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記錄內容怎麼填樣板
大綱
1.食品中常見污染及預防控制
2.餐飲服務監督管理(基本要求)
3.加工操作規程
4.食品安全事故處理/過程監控要求
二、食品中常見污染及預防控制
1.具體的能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傳染病的部分病原菌2.食品中常見的可致病的病毒最常見的是甲肝病毒(一)食品中常見污染及預防控制1.人感染寄生蟲病大多是由於生食、半生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或食品加熱不徹底所致2.生物毒素人體攝入的後極易引起中毒、重者死亡。常見的有發芽馬鈴薯、青蕃茄、苦杏仁、鮮黃花菜、生黃豆等(三)食品中常見污染及預防控制 1.部分有毒食品河豚魚、青皮紅肉魚 四季豆、扁豆、荷蘭豆 生豆漿野蘑菇(顏色鮮艷的大都有毒)2.能污染食品的物質 有機磷農葯,蔬菜 瘦肉精,豬肉、豬內臟 亞硝酸鹽 桐油 貝類毒素三、餐飲服務監督管理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已於2010年2月8日經衛生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一)餐飲服務基本要求 餐飲服務提供者必須依法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按照許可范圍依法經營,並在就餐場所醒目位置懸掛或者擺放《餐飲服務許可證》。 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二)餐飲服務基本要求 被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單位,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得從事餐飲服務管理工作,並且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聘用此類人員從事管理工作。
(三)餐飲服務基本要求
1.應當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記錄制度。
2.采購記錄應當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進貨票據。應當按照產品品種、進貨時間先後次序有序整理采購記錄及相關資料,妥善保存備查。記錄、票據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四、操作管理 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遵守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
餐飲服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製作加工過程中應當檢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二)貯存食品原料的場所、設備應當保持清潔,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物品,應當分類、分架、隔牆、離地存放食品原料,並定期檢查、處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 操作管理(三)應當保持食品加工經營場所的內外環境整潔,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四)應當定期維護食品加工、貯存、陳列、消毒、保潔、保溫、冷藏、冷凍等設備與設施,校驗計量器具,及時清理清洗,確保正常運轉和使用;(五) 操作人員應當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六)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應當燒熟煮透;需要冷藏的熟製品,應當在冷卻後及時冷藏;應當將直接入口食品與食品原料或者半成品分開存放,半成品應當與食品原料分開存放;(七)製作冷盤應當達到專人負責、專室製作、工具專用、消毒專用和冷藏專用的要求;(八)用於餐飲加工操作的工具、設備必須無毒無害,標志或者區分明顯,並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後洗凈,保持清潔;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設備應當在使用前進行消毒;(九)應當按照要求對餐具、飲具進行清洗、消毒,並在專用保潔設施內備用,不得使用未經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飲具;購置、使用集中消毒企業供應的餐具、飲具,應當查驗其經營資質,索取消毒合格憑證;(十)應當保持運輸食品原料的工具與設備設施的清潔,必要時應當消毒。運輸保溫、冷藏(凍)食品應當有必要的且與提供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保溫、冷藏(凍)設備設施。
