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肉鴨養殖技術廠長招聘
要自己去尋求,或者讓當地的畜牧部門給推薦,廠長既要懂管理。又要懂養殖技術。這是硬性條件
❷ 大棚養肉鴨技術
夏季塑料大棚養肉鴨技術-一、塑料大棚的構建
❸ 育肥期肉鴨飼養管理有哪些要求
育肥期的目的就是加強鴨的採食和消化能力,增強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以及減少運動與熱能消耗,積累脂肪的過程。快大型肉鴨的6~7周齡階段稱為育肥期。在此階段,肉鴨的生長速度降低,日增重下降;胸肌在持續性生長、相對生長加快,皮下脂肪增加。肉鴨的採食量增加,適應性、抗病能力增強。育肥期北京鴨的適宜飼養密度為3隻/米2,室外運動場的適宜密度為2隻/米2,適宜環境溫度在13~25℃。育肥期肉鴨最好進行分群飼養,群體大小以1000~1500隻為宜。鴨舍宜用0.5米高的籬笆牆分隔,每欄面積300米2左右。每欄提供20米長的飲水槽和足夠的食槽,保證肉鴨能正常飲水和正常採食。
鴨舍內地面和墊料要求乾燥,禁止使用發霉的墊料。鴨舍內應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保證空氣新鮮。應採取有效措施,預防黴菌病和其他細菌病(大腸桿菌、漿膜炎等)的發生。
育肥期肉鴨的飼料可用顆粒料或粉料。顆粒料一般採用自由採食方式飼喂,應保證料槽經常有潔凈的飼料。粉料加水拌濕後定期飼喂,要求新鮮,防止飼料變質、發霉,應堅持少喂勤添,每日最少飼喂4次。育肥期肉鴨的採食量為每隻每日250~300克,飼料的能量水平應達到12.12兆焦/千克、蛋白質水平應達到16.5%以上。
育肥期肉鴨一般採用24小時光照。白天自然光照,夜間弱光照,摺合照明用燈泡的功率為1~2瓦/米2。弱光照有利於肉鴨自由活動、自由採食。
❹ 容坤肉鴨養殖合作社。肉鴨的養殖技術
一、大棚建設
1.選址及搭建。用於規模養鴨的大棚應建在背風向陽、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勢較高且乾燥的地方,為有利於充分利用太陽能,其朝向最好沿東西方向。棚呈拱形,高度應在2米以上,長寬視養殖規模而定。選用直徑25毫米,壁厚1.35毫米焊接管,彎曲成半圓狀作支架,每兩根為一組,使用直徑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建棚時按規格要求將支架裝好後,用木棍或鋼管將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緊,再用竹竿和鋼絲將支架網牢3~5行,每2~4米設立柱1個。棚架建成後先在上面鋪設草簾,草簾上再覆蓋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蓋70%~80%防曬網。最好用纜繩順棚封牢,便於捲起,接受陽光照射和通風。需要注意的是,大棚兩端都要設立活動門。
2.棚架製作及安裝。養殖肉鴨所用棚架以竹或竹片製成,每個長2米、寬0.5米,竹片分平放和扁放兩種,可用小圓鋼筋穿牢。製作時要削去稜角,修平節叉,以防傷鴨。飼養中如能在棚架上鋪設塑料墊網以增加彈性,則效果更佳。棚架離地支起30~40厘米,安裝時要求鋪設平整、牢固。
3.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棚架飼養肉鴨,冬季向陽面自上午9時至下午4時,可捲起1/3草簾接受陽光照射,使棚內溫度保持在18℃~20℃的適宜范圍。早晚則將草簾蓋好,達到提高舍溫、節省燃料、節約飼料的目的。陰雪天則用草簾將大棚全部蓋嚴,平常根據棚內溫度、濕度及空氣污濁度不定期開閉棚頂通風換氣。由於棚內鋪設棚架,既保持了適宜的生長溫度,又實現了離地飼養,鴨群發病率顯著減少。但需注意的是,大棚搭建中必須做到牢固耐用,養殖中要嚴密觀察溫度高低及空氣濁度,隨時通過開啟棚頂等方式進行調節,切忌長時間密閉而悶死肉鴨。
