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強酸強鹼問題。
1.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就地取水,這里的水可以是任何能夠稀釋或中和的液體,無奈之下,專飲料、污水甚至尿液均可。屬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對之後減少強酸所造成的傷害程度起到很大作用。樓主考慮的關於強酸遇水後產生熱量只是表面問題.試想如果強酸遺留在皮膚表面可腐蝕至深層,甚至可達肌肉骨骼等組織,遠比遇水後產生的熱量燒灼要嚴重得多.用大量水長時間沖洗是第一時間減輕此類燒傷程度的關鍵所在。
2.被強酸或強鹼燒傷後均按照化學性燒傷處理,小范圍的強酸強鹼傷害均可使用化學物品中和,如強酸燒灼可用碳酸氫鈉,強鹼燒灼可用食醋等。
3.對於第三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很難有工作服能抵制強酸強鹼的腐蝕,關鍵是工作中小心謹慎,事故發生後正確處理。
2. 強酸和強鹼吸入性損傷的處理應注意哪些方面
強鹼能使動植物解體。造紙廠就是用強鹼所麥草變成紙槳的。據說有一造紙廠工人失蹤,後來人們在鹼池中找到其殘骨和衣物殘片。
3. 強酸和強鹼直接接觸到人的皮膚,哪個更可怕
濃硫酸有腐蝕性,是因為濃硫酸分子具有極強的脫水性和吸水性。一旦接觸到人體表面的組織,會吸走組織內的自由水(其實幾乎不發生),並以2:1的比例奪走蛋白質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使組織迅速碳化。
濃鹼的腐蝕性,是因為較濃的鹼液對蛋白質有溶解作用,與酸燒傷相比,鹼燒傷更不容易癒合。而且鹼液更容易滲入深層組織,造成二次傷害。
比較兩者的瞬時傷害能力,濃硫酸固然更勝一籌。但是濃鹼液的後續傷害也不容小視。喪心病狂的犯罪分子常使用濃硫酸來傷害他人,原因可能是濃硫酸無需配置,可以直接獲得。而濃的鹼液需要用少量的水,來溶解大量固體氫氧化鈉才能得到,這不僅是個放熱過程,而且溶解到一定濃度後,繼續溶解需要很長的時間。歹毒的犯罪分子顯然沒有這個耐心,也不具備這樣的實驗技能。
(參見https://www.hu.com/question/27563927/answer/37134156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4. 2、使用強酸、強鹼、強氧化劑時應注意什麼
使使用強酸強鹼強氧化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我們的事跡的腐蝕性,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收到眼鏡,等等都需要的另外存放取用強酸強鹼時,我們也需要使用防強酸強鹼的試劑瓶來存取使用。
5. 強酸強鹼有哪些
六大強酸: 鹽酸(HCl)、硝酸(HNO3)、硫酸(H2SO4)、高氯酸(HClO4)、氫溴酸(HBr)、氫碘酸(HI)
四大強鹼 :氫專氧屬化鈉(NaOH)、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鋇(Ba(OH)2)、氫氧化鈣(Ca(OH)2)
6. 強酸和強鹼混合在一起會怎麼樣
發生反應,呵呵
主要是看你的強酸和強鹼是以什麼形態存在的
若是一種為固態一種為液態,通常情況下是很危險的,容易發生噴濺(主要是發生反應並伴隨熱的原因)
若都是液態的話只是發生反應並放出大量的熱
7. 強酸 強鹼濺到身上 處理方法
強酸處理方法!
1.皮膚灼傷時,立即脫掉衣物,用清水、石灰水、蘇打水沖洗,然後用生理鹽水清洗,切忌用強鹼液沖洗。
2.眼部燒傷,即刻用清水沖洗。沖洗方法是用一盆清水,將面部放入水中,兩眼睜大,頭部在水中左右搖晃,如此反復換幾次水沖洗,然後再以3%碳酸氫鈉溶液清洗,之後滴入0.01硫酸阿托敏葯水。
強鹼的處理方法
大量接觸燒鹼時應佩帶防護用具,工作服或工作帽應用棉布或適當的合成材料製作。操作人員工作時必須穿戴工作服、口罩、防護眼鏡、橡皮手套、橡皮圍裙、長統膠靴等勞保用品。應塗以中性和疏水軟膏於皮膚上。接觸片狀或粒狀燒鹼時,工作場所應有通風裝置,室內空氣中最大允許濃度為中國MAC 0.5毫克/米3(以NaOH計),美國ACGIH TLVC 2毫克/米3。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必要時,佩戴空氣呼吸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穿橡膠耐酸鹼服,戴橡膠耐酸鹼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鹼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處理泄漏物須穿戴防護眼鏡與手套,掃起,慢慢倒至大量水中,地面用水沖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鹼液觸及皮膚,可用5~10%硫酸鎂溶液清洗;如濺入眼睛裡,應立即用大量硼酸水溶液清洗;少量誤食時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鹽酸、大量橘汁或檸檬汁等中和,給飲蛋清、牛奶或植物油並迅速就醫,禁忌催吐和洗胃。
8. 強酸,強鹼燒傷的急救措施
強酸強鹼是一種危險物品,在中學時代我們都學習過化學,也多少了解這些。比如家裡放的潔廁劑硫酸就是一種強酸,人們都知道皮膚不可以碰到它,因為它可能燒傷皮膚。但是意外總是會發生,那麼強酸強鹼燒傷後,我們該怎麼急救呢?
