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檔案包括哪些內容
生物實驗室安全培訓內容:生物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辦法、標准、本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應急預案、緊急事件的上報和處置程序、生物安全風險評估、生物安全操作規范、儀器設備的使用、保養、維護、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菌(毒)株及樣本的收集、運輸、保藏、使用、銷毀、實驗室的消毒與滅菌、感染性廢物的處置、急救等。信息來源:博安網-安全生產雲培訓
㈡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設立單位制定人員培訓計劃應包括哪些
實驗人員工作職責一、遵守學校作息制度,按時開放儀器室和實驗室。二、參與制訂實驗教學計劃,及時准備實驗,指導學生實驗。三、科學保管儀器設備,定期維護保養,保持儀器室實驗室清潔。四、根據教學需要,及時做好所需物品的請購、領取工作。五、登記教學儀器總分類賬和明細賬,及時做好新儀器驗收登記、破損儀器核銷工作。六、嚴格執行實驗室、儀器室各項規章制度。監督實驗教學計劃執行,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七、積極組織、開展實驗教學研究、自製教具,及時向有關人員介紹新增儀器設備。八、保管好實驗室資料檔案,及時准確地完成統計報表等各種表冊登記。九、切實做好實驗室的安全工作。十、離開實驗員崗位時,做好移交工作。實驗室、儀器室管理制度實驗教學是整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是師生進行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專門場所。為有效管理實驗室,儀器室,更好地服務於教學,特製定以下管理制度。一、實驗室、儀器室由專人管理,實行管理人員負責制。人員更換須上報主管部門,並移交手續。管理人員有權對違反規章制度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和提出處理意見。二、專用實驗室不得進行與實驗無關活動,儀器設備不得挪作他用。學校應及時補充,添置儀器設備,適應教學需要。三、實驗室應建立儀器總分類賬和明細賬,准確及時反映儀器增減結存情況。四、儀器設備應按學科分室保管,存放儀器在符合科學性原則前提下,做到取用方便、陳列美觀。針對不同儀器特點,採取防塵、防震、防壓、防磁、防曬等措施。五、經常維護、定期保養,做好防銹、防腐、防形變等工作。保持儀器良好狀態,減少損耗。六、儀器設備的領用、借用一律通過管理人員,並以下手續:本校教師領用,必須提前填寫《實驗通知單》,用畢及時歸還;外單位借用,須填寫借用登記表,並經主管領導批准,按時歸還。儀器收回時,管理人員應當面檢查儀器完好情況。七、儀器操作應嚴格遵守使用說明,損壞儀器要及時查明原因,區別情況分別予以報損或賠償。八、建立和健全儀器設備,實驗教學檔案制度。妥善保存好儀器說明書,使用登記冊、實驗情況記載表等有關資料。九、嚴格按有關安全規則開展實驗,做好安全用電,防火、防盜、防毒、防爆、防污染等安全防範工作。危險品必須專櫃存放、嚴格取用制度,確保人員和儀器設備安全。十、完成大綱規定的全部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實驗室要對全體師生開放,積極開展課外科技活動,充分發揮儀器設備使用效益。學生實驗守則一、實驗前必須預習課文有關內容,明確實驗目的要求、實驗步驟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二、進入實驗室,按指定位置就坐,保持室內良好秩序。三、實驗開始時,應先檢查實驗用品是否齊全,弄清本實驗所用儀器使用方法,所用試劑性質。四、實驗時,聽從教師和實驗員的指導、認真操作,仔細觀察,積極思考,實事求是地做好實驗記錄。五、注意安全,嚴格遵守安全守則,如發現意外事故,及時報告老師。六、愛護公共財物,小心使用儀器和實驗設備,注意節約試劑和水、電。七、培養良好實驗習慣,實驗用品要擺放整齊。各種廢物都應放到指定地方,不得隨便亂丟,實驗完畢應洗凈器皿,整理好實驗用品,擦凈桌面。八、根據實驗原始記錄,認真做好實驗報告,按時交老師審閱。九、實驗室內一切物品未經教師許可,不得帶出實驗室。十、實驗時如有儀器損壞,及時報告教師,填寫《儀器破損記錄單》。教學儀器領用、借還制度一、任課教師每學期初應填寫演示和分組實驗安排表,並交實驗室。二、任課教師應將所需要的實驗儀器材料葯品通知單(演示通知單提前三天填寫,分組實驗通知單提前一周填寫)實驗前交儀器管理人員,以便管理人員准備。三、管理人員接通知單准備好儀器葯品,應先實驗一次,確保其性能良好,並向教師介紹儀器葯品性能,使用方法,由教師再一次實驗,成功後簽字領走。四、任課教師歸還的儀器要根據「通知單」、「借還登記簿」逐一查對,並由管理人員復查,清查結果填寫在實驗記錄和實驗通知單上,若有損壞按規定處理。五、學生分組實驗後,由任課教師、學生代表對每組儀器逐一清查,並由管理人員復查,清查結果填寫在實驗記錄和實驗通知單上,若有丟失,按規定處理。六、所有儀器的借用不應超過規定時限,以保證儀器正常流通。教學儀器維修、保養制度一、教學儀器是國家財產,管理人員要根據各種儀器的特點定期對各類儀器進行保養,並做好防塵、防火、防潮、防銹、防霉、防凍、防爆、防光防毒防震等工作,要對有關儀器定期採取開機、通電、充電等措施,確保儀器性能完好,並做好記錄。二、管理人員要在教師借領儀器前,對儀器進行一次檢修,保證儀器性能完好,教師歸還儀器後,再進行一次檢修,把維修好的儀器放回原處,並認真填寫維修記錄。三、對精密貴重儀器要妥善保管,若管理者不精通其性能,不能擅自拆修,對自己不能維修的儀器可送專業部門維修。四、學生分組實驗時,管理人員要根據具體認真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儀器,隨堂及時維修有故障情況儀器,確保實驗順利進行。實驗完成後對每組儀器進行檢修。實驗室安全操作守則一、實驗前熟悉每個具體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項。二、用完酒精燈後應立即熄滅,點燃的火柴用後應立即熄滅,不得亂扔。三、使用電器時謹防觸電,不用濕的手、物接觸電源.實驗後應立即把連接電源的插銷拔下。四、絕對不允許把各種化學葯品任意混合,以免發生意外事故。五、不要俯向容器去嗅放出的氣味,應保持一定距離,慢慢地用手把離開容器的氣流扇向自己。六、稀釋濃酸(特別是硫酸)時,應將酸注入水內並不斷攪拌,切無將水注入酸內,以免濺出或爆炸。七、傾注葯劑或加熱液體時,不要俯視容器,以防濺出.試管加熱時,切記不要將管口向著自己或他人。八、嚴禁在實驗室內飲食或把食具帶進實驗室.實驗後必須仔細把手洗凈。九、離開實驗室之前,應檢查水、電、門窗是否關閉。