二、管理技術
1.飼養准備。根據飼養規劃准備育雛室、飼養棚(也可將肉雞棚增設運動場改為肉鴨棚)、設備及工具等;應對育雛室(包括牆壁、地面、工具等)進行嚴格徹底消毒,鴨舍空間按每立方米用30毫升福爾馬林加入到15克高錳酸鉀中,密閉熏蒸24小時後打開門窗排出氣體;檢查供暖保溫、通風換氣設備,保證能夠正常運轉;進雛前一天應將育雛室加溫,同時檢查是否能達到育雛要求的溫度條件。
2.育雛條件。第一天的育雛溫度為30℃~32℃,以後每隔三天遞減1℃,逐漸脫溫,使雛鴨均勻分布,溫濕度保持穩定。雛鴨舍加溫,可用地下煙道、燒木屑爐、煤爐、紅外線燈等辦法,但要注意通風良好,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及火災等。1~3日齡時可採用晝夜光照,4日齡後只需早晚開燈。設有運動場、水池的,還應對雛鴨訓練調教。
3.飲水和開食。雛鴨要掌握「早飲水、早開食、先飲水、後開食」的原則。雛鴨出殼24小時內飲用0.02%的高錳酸鉀水或5%的葡萄糖水。飲水後1小時左右就可以餵食,第一次餵食一般可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將以上飼料煮成半熟後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撈起。初次餵食的飼料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燙、不爛、不黏。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勻,邊撒邊吆喝,調教採食。第二次就可以轉為小鴨全價顆粒飼料飼喂。
4.科學飼喂。開食應在開飲後進行,開食時把飼料放在飼料盤或麻布上,自由採食。墊料選用乾燥無污染的稻草、谷殼或麻布。墊料應勤更換,以減少有害氣體或污物。
飼料選擇:可用全價顆粒飼料或濃縮料(預混料)與玉米、豆餅、麩皮等按規定比例配合成自配全價料。要防止蛋白質、能量的失衡;自配全價料要合理適量添加復合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注意鈣磷比例(2∶1)的適當,防止配料不合理導致蒼毛、走路不穩、拉稀、啄羽等營養代謝病。籠養肉鴨由於得不到運動,陽光曬不到,還需要補充維生素AD、亞硒酸鈉—維生素E、魚肝油等。另外,飼料配比、種類的改變,要循序漸進。
飼喂方法:為提高飼料報酬,一般1周齡內每天晝夜喂料6次,每次喂料時盤內應沒有剩料,做到次次喂新鮮料;2周齡後,晝夜喂料5次,以每次喂料前1小時盤內無剩料為宜,以盡量減少飼料的浪費。
喂料原則:如飼料喂下去只有2~3小時就已吃完,這時應適當增加飼料用量;反之則適當減少飼料用量。始終保持適當的斷料時間,以確保雛鴨的採食高峰,促進雛鴨的生長。
5.日常管理。應經常觀察鴨群活動情況,及時調節溫度、濕度、通風、光照,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並按要求飼喂優質飼料,保持鴨舍及環境清潔衛生,同時做到墊料松軟、不潮濕、飼料不結塊,還應做到防疫工作到位。對病死鴨要進行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嚴防疫病傳播。
6.疾病防治。首先應從提高鴨機體的抗病力著手,採取綜合防護措施以避免病原體侵害小鴨機體。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防疫意識,嚴格控制養鴨場外的人員入場,尤其是養鴨戶之間應嚴禁互串鴨舍;實行單品種生產,保證全進全出;搞好免疫接種,目前危害養鴨最嚴重的疾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小鴨病毒性肝炎、鴨瘟、漿膜炎。前三種為病毒性疾病,必須通過預防接種來控制。