強酸強鹼燒傷的急救原則
強酸燒傷:
常見的強酸:硫酸、鹽酸、王水、高氯酸,因其濃度、溶液質量多少以及皮膚接觸面積不同,而造成輕重不同的燒傷。近幾年常有用強酸惡性毀容的事件發生。
急救原則:
(1) 立即用大量溫水或大量清水反復沖洗皮膚上的強酸,(但是有一些油狀的酸,如濃硫酸要先用布檫干否直接沖洗會增大受傷面積)沖洗得越早、越干凈、越徹底越好,哪怕殘留一點也會使燒傷越來越重。不要顧慮病人沖洗時加重疼痛,要鼓勵病人忍耐著沖洗下去,直到沖洗干凈為止。再塗上弱鹼溶液,比如3%至5%的碳酸氫鈉、稀氨水等。
注意:切忌不經沖洗,急急忙忙地將病人送往醫院。
(2)用水沖洗干凈後,用清潔紗布輕輕覆蓋創面,送往醫院處理。
強鹼燒傷:
常見的強鹼:氫氧化鈉(苛性鈉),氫氧化鉀(苛性鉀)等。
強鹼對人體的皮膚組織的損害力比強酸更重,因為強鹼可滲透深入組織,使組織蛋白發生溶解。
急救原則:
(1)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至少20分鍾;鹼性化學燒傷也可用食醋來清洗,以中和皮膚的鹼液。
(2)生石灰燒傷,應先用手絹、毛巾揩凈皮膚上的生石灰顆粒,再用大量清水沖洗。切忌先用水洗,因為生石灰遇水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熱量灼傷皮膚。
皮膚化學性燒傷急救要點:
①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
②切忌不加處理急急忙忙送醫院。
在處理中,強酸強鹼的處理原則大致相同,都是要用大量的清水沖洗皮膚,但是要記住,生石灰燒傷時,必須先清理干凈生石灰顆粒後,才能用大量清水沖洗。不然會發生化學反應,後果更嚴重。
9. 如何判斷強酸和強鹼
那麼就看其溶於水是否完全電離,如果完全電離就是強酸(鹼),內不完全則是弱的,根據電離容的程度判斷弱酸(鹼)的強弱,電離越強則酸(鹼)性越強,反之亦然。
鹽類則看它電離出的離子所在的酸或鹼是強還是弱來判定它的酸鹼性。例子:HCl為強酸,NaOH為強鹼,H2CO3為弱酸,NH3H2O為弱鹼,則NaCl是中性,Na2CO3是強鹼弱酸鹽,NH4Cl是強酸弱鹼鹽。
常見的:
強酸:鹽酸,硫酸,硝酸等,鹽中含有它們的酸根離子就是強酸鹽,
弱酸:碳酸,醋酸,磷酸(中強酸,也算弱酸的),鹽中含有它們的酸根離子就是弱酸鹽,
強鹼:KOH,NaOH,Ba(OH)等,鹽中含有它們的金屬陽離子就是強鹼鹽,
弱鹼:NH3*H2O,Fe(OH)3,Al(OH)3,Cu(OH)2等,鹽中含有它們的陽離子就是弱鹼鹽,
10. 實驗室使用的強酸和強鹼種類有哪些
1,強酸 HCl(鹽酸)、H2SO4(硫酸復)復、制HNO3(硝酸制)、HBr(氫溴酸)、HI(氫碘酸)等.弱酸.如H2S(氫硫酸)、HCN(氰化氫) 、HF(氫氟酸)、H3PO4(磷酸)、甲酸(HCOOH)、乙酸(CH3COOH)等.
2,強鹼 如KOH(氫氧化鉀)、Ca(OH)2(氫氧化鈣)、NaOH(氫氧化鈉)、Ba(OH)2(氫氧化鋇)、CsOH(氫氧化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