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職業健康培訓的心得
在課堂上,老師首先為我們講解了汽車生產各個流程中產生身體危害的種類及因素,這個詳內細可在騰訊網上查到,容比如在焊裝車間我們主要面臨著呼吸系統和視覺系統疾病的一些大眾性質的困擾,導致疾病的因素主要是煙塵和弧光等。同時不斷向我們發出提問,向我們詳細了解學員對勞動保護用品的了解程度和使用狀態。然後有針對性地為我們各部門各車間的學員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我們對職業危害的產生和防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利於我們在工作中熟練運用安全防護知識,創造一個安全的工作空間。
⑵ 阜康冬運會安保工作心得體會 500字
我作為一名建設銀行安全保衛工作的新兵,有幸第一次參加舉辦的全省安全保衛首期培訓,感觸頗深,這是省分行安全保衛部新班子上任後在全省安全保衛條線進行的一次「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具體行動,
銀行安全保衛工作心得
。其規模之大(舉辦五期)、人員之多(500人)、范圍之廣(基層分管領導),都尚屬首次。通過這次培訓,使我不僅系統地學習了有關安全保衛工作的相關法規和制度,也掌握了業務領域安全檢查的重點和方法,學到了有關技防、物防設施的基礎知識和消防常識,尤其是通過實地觀摩一日操作演練和防搶劫演練及護衛隊的實戰表演,看到了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從而使自己進一步提高了對安全保衛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這對我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
一、提高對安全保衛工作的認識是做好安全保衛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安全保衛工作說起來容易,看起來簡單,但真正干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過去自己在基層行當領導,對保衛工作的認識比較單一,認為不出問題,不出事件,安全保衛工作就做好了,來到保衛部後,起初也覺得只要槍-支-彈-葯不出問題,押運不出問題,也就沒有什麼了,一年的工作實踐和這次培訓使自己真正認識了安全保衛工作的內容很豐實,任務很艱巨,責任很重大,尤其是當前我行順利完成了金庫管理和押運工作的社會化後,安全保衛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適應新的變化,工作目標如何定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其次,做好安全保衛工作,不僅是我們創建「平安建行」的基本要求,也是為確保社會穩定與和-諧的一項重要基矗同時,隨著公民民-主和安全意識的提高,客戶和員工的安全需求不斷增長,要求我們要針對不同客戶、不同交易方式提供相適應的安全服務,銀行安全保衛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將成為銀行競爭力和客戶選擇的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安全防範水平、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員工違法犯罪狀況等受到有關監管部門、投資者和公眾更多的關注,安全保衛工作好壞,不但影響到銀行的經營狀況,更重要的是影響到銀行的聲譽,影響到投資者對銀行的信心,影響到銀行股票價格的波動。從這個意義上講「安全責任大於天」一點也不過分。從我們自身的經營和管理看,安全保衛工作也是確保我行各項業務健康穩定發展的前提和保障。一個健康、安全、穩定的經營環境,有利於我們集中精力發展業務,壯大自己,從而爭取更大的經營業績。反過來講,不論我們業務發展的再好,一個案件、一起事故所造成的資金、名譽損失來看,總是得不償失的。這一方面我們有著無數慘痛的案例。
二、強化安全防範意識是做好安全保衛工作的重要保證
從當前我行安全保衛工作面臨的內外部形勢看,我們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從內部看,全行的風險防範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對風險點的監控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由不得我們有絲毫馬虎和鬆懈;從外部看,全省金融系統近期頻頻發案,轉移庫款、虛存實娶私自放貸、票據詐騙等等,案件形態多種多樣。毫不誇張地講,放鬆安全保衛無異於是將自己放在了火山口上,
心得體會
《銀行安全保衛工作心得》(http://www.unjs.com)。因而,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強調以下意識:
一是「一把手」負總責的意識。行長在省分行安全保衛座談會上講到:「做好安全保衛工作首先是『一把手』工程,……要認真貫徹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履行「一把手」作為安全保衛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不論是行處「一把手」,還是部門「一把手」,都要把「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作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求,確保本單位的人員、財產、業務安全。
