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綜合教育課程主題活動方案設計怎麼樣
幼兒園綜合教育課程主題活動方案設計:大班(下) 《幼兒園綜合教育課程主題活動方案設計:大班下》以尊重幼兒發展規律與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相結合為總的指導思想,從綜合性入手組織教育內容、手段、過程,使幼兒園教育更有效地發揮整體功能。具體落實到以「主題」的形式建構每一階段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在園的三年生活成為有利於促進其持續發展的連續的教育過程。接著將初步建立的綜合教育結構從試點班向全園推開。一方面,把青年教師作為實施主題活動的主力,使綜合教育的指導思想深入他們的觀念中;另一方面,在驗證初建的教育結構的同時,進一步充實主題的內容,完善主題的組織形式,提高設計主題的技術。那就是將對新的課程模式的驗證研究與全園教師的教育實踐密切結合,經過兩年的實踐研究,在思考和行動的相互促進中,教師的觀念得到了更新,教育質量得到了提高。從而建立起幼兒園綜合教育課程,同時培養了一支能實施綜合教育課程、設計各種主題活動的教師隊伍。 幼兒發展目標 幼兒發展目標框架分析示意圖 我是小小兵(三周) 主題思路 發展線索 環境設置 家園共育 區域活動 活動安排 「第一周」 主要活動 我心目中的解放軍(語言) 解放軍叔叔來到我們班(社會) 我喜愛的解放軍(美術) 我學解放軍(體育) 四等分(數學) 備選活動 紅通通的年(社會) 熱熱鬧鬧過元宵(綜合) 「第二周」 主要活動 我是三軍總司令(語言) 有趣的兵器(科學) 小海軍(音樂) 認識球體(數學) 參觀空軍基地(社會) 備選活動 觀看建國五十周年閱兵式 紀錄片(社會) 參觀國防園(社會) 「第三周」 主要活動 我是偵察兵(綜合) 打靶歸來(音樂) 認識圓柱體(數學) 軍服趣語(科學) 「我是小小兵」閱兵表演(綜合) 備選活動 製作新式武器(美工) 雷鋒的故事(語言)
B. 幼兒園綜合教育課程主題活動方案設計怎麼樣
指導思想
實施綜合實踐課程要《共央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決定》指導堅持科發展觀全面貫徹《綱要》精神落實《案》要求建設具鮮明域特色校特色綜合實踐課程文化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責任及良性品質設包括研究性習、社區服務、社實踐三科目教內容綜合實踐通綜合實踐案實施促使保持獨立、持續探究興趣;獲參與研究、社實踐與服務習體驗;發展發現問題、提問題析問題能力;掌握基本實踐與服務技能;享、尊重與合作;養實事求科態度;增強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具關注社責任使命
二、具體案
()、研究性習研究性習作種課程形態轉變單呆板習式並通轉變習式促進每全面發展所提供相獨立、計劃習機具體說課程計劃規定定課數更利於事教師指導習社選擇確定研究專題主獲取知識
1、研究性習內容
研究性習內容般包括三面:
①認識自我理與理問題研究、行式研究、社團研究、群體與關系研究、消費研究、校制度與研究、班級制度與文化研究、社適應研究等
②認識自環境保護、態建設、能源利用、農作物改良、植物保護、文理、水文氣象研究等
③認識社社關系研究、企業發展研究、社區管理、群理、口研究、、制建設、政治制度、社經濟發展、宗教研究、貿易與市場研究、鄉土文化與民俗文化研究、歷史遺跡研究、名思想與文化研究、傳統道德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研究、東西文化比較研究、民間文、藝術研究
2、研究性習內容組織
研究性習內容用課題研究項目設計兩種式進行組織確定研究性習內容採用課題研究式採用項目設計式論課題研究項目設計都要讓習、要基於合作要讓參與真實世界
3、選擇研究性習內容注意點
①行性要根據自身已知識經驗、認識水平及校社區條件確定研究題目難選題導致研究難展必須加重視
②自主性綜合性
③性實踐性
④放性性
4、研究性習內容發策略
①制宜制宜充利用課程資源
②逐漸積累形研究序列
③適應校區差異形自身特色
(二)社區服務
1)組織形式
①採取與組結合形式
②由或組向班主任提交社區服務設計案班主任報處教處批准班主任或指導教師指導展服務
③進入社區服務前校面必須與參與服務社區管理機構通同式取聯系便爭取社區支持基礎與種社區服務象或機構建立比較穩定聯系保證社區服務象或機構性及社區服務連貫性參加社區服務創造良習環境利習條件
④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要指導社區服務進行總結通總結加深體驗與受
2)內容
1.公益:
(1)社區;(2)環保社區;(3)各類義賣;(4)廢品類收; (5)雷鋒;(6)青志願者
2.宣傳教育:
(1)傳承雷鋒精神主題宣傳;(2)制安全教育(3)尊師校系列宣傳;(4)閃光主題教育;(5)創建衛城市主題宣傳;(6)系列社調查;
(7)系列主題宣傳
(三)社實踐
社實踐指教師指導要求作社員積極參加各類社社課堂手腦進行體驗探究綜合習程社實踐要求作社員積極參加各類社通融入社、接觸增加社認識與理解、體驗與悟增強社責任社實踐內容般主題形式呈現實踐范圍主要包括:
(1)校園實踐:校組織參加校內各項豐富並促進其健康社實踐內容重要源具體包括幾類:
節 二班隊三社團
(2)外參觀考察:組織社現象進行觀察思考闊視野思路、增進社理解該類包括:
參觀參觀各種紀念館、博物館、主義教育基、社區文或自景觀考察社區環境、傳統、習慣、經濟發展情況等
