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強化安全培訓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對安全生產起到什麼作用
1、安全培訓就是保證職工能夠自覺地按章辦事
2、安全培訓是保護職工生存權的重要措施
3、安全培訓是保證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❷ 國務院安委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決定的主要內容
《決定》共分為7個部分、27條,架構嚴謹、內容豐富、規定具體、措施有力。其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樹立」、「兩個堅持」、「三個細化」、「五個落實」。具體來說就是,樹立一個工作意識,即「培訓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隱患」;堅持兩個工作理念,即依法培訓、按需施教;完善細化三個責任體系,即企業安全培訓主體責任,政府及有關部門安全培訓監管和安全監管監察人員培訓職責,安全培訓和考試的機構培訓質量保障責任;落實五項法律制度,即高危企業從業人員准入制度、「三項崗位」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企業職工先培訓後上崗制度、師傅帶徒弟制度、安全監管監察人員持證上崗和繼續教育制度。
❸ 國務院安委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決定的出台背景
近年來,特別是「十一五」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共同努力,安全培訓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法規、標准和制度不斷完善,管理體制基本理順,考核體系初步建立,監督檢查機制基本形成,基地、教材、師資等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十一五」以來,全國年均培訓2000萬人次左右,《安全生產法》等20餘部法規對安全培訓作出規定,總局出台了4部部門規章、42個規范性文件、104個培訓大綱和考核標准,實施了全員培訓、持證上崗、從業人員准入、培訓機構准入、教考分離、經費保障、責任追究7項法律制度。截至2011年底,全國已建成各級安全培訓機構4051家,有專職教師2.1萬人。但是,當前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安全培訓工作還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現在:思想認識不夠到位,企業責任不夠落實,培訓針對性不夠強,培訓基礎相對薄弱,處罰和問責少,沒有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
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進程中,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躍因素,代表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就必須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在這個意義上講,搞好安全培訓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從另一個角度說,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包含對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更包含對生命安全的要求。建成小康社會首先要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實現我國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必須致力於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質。安全培訓工作作為安全生產的「三件大事」之一,即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重要的基礎工作。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2012年9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7個調研組,赴各地開展了安全培訓工作專題調研,專題研究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對策措施。在此基礎上,研究起草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徵求了國務院安委會成員單位、各省級安全監管監察機構和部分直屬事業單位、中央企業、一級安全培訓機構意見,並進一步進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決定》的送審稿,提交國務院安委會研究決定後下發。
❹ 根據《國務院安委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決定》作為安全培訓主體有哪些責任務
二、全面落實安全培訓工作責任
(四)認真落實企業安全培訓主體責任。企業是從業人員安全培訓的責任主體,要把安全培訓納入企業發展規劃,健全落實以「一把手」負總責、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為主要內容的安全培訓責任體系,建立健全機構並配備充足人員,保障經費需求,嚴格落實「三項崗位」人員持證上崗和從業人員先培訓後上崗制度,健全安全培訓檔案。勞務派遣單位要加強勞務派遣工基本安全知識培訓,勞務使用單位要確保勞務派遣工與本企業職工接受同等安全培訓。境內投資主體要指導督促境外中資企業依法加強安全培訓工作。安全生產技術研發、裝備製造單位要與使用單位共同承擔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培訓責任。
(五)切實履行政府及有關部門安全培訓監管和安全監管監察人員培訓職責。地方各級政府要統籌指導相關部門加強本地區安全培訓工作。有關主管部門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組織實施職責范圍內的安全培訓工作,完善安全培訓法規制度,統一培訓大綱、考試標准,加強教材建設,嚴格管理培訓機構,做好證件發放和復審工作,避免多頭管理、重復發證;要強化安全培訓監督檢查,依法嚴懲不培訓就上崗和亂辦班、亂收費、亂發證行為;要組織培訓安全監管監察人員。要將安全生產知識作為領導幹部培訓、義務教育、職業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的重要內容。要減少對培訓班的直接參與,由辦培訓向管培訓、管考試、監督培訓轉變。
(六)強化承擔安全培訓和考試的機構培訓質量保障責任。承擔安全培訓的機構是安全培訓施教主體,擔負保證安全培訓質量的主要責任,要健全落實安全培訓質量控制制度,嚴格按培訓大綱培訓,嚴格學員、培訓檔案和培訓收費管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資金投入,持續改善培訓條件。承擔安全培訓考試的機構要嚴格教考分離制度,健全考務管理體系,建立考試檔案,切實做到考試不合格不發證。
三、全面落實持證上崗和先培訓後上崗制度