二是全員講安全的意識。安全保衛工作不是哪個人或者哪個部門的任務,而是我們每一位員工的任務。任何一個崗位的員工,對本崗位和本單位的安全負有天然的責任。不僅業務崗位的人員要講安全,就是在我們看來一些非業務崗位也同樣有其相應的職責。比如,門衛就要守好大門,防止可疑人員隨意進出單位;司機就要保證行車安全,不僅要注意自己不出以外,還要防止他人給你造成的傷害;食堂管理,要注意食品安全,不僅要使大家吃得營養、吃得滿意,還要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可以說,安全隱患有可能發生在任何角落、任何時間,我們全行上下每一名員工都應該成為自覺防範安全事故、案件的堅強堡壘。
三是「防患於未然」的意識。安全保衛工作必須要「防患於未然」,而不是充當「事後諸葛」。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真正建立起預防各類案件和災害事故的長效防禦機制,使防範工作走在各項工作的前面,真正做到未雨綢繆。對全行的各類風險點要心中有數,對外部治安環境形勢要有準確的判斷,以便於指導全行。要結合工作實際,根據不同情形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同時要組織好相關預案的演練工作,使員工真正掌握預案的流程、要點和防範手段,確保應急預案真正發揮作用。
三、強化保衛隊伍建設是做好安全保衛工作重要基礎
做好安全保衛工作,「物防」、「技防」是保障,但關鍵還在於「人防」。只有抓住了「人」這一基本要素,全行的安全防範才有保證。
一是要增強保衛人員的責任心。從事保衛工作的同志,一定要認認真真履行崗位職責,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職工作。如果沒有工作責任心,即使再有學識,再有能力,也無法做好本職工作。所以,要做好安全保衛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責任心問題,保衛人員必須切實增強責任心,認真履行保衛工作崗位職責。
二是要進一步提高保衛人員素質,建設一支適應股份制商業銀行需要的安全保衛隊伍。建立現代商業銀行經營體制和管理體制,對安全保衛工作和保衛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結合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努力加強自身的學習、掌握新的業務知識和工作技能,進一步提高綜合防範能力。要切實關心保衛人員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盡可能地解決他們在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廣大保衛人員安於本職、勤於奉獻。同時,要在機構整合的基礎上,堅持從嚴管理的方針,對不適應安全保衛工作的人員,要及時採取措施從保衛崗位上撤下來,確保保衛隊伍的純潔性。
三是要加強教育與培訓,增強全員安全防範意識。要經常對員工進行職業道德和安全防範教育,引導員工樹立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道德情操,提高員工的法紀觀念和安全防範意識。要積極做好一線員工的防不法侵害、防治安事故、防安全事故、防突發事件的培訓,制定和完善各種突發事件處置預案,開展一線臨櫃人員的安全防範技能培訓和應急預案演練,提高員工識別不法行為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切實增強全員安全防範意識,努力提升全行安全防範整體水平和綜合防範能力。
四、做好轉培訓是落實安全保衛工作,扎實推進平安建行的重要任務。
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是下一步的工作仍很艱巨,保衛部門如何做好轉培訓是當務之急,這也是落實安全保衛工作,扎實推進平安建行的重要任務之一。一是要認真總結培訓的經驗和成果,結合本行實際穩步進行。二是要結合開展的創建平安建行的活動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舉辦培訓。三是要在全行形成氛圍使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力爭使安全保衛工作再上新台階。
⑶ 職業健康培訓心得200字
當今職業健康現狀里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范圍在逐年擴展,其特點是種類多、范圍廣,且群發性較多,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發展。我國原衛生部頒布的《職業病防治法》中的《職業病目錄》里是10類115種職業病,其范圍過窄,現在的高科技、高技術生產帶來的新的職業性有害因素在逐年增加。
我公司職業人群的主要有害因素以粉塵、化學毒物和某些物理因素(如雜訊)為主。易發生的職業病有塵肺、化學中毒、電磁輻射、職業性皮膚病和雜訊性聽力損傷等。
在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大至包括:
1、化學因素有: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煤塵、石棉塵、有機粉塵等)和有毒物質(如鉛、汞、氯、一氧化碳、苯等)
2、物理因素有:高溫、低溫、高氣壓、低氣壓、異常風速、雜訊、振動、可見光、射頻輻射、紫外線、紅外線等