二調查社區機關、特定群體、典型物、熱點事件進行調查、訪談
(3)行業體驗:校組織接觸社各行各業親身體驗真實社軍訓、志願者、科技文化、勤工儉等
我設計關於我校綜合實踐課程案主要內容足望各位師給予指教
C. 什麼是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
幼兒園的集體教育活動大體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領域教育活動,即突出活動的領域特點的教育活動,比如語言領域活動,藝術領域的教育活動等;另一類就是主題教育活動。我認為,主題教育活動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說法,但同行們比較一致的認識是,主題教育活動是圍繞主題確定內容、具有綜合性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動的統稱。 隨著《綱要》精神的貫徹落實,人們逐步認識到,幼兒教育應淡化知識教學,注重幼兒情緒、情感、態度、習慣的體驗與養成。關於幼兒發展的評價也由關注幼兒學會了什麼知識,轉向看幼兒發展了什麼能力,鍛煉了什麼技能,獲得了什麼情感,形成了什麼態度。這一轉變既是對幼兒特點的高度尊重,又是幼兒教育改革的重要導向。主題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並形成多種體驗方式。這種復合式活動,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D. 如何將幼兒園主題教育與課程進行整合
為了進一步深入貫徹新《綱要》精神,我園於2001年起開展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的課題研究,該課程貫穿了綜合、主題、多元等思想來進行幼兒園教育教學,能進一步促進幼兒整體、和諧的發展,為新課程的研究和實踐提供有效的途徑,這是一個頗具理論價值、現實意義以及發展前景的課題。在三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並將如何體現新《綱要》精神,探索融生活、游戲、學習為一體的整合課程做為課題研究的重點。 一、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的研究背景 第 一、順應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的潮流。 近十多年來,國外學前教育改革中,出現了許多教育課程改革方案如美國的「早期開端」、紐西蘭「新課程方案」,特別是義大利的「瑞吉歐方案教學」,它強調的是從兒童出發,選擇符合兒童天性的主題來實施活動整合課程,並在預設的計劃中,根據兒童發展的需要允許生成課題。國內如南京、上海、台灣在幾年前就開展了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的研究,是以「活動」、「整合」來建構課程的主要形式,依據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該理論主張尊重每一個兒童的獨特性,而不能將他們單一化。在新教材實施近兩年來,各地幼教研究會及幼兒園也紛紛對「主題活動課程整合」進行探討與研究,這些教育改革的共同點就是「以兒童發展為本」,將課程改革的研究視為教育研究、視課程為聯結實踐與理論的一個橋梁。偉大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我們不能把幼稚園里的課程象大學的課程那樣獨立,什麼音樂是音樂、故事是故事,相互間不發生影響。應把幼稚園的課程打成一片,成為有系統的組織。」因此,為順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潮流,立足於國際視野,推動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步伐,我園不失時機地提出「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的研究。 第 二、符合新《綱要》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應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各方面的發展。「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注重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之中。以上論述反映了幼兒教育課程整體觀的導向。而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強調的是健康、語言、社會、認知、藝術五大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有機結合,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樹立一日活動都是課程的整合觀,將課程融入幼兒一日生活、游戲、學習之中,使幼兒在學習、生活、游戲過程中整體、和諧、全面的發展。
E. 如何設計和實施幼兒主題教育活動
