服務於整個社會和人民的利益。

奧運志願者是北京的「名片」

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的盛會,在這期間,世界不同肌膚,不同語言的人相約,同時來到北京,來到了中國。外國人士來到中國,身在異地它鄉,生活習慣不同,環境有所改變,免不了會有陌生感,要使他們賓至如歸,除了提供良好的物質環境之外,人文環境更為重要,而奧運志願者為眾多人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服務空間。在北京,在舉辦奧運項目的城市,在賽場,在大街小巷到處都有志願者的身影,每個奧運者衣著端正,面帶笑容,語言甜潤,熱情服務,他們就象一張張「名片」,讓來自五大洲四大洋的人們熟悉中國,了解中國。

他們不計報酬,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而且從著裝到言談舉止都異常的嚴格。但是這些並不影響人們踴躍參加的熱情,在志願者中既有一百多歲的老人,也有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既有普通市民,也有大明星,有七成以上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們自願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不是為了個人的名,也不是為了個人的利,而是為北京能舉辦奧運會感到自豪,以自己的言行來展示祖國的形象。

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不同的文化層次,不同的年齡,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讓人看一眼忘不了,接觸一次難以忘記。從賽場看,很值得一說的是,北京奧運會頒獎禮儀上的志願者,他們靠的不僅僅是美麗的外表和時髦的服飾,他們端莊、優雅的氣質,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的一面鏡子。在賽場外,外國朋友問路有志願者指點帶路,上街有志願者陪同,甚至手機充值也有志願者代勞。有事找自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志願者成了不同語言者的貼心人。志願者通過真誠、良好的服務贏得各方的贊譽、贏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在不同語言的人眼裡,中國志願者個個都是名星。

北京奧運志願者用自己辛勤的工作,用友好的微笑,用自己的良好精神風貌感動著各國的運動員、感動著各方面的來賓、感動著社會各界。《紐約時報》說: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志願者大軍,他們對全世界發出了中國形象的最強烈信息。這是中國要向全球展現他們的面容:年輕、有期望、自豪、愛國。奧運志願者大軍是北京奧運會一道亮麗的風景,是中國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奪取了一塊最珍貴的金牌,把中國的嶄新的風姿展現在世人面前。

讓奧運志願者精神永存

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24日晚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來自各國各地區的運動員、教練員和來賓在團結、歡樂、和諧的氣氛中,伴隨著激情四射氛圍和依依不捨的情感,他們共同慶祝北京奧運會取得圓滿成功。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閉幕式上致辭,他說:這是一屆真正的無與倫比的奧運會,16個光輝的日子將在我們心中永遠珍藏。

百年奧運,夢圓北京。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一句「無與倫比」的贊譽,給北京奧運會畫上一個圓圓的句號。北京奧運會留給我們的財富很多,有物質層面上的,比如「水立方」、「鳥巢」,更多的是精神層面上的。

真正能讓我們感動的是奧運會中眾多的志願者。正是由於他們出色的表現,使得北京奧運會的種種光輝留在了世界人們的記憶之中;也正是由於他們出色的表現,在閉幕式上,他們也受到了無上的榮耀。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致辭中特別表達了對志願者的感謝,他說:「當我們把奧林匹克夢想變成現實之時,我們還要特別感謝成千上萬、無私奉獻的志願者們,沒有他們,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聯合國副秘書長施泰納最近也毫不吝嗇地將北京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頒給了奧運會志願者。他說:「在本屆奧運會上,無論誰獲得的獎牌最多,有一點是勿庸置疑的,那就是志願者們將贏得來京人士的由衷贊賞。」

奧運會的志願者恐怕是奧運會中最辛苦的。有些志願者就與精彩的比賽相隔咫尺,卻如同隔著天河。他們必須得堅守自己的崗位,我們不能到現場,還可以看電視,可他們就在賽場,卻不能看一眼。這種堅守崗位的責任意識實在是令人敬佩。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志願者處處涌現。只要你遇到困難,只要你提出,有時哪怕不用你提出,他們就會帶微笑的出現在你的面前,他們會解決你所有的問題,也許他們個人解決不了,可他們有強大的後盾力量。當所有的志願者匯集起來時,恐怕還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志願者的精神令人感動,那些成不了志願者卻寧願當個編外志願者更令人感動。有一個由200多輛私家車組成的車隊,在奧運會開幕以來,他們每晚都活躍在場館周邊,專門負責送奧運志願者回家。這樣的編外志願者實在是太多了。他們何嘗不是都市的靚麗風景線?

