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臨床採集標本知識培訓

臨床採集標本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29 23:36:02

1. 臨床血液標本送檢原則包括

一、檢驗標本的保存和運送檢驗標本保存和運送是檢驗質量保證的重要環節之一。由於
採集的標本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能使檢驗結果受到或大或小的
誤差,因此必須正確掌握標本保存和運送。

(1)標本采樣後須立即送檢的常規項目有:血沉、血氣分析、
血氨、酸性磷酸酶、乳酸以及各種細菌培養,特別是厭氧菌培養。

(2)標本采樣後0.5h內送檢的常規項目有:尿常規、血糖、電解質、血液細胞學、體液細胞學、塗片找細菌、黴菌等。

(3)標本采樣後0.5~2h內送檢的常規項目有:
糞便標本、痰標本、各種蛋白質類、色素類、激素類、脂類、酶類、抗原、抗體測定等
二、檢驗標本的送檢和處理檢驗標本採集後放置時間過長,將導致生化成份發生改變。
如:
尿液留取後超2送檢被認為不新鮮標本,其化學成份將分解,使結果成假陰性;血氣分析標本久置後,PH和PO2下降,PCO2升高,必須立即送檢,否則將嚴重影響結果的准確性;一般血液標本送檢延時時,其紅細胞代謝產生的內源性產物將釋放入血,使鉀、轉氨酶顯著升高,血糖降低。

因此,對標本離體後的保存有特殊要求。如:溫度、濕度、光照、時間等,負責標本採集和運送的人員應熟練掌握相關知識,在運送工具的選擇、標本的保存、環境等方面嚴格按規定執行,檢驗標本採集後應盡快送檢,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送到檢驗科,並注意標本的隔離、封裝,特別是對懷疑有高生物危險的標本,應嚴密包裝,防止傳染。檢驗標本經過由培訓上崗的送檢人員運送,所有標本加蓋密封,避免倒出、污染,外套塑料袋,紮好口;所有標本豎著運送,不能隨意顛倒、震盪;各種檢驗申請單與標本同時送檢,不能分開。血液標本的運送必須保證運送過程中的安全,防止溢出,溢出後應立即對環境進行消毒處理,對有傳染性的標本以確保不污染環境和保護人員的安全為原則。

具體要求:

1、標本運送要注意防止標本外溢、蒸發和污染,用有蓋容器
採集、運送檢驗標本。

2、嚴格控制溫度,如遺傳系列檢測標本需要置於18~25℃環境運輸,不可冷藏和冰凍。

3、運輸過程中對於所有感染性物質(包括血液檢驗質量)的溢出物,可採用以下清除程序:
(1)戴好手套。

(2)用布或紙巾覆蓋並吸收溢出物。

(3)向布或紙巾上傾倒消毒劑,包括其溢出物周圍區(通常可用含氯消毒劑)。

(4)使用消毒劑時,從溢出區域的外圍開始,朝向中心進行處理。

(5)約30分鍾後,清除這些物質。如果現場有碎玻璃或其他銳器,則用撮箕或硬質紙板收集並將其存放於防刺穿容器內以待處理。

(6)對溢出區進行清潔和消毒(如有必要,重復第2~5步)。

(7)將受污染的材料置於防漏、防刺穿的廢棄物處理容器內。

(8)經成功的消毒後,向相關科室報告溢出事件,並說明已經
完成現場清除污染等處置工作。

2. 標本採集的名詞解釋

採集就是收集的意思
標本:
1.專門挑選出來供學習、研究用的動物、植物或礦石樣品
2.枝節和根本
3.指供醫學分析用的組織切片、血液、糞便等
4.在某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為代表的事物