Ⅱ 食品安全培訓後感言
1食品安全和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因此食品安全很重要
2食品的檢測一定要真實
3 檢測不合格的食品不允許在市場流通
Ⅲ 為什麼要對食品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衛生知識培訓
通過對抄食品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襲安全衛生知識培訓,使之懂得食品安全知識以及從業人員自身的法律責任,加強食品安全意識的重要性,以便能自覺遵守各項操作衛生制度,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衛生。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維護食品安全人人有責,從學習食品安全衛生知識開始。
Ⅳ 食品安全培訓感想
食品安全學習心得體會
近幾年來,由於關於食品安全的事件層出不窮,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這些事件暴露了我國食品安全的監督和管理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下面就我就幾個方面來講講加強食品安全性的幾項措施:
一、強化源頭管理
近年來我國食品產業發展快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加大,但同時由於准入門檻低等原因,大量食品企業規模小、分布散、集約化程度不高,自身質量安全管理能力較低。龐大的食品生產消費量、眾多的生產經營者,再加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還不健全,這些我國食品安全基礎薄弱的最大制約因素。要從根源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首先應建立從農場到餐桌全過程的產業鏈監控體系,無論是蔬菜還是肉食,只要是食品范疇都應該列入監控范圍之內。從生產資料如水、土壤、飼料開始,就應該加強監控,不能等到進入市場時再檢測。
二、建立信用檔案加大教育宣傳
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凸顯了我國食品行業的信用缺失問題,信用缺失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政府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檔案,真正在全社會建立產品源頭可追溯、去向可追蹤、信息可存儲、產品可召回、查有線索、找有依據的良性運行機制。同時,完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機制,加大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力度。當前公眾的食品安全防範意識、法制觀念並未有大的加強,教育是食品安全防禦措施的基本環節。社會應形成一種氛圍,使食品的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兼具食品安全的支持者、維護者和創造者三重身份,從而降低監管成本,提高監管效力。
三、整合監管機構
我國食品安全管理分別由食品葯品監管、農業、商務、衛生、質監、工商等多部門實施分段管理,可能出現「多頭分散、銜接不緊」的狀況。因此應該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管理體制,由一個部門為主實施「綜合性、專業化、成體系」的監管。不論食品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追究該部門的責任,從而避免監管缺位或者職責交叉、責任不清,最大限度地堵住監管漏洞。
四、加大執法力度
在我國,之所以出現接連不斷的食品安全事件,與法律對違法者的懲罰力度是有關系的。【食品安全學習心得體會3篇】食品安全學習心得體會3篇。當企業違法時,中國法律對其的處罰是: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這種標準的處罰絲毫不能威懾到企業。一些違法食品生產商就是因為「過低的違法成本」,才敢生產「問題食品」。因此,要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始終保持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違反法律法規的要從嚴懲處。
Ⅳ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記錄制度