.設計主題教育活動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不同類型的教育活動設計體現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課程設計思想,但首要的和貫穿始終的設計原則應是以幼兒為本,是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一、思想教育性原則。是指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過程中發揮各種因素的教育功能、作用及影響,培養幼兒形成對待周圍事物的正確態度。 二、科學發展性原則。是指向幼兒傳授的知識、觀點、技能等都是正確的、准確的,要符合幼兒認識規律,能夠促進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使幼兒從現有的水平向"最近發展區"發展。 三、趣味直觀性原則。是指組織活動時要利用幼兒的各種感官和已有經驗,根據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的特點,充分運用各種直觀教學手段或游戲的方式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學習的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形成愉快的學習氣氛, 四、啟發探索性原則。是指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必須善於啟發誘導,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幼兒的求職慾望和探索精神,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提高幼兒主動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主題活動性原則。是指在教師的組織、啟發、引導下,通過幼兒自身的實踐活動、探索活動來學習並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六、全面滲透性原則。是指教師要善於利用各種有教育價值的因素對幼兒進行教育,將各項教育任務和內容滲透到幼兒一日的生活活動之中,做到幼兒事事、時時、處處皆能接受生動而規范的教育,這樣才能高質量地實現幼兒園教育的目標。 七、藝術創造性原則。是指教師能夠藝術性地、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方法、手段、形式等組織各類教育活動。 2.我的一節活動設計課,請老師點評: 活動名稱:遠離危險 活動課選材:黑龍江省中班主題活動教材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危險的東西不能碰,遠離危險。 2.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3.認識2-3個安全標志。 活動准備:課件《安全標志我知道》、標志若干、牆面布置。 活動過程: 一、互動問好 師幼問好,展開活動 二、引出主題,調動幼兒情緒 1.一起去尋寶藏,如果我們路上遇到困難,大家要齊心協力闖過去哦! 2.老師介紹游戲規則: 這里有一個股子,我們扔出去,出現數字幾,我們就向前走幾步。看看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快快的探險成功。 三、基本活動 第一關: 這個小朋友踩著小椅子要去做什麼?這樣做的危險是什麼? 第二關: 這個小朋友手裡拿著刀在干什麼?這樣做有什麼危險呢? 如果我們小朋友的手指被刀劃傷了,不要害怕,老師告訴你處理方法。 第三關 這三個小朋友分別在做什麼?你想對那個玩火的小朋友說什麼? 第四關: 這兩個小朋友在做著什麼危險的事情,我們應不應該向他們學? 第五關: 如果你看見有小朋友正在做危險的事,你該怎麼辦? 第六關: 我們小朋友還知道生活中什麼事是有危險的,我們不能做或者要當心的? 第七關: 請小朋友在我們現在的活動室里找一找,那些地方存在著危險呢? 教師引導幼兒在教室里找一找危險的東西有什麼?用小紅點標志一下。 第八關:最後一關,請小朋友搶答: 火警電話是多少? 一個人在家陌生人敲門,可以開門嗎? 我們可以把火柴當玩具嗎? 電源插座可以玩嗎? 剪刀可以拿來玩嗎?…… 孩子們真棒啊,我們終於闖關成功,頒發獎章一枚。(勛章上是標志) 4.教師小結:危險在我們身邊隨處可在,但是只要我們知道它是危險的,遠遠的離開它,那麼我們就會減少一些受傷的機會。 四、認識安全標志 1.發送標志,猜一猜 (小心濕滑、不可飲用、不可觸摸標志) 讓我們把這些安全標志粘到幼兒園里應該注意的地方去,提醒全園小朋友注意,安全快樂渡過每一天吧! 3.欣賞照片,並談談此類游戲活動組織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這兩個照片明顯的看出,第一個是幼兒角色游戲超市,第二個是圖書角,這兩個圖片一靜一動,各有不同。《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區角活動正是順應了幼兒發展的需要,是幼兒個性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首先,通過多年的幼教經驗,我的認為目前區角活動中主要存在問題: 活動內容更新不夠。 材料投放層次性不夠,更新不及時。 游戲指導針對性不強,有效指導、互動不夠,游戲停留在孩子原有水平,促幼兒主動發展不夠。 忽視游戲評價。 材料收拾整理有序性不夠。 