(七)實施高危企業從業人員准入制度。有關主管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本行業領域從業人員准入制度。礦山和危險物品生產企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要至少具備相關專業中專以上學歷或者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高級工以上技能等級,或者具備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各類特種作業人員要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危險化學品特種作業人員要具有高中或者相當於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礦山井下、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從業人員要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安全生產專業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安全技術服務時,要對企業安全培訓情況進行審核。高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發放、延期和安全生產標准化考評時,有關主管部門要審核企業安全培訓情況。
(八)嚴格落實「三項崗位」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企業新任用或者招錄「三項崗位」人員,要組織其參加安全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後上崗。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證並經注冊的,可以直接申領礦山、危險物品行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安全資格證。對發生人員死亡事故負有責任的企業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和安全管理人員,要重新參加安全培訓考試。要嚴格證書延期繼續教育制度。有關主管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定期開展本行業領域「三項崗位」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登記普查,建立信息庫。要建立特種作業人員范圍修訂機制。
(九)嚴格落實企業職工先培訓後上崗制度。礦山、危險物品等高危企業要對新職工進行至少72學時的安全培訓,建築企業要對新職工進行至少32學時的安全培訓,每年進行至少20學時的再培訓;非高危企業新職工上崗前要經過至少24學時的安全培訓,每年進行至少8學時的再培訓。企業調整職工崗位或者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要進行專門的安全培訓。礦山和危險物品生產企業逐步實現從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相關專業畢業生中錄用新職工。政府有關部門要實施「中小企業安全培訓援助」工程,推動大型企業和培訓機構與中小企業簽訂培訓服務協議;組織講師團,開展培訓下基層進企業活動。
(十)完善和落實師傅帶徒弟制度。高危企業新職工安全培訓合格後,要在經驗豐富的工人師傅帶領下,實習至少2個月後方可獨立上崗。工人師傅一般應當具備中級工以上技能等級,3年以上相應工作經歷,成績突出,善於「傳、幫、帶」,沒有發生過「三違」行為等條件。要組織簽訂師徒協議,建立師傅帶徒弟激勵約束機制。
(十一)嚴格落實安全監管監察人員持證上崗和繼續教育制度。市(地)及以下政府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同志要在明確分工後半年內參加專題安全培訓。各級安全監管監察人員要經執法資格培訓考試合格,持有效行政執法證上崗;新上崗人員要在上崗一年內參加執法資格培訓考試;執法證有效期滿的,要參加延期換證繼續教育和考試。鼓勵安全監管監察人員報考注冊安全工程師等職業資格,在職攻讀安全生產相關專業學歷和學位。
❺ 如何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強化執行層的技能培訓
執行層的教育培訓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石,也是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管理標准、措施制度的關鍵環節,一旦執行層出現安全漏洞,極易造成事故。一是全員教育培訓要經常化。以勞動防護、隱患辨識與處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現場自救互救等知識為主要內容,制訂年度、月度教育培訓計劃,採取集中培訓、分類培訓等多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確保培訓人員、時間、內容、效果「四到位」;二是新進人員培訓要制度化。堅持對新進、復工員工進行三級安全教育,要形成嚴格的制度,做到人員不培訓不上崗。對新進人員的培訓要明確教育培訓內容、時間、授課人以及考核標准,使集中授課與現場觀摩、正面教育與反面教訓剖析有機結合,逐級培訓、逐級考核、逐級把關,做到教育培訓內容不全面不轉段、培訓不合格不轉段、沒有師傅帶領不上崗,確保培訓質量。三是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要規范化。要根據不同崗位的不同實際,編制教育培訓計劃,注重操作技能、操作安全、操作標准培訓,使人人熟練掌握標准、規范操作,全面提高員工的整體安全素質。四是現場教育培訓要實用化。教育培訓必須突出崗位操作、隱患辨識、安全防範、遇險處置等培訓內容,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應急救援有機結合,深入作業現場因人、因地、因時、因事、因崗施教,普及安全生產知識,規范操作行為,使全體員工自覺遵章守紀、抵制「三違」行為,做到「四不傷害」。
二、加強管理層的專業培訓
企業管理層是是安全生產的直接責任人,因此要履行好職責,就必須具備與管理崗位相適應的專業知識。一是要善於學習運用管理標准。嚴格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技術標准分析安全形勢,總結安全規律,制定防範措施,建立企業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安全裝備、安全環境、安全作業等標准化管理體系,確保管理到位、制度到位、措施執行到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二是要善於學習運用新技術。通過大力引進、吸收、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日常管理、救援裝備等技術水平,建立安全、規范、高效的科技興安體系,提高事故防範能力。三是要善於學習運用新理念。通過開展「青年文明崗」、「黨員示範崗」、「崗位安全大比武」等行之有效的活動,大力弘揚安全文化,強化大家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幸福觀,實現「要我安全」到我學安全、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保安全的轉變,全面推動安全管理工作關口前移、重點下移。
三、抓好決策層的業務培訓
科學決策、正確指揮、依法管理不僅是對企業決策層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決策層必須認真學習安全法律法規,只有做到知法、懂法、用法,才能確保依法決策,確保與企業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正確分析安全形勢,合理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使各項安全決策具有可操作性、可控性、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