進入《中華文本庫》網站,在「文檔搜索」處填入「食品安全知識」幾個字,再點「go」,搜索結果中就有相關的制度。(在網路上搜「中華文本庫」,即可找到該站)
Ⅵ 食品安全培訓會議記錄怎麼寫
親,可以這樣寫:
1、時間
2、會議地點
3、參會人員
4、主持人
5、會議內容
1)食品安全現狀分析
2)採取措施
3)效果確認
以上僅供參考!
Ⅶ 中安食品安全培訓答案
一、選擇題
(每題 1 分,共 20 分)
從以下每題的幾個答案中選擇一個你認為最合適的,並將答案代號填入( )中。
1.下列不屬於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公認的關鍵原則是 ( b )
(a)相互溝通
(b)人員培訓
c)體系管理
d)HACCP原理
2.在制訂食品安全方針時,可以不考慮下列哪些內容 ( c )
(a)組織在食品鏈中的作用
(b)消費者的需求
(c)財務指標
(d)法律法規要求
3.ISO22000 中的突發事件是指 ( d )
(a)火災
(b)中毒
(c)洪水
(d)以上都是
4.驗證策劃不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a )
(a)分析
(b)方法
(c)職責
(d)頻率
5.HACCP 計劃不包括下列哪一項信息( c )
(a)關鍵控制點
(b)關鍵限值
(c)設備維護
(d)監視人員
6.病原性微生物能在 0-90℃的溫度范圍內生長。根據其生長的溫度范圍可分為:嗜冷菌、
嗜溫菌、嗜熱菌。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d )
(a)嗜冷菌:可生長的溫度范圍 0-30℃,最適生長溫度 20℃以下;
(b)嗜溫菌:可生長的溫度范圍 10-43℃,最適生長溫度 36.5℃;
(c)嗜熱菌:可生長的溫度范圍 43-90℃,最適生長溫度 55℃。
(d)以上都對
7. 據 ISO22000 要求,下列哪一個要素必須有形成文件的程序( c )
(a)操作性前提方案
(b)基礎設施和維護方案
(c)內部審核
(d)危害評價
8.ISO22000 不適用於 ( b )
a)組織提高自身管理
(b)宗教和消費者習慣的認證
(c)認證審核
(d)保證符合食品安全方針
9.以下描述哪一個是錯的 ( c )
(a)食品加工企業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必須有食品安全方針
(b)食品加工企業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必須有食品安全目標
(c)食品加工企業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必須有食品安全小組組長
(d)食品加工企業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必須有產品開發和設計控制措施
10.以下哪一個不屬於食品安全問題 ( b )
(a)生物毒素
(b)營養不良
(c)化學試劑
(d)食品中的玻璃和石塊
11.可以不進行保溫處理( d )
(a)肉禽罐頭
(b)糖水水果及果汁罐頭
(c)水產罐頭
(d)糖含量在 50%以上的濃縮果汁、果醬類罐頭
12.操作性前提方案計劃應( d )
(a)可仿照HACCP 計劃的設計
(b)不能仿照 HACCP 計劃的設計
(c)可同樣採用包含限值與監視的同樣方案
(d)A+C
13.監視的作用是( b )
(a)查明任何控制措施已經運行的有效性
(b)發現預定的控制措施運行的失效
(c)評價危害分析的有效性
(d)監督 HACCCP 計劃實施的情況
14.對危害進行的風險評價應考慮( c )
(a)微生物的殘留
(b)危害的分布區域
(c)危害發生的概率
(d)A+B
15.監視參數通常不選用( d )
(a)物理性參數(時間、溫度等)、
(b)化學性參數(PH 值、氯含量等)
(c)感官參數(可見的外觀和品質、證明書等)
。(d)微生物檢測結果
16.金屬探測儀的通常有 Fe標准塊和 SUS 標准塊,SUS 指的是 ( b )
(a)銅
(b)非鐵金屬
(c)塑料
(d)不銹鋼
17.微生物污染果汁後,是否能生長繁殖,主要取決於果汁的( b )
(a)水分含量
(b)pH 值
(c)味道
(d)顏色
18.可追溯性系統包括( d )
(a)產品批次
(b)原料批次
(c)分銷記錄
(d)以上都上
19.食品安全危害包括( a )
a)過敏源
(b)食品添加劑
(c)色素
(d)防腐劑
20.以下哪種說法不正確( c )
(a)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制定形成文件的食品安全方針、並進行溝通。
(b)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確保食品安全方針符合與顧客商定的食品安全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
(c)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對食品安全方針的持續適宜性進行評審;