在幼兒區角活動的組織過程應遵循以下方法進行: 1、活動空間的設置 活動區設置是要善於利用班級環境的地理因素,既要考慮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幹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地探索問題。(附:圖片) 區角活動設置時師生共同商量,要讓幼兒做主,讓幼兒成為區角的主人,由幼兒決定怎樣布置,並多採用固定和靈活設置相結合、動靜分區的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選擇自由的區角,讓每個幼兒有機會自由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 2、活動規則的制定 活動區的設置為幼兒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機會,與之相生的規則意識就顯得重要了,如果沒有了規則,那麼我們的活動區只能成為幼兒隨意遊玩的場所,不能發揮出區角活動的優越性。在活動區設置好後,可以通過和孩子共同商討、共同制定區角活動規則。規則一但形成就要嚴格要求幼兒遵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 其次,一個規劃合理、材料充足的圖書角可為幼兒讀寫能力的發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溫馨舒適的環境、高質量的閱讀材料和精心的規劃可使圖書角成為活動室中最受幼兒歡迎的區角。 圖書角的位置確定後,教師的下一項工作就是在圖書角擺放書架和投放各種必備的材料。 (1)座位 可為幼兒提供各種舒適的坐椅或坐墊,比如可愛、舒適的小椅子,厚而軟的地毯塊或大枕頭。提供給托班幼兒的座位還應考慮安全因素。舒適的座位可讓幼兒產生像在家中閱讀一樣的感覺,從而吸引更多的幼兒進入圖書角閱讀。 (2)書架 可根據需要,擺放各種類型的兒童書架(如懸掛式書架、可移動的書架、立式書架等)和儲物櫃來陳列和儲存圖書。書架最好擺放在邊界處,起到分割區域的作用。 (3)輔助材料 除了上面提到的座位和書架等物品外,圖書角中還要配備一些輔助材料。下面列出一些在圖書角中有助於幼兒學習讀寫的材料:圖書角登記冊,可以記錄幼兒進入圖書角閱讀的次數、時間、所閱讀的圖書等信息;故事磁帶,可供幼兒聽故事、兒歌;手偶或毛絨玩具,可供幼兒進行故事表演;紙筆,可供幼兒塗畫、書寫用;圖書之外的其他文字材料,如書單、文字標識等,可以增加幼兒對文字的敏感性。
F. 什麼是幼兒園主題教育
應該是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吧 例如:以科學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什麼的吧
G. 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設計方案快樂的一天
粗略的回答一下,不知對您是否有幫助! 1.快樂的一天,首先對它們提出這個概念,什麼是快樂!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這種感覺讓你覺得怎麼樣?我想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會說:爸媽給我買糖吃了,我好快樂!給我買新衣服了,我好快樂!帶我去玩了,我好快樂!諸如此類的回答!在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給他們灌輸一下快樂的概念!並教育小孩子們我們每一天都要開心快樂!保持好的心情!(這樣對於幾歲的小朋友來說會不會有點難度?) 2.進行互動。既然知道了什麼是快樂,我們就來感受快樂,我們自己製造快樂,我們去給他人帶來快樂!比如做游戲,分組做游戲,同學之間的互動,小朋友的才藝表演(有好多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唱兒歌啊等等,讓他們展示出來),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又給他們灌輸一個概念:「我們應當給他人帶來快樂!」 3.最後總結在愉快的互動游戲結束之後進行總結! 不知道我回答的怎麼樣,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H. 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方案設計 要怎麼寫
一、主題活動:水 二、選擇主題理由: 水資源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質,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蓋,淡水僅占所有水的2.8%,而我們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淡薄,我們 生活中對淡水資源的浪費、污染,已經造成水資源的缺乏。所以,通過水這主題活動,教育 小孩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另外,讓幼兒學生了解教學內容。 三、主題目標: 1、引導幼兒關注水、感知水、了解水與生活息息相關 ; 2、培養幼兒愛水、節約水、不污染水的良好習慣 ;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保護水資源的活動; 4、發展平衡能力,鍛煉手臂力量;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模仿能、動手的能力、創造能力和繪畫能力。 