另外在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有:工作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工作作息制度不合理;心理性職業緊張;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等等。
所以需要採取以下相應的防護措施:工程防護措施、工作環境監護措施、健康監護措施、個體防護措施和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管理培訓措施等。
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目的是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相關權益,從而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勞動過程中的職業病防護,其主要手段是採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如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健康監護等)及必要的工程技術措施,定期進行環境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和對接觸者的定期體格檢查,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監護,開展職業健康檢查,早期發現職業性疾病損害,早期鑒別和診斷。
健康監護就是應做到崗前檢查、崗中檢查、崗後檢查。上崗就業前的體檢尤為重要,如果有相對的職業性有害因素接觸史就不能夠到相應的崗位入職上崗,這樣有可能引發職業病,會給勞動者造成危害,也會給企業造成負擔。在生產過程中崗中檢查非常重要,要做定期體檢,以保證勞動者在正常的健康狀況下工作,才能創造最大的效益。
終上所訴,職業健康越來越受到國家相關部門、各企業和勞動者的重視,將職業健康管理工作放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專項管理,就是為了做好現階段職業健康在安全生產中的管理工作。著重體現了職業健康工作的重要性。
⑷ 關於安全注射與職業防護學習後的總結
標准預防是將普遍預防和體內物質隔離的許多特點進行綜合,認定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防護措施,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強調雙向防護,是成功的、有效的、經濟的醫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也是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的最有力措施。具體措施如下:①洗手。洗手的目的是為了清除手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斷通過手傳播感染性疾病的途徑,正確洗手方法可使細菌減少103 CFU/cm2[29]。倫麗芳報道[30],90名臨床護士洗手技術考核中,有52.2%漏洗手尖,43.8%的人漏洗手背,洗手時間不足,搓洗力度不夠,洗手後立即采樣監測超標率達24.44%。手衛生,關繫到醫療安全和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問題,為此,衛生部於2006年發布了《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徵求稿),我們應明確洗手指征,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定期手衛生監測。②戴手套。有報道[31],有戴手套習慣的醫務人員其皮膚粘膜被醫療器械損傷和直接接觸患者血液的機會均明顯小於不戴手套者,表明戴手套能減少皮膚接觸血液次數,並且不增加皮膚損傷。針刺入手套,通過有彈性的2層橡膠手套,再刺入皮膚,其感染率僅為0.20%~0.25%[31]。故戴2付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還有研究表明[15],如果一個被血液污染的鋼針刺破一層乳膠手套或聚乙烯手套,醫務人員接觸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觸到的血量少50%以上。③戴口罩和防護鏡、面罩,穿隔離衣,採取隔離措施等。非典期間,某省幾家醫務工作者救治一名非典型肺炎患者,因未採取正確防護措施,數十名醫務人員被感染。病人轉到第八人民醫院後, 醫護人員按照傳染科醫療常規進行穿上隔離衣,戴上特製12層棉布口罩、手套、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具進行治療和護理,這家醫院無一人被傳染。由此可見,為醫護人員提供足夠的安全防護用具和工作環境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醫護人員應掌握防護用具的正確使用方法,特別要注意,口罩的正確使用和保存,戴摘口罩前徹底洗手。④環境控制。保證醫院有適當的日常清潔標准和衛生處理程序,在徹底清潔的基礎上,適當消毒床單位,設備和環境的表面(床欄桿、床側設備、輪椅、洗臉池、門把手)等經常清潔,並保證該程序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