(d)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制定可測量的食品安全目標。
、判斷題(每題 1 分,共 15 分)
下列各題中,你認為正確的在()中劃「√」,錯誤的劃「×」
1 驗證的目的是評價特定的某一批產品的可接受性。( × )
2 組織在按照本標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時,針對確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必須通過 HACCP
計劃和前提方案管理的控制措施加以控制。(×)
3 組織中負責內部溝通和外部溝通的人員需由指定的人員進行,以便組織獲得食品安全的信息。(×? )
外部溝通應提供組織的產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可能與食品鏈中其他組織相關;
應獲得來自顧客和主管部門的食品安全要求。
4 在 ISO22000標准中,溝通的信息可能為危害分析提供輸入,也可能成為控制措施。(√)
5 基礎設施和維護方案,以及操作性前提方案都應經過驗證。(√ )
6 當某確定的食品安全危害的引入或產生,在沒有組織進一步干預的情況下,仍能滿足可接受水平時,則組織無需要對其進行控制。(√ )
7 過程流程圖必須標出廢棄物的排放點。(×√ )
7.3.5.1流程圖 .應繪制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所覆蓋產品或過程類別的流程圖.流程圖應包括:操作中所有步驟的順序和相互關系;源於外部的過程和分包工作; 原料、輔料和中間產品投入點;返工點和循環點;終產品、中間產品和副產品放行點及廢棄物的排放點。
8 與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有關的人員均能進行有關食品安全信息的外部溝通。(× )
5.6.1 外部溝通 指定人員應有規定的職責和許可權,進行有關食品安全信息的對外溝通。通過外部溝通獲得的信息應作為體系更新(見8.5.2)和管理評審(見5.8.2)的輸入。
9 組織可通過獲得外部組織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或注冊,以表明本組織生產的產品是安全的(× )
10 終端產品滿足規定要求可作為控制措施組合能夠達到預期水平的證據。(√ )
11 控制措施組合的確認包括關鍵限值的確認和組合中的控制措施確認。(√ )
12 產品的水分活性是指產品內游離水分的百分比,亦即物質的水蒸汽壓力除以純水蒸汽壓力。( × )
水分活度是指供微生物能利用水的能力。通過測量溶液在一密閉容器中溶液上方空氣的相對濕度除以100就是水分活度。純水的水分活度為1 傳統的乾燥食品,如干香菇、干魚等,它們的水分活度很低,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大多數細菌在0.85 3 以下的水分活度不能生長。
一般水分含量大的食品不一定水分活度高,如醬油的含水量很大,但醬油的水分活度卻很低。
13 生物性危害是指致病菌和寄生蟲兩方面的危害。(× )
食品中生物性危害包括:細菌、寄生蟲、病毒、酵母和黴菌。一般而言,酵母、黴菌不引起食品中的生物危害(雖然某些黴菌產生有害的毒素――化學危害),只有細菌、寄生蟲、病毒能引起食品的生物危害,使食品不安全。
14 多現場審核的每次監督審核時,總部都應被審核。(√ )
15 食品加工過程發生變化時,必須進行 HACCP 計劃的驗證。(× )
三、簡答題
(每題 5 分,共 25 分)
1.什麼是潛在不安全產品,如何處理?
在超出關鍵限值條件下生產的產品為潛在不安全產品,其處理方法見標准 7.9.4
2.食品加工企業對與食品接觸表面清洗消毒的效果進行驗證採用的方法是什麼。?通常主要針對哪些部位來進行?
驗證方法:與食品接觸表面樣品檢測或叫塗抹試驗部位包括:
(1)工人員的手(套)、工作服;
(2)加工用案台桌面、刀、筐、案板;
(3)加工設備,如:去皮機、單凍機等;
(4)加工車間地面、牆面;
(5)加工車間、更衣室的空氣;
(6)內包裝物料。 「食品接觸面」指接觸人類食品那些表面以及在正常加工過程中會將污水滴濺在食品上或與食品接觸的那些表面。「食品接觸面」包括用具及接觸食品的設備表面。
3.簡述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關鍵原則 相互溝通;體系管理;HACCP 原理;前提方案。
4.簡述前提方案的內容與作用?試舉操作性前提性方案的 5 個例子。包括基礎設施和維護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 7.2用於控制食品安全危害通過工作環境進入產品的可能性;控制產品的生物、化學和物理污染,包括產品之間的交叉污染;控制產品和產品加工環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人員衛生;清潔和消毒;蟲害控制;交叉污染的預防措施;包裝程序;對采購材料(如原料、輔料、化學品)、供給(水、空氣、蒸汽、冰等)、清理(如廢棄物和排水系統)和產品處理(如貯存和運輸)的管理。
5.請簡述危害識別和危害評價的區別?