四、主題網路圖: 活動一::認識水 (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關注水、感知水、了解水與生活息息相關 2、培養幼兒愛水、節約水、不污染水的良好習慣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保護水資源的活動 (二) 活動准備: 1、故事:《小水滴旅行記》、《傷心的小水滴》; 2、一些地方污水的照片,干凈的自來水和污水等。 (三) 活動過程: 1、介紹水的身份證:兒歌《水》 ; 水的組成 水的影響 水的形態 氫 氧 氣候 地理 生命 固態 液態 氣態 農業 水污染與節約用水 2、介紹水 ; (1) 聽故事:《小水滴旅行記》《傷心的小水滴》; (2) 請老師講介紹家鄉的水及污染問題; (3) 請老師介紹怎樣節約用水。 3、水的作用 ①兒歌:水呀水是個寶 ; ②展示家庭用水調查表 ; ③照片展:親近水、愛護水 。 4、保護母親河愛心行動 ①歌曲:《小河之歌》; ③家長簽名、捐獻愛心。 活動二 玩水 (一)活動目標: 1、發展平衡能力,鍛煉手臂力量。 2、教育幼兒節約水資源,不浪費水。 (二)活動准備: 1、給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小水桶、兩只大水桶。 (三)活動過程: 1、幼兒分成兩組,手提小水桶站好。 2、游戲開始:兩組幼兒一個接著一個提著小水桶向前走,快速到達終點,將水倒進大桶里, 然後返回站到隊尾。 3、以不將水灑出,並先將大桶住滿水的一組為勝。 活動三 給小魚圓夢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水資源被破壞所帶來的影響; 2、培養幼兒愛水、節約水、不污染水的良好習慣; 3、培養幼兒動腦筋、想像力等能力;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模仿能、動手的能力、創造能力和繪畫能力。 (二)活動准備: 1、故事《小魚的夢》; 2、收集「水污染對我們生活影響」「保護水」的資料、圖片,布置成牆飾。 3、彩筆和紙。 (三) 活動過程: 1、 聽老師講故事《小魚的夢》; 2、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一些問題;如: 「原來清清的河水為什麼會變渾濁?」如:很多人向河裡亂丟垃圾:工廠排出很多廢 水把河水染黑了;等等。 「河水的污染給小魚帶來哪些一影響?」如:小雨快喘不過氣了,很可憐,快死了。 「小魚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它為什麼哭?」如:小魚很難過,因為它的朋友都死了, 小魚很不喜歡臟水,它嚮往從前那個清澈的小河。 3、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怎樣保護水資源; 4、 教師和幼兒一同設計禁止亂丟垃圾的提示牌; 5、 教師和幼兒一同圓小魚的夢:繪畫小魚在干凈河中游圖。 活動延伸: 1、 節約用水提示牌的設計及張貼; 2、 污水變干凈的小實驗(用漏斗); 3、 學唱關於水的兒歌; 4、 設計一些關於水的小游戲等等。
I. 如何有效實施幼兒園主題教育教學活動
一、選擇主題 這是在開展主題教學活動前首先要思考的問題。在選擇主題時我會考慮:這一學期幼兒發展的總目標、這一階段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也會結合季節、節日等選擇主題。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孩子們經常在游戲時扮演和表現心目中不同職業的角色,孩子也需要從小獲得關於工作的概念,能夠懂得尊重工作並熱愛工作,同時積累成長為社會人的經驗。所以我們決定開展「各行各業」這一主題活動。 二、確立主題活動目標 主題活動目標就是通過主題活動孩子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在「各行各業」這個主題中,我們的目標就是希望孩子了解各行各業不同的工作者對社會的貢獻,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各行業的資源,尊重並感謝各行各業工作的人;了解不同職業的差異,培養孩子的觀察分析能力;同時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體驗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等。 三、確立具體活動目標 在確立具體的活動目標時我們是圍繞有關「各行各業」這一核心經驗來的,目標涉及到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各個領域,且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目標一經確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會隨著咱們的活動推進而有所調整,這種思考也凸現了教育目標的發展性。這將在後面的《逛超市》例子中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