小鴨疫病免疫參考程序:l日齡,鴨瘟疫苗頸部皮下注射;5日齡,鴨傳染性漿膜炎和大腸桿菌二聯苗肌肉注射;8日齡,鴨病毒性肝炎凍干苗皮下注射;鴨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時間要按疫苗使用說明執行,嚴防禽流感發生。鴨瘟、鴨傳染性漿膜炎、大腸桿菌、鴨病毒性肝炎等在免疫前應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嚴格按疫苗使用說明預防。
葯物預防:肉鴨的發病死亡主要發生在2周齡以內,可在一周齡內間斷地在飲水中添加禽用多維,以增強雛鴨的抵抗能力;同時1~5日齡用0.02%高錳酸鉀液飲水;6~8日齡用沙星類葯物飲水;9~13日齡換為高錳酸鉀;14~16日齡改用敵菌凈,這樣交叉使用葯物預防,效果既好,葯價又低。以後鴨群如出現糞便不正常等情況時,在飲水中添加抗生素或喹諾酮類葯物進行防治,以確保肉鴨健康快速生長,減少病死率,提高養鴨效益。
定期消毒:除做好常見鴨病的防治外,還要常消毒,鴨舍、運動場、水池,夏季三天消毒一次;冬季每周消毒一次;半個月飲水消毒一次。墊料、糞便勤換勤出。水槽、料槽勤洗勤消毒。遇有疫病,天天消毒。
適時出欄:肉鴨生長到45日齡左右,體重長到2.5~3公斤時應及時出售,以提高養鴨報酬。
❺ 肉鴨養殖技術
用葯存在的問題 一、化學葯物長期使用。許多養殖戶認為肉鴨飼養周期短,一般不做疫苗預防,不管肉鴨有無疾病,總是經常不斷地在肉鴨飼料中或飲水中添加大量化學葯物,如磺胺類。其最終結果是肉鴨產生耐葯性甚至中毒,在疫病發生時,再使用這類獸葯時,增大了治療難度,增加了治療成本。 二、不注意葯物之間的配伍。養殖戶不懂葯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認為多種葯物合用,就會增加療效。常見到養殖戶把磺胺類葯同喹諾酮類葯物合用,其結果造成喹諾酮類葯物療效降低或失效,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而且提高了治療成本。臨床常見的不合理配伍用葯很多,如:紅黴素類和磺胺類合用,慶大黴素與青黴素類、卡那黴素類與喹諾酮類等。 三、用葯劑量不當。一旦肉鴨發病,往往對整群肉鴨進行長期超劑量用葯,養殖戶認為葯物劑量越大,效果越好,因此無限制地隨意加大用葯劑量,結果使肉鴨機體內臟器官受損,代謝失調,甚至出現葯物蓄積、殘留甚至中毒。 四、不對症治療。肉鴨由於轉換飼料未適應時,礦物質和電解質不平衡等導致的腹瀉。而養殖戶立即長期使用抗生素,其結果殺死或抑制了腸道正常細菌群而使致病性細菌迅速繁殖,導致腹瀉更加嚴重,久治難愈。還有些養鴨戶治療肉鴨的病毒性疾病,僅僅只用抗菌葯物,忽略了對症治療和調節電解質平衡、補充能量。 五、給葯方法不當,療程不足。任何葯物都有一定的給葯方式,根據葯物的性質,鴨的生理特點等決定了葯物的給葯途徑不同。肉鴨在一般情況下最好拌料,也可飲水,但劑量加倍;當嚴重時還可以注射。許多養殖戶不僅存在著給葯方法不當的現象,而且還有用葯治療不徹底的問題。用葯治病都有一定的療程,一般用葯時間為5-7天,有的養殖戶投葯2-3天,剛看到病情好轉,就停葯,或者馬上換別的葯物。由於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濃度不夠,使得病情反復發作。 六、長期使用消毒葯。養鴨戶在進行活疫苗的接種時,連續應用消毒葯物進行帶雞噴霧消毒或將水消毒。這樣使得疫苗中的病毒(細菌)不能在機體中充分繁殖,從而影響免疫效果。有的養鴨戶長期應用腐蝕性消毒葯物(如高錳酸鉀)給鴨飲水消毒,損害了口腔、食道鼻腔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在這期間使用鴨瘟、鴨肝等疫苗進行免疫預防,機體便不能很好的建立免疫應答,使免疫失敗。同時,不容易分解的消毒葯進入腸道後還殺滅正常的菌群,引起消化不良。 