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安全培訓如何立題

安全培訓如何立題

發布時間:2020-12-26 04:06:09

① 如何理性看待我國周邊安全挑戰與爭端的1000字以上的論文

學術論文是科學或者社會研究工作者在學術書籍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呈現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學術論文往往強調原創性的工作總結,但也可以是對前人工作總結的回顧及做出評價,後者也往往被稱為綜述性文章(Review)。學術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路上電子格式的興起。論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所以在寫作中,一定要對這三點加以重視。
論文寫作,簡單的說,就是大專院校畢業論文的寫作,包含著本科生的學士論文,研究生的碩士論文,博士生的博士論文,延伸到了職稱論文的寫作以及科技論文的寫作。一般來說,論文寫作,即高校畢業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機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依據一定的論文格式和字數要求,對學習和工作的學術總結和創新。[1]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和致謝。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題目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命題方式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英文題名方法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署名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引言
(三)論文——引言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材料方法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實驗結果
(五)論文——實驗結果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討論
(六)論文——討論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結論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參考文獻
(八)論文——參考義獻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②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

科學研究工作的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選題是科研工作的真正起點。科學研究中首先碰到的問題是選擇什麼課題和如何選擇課題的問題,這是整個科研工作的第一步。這第一步,對日後的科研工作具有戰略性意義。它決定著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奮斗目標,規定著應採取的方法和途徑。正因如此,科學家們都十分重視科研選題。著名科學家維納說過,知道應該干什麼,比知道干什麼更重要。選題是科研工作的強大動力。因為許多有價值、有吸引力的課題會激發研究人員去思考、去學習、去研究,問題總是在研究活動的前方,是未知世界的最早的拓荒者,也是全部科學探索的出發點。選題是一項重要的研究工作。選題並不是一個簡單隨意的問題,而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科學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提出一個科研選題比解決一個現實問題更困難。因為選到一個有價值有創造性的課題,既要懂得課題的來源,又要有相當的科學素養,要理解選題的價值意義,要富有想像力,對選題要有濃厚興趣,有相當的知識儲備等等。選題是科研人員才能的體現。選題不僅直接關繫到將產出什麼樣的成果,甚至關繫到科研工作的成敗。科學史表明,研究成功的影響因素有多種多樣,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原因是選題得當,研究者只有選出恰當的課題,才有成功的可能。由於選題得當,科研人員可以把自己的學識、智慧用到最有效的科研工作上。從培養研究能力的意義上說,特別是新參加研究活動的青年科研人員,需要有意識地培訓選題能力,這是從事研究工作的一項基本訓練,科研人員的基本功。二、科研選題的角度發現有價值的科研選題是一個創造性的思維過程,也是一項靈活的研究藝術。事實上,在社會生活中,各門學科中存在著大量可供選擇的問題。科研選題有多種來源多條渠道。1.從現實生活中選題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面廣量大,選題的內容極為廣泛,大至世界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只要深入探索,不難發現有許多值得研究的課題。馬克思就從人們司空見慣的商品中,研究發現了剩餘價值規律。作為科研選題並不是那些表面的膚淺的問題,而是那些在一定深層上的價值的問題,這需要一定的思考甚至調查研究才會發現。現實的需要,是科研課題的首選目標。本世紀三十年代初,美國經濟處於大蕭條的最低潮,如何擺脫經濟困境,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成了許多經濟學家研究的熱門課題。