㈢ 生物安全的概念及內容
《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過去一直把重點放在傳統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導上。手冊強調的是微生物操作技術規范的應用;適當的防護設備;正確的實驗室設計、操作和維護;以及如何通過行政管理來減少工作人員受傷或患病的危險。在按照這些推薦意見執行時,對環境以及周圍較大范圍社區所造成的危險也可降到最低。目前必須通過引入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措施來豐富上述實現生物安全的傳統方法。最近全球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強調有必要保護實驗室以及實驗室內的材料,以免可能因故意行為而危害人類、家畜、農業或環境。在確定一個單位的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的需要之前,必須首先理解「實驗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和「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laboratory biosecurity)」之間的差異。
「實驗室生物安全」一詞用來描述那些用以防止發生病原體或毒素無意中暴露及意外釋放的防護原則、技術以及實踐。「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則是指單位和個人為防止病原體或毒素丟失、被竊、濫用、轉移或有意釋放而採取的安全措施。
有效的生物安全規范是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活動的根本。通過危險度評估工作(作為實驗室所在機構生物安全方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來實施),可以收集關於所使用生物體的類型、它們的物理位置、需要接觸這些生物體的人員以及負責這些生物體人員的身份等信息。這些信息可以用於評估一個單位是否擁有這樣的生物材料,而這些生物材料對於那些企圖不當使用它們的人具有誘惑力。應建立國家標准來明確國家和各單位在防止標本、病原體和毒素被濫用方面應負的責任。
每個單位都必須根據本單位的需要、實驗室工作的類型以及本地的情況等來制定和實施特定的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規劃。因此,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活動應能代表所在單位的不同需求,必要時應由科技主管、研究負責人、生物安全官員、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後勤保障人員、管理人員、信息技術人員以及執法機構和安全機構的人員來參與。
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措施應以對病原體和毒素負責任的綜合方案為基礎,其中應包括對病原體和毒素的貯存位置、進出人員資料、使用記錄、設施內及設施間進行內部或外部運送的記錄文件以及對材料進行任何滅活和∕或丟棄等情況的最新調查結果。同樣地,應制定一個單位的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方案來鑒別、報告、調查並糾正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工作中的違規情況,包括調查結果中不符合規定的地方。應明確規定公共衛生和安全保障管理部門在發生違反安全保障事件時的介入程度、作用和責任。
與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不同,所有人員都應進行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培訓。通過培訓可以幫助工作人員理解保護這些材料的必要性以及有關生物安全保障措施的原理,培訓內容應包括復習有關國家標准和各單位的特殊規定。在培訓過程中,還應說明在發生違反安全保障的事件時相關人員具有哪些安全保障的作用和責任。
對於所有有權接觸敏感材料的人員,考察他們在專業和道德方面是否勝任危險性病原體的工作,這也是有效的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活動的一個中心內容。
總之,安全保障預防應該像無菌操作技術和其他微生物安全操作技術一樣,成為實驗室常規工作的一部分。實驗室安全保障措施不應阻礙對參比材料、臨床和流行病學標本以及臨床或公共衛生調查中所需資料的有效共享。職能部門的安全保障管理不應過度干涉科研人員的日常活動,也不應干擾其研究工作。對重要的研究和臨床材料的合法使用必須得到保護。評估人員的可靠性、進行專門的安全保障培訓以及針對病原體制訂嚴格的保護措施等都是促進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的有效方法。所有這些努力必須通過對危險性和威脅的定期評估,以及對相關措施的定期檢查及更新來加以維持。檢查這些措施的執行情況,檢查對有關規則、責任和糾正措施的解釋是否清楚,這些都應該是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規劃以及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國家標准所必不可少的內容。
㈣ 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內容簡介
《實驗室生物安全》是編者針對我國生命科學領域一線操作人員的具體需求「量身定做」的一本參考書,內容特色鮮明,非常適合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一線科研人員的崗前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