合理用葯的方法 一、充分了解獸葯,科學用葯。加強對獸葯知識的學習和了解,弄清葯物的主要成分和葯理作用。充分考慮肉鴨的實際病情,選用葯效可靠、安全、方便、價廉的獸葯。反對濫用葯物,尤其不能長期大劑量使用抗菌葯物。肉鴨正確用葯的關鍵是對病情正確的診斷。一般肉鴨發病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如鴨瘟、鴨肝炎等;有的是由細菌感染的,如漿膜炎、大腸桿菌病。病毒病常採用干擾素、血清、卵黃抗體、黃芪多糖等葯物治療,細菌病選用高效的抗菌葯物進行治療。肉鴨用葯治病,要掌握中葯和西葯相結合、抗病毒和抗菌病相結合的原則,不能盲目大劑量給葯。幾乎所有的葯物不僅有治療作用,也存在不良反應。科學地合理使用抗病毒葯和抗菌葯,按說明書的劑量,不能盲目地隨意加大用葯的劑量,以防葯物中毒。如果在用葯之前提前使用電解多維等葯物,可以降低應激反應,提高鴨群的抗病力。
❻ 肉鴨養殖技術的介紹
全書共分為7部分,主要內容包括:常見的肉鴨品種、肉鴨生產流程、鴨舍的建築要求、商品肉鴨的飼養管理、肉用種鴨的飼養管理、肉鴨種蛋的人工孵化以及肉鴨常見病的防治。
❼ 肉鴨養殖需要採取哪些措施
規范養殖設施,為肉鴨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鴨舍和舍外運動場應位版於地基較高的地方,利於排權水。鴨舍內外不應存留污水、雨水。鴨舍應具有一定的保溫防寒功能,冬暖夏涼,通風良好。鴨舍內地面、牆壁和舍外運動場地面應堅硬光滑,便於消毒。
飼養肉鴨應採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即飼養同一品種的肉鴨,同批購進雛鴨,同批飼養,同時出欄;給鴨群飼喂配合飼料;放牧和補飼配合飼料密切結合,應依據放牧情況進行科學的針對性補飼精料;為鴨群提供適宜的光照時間,有利於肉鴨正常生長。
保持飼養環境清潔衛生應每日清掃鴨子的活動場所,定期消毒。將鴨子的排泄物集中堆放,使其自然發酵熟化,成為有機肥。這樣能有效的提高鴨子的健康水平、成活率和鴨類產品的安全性。
認真作好防疫工作在保持鴨群養殖環境衛生良好,定期消毒的基礎上,應嚴格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開展免疫工作。對重大疾病(如禽流感)的防疫,應保證每隻肉鴨能夠按時、保質、保量獲得疫苗免疫保護,努力做到一隻不漏。
供你參考
❽ 肉鴨養殖方法
1、加強通風
肉鴨對空氣是很敏感的,特別是在夏季高溫多雨的天氣下,應該加強鴨舍的通透性,加強通透性可以促進鴨舍中的空氣流通,帶走空氣中的熱量,也可以降低肉鴨的體溫。時刻保持鴨舍內的空氣流通,也大大的減少了疾病的發生率。在晚上也要適當的控制舍內的通風情況,因為在白天肉鴨的運動量過大會使肉鴨使用過多的體能,在晚間需要大量新鮮空氣進行恢復。
2、遮陽降溫
肉鴨是一種特別喜水但是又特別不耐熱的動物,每年到了夏季都會有大量的肉鴨因為扛不住炎熱的天氣而死亡,大多數也都是由於養殖戶的管理不當所造成的。所以在到了夏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鴨舍的降溫,可以將鴨舍頂部設置一層遮陽設備,防止太陽的直射,降低鴨舍內的溫度,也可以在白天多將鴨子趕緊水中降低肉鴨的體溫。但是要擴大它們日常的活動范圍,避免由於太擠二產生熱量。晚上要注意將溫度控制在20左右。
3、降低密度
很多朋友都認為鴨子的體質較強,不容易發生什麼疾病,而且生長周期快,成本也比較少。所以很多人在選擇養殖場地的時候就會很隨意,養殖的時候也不會注意養殖場地所能承受的范圍,因此會選擇加大養殖的密度為了能達到更高的經濟利益。但是這種思想是千萬不能去實施的,因為養殖過密會導致肉鴨的活動空間變少,生活在一起也會增加熱量,導致肉鴨極易發生中暑和熱應激等疾病。最後成熟的肉質也會下降,影響自身的商品價值。
4、防治疾病