美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學者,對經濟理論的興趣或研究,多數都是從30年代開始的。米爾頓•弗里德曼說他從事經濟學的學習研究,是「時代感召的結果」(《我的成功之路》遼寧大學出版社第82頁)。我國當前經濟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問題、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扭虧為盈的問題、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政治生活中許多使人困惑的問題也很值得研究。例如,為什麼二次大戰後社會主義是人心所向,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資本主義成了許多人心中的豐碑;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幾乎葬送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前途,而市場經濟體制下主宰中國命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卻虧損嚴重;多年來黨中央一再強調抓黨風建設,也採取了許多實際措施但腐敗之風卻有蔓延之勢……如何正確認識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深入探討。2.從理論研究中選題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理論的真理性只是相對的,理論與事實之間的矛盾總是存在的,理論體系的完備性也不是永恆的。即便是曾經「結論」了的理論觀點,隨著實踐和認識的發展,也需要不斷擴展和深化。因此,用探索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有的、傳統的理論觀點,常會從中發現新問題。比如,傳統文化理論中的繼承發展問題,歷史事件、人物評價中的問題。以疑古擅名於現代史學的「古史辯學派」創建者顧頡剛先生,1922年夏,在編寫中學歷史課本時,他從堯舜禹的地位問題及有關傳說的演變,發現古史結構的層次,原是層累地造成的。他認為神農、黃帝、堯舜等歷史人物被提出的時間與他們在歷史中排列順序的先後正好相反。1923年他正式向學術界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打破了傳統的觀念,引起了一場關於古史問題的學術論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也需要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經濟學家許滌新是在30年代開始研究恩格斯提出的廣義政治經濟學的。當時以《資本論》為經濟學的基本內容,不能適應中國革命的需要,特別不能適應青年對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社會經濟理解的需要,許滌新決心寫一部廣義政治經濟學,該書第一、二卷1949年出版、第三卷1954年問世,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出了貢獻。對那些自相矛盾的理論問題,是應該引起注意的課題,通過研究,分析為什麼會產生矛盾,矛盾的焦點在哪裡,後一個結論對前一個結論是發展還是修正。3.從不同學派、觀點的學術爭論中選題。科學研究是一種探索性的創造性思維,對同一觀點、理論常會發生分歧和爭論,甚至形成不同的學派。如人猿之間界河、界限之爭,中國封建社會起點之爭,經濟決定論與文化決定論之爭,市場調節與計劃調節之爭,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與趨同論之爭,國外馬克思主義流派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等等。在爭論中,會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即便是基本正確,也會有不完備之處,爭論的雙方都會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因此,關注學術之爭,深入了解爭論的歷史、現狀和爭論焦點,是發現問題、選擇研究課題的一條重要途徑。著名作家、傑出的文藝理論家何其芳,抓住了文藝理論界爭論較多的一個理論問題,即藝術典型問題進行研究,他以理論家的膽識和勇氣打破了當時占統治地位的流行觀點。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即典型「共名」說。他說:「在實際的生活中,在文學的現象中,人物的性格和階級性之間都並不能劃一個數學上的全等號。」堅決反對文藝理論中的簡單化和形而上學的傾向。4.從學科滲透、交叉中選題學科滲透、交叉是科學在廣度、深度上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事物都在普遍聯系之中,各門學科也在普遍聯系中,以往人們注意從學科相對獨立性上進行研究,現代科學注意了學科相互滲透、交叉的研究,在學科滲透、交叉「地帶」存在著大量的新課題供選擇。這樣的地帶主要有,比較學科:對不同系統,通過比較分析,探索其共同規律和特殊規律,比如,比較哲學、比較史學、比較法學、比較管理學中的課題;邊緣學科:在二、三門學科的邊緣地帶,相互結合而形成的新的研究對象,如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中的課題;軟科學:以管理和決策為中心問題的高度綜合性,智能性的學科,它的研究對象大多是與國民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相關的復雜系統,比如管理科學、領導科學、決策科學、預測學、政策學、戰略學、咨詢學中的課題;綜合學科: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從各不同方面進行立體研究的課題;橫斷學科:在跨學科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各事物中的某種共同屬性;超科學:從更高層次上研究一般規律,如科學學、哲學中的課題。