(1)危害識別指:與產品類別、加工類別和實際加工設施相關的所有合理預期發生的食品安全危害應識別。
(2)危害評價指:應對每種已確定的食品安全危害進行危害評價,以確定消除危害或將危害降至可接受水平是否是安全食品的生產所必需的;以及是否需要控制危害以達到規定的可接受水平
(3)由危害識別產生「初步」清單,它列出了在產品類型、過程類型和加工設備類型潛在可能(即理論上的)發生的危害。
(4)由危害評定產生「執行」清單,它通過評定初步識別的危害得出,並列出了需由組織加以控制的危害。
(5)危害評定的作用是評定危害識別確定的「初步」危害清單,以便確定需組織進行控制的危害。
四、 簡述HACCP小組的組成及其主要職能。
(每題 10 分)
(1)組成:HACCP小組由具備HACCP方案背景知識、專業技能比較強的組長和對產品、加工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及熟悉生產的現場人員組成;HACCP小組成員應當包括企業內各個部門的代表,即來自維護、生產、 衛生、質量控制、研究開發、采購、運輸、銷售以及直接從事日常操作的人員等。
(2)主要職能:HACCP小組承擔著制定HACCP計劃、書寫SSOP、驗證和實施HACCP體系的職責。
五、綜合分析題
(1-3題 6 分,4題 12 分)
請根據所述情況判斷:1-2 題判斷不合格項請寫出不符合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標准 的條款號和內容,並寫出不合格事實和嚴重程度。3-4 題,請寫出進一步審核追查的思路。
1.某飲料公司的主要產品是瓶裝純凈水,公司使用自備水源並建有蓄水池以供應生產用水。審核員發現該公司的主管部門——動力設備部沒有蓄水池的清洗消毒、水質檢測程序和有關記錄,只提供了一份去年的水質檢驗合格報告(共包括 24 項衛生指標)。
答案:
不符合:7.2.2。應對蓄水設備進行預防性維護並保持記錄,對生產用水的水質進行驗證,其水質應符合GB 5749 共35 項衛生標准要求。
2.某食品企業主要產品為麵包,以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為標准建立了工廠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在金屬探測工序,審核員看到 CCP 標識上明確:生產前及正常生產時每小時,監控員應用測試塊即 Fe 2.0 mm 和 Sus 2.5 mm 測試金屬探測器的准確、靈敏和有效性。查看監控員的測試記錄均正常。審核員當場請監控員測試,要求監控員把測試塊放於成品包裝袋上面測試,卻發現,金屬探測器沒有任何反映,審核員自已重新測試了一次仍無反映,審核員再次將測試塊放於兩包面中間測試還是無反映,放於面袋下測試反映正常。審核員問監控員,平時你是怎麼測試的,監控員回答:我一般是放在成品包中間測試。
答案:
金屬探測器當測試塊放於面袋下面才有反映,夾於中間及放於面袋上面無反映,說明探測器有一個掃描射線沒有辦法掃到成品包袋中間以上部分,因此購買儀器時就應考慮到測試的不同角度及靈敏度,說明企業在制定 HACCP 計劃時未作全面測試及調整,未將每小時測試的方法規定清楚,如:規定測試時應將測試塊放於麵包的上、中、下各測試一次。
判定為一般不符合項: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8.2 規定:關鍵控制點監視系統的監視的方法和頻率應能夠及時識別是否超出關鍵限值,以便在產品使用或消費前對產品進行隔離。
3.對某受審核方審核溝通時,受審核方僅出示了建立的顧客意見調查處理制度實施的證據,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應如何審核?
答案:
5.6外部溝通的三個方面,內部溝通,食品安全小組的作用,
5.2方針對溝通的闡述。
4.現場審核一火腿腸生產企業,審核員來到車間,在門口進行必要的個人消毒, 發現車間入口員工消毒設施僅有一個消毒池和一個活動洗手池,車間主任介紹說:「我們車間 40 人進入車間都在這里經過洗手消毒,保證個人衛生要求」。審核員進入更衣室,數更衣櫃有 20 個,車間主任介紹說:車間每兩人共用一個櫃子。審核員打開一個櫃子,發現其中有飯盆、水杯、衣服和皮鞋。審核員詢問車間工作服如何管理,車間主任介紹說要求工人每周五下班帶回家用熱水燙洗干凈,星期一上班時車間主任檢查是否干凈。請闡述你的審核思路。
答案:
首先查看企業是否建立了衛生標准操作程序,是否對員工進入車間洗手和衣物儲存、消毒做了規定!
其次,抽查企業車間進口40 人洗手消毒和工作服消毒的檢查記錄是否齊全!是否是連續性的檢查和消毒。
再次,40 個人只有20 個更衣櫃,是否產生了交叉污染?
查看生產記錄和產品微生物化驗報告,是否存在產品批次不合格或微生物指標超標;
如果生產中多次出現批次不合格是否採取了有效的措施,措施是否有效,結果是否做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