堅持每天清理一遍鴨舍,將鴨糞遠離鴨舍,因為鴨糞如果堆積在一起的話會使鴨糞內部溫度升高,開始發酵,這種環境是細菌與寄生蟲最喜歡的環境,它們會瘋狂的滋生繁殖,對肉鴨的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還要定期對鴨舍進行消毒,控制好鴨舍的溫濕度,加強通透性,從一切方面減少或者杜絕疾病的產生。
❾ 肉鴨養殖技術的圖書目錄
一、常見的肉鴨品種
(一)鴨的體型外貌
(二)常見的肉鴨品種
1.北京鴨
2.櫻桃谷肉鴨
二、肉鴨生產流程
(一)育種場
(二)種鴨場
(三)孵化廠
(四)商品肉鴨場
三、鴨舍的建築要求
(一)場址選擇及布局設計
1.鴨場場址的選擇
2.場區的布局設計
(二)各種鴨舍的建築設計
1.鴨舍的分類
2.各種鴨舍的建築設計
(三)舊場舍的改造與利用
四、商品肉鴨的飼養管理
(一)進雛前的准備
1.設備檢修
2.鴨舍維修
3.鋪設墊料,調試溫度
4.飲水器充足,飲水衛生
5.衛生消毒
(二)0~3日齡鴨的飼養管理
1.溫度控制
2.濕度控制
3.密度控制
4.光照控制
5.飲水控制
6.採食控制
(三)4~7日齡鴨的飼養管理
1.溫度控制
2.濕度控制
3.密度控制
4.光照控制
5.飲水控制
6.採食控制
7.管理注意事項——看雛施溫,防止扎堆
(四)2~3周齡鴨的飼養管理
1.溫度控制
2.濕度控制
3.密度控制
4.光照控制
5.飲水控制
6.採食控制
7.管理注意事項
(五)4~7周齡鴨的飼養管理
1.溫度控制
2.濕度控制
3.密度控制
4.光照控制
5.飲水控制
6.採食控制
(六)填鴨的飼養管理
1.填飼前的准備
2.填飼
3.光照方法
4.通風換氣
5.其他方面
五、肉用種鴨的飼養管理
(一)O~4周齡鴨的飼養管理
1.種鴨來源必須可靠
2.種鴨選留必須嚴格
(二)5~25周齡鴨的飼養管理
1.種鴨育成階段的飼養方式
2.種鴨育成階段的關鍵技術
(三)26周齡至淘汰期間的飼養管理
1.飼養方式
2.光照管理
3.公母比例
4.種蛋收集
5.墊料管理
6.種鴨飼養效果的檢查
7.做好記錄
六、肉鴨種蛋的人工孵化
(一)種蛋的收集、選擇、消毒及保存
1.種蛋的收集
2.種蛋的選擇
3.種蛋的消毒
4.種蛋的保存
(二)鴨蛋的胚胎發育
1.蛋在形成過程中的胚胎發育
2.胚胎發育的外部形態變化
(三)孵化條件的控制
1.溫度
2.濕度
3.通風
4.翻蛋
5.涼蛋
(四)孵化效果的檢查與分析
1.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標
2.孵化效果的檢查
3.孵化效果的分析
七、肉鴨常見病的防治
(一)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1.鴨病毒性肝炎
2.鴨瘟
3.禽流感
(二)細菌性疾病的防治
1.大腸桿菌病
2.禽巴氏桿菌病
3.傳染性漿膜炎
4.鴨副傷寒
5.鴨麴黴菌病
(三)寄生蟲性疾病的防治
參考文獻
❿ 肉鴨養殖技術
一:選復擇優良品種
快速養鴨一般宜制選用北京鴨、狄高鴨、櫻桃谷鴨和芙蓉鴨等肉鴨品種。
二:飼養管理
肉鴨養殖實行「三分治療七分管理」
當氣溫下降時要及時拉下鴨棚兩邊的防護膜;
當氣溫上升時,也要在適當的時間拉起防護膜,因為鴨糞發酵加快,氨氣濃度上升,會導致肉鴨氨中毒。
秋冬季冷空氣頻繁,一定要注意好鴨棚兩邊的防護膜拉起或放下的時機,控制好棚內溫度,防止內外溫差過大。
雛鴨的飼養管理
飲水後即可開食,開食飼料宜用碎米或大米,煮成米飯,或直接採用全價小鴨料。開食方法:一般都採取在圈內小群開食,將飼料撒在干凈的報紙上引食,訓練小鴨自由採食。第一次開食一定要求只只吃到飼料。餵食次數,每晝夜6~8次。4~5天後,改為每隔5~6小時餵食1次。
三:飼料存放。
一定要放在儲料室,不要放在鴨棚內,因為棚內溫度較高,很容易造成飼料發霉變質,營養成分流失,料槽中的飼料要少喂勤添加,以保持飼料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