郭沫若興趣廣泛,知識淵博,很注意相關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學習研究。他為了把古代史研究置於更加堅實的基礎上,用了很大的精力鑽研中國的古文學,在古代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勞倫斯•克萊因把計量經濟學方法和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分析方法結合起來,建立了美國經濟的新模型。5.從科研管理和規劃中選題國家、省市及各種學術團體也經常提出許多科研課題,如國家、部省市的九五規劃重點課題、年度課題,這些課題一般都是理論意義、現實意義上比較重要的課題,應當是科研工作者選題的重要來源。這類課題屬指南性選題,其中許多課題的難度、規模很大,選題時,科研人員應從自己的優勢出發,把課題加以具體化,以保證其可行性。此外,在各級政府、科研部門制訂的各種科研規劃中,也提出許多研究課題,也都是選題的重要來源。6.從直覺思維、意外發現中選題科研人員對研究對象富有濃厚的探索興趣,也是科研選題的一個重要來源。大量值得研究的選題,首先表現在各種社會現象中,科研的任務就是現象認識本質。現象問題是人們最容易感覺到的。這時,選題常常得益於科研人員的想像、靈感、直覺,以及對這些直覺思維、意外發現帶來的機遇的捕捉。當然,這類選題開始時可能是幼稚的、膚淺的,尚需深入思考和論證。郭沫若在追蹤調查有關鄭成功的事跡中,意外發現了鄭成功鑄造的錢幣,從而把中國自鑄錢幣的歷史上推了將近200年,並進一步發現了鄭成功的財政政策和復國宏圖,從而推進了晚明史的研究。哲學家、邏輯學家金岳霖常說,他對邏輯的興趣是在「巴黎街頭」產生的。1924年的一天,金岳霖和張奚若等在巴黎大街上散步時,遇到一群人在激烈辯論,引起他的好奇,他想有沒有一個可靠的(邏輯推理)的解決爭論的法。以上概括的各項來源,僅是選題中可供參考的若干方向線索,並不能包羅所有研究方向和課題,對於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值得研究的課題層出不窮。能否選擇恰當的課題,需要科研人員有勇於探索的精神和創造才能。三、科研選題的一般原則科研工作面臨的問題,可以說無窮無盡,對於一個科研人員來說,只能選擇其中適當課題。如何選擇,並無固定模式,總結科研選題的歷史經驗教訓,可以概括出若干條原則1.目的性原則科研選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應當是「為什麼」,目的性是選題工作的首要原則。選題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黨的十三大曾明確指出,發展科學技術的首要任務就是振興經濟。當前,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正以更大規模向著廣度深度進軍,需要解決和研究的課題越來越新、越多、越復雜和越困難。比如能源問題、交通問題、糧食問題、管理、貿易問題、就業問題、人口問題、人權問題等等,解決其中一現實問題,就是一種貢獻。科研一定要滿足社會需要,才會有真正前途。與選題的目的性、需要性相聯系的是課題的價值性。只有科研課題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有價值的,比如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理論價值、學術價值等,才會達到滿足社會需要的目的。所以課題的價值性就成了衡量選題目的性、需要性的標准,在選題中,目的性原則、需要性原則、價值性原則是一致的。在選題中,貫徹目的性原則、應當注意到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一般選擇實用較大課題。第二、既要注重當務之急的課題,也要重視科學預測的課題,現實需要與長遠需要相結合。第三、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都重要。第四、充分利用本地區本部門的條件,同時注意利用外來條件。第五、積極開展和承擔協作課題,特別是官、產、學三結合的研究課題。怎樣才能使選題達到目的?在選題中充分貫徹創造性原則至關重要。2.創新性原則科研的本質就應當具有創造性,評審科研成果質量的最重要原則就是看成果有無創新,因此,科研選題從一開始就應當充分注意到這一點。國家對學位論文有明確要求,其中碩士論文應當有新見解,表現作者具有從事科研工作或者獨立擔負專門業務工作的能力。博士論文應當是創造性成果。科研選題切忌重復別人解決了的課題。所謂具有創新性的選題,指的是那些尚未解決或未完全解決的、預料經過研究可獲得一定價值的新成果的課題。如新見解、新觀點、新思想、新設計、新概念、新理論、新手段、新產品、新質量、新效益等。創新性具有新穎性、探索性、先進性、風險性等特點。它進一步體現了課題的需要性、價值性。選題中,貫徹創新性原則,關鍵在一個「新」字上。這種創新的課題在哪裡?一般而言,在各種各樣的矛盾點上,尤其是新舊之間的矛盾點。比如新事實與舊理論的矛盾,新理論與舊理論的矛盾,不同學科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突出表現在:科學發展的前沿地帶、學科之間空白地帶、不同理論觀點、學派相爭論的地帶,研究工作遇到挫折失敗的地帶等等。這需要科研人員目光敏銳,抓住線索,跟蹤追擊,以求突破。這些要求,對研究工作者來說,一般也是比較困難的。許多有經驗的導師在指導學生科研時,常從這樣三個方面入指導:第一、在局部性的課題上具有創新性。