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有《山香教育》的心理學、教育學的視頻,本人正在考教師編制,想看看視頻學習學習,有的請發給我一份。
視頻沒多大用,只要把他們的教材多看幾遍,就像復習大學時候的考試一樣
PS:本人已經獲得教師編制
Ⅱ 教育333 中國教育史 外國教育史 教育學原理 教育心理學視頻講解 百度雲 謝謝。。。
同學是今年考研是嗎?是打算考哪個學校的專碩呀?可以來咱們勤思問一問教育學專業的老師,咱們勤思是一直做考研專業課的輔導的
Ⅲ 北師大版教育心理學視頻,求分享
http://v.ku6.com/playlist/index_3203173.html
望採納
Ⅳ 有人有教師資格證里教育心理學的視頻教程么
每個省的考試內容和要求都不一樣
Ⅳ 家庭教育的心理學理論有哪些
1、羅森塔爾效應
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於1968年通過實驗發現。一般而言,這種效應主要是因為教師對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別期望著不同的行為,並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從而維持了他們原有的行為模式。
2、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10分鍾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鍾,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
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而這種由於刺激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就是「超限效應」。
3、德西效應(Westerners effect)
認為適度的獎勵有利於鞏固個體的內在動機,但過多的獎勵卻有可能降低個體對事情本身的興趣.降低其內在動機。
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在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增強工作動機,反而會減低工作動機。此時,動機強度會變成兩者之差。人們把這種規律稱為德西效應。
這個結果表明,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即內感報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外加報酬),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4、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就是當人們在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關注或者觀察的時候,會刻意去改變一些行為或者是言語表達的效應。
霍桑一詞是美國西部電氣公司座落在芝加哥的一間工廠的名稱,是一座進行實驗研究的工廠。實驗最開始研究的是工作條件與生產效率之間的關系,包括外部環境影響條件(如照明強度、濕度)以及心理影響因素(如休息間隔、團隊壓力、工作時間、管理者的領導力)。
5、增減效應
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減少的人,心理學家們將人際交往中的這種現象稱為「增減效應」。
在家庭教育中,不能機械地照搬「增減效應」。因為我們在評價人時,所涉及的具體因素很多,僅靠褒與貶的順序變化不能說明一切問題。倘若我們評價人時不根據具體對象、內容、時機和環境都採取先貶後褒的方法,往往會弄巧成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森塔爾效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超限效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西效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霍桑效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增減效應
Ⅵ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心理學視頻
答-什麼叫資格證?資格證就是你在工作崗位上工作的資格,是根據您的業績和學識及工作的年限,對於學校就是參評職稱
初級-中級--高級。所以資格證就是上崗證,不是什麼視頻。
Ⅶ 誰有3至6歲兒童教育心理學視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IopIXQoiz0/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3%D6%C16%CB%EA%B6%F9%CD%AF%BD%CC%D3%FD%D0%C4%C0%ED%D1%A7%CA%D3%C6%B5&fr=ala0 上這兩個網站看看,教育幼兒可不能疏忽了
Ⅷ 求教家庭教育心理學是怎麼回事
父母決定不了我們的知識,決定不了我們的經歷,決定不了我們的機遇,但是,父母帶給我們的是最初的生存起點和環境,在以父母主導的幼年的生活,形成了我們的的性格。父母透給我們的是對世界和對人的基本態度,決定了我們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決定了這個人如何獲得他的知識和能力,如何面對他的經歷和機遇。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切根源皆在家庭。
對家庭教育價值的認識,需要人們對自身成長的足夠關注,也需要有關注的心境,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長期處在精神和物質的雙重貧乏,養家糊口的壓力和認識層面的相對淺薄防礙了人們對於家庭教育價值的關注和研究。人們對家庭教育關注多來自社會競爭的激化(大家被迫認識到孩子的競爭的背後是父母的競爭),而不是出於認識上的覺醒。所以,大家在關注和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出現諸如功利性過強,目光較近和流於片面這些現象,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正確處理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是需要科學知識的。然而,有些父母缺少必要的教養兒童的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知識,不能科學地指導孩子,幫助孩子面對一些成長過程中的問題,甚至造成兩代人的心理沖突。以下幾點心理學要素,就是家長在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中,需要時時關注的:
以身作則兒童模仿力強,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心理。父母吵架、怨恨、特別是對人生、社會的不正確認識,都會在兒童的心靈上投下陰影。欲要孩子心理健康,做父母的要先做到自己心理健康,身教勝於言教,為子女作出表率。
父母要求一致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必須保持一致,並且彼此支持。父母切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彼此各持己見,使孩子無所適從。
不要過分打扮有的父母喜歡給孩子穿一些奇裝異服,或給女孩抹口紅、燙頭發,過分打扮。這種作法對兒童心理發展是有害的。它使孩子從小追求衣著,滋長虛榮心,對孩子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行為的培養是很不利的。
給予子女情緒升華的機會孩子都有自己的慾望和需要,慾望受到挫折,往往引起他們憤怒或抑鬱的緊張情緒,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極為有害。父母要知道孩子怒恨或抑鬱的原因,以親切和藹的態度曉諭子女,引導他們進行正常而有意義的活動,如:游戲、做手工、郊遊、使孩子被壓抑的慾望得以升華,使孩子的緊張情緒得以松馳,逐步學會自我控制情緒。
父母要有自我批評精神父母說錯了話,做錯了事,要敢於承認錯誤。這既可培養子女辨別是非、知錯必改的品質,並可增強父母與子女的感情,使子女感到父母可敬可佩。
父母要具備性科學知識父母根據科學知識對子女進行性的教育。在子女容易性沖動的時期,父母要設法分散子女的注意力。例如:聽音樂、散步、講解科學故事、看畫報、參加文體活動等,與孩子和風細雨般地談心,用生動有趣的話語,鼓勵、表揚、勸慰提醒子女,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重視少年的獨立性青春期青少年的個性心理特點之一是希望獲得獨立性和成人感。父母在這個時期,不能像兒童時期那樣要求子女。否則兩代人之間可能出現心理不相容的現象,父母還沒講話,子女就採取了拒絕態度。
http://scholar.ilib.cn/A-jgssfxyxb200202024.html
Ⅸ 2015年新東方考研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學習視頻全套
學員你好,你可抄以在新東方在線免費公開課中觀看新東方考研教學視頻,地址:http://t.cn/8sptAQL。
以上是新東方在線(新東方網校koolearn)為您提供的信息希望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有疑問歡迎您隨時向新東方在線企業知道提問。Ⅹ 急求 !!!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視頻教程下載地址,教育心理學和教育學這兩門的
看視頻真的太慢了,你們河南是用北京師范大學版的教材吧,北師大的有套題,你得背熟悉了,一般都會有很多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