3. 分子診斷的標本採集

合理的標本採集對保證標本的完整性和核酸的定性/定量檢測的准確性是至關重要的。標本應嚴格按照適當的生物安全指南進行採集,不合適的標本處理會導致核酸降解,產生錯誤的患者檢測結果。
1. 標本識別 標本採集時應明確患者身份及其標本,充分尊重患者隱私。同時應為醫療人員提供合理而充足的檢測和治療相關的信息。標本應牢固地貼上標簽,內容至少包括:識別號、採集日期和時間、標本採集者姓名、標本來源等。
2. 申請單信息 申請單至少包括以下幾點信息:唯一標識號、入院登記號、患者姓名、出生日期、性別、種族、採集日期、標本類型、相關的臨床和實驗室信息、醫生姓名、標本採集的部門、檢測申請原因等。
3. 標本採集 採集人體組織或體液標本時應遵守相關的安全防範措施,佩戴手套,預防標本中血源性病原體的傳播,同時阻止標本被處理人員的脫落細胞污染。特定的檢測方法可能需要額外的預防措施和採集說明,如HPV檢測採集宮頸標本應在醋酸試驗之前。實驗室採用不同的檢測方法時應考慮潛在的干擾和污染來源,正確指導和培訓臨床醫生按照特定方法或檢測體系的標本採集要求進行採集。臨床實驗室收到標本後應盡快將標本信息輸入至實驗室信息系統(LIS),同時應盡快處理接收的標本。如果標本存在如溶血、冰凍血液或標記不當等情況應考慮拒收。
4. 抗凝劑 血液和骨髓穿刺(BMA)標本採集應使用合適的抗凝管或含其他添加劑的試管。試管添加劑的選擇應根據分析物類型、試驗、標本量而定,有研究表明肝素和亞鐵血紅素可能會抑制PCR反應。因此,推薦使用EDTA和ACD抗凝劑檢測血漿或骨髓穿刺標本。如果被測量為細胞內RNA,採集血液或骨髓的設備應包含RNA穩定劑,或者在採集後立即加入RNA穩定溶液。
5. 組織標本 如果無法獲得血液或口腔黏膜細胞(如患者死亡),或者組織標本的基因型同血液或口腔黏膜細胞不同,或者組織為某些潛在感染物質核酸的唯一來源時,可採用組織標本。通常最佳的組織量為1-2g,但由於各種組織所含的DNA和RNA的量不同,採集組織的量也因組織而異。多細胞組織如骨髓、淋巴結、脾適用於基因組DNA檢測,需要的組織量較少。少細胞標本如肌肉、纖維、脂肪組織不是基因組DNA的最佳來源,採集量最好大於1-2g。通常,如果沒有廣泛脂肪浸潤,大於10mg的組織至少獲得10μg的RNA或DNA。不同組織的蛋白質的量和類型各不相同,核酸分離方法也因組織而異。按照特定來源的組織,根據廠家建議分離DNA或RNA。
病理科醫生通常從大塊組織中採取有代表性的部分組織進行固定、染色、顯微鏡檢測和病理診斷,或者選擇有代表性的組織提取DNA或RNA進行分子學分析。一般選擇病灶組織進行檢測、非病灶組織作為對照。對照組織對某些分子檢測是至關重要的,如雜合性缺失分析或微衛星不穩定性試驗。

4. 進行微生物學檢驗時,對臨床標本的採集有何要求

5. 採集標本時需注意哪些問題 健康評估考題

1、運動會引起血液成分的改變,原則上要求患者處於平靜、休息狀態或正常活動下收集標本。

2、多數試驗尤其血液生化檢驗,一般要求在禁食12小時後清晨空腹采血,因脂肪食物被吸收後可能形成脂血而造成光學干擾;同時食物成分也可改變血液成分,影響測定結果的准確性。應囑咐患者采血前4小時勿喝茶或咖啡、勿吸煙飲酒。盡量了解患者對刺激物(煙、酒、茶或咖啡)和成癮性葯物的接觸史,供評價檢驗結果時參考。

3、葯物對血、尿等成份的影響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為了得到正確結果,必須事先停服某種葯物,臨床醫師在選擇與解釋結果時,必須考慮葯物的影響。用於治療葯物監測(TDM)的標本應在葯物濃度處於穩定狀態時採集,給葯後未達到葯物濃度穩態時所採集的血樣將反映已調劑量的葯物的低濃度或谷濃度,如果只採集1份血液標本用於TDM,那麼首選檢測谷濃度。
         由於人體的生理變異和患者的狀態存在周期性變化,因此最好在同一時間採集標本,才有助於對每次結果進行比較,以減少由於不同採集時間所造成結果的波動。以下舉幾類標本採集的最佳時間:

         1、血培養    血培養陽性是確診菌血症和敗血症的重要依據,要提高血培養陽性率,快速准確地進行病原學診斷,就必須嚴格掌握采血時間,應選擇患者高熱、寒戰時,最好是在未使用抗生素或下次抗生素使用前。

         2、心肌損傷標志物    不同的心肌損傷標志物在心肌梗死時升高的速度和達到峰值的時間各不相同,如肌紅蛋白、肌鈣蛋白和肌酸激酶,分別在發病2~4小時、4~12小時和6~9小時,陽性檢出率最高。

        3、血葯濃度監測   葯物檢測根據葯物峰值效應,應在獲得穩定的治療濃度或血葯濃度達到穩態後採集血樣。一般而言,肌肉注射、靜脈給葯、口服給葯分別在給葯後1~2小時,15~30分鍾、1~5小時內取血,但對於不同的葯物、不同的給葯途徑,應根據不同的情況確定采血時間,以達到檢測谷濃度或峰值濃度的不同目的。如通過靜脈輸注的葯物,一般在完成輸注後1~2小時完成葯物分布,而地高辛、洋地黃毒苷則需6~8小時才能完成其分布。

        4、糖耐量試驗    分別在空腹、餐後1小時和2小時採集血液標本。

        5、尿液標本     尿液的收集時間取決於所需檢測的成分。所測成分如日內變異較大,則需收集24小時尿。過夜尿或晨尿不僅可用於評價腎臟的濃縮能力,還可用於尿液細胞學及管型的檢查。

        6、輸液患者標本     正在輸液的患者,最好在輸液完成後一段時間采血。如輸液時必須采血,切忌在輸液臂近端抽血檢驗,應在未輸液的另一側臂取血。輸脂肪乳的患者,應在輸完8小時後取血;輸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電解質的患者,應在輸液完成1小時後取血。若患者輸入庫存過久的血液,由於發生一定程度的溶血,可致患者血鉀、乳酸脫氫酶、游離血紅蛋白濃度升高。

6. 標本採集的意義有哪些

一、標本採集的意義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經常要採集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血液、體液等標本送驗,旨在通過實驗室的檢查方法來鑒定病原,了解疾病的性質及病情的進展情況。因此,正確的檢驗結果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後的判斷具有一定的價值。而正確的檢驗結果與正確地採集標本關系密切,護士必須了解各種檢驗的臨床意義,掌握採集標本的正確方法,以保證檢驗結果不受影響是護理工作的重要責任。
二、標本採集的原則
1.採集任何標本前,都應先填寫檢驗單,選擇適當的標本容器,在容器外面貼上標簽,標明科別、床號、姓名、性別、住院號、檢驗目的及送驗日期等。
2.採集標本前、後及送驗前均應仔細遂項核對檢驗單,以防發生差錯,並應向病人說明檢驗項目的有關事宜。以消除顧慮,取得配合。
3.凡採集細菌培養標本,須放入無菌容器內,事先檢查容器有無裂縫,瓶塞是否乾燥,培養基是否足夠,有無混濁,變質等。採集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不可混入防腐劑、消毒劑及其它葯物,以免影響檢驗結果。培養標本應在病人使用抗菌葯物之前採集,如已用葯,應在檢驗單上註明。
4.採集各項標本均應按照規定要求做到:及時採集,標本要新鮮,量要准確,按時送驗,不應放置過久,以免影響檢驗結果,特殊標本要註明採集時間。
5.必須掌握正確的採集方法,如做妊娠試驗要留晨尿。因晨尿內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含量高,容易獲得陽性結果。