即解決一個多因素的大課題中的尚未解決的某一個因素,或者能作出深入透徹合理的分析見解;第二、在別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擴大,有自己的補充,新的見解或改進;第三、糾正別人的錯誤。總之,創新性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如何選題,根據各人具體條件而定。選題需要有價值性、創新性,選擇並完成這樣的課題,不能想入非非,脫離實際,要有一定的科學根據,因此,選題需要遵循求實性的原則。3.求實性原則選題的求實性是指選題要有真實的可靠的依據,或者事實根據,或者科學理論根據,選題要事出有因。任何新課題以至新成果,都是在已有成果基礎上提出的,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從事理論研究,要有一定的事實根據,從事應用研究,要有一定理論根據,正如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的那樣,實事就是科學家的空氣,沒有實事,永遠飛騰不起來。堅持求實性原則就是堅持辯證的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的原則。在選題中,不能違背一定范圍內由實踐檢驗過的事實和規律,以科學理論為依據,實質上也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以客觀規律性為依據。然而,對事實和理論的理解也應當是辯證的。在選題時依據的事實和理論並不是全面的、徹底的,也有一定的局限,況且都是變化、發展的。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化發展,新的認識、新的發現、新的發明還會對已有事實和理論進行新的審查,所以,求實中的「實」字並不是僵化的、呆板的。因此,求實性原則要求在選題時,既要尊重事實,又不拘泥於事實,既要接受已有理論的指導,又要敢於突破傳統觀念束縛,採取辯證的有分析的態度。符合上述三原則的選題,是否就可以著手開題工作呢?還需要分析完成選題的主客觀條件。還有一個現實可行性原則。4.可行性原則科研工作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種探索性、創造性活動,總要受到一定條件限制。正如恩格斯說的,我們只能在我們時代條件下進行認識,而這些條件達到什麼程度,我們便認識到什麼程度。可行性原則體現了條件性原則。如果選題不具備可以完成的主客觀條件,再好的選題也只能是一種願望,因此,可行性原則是決定選題能否成功的關鍵。選題,必須考慮將要遇到的困難。如理論方面的、技術主面的、資料方面的、各種人際關系方面的等等困難。應當均有解決這些困難的可能性。選題有難易不同,有工作量多少不同,一般常犯的錯誤是選題過大,試圖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一項過大的課題。選題中,應當充分分析估計以下條件:第一、現實的主觀條件。主要是指,科研人員的知識結構、研究能力、對課題興趣、理解程度、責任心等。第二、現實的客觀條件。主要是指,資料、經費、時間、協作條件、導師條件等,對應用性課題,還應考慮到成果的開發、推廣條件,用戶採用接受條件。第三、積極創造條件。所謂條件,除已具備的條件外,對那些暫不具備的條件,可以通過努力創造條件。如知識不足可以補充,設備經費不足,有的也可以艱苦奮斗克服一些困難,情況不明,可以先進行調查研究等。選題時應根據已具備的、或通過努力可以獲得的條件,揚長避短,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利條件,選擇基本符合自己情況的研究課題。上述選題原則,分別體現了選題的社會需要、社會貢獻、科學依據、基本條件,這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四條原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情況往往要復雜得多,其中最根本的一點是,對選題要從嚴要求,作出最佳選擇,即作出最大的努力,完成最富有創造性、最有價值的課題。以此作為自己研究工作的奮斗目標。四、課題的立項和評估科研選題實質上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研究工作,其結果有恰當、不妥、正確、錯誤之分。並不是一時的興發,更不是隨心所欲,特別是那些意義重大、難度大、代價高的課題。為了確保選題正確無誤,需要認真對待。在課題選定之後,正式開題之前,尚需對選題作出科學論證和評估,就最佳方案作出決策。在評估決策中,以下程序不可少。開題報告(即項目申請書)。包括課題來源,研究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課題的創新性及難度,主要研究方法、措施、步驟、階段成果及最終達到的目標,研究人員的素質、水平,研究結果的先進性、效益、經費預算等。論證評估。通常採用五種方法或步驟,即調查法、比較法、預測法、綜合法、決策法。歷史比較←現狀調查←未來預測→→↓系統綜合↓優選決策專家評審。是能否立題的最關鍵最重要的程序和依據。專家評審組主要評審項目申請書。對其中逐項評議,如有關鍵性條件不符合要求,即被淘汰。主管審批。主管部門的審批工作,主要是掌握方向、抓出重點的工作,也是一項綜合平衡合理分配經費的工作。未被批準的課題,一般是開題條件不成熟、不符合要求的課題,尚需創造條件再次申報。當然也可能出現專家組評議不充分、領導水平不足、未能真正識別課題的情況。如果條件許可,這類課題仍可作為自選課題研究。參考資料:網路一下

③ 辯論賽:安全意識比安全技能更重要,我方安全意識更重要,如何立題,對方可能提出的問題


雖然
在安全生產中需要有技能
但如果
你只有技能卻沒有這人心
那麼在生產時
就會出現不必要的瑕疵
從而導致 出現很多 不安全的隱患

閱讀全文

與安全培訓如何立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