這些都是我們的驕傲!這一切都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我們感動於志願者的行為,感動於志願者的精神,雖然我們也說不出志願者的精神的具體含義。但是,北京正是因為有那麼多的志願者,才讓所有的外來者處處感受到北京的「陽光」。在開幕式的節目當中和閉幕式節目冊當中,有這樣一句話:「向那些為奧運會開幕式包括閉幕式的成功甘願做出默默貢獻的人們致敬」,這是組委會由衷的感謝。因為各種原因,他們的名字不能上到節目冊當中,甚至包括他們的單位。但是正是因為他們的奉獻,才成就了今天精彩的開幕式和閉幕式,如果說值得感動的話,恰恰是這種精神。可能一些明星的貢獻是功不可沒,但是在成功的時候,永遠不要忘記那些甘心於默默奉獻的,如果沒有他們的存在,沒有他們的工作和奉獻,今天的精彩是不可能出現的。

奧運會結束了,這樣一份寶貴的精神遺產又該如何保存和發揚?這種志願者的精神能否延伸到奧運會之外的日子,能否從北京出發,在全國「流行」?

我們常說:我們的城市有太多的冷漠,太缺乏愛心。為何不發揮志願者精神呢?今後奧運會志願者的精神,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第一種,作為奉獻精神廣泛滲透;第二種,作為精神進入記憶;第三種,僅僅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我們的任務是要爭取第一種可能,那就是讓一個世界注目的事件中的精神爆發,變成中華文化的真正靈魂,廣泛滲透,成為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主軸和價值坐標。

北京奧運會留下來的真正遺產,恰恰是精神上的遺產。奧運會雖然結束了,但是奧運志願者精神永存!奧運志願精神這粒種子,永存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生活中總有一種力量,會震撼著我們的心靈;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淚流滿面。當你不慎跌倒時,只要一抬頭就可以看到關愛;當你走得疲倦時,只要一轉身就可以找到依靠;有這樣一種情感,當你受傷時會及時給予你寬慰,當你絕望時會及時拯救你的靈魂,你還奢求什麼?民族的東西也許在消亡,可是我相信每一個人在別人的啟發下也一定會從新拾起。那不代表你曾經拾起,而是你們曾經有過。這是整個民族的象徵,整個民族的質感。那是一種文化的悠長……。

我們共同努力,讓我們的生活不再有寒冷,處處有陽光

C. 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志願者精神

志願者教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青年志願者活動使大學生們獲得一個深入接觸社會實際、真實了解與認識中國國情的極好機會,這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閱歷,還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

(2)青年志願者活動強化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對改善社會風氣,確立敬業精神起積極作用。

(3)通過志願服務培訓和實際工作,增強了協作精神、團隊精神和幫扶弱勢群體意識,使他們學會與人團結合作,依靠團隊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務。通過培養幫助殘障觀眾、殘奧會運動員或者其它弱勢群體的技能和樹立幫扶意識,使他們從中學會關心他人,並延及關心整個社會,學習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並延及服務於整個社會和人民的利益。
生活中總有一種力量,會震撼著我們的心靈;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淚流滿面。當你不慎跌倒時,只要一抬頭就可以看到關愛;當你走得疲倦時,只要一轉身就可以找到依靠;有這樣一種情感,當你受傷時會及時給予你寬慰,當你絕望時會及時拯救你的靈魂,你還奢求什麼?民族的東西也許在消亡,可是我相信每一個人在別人的啟發下也一定會從新拾起。那不代表你曾經拾起,而是你們曾經有過。這是整個民族的象徵,整個民族的質感。那是一種文化的悠長……。

我們共同努力,讓我們的生活不再有寒冷,處處有陽光

D. 在大學如何培養大家的志願者精神

多上公益網站找來一自些信息,讓大家認清形勢。一般比較好的公益網站,都會在網路擁有很好的排名。你去網路搜索一下「公益網站」或者「公益」排在網路首頁的都是相當好,口碑不錯的網站。國內目前做得比較好的「騰訊公益」、「新浪公益」、「快樂點公益」等,都不錯,都各有所長。騰訊公益可以接受捐款,快樂點公益信息量最大,可以看看。

E. 國家應怎樣培養青少年的志願者精神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想解決,必須回到最根本最原始的地方去,那樣的話,答內案自然明了、
為什容么要培養青少年的志願者精神,現在需要什麼樣的志願者精神,培養的方向在哪兒,等等問題,必須先弄明白。
怎麼去培養,討論的是方法與途徑,在開始做之前,要知道目的是什麼,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等等

閱讀全文

與志願者精神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