7. 標本與樣本的區別,平時我們在臨床採集血液,應該叫血液標本還是血液樣本呢兩個詞有什麼區別嗎謝謝。

同問呀。。剛查了網路

樣本:研究中實際觀測或調查的一部分個體稱為內樣本(sample),研究對容象的全部稱為總體。為了使樣本能夠正確反映總體情況,對總體要有明確的規定;總體內所有觀察單位必須是同質的;
標本:醫學上指用來化驗或研究的血液、痰液、糞便、組織切片等
還是沒說出區別。

補充:
仔細想想,還是有區別,樣本有強調的是,總體里取部分的意思,用部分來體現總體的情況,不指具體對象。所以經常說什麼的樣本,
而標本是用來化驗或研究的具體對象。強調的是 被研究或化驗的目的。
對標本採集的時候,這些取部分來檢測整體情況的標本就是樣本。所以留取標本有留樣、取樣之說。

8. 臨床病原體檢測通常可採集的標本有哪些

且對混有雜菌和混合感染的標本不易明確其結果,報告可能的病原菌和直接葯敏結果。直接鏡檢對於確定進一步檢出步驟及鑒定方法也很有幫助.鑒定。對於某些感染標本中發現的細菌臨床微生物學實驗室接到標本後應立即進行微生物學檢驗。 3,其臨床意義的確定有賴於定量培養法,有些標本如尿液。主要包括直接鏡檢,直接鏡檢還可評價標本是否符合檢驗要求,如尿路感染的尿液中檢出大腸埃希菌、生化反應.分離培養:通常由正常無菌部位採取的標本接種血平板,故分離出純培養物後應再作體外葯物敏感試驗,但據鏡檢結果和臨床信息提示可能有病原菌存在、生物發光測定法和基因或蛋白微型陣列晶元技術等、進行分離培養和鑒定、聯合葯敏試驗和檢測細菌產生的抗生素滅活酶等,分別取0,直接將臨床標本接種於平板。即取一定量的標本如液體標本用液體培養基作一系列稀釋。若原始培養為陰性。 (四)常規檢驗 1、酶免疫技術、PCR技術。核酸檢測包括核酸探針雜交、菌落特點、檢測特異性抗原或病原體成分.1ml塗布於血瓊脂平板或傾注培養、血清學試驗,離心濃縮或溶解離心法處理。目前尚有某些微量鑒定系統:常用方法包括抑菌試驗、殺菌試驗,則應再採集大量標本。 (二)快速診斷 快速檢測病原體成分主要是指特異性抗原和核酸檢測,也可能是污染菌或正常菌群。如用於鑒定腸桿菌科的20E。 對於存在正常菌群部位採集的標本.體外純菌葯物敏感性試驗,分離時應採用選擇培養基以利於病原菌生長。特異性抗原檢測包括免疫熒光技術。 (三)直接葯敏試驗 直接葯敏試驗即在分離培養病原體的同時、化學發光;最後鑒定和細菌葯敏結果一般不超過3天,大部分細菌可於24~48h生長良好,鑒定非發酵菌的20NE及鑒定厭氧菌的20A等、體外葯敏試驗等,35℃24h後計算每克標本所含細菌數。 2、腦脊液等經過離心濃縮後鏡檢出其初步結果對有些病人標本有診斷參考價值、簡便、動物接種等鑒定,還規定除血培養外。但因其在試驗時接種量難以標准化;組織標本稱量後製成懸液、對流免疫電泳,在18~24h內可獲得結果,置於空氣或含5%~10%CO2的氣缸中培養,可能是病原菌、膠乳凝集試驗。 (一)直接鏡檢 標本經塗片染色或制備濕片鏡檢。其他快速檢測法還有氣-液相色譜法,所有送檢標本必須在24h內預報,值得推廣,說明標本是否合格,取沉澱接種營養豐富的需氧或厭氧培養基來培養:分離出的細菌一般應經過細菌形態,用抗生素紙片作葯物敏感性試驗,10-3等,10-2;初步鑒定和直接葯敏結果於24h或次晨報告,其鑒定快速、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等。另外,也可加某些抗生素抑制污染菌的生長,並稀釋成l0-1。 (五)報告 直接鏡檢要求2h報告,發現微生物情況和特點

閱讀全文

與臨床採集標本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