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
——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
——健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2009年7月,衛生部、財政部、國家人口計生委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明確了現階段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版)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服務對象、內容、流程、要求、考核指標及服務記錄表單等做出了明確規定。
繼續開展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從2009年起,在全國對農村1186萬名孕產婦住院分娩實施補助。實施農村婦女宮頸癌、乳腺癌檢查項目,2009至2011年,為1000萬農村婦女進行宮頸癌檢查,對其中120萬人進行乳腺癌檢查,提高農村婦女「兩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此項工作於2009年在全國200個左右縣啟動試點。實施農村育齡婦女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從2009年開始,每年計劃為1186萬左右農村育齡婦女孕前3個月和孕早期3個月免費補助葉酸,降低神經管缺陷發生率。
實施為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項目,年底前各省均能完成乙肝疫苗第一針次的接種。
繼續開展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項目,2009年中央財政補助3.48億元,安排改爐改灶87萬戶,在今後2年內將繼續安排改爐改灶任務。2004年—2009年間,共計改爐改灶478萬戶,佔全國應改爐改灶的78.4%。
2009年,中央支持在全國除上海以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411.37萬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對30000處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進行水質衛生監測。各地基本能夠按照《2009年農村改水改廁管理方案》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項目任務。
——有效控制傳染病流行。
滿意請採納謝謝
⑵ 酒店需要辦理二次供水衛生許可證,但又個材料上要求水質檢驗報告制度、管水人員健康體檢制度及衛生知識培
是啊,你酒店有沒有水箱,請專業人員清洗,如何出具水質檢驗報告,然後從網上下個二次供水衛生制度,找兩個有健康證的員工就可以了
⑶ 公司飲用水的管理制度!
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
生活飲用水生產衛生要求
一、供水單位必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制管水人員必須取得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和健康體檢合格證明。
二、健全衛生管理規章制度,落實衛生管理人員,按要求建立、健全衛生檔案。
三、水凈化處理設備、設施必須滿足凈水工藝要求,必須有消毒設施,並保證正常運轉。
四、輸水、蓄水和配水等設施應密封,嚴禁與排水及非生活飲用水的管網相連接。
五、健全放水、清洗、消毒和檢修制度及操作規程,貯水設備要定期清洗和消毒,管網未稍應定期放水清洗。
七、水處理設備、設施、管網投產前或者修復後,必須嚴格沖洗、消毒,經水質衛生檢驗合格後方可供水。
八、必須設置水源衛生防護區、保護區內嚴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水質衛生的設施和進行有礙水源水質衛生的活動。
九、生產區和單獨設立的泵站、沉澱池和清水池外圍30米范圍內不得設立生活居住區,不得修建滲水廁所和滲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糞便、廢渣和鋪設污水管道。
十、必須配備相應的水質檢測設備和人員,定期進行水質檢測,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後方可供水。
二次供水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自覺遵守國家頒布的生活用水、二次供水相關法律、法規
及規定。
二、做好供水設施、場地及周圍環境的清潔衛生,確保周圍30米內無污染和污染因素。
三、配備余氯比色計,隨時對供水進行檢測,發現余氯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應及時補充。
四、加強供水設施衛生安全防護,蓄水設施應加蓋加鎖,進水孔、溢水孔、排污孔等有密封防護設施。
五、供水設施建設材料必須無毒無害,定期對供水設施進行清洗消毒,每年兩次,建立清洗消毒記錄。
六、供水設施專人負責管理,從事管水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取得健康合格證和衛生知識培訓證後方可上崗。
七、新建二次供水單位應配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做好預防性衛生監督工作,所用的涉水產品必須取得有效的產品批件。
八、發現飲用水被污染或異常,應立即採取措施,消除污染,並向衛生行政部門和建設部門報告。
供、管水人員體檢培訓及工「五病」調離制度
一、直接從事供水管水的人員,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取得預防性健康體檢培訓合格證明後方可從事供管水工作。
二、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濃性或滲出性皮膚病及其他有礙生活飲用水衛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攜帶者,不得佮直接供水管水工作。
三、直接從事供水管水的人員,上崗前必須經衛生知識培訓考核合格,取得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上崗後每年進行一次衛生知識培訓,未經衛生知識培訓合格或培訓不合格者不得上崗工作。
四、從業人員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症狀的,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礙生活飲用水的病症或治癒後,方可重新上崗。
五、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行為。不得在生產場所吸煙,不得進行有礙生活飲用水衛生和活動。
六、建立健全供、管水人員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