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全生產 對煤礦井下爆破工安全職責的相關規定是什麼
雷管與炸葯分裝於不同的爆管箱內,上鎖分人專管,起爆器及鑰匙隨時不離身。回認真配合瓦檢員執行好「答一炮三檢」,在班組長指揮下在規定位置設置好放炮安全警戒,按規定處置瞎炮、啞炮;按照爆破規程定量裝葯、按程序裝葯接線,在規定的放炮站點放炮;嚴格檢查放炮母線的完整性,杜絕明接頭、線路裸露;隨時檢查放炮器及備用放炮器,保證放炮器能正常使用;堅持炮前、炮後安全安全警示喊話,炮後15(高瓦斯及防突煤巷、半煤岩巷30分鍾)分鍾後在安全員檢查結束以後才能解除安全警戒。
⑵ 煤礦爆破安全員每天的工作流程有哪些爆破安全員每天是如何開展工作的
煤礦井下爆破作業安全規程
一、井下放炮管理制度
1、所有放炮人員包括放炮、送葯、裝葯人員必須熟悉爆破材料性能。
2、井下放炮工作必須由放炮員擔任,放炮的工作必須固定在一個工作面,放炮必須實行「三人連鎖放炮」制(放炮員、瓦斯員、班組長)並嚴格執行一炮四檢制。
3、放炮員必須有2年以上的採掘工齡,培訓並領取合格證的人員擔任,放炮員必須依照放炮規程進行放炮。
4、放炮必須將炸葯、雷管分別放在兩個專用炸葯箱內並加鎖,嚴禁亂擺亂放,炸葯必須放於頂板完好、支架完整、避開機械設備的安全地點,每次放炮時必須將炸葯箱、雷管箱放在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
5、在成束的電雷管中抽取單個電雷管時,不得手提腳線,硬拽雷管,應將成束的電雷管理順理好,提住管端的腳線將電雷管抽出,抽出單個雷管後,必須將其腳線末端扭結形成短路。
6、配裝引葯,必須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距電器設備和導電體20米外進行,嚴禁坐在炸葯箱上裝配引葯,裝配引葯的數量按規程措施規定。
(1)、裝配引葯時,必須防止電雷管受振動沖擊,折斷腳線和損壞腳線絕緣層。
(2)、電雷管只許由葯卷頂部裝入,不得用電雷管代替木棍扎眼,電雷管必須全部插入葯卷內,嚴格將電雷管斜插葯卷中部或捆在葯卷上。
(3)、電雷管裝入葯卷後,應用腳線將葯卷纏住,必須將電雷管固定的葯卷內,還必須扭結電雷管腳線末端。
7、炮眼封泥應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餘的炮眼部分必須用黃土填實,對無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實的炮眼嚴禁放炮,嚴禁用煤粉、塊狀材料和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炮眼深度小於0.6m時不得裝葯放炮,放炮深度為0.6-1m時封泥長度不小於0.5m,炮眼深度超過2.5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於1m,光面爆破時周邊光爆炮眼應用炮泥封實,且封泥長度不得小於0.3m,工作面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自由面時在煤層中最小抵抗線不得小於0.5m,淺眼裝葯爆破大岩塊時,最小抵抗線和封泥都不得小於0.3m。
8、嚴禁放糊炮、明炮。
9、掘進工作面的控頂距離不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支架有損傷或者留有傘檐時不準放炮;裝葯前和放炮前,放炮後瓦斯員必須檢查瓦斯,如果放炮地點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時,不準放炮;在放炮地點20m以內有礦車、未清除的煤、矸石或其它物體阻塞巷道斷面1/3以上時不準放炮;炮眼內發現異狀,如溫度驟高驟低有明顯瓦斯湧出,煤岩鬆散、透老空等情況時不準放炮。
有上述情況之一者,必須報告帶班長、跟班礦長及時處理,在作出妥善處理前放炮員必須拒絕裝葯放炮。
10、放炮前,電氣設備電纜工具等都必須加以可靠的保護或移出工作面20m以外,放炮前安全員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警戒線和可能進入放炮地點所有通道上擔任警戒工作,警戒處應設警戒牌,欄桿或栓繩等標志。
11、放炮母線必須採用銅芯絕緣線,嚴禁使用裸線和鋁芯線。
(1)、電雷管腳線和連接線、腳線和腳線之間的接頭都必須懸空,不得同任何物體相接觸。
(2)、放炮母線隨用隨掛,以免發生誤接放炮線,嚴禁使用固定放炮線。
(3)、放炮母線在接線和電雷管線必須相互扭緊並懸掛,不得同軌道金屬物、鋼絲繩刮板輸送機等導電體接觸。
(4)、放炮母線同電纜、電線、信號線應分別掛在巷道兩側,如果必須掛在同一側時,放炮母線必須掛在電纜下方,並應保持在0.3m以上的懸空距離。
(5)、只准採用絕緣母線單迴路放炮,嚴禁用軌道、金屬水管或大地當作迴路,放炮前放炮母線扭結成短路。
12、井下放炮都必須使用放炮器,放炮器必須採用礦用防爆型。
13、放炮員必須最後離開放炮地點,並必須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放炮,放炮地點到放炮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小於100m。
14、放炮器的鑰匙必須由放炮員隨身攜帶,不得轉交別人,不到放炮通電時不得將鑰匙插入放炮器內,放炮後必須立即將鑰匙拔出,摘掉母線並扭結成短路。
15、放炮腳線連接工作由放炮員進行,放炮母線連接、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只准放炮員一人操作。放炮前安全員、放炮員必須清點人數。放炮要嚴格執行本礦制定的《一炮四檢制度》和《三人連鎖放炮製度》進行放炮。
16、 放炮都必須採用正向引爆,嚴禁反向引爆。
17、放炮後放炮員、安全員、瓦斯員必須巡視放炮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板、支架、瞎炮、殘炮等情況,如有危險立即處理,只有在工作面的炮煙吹散後,警戒人員由布置警戒的安全員親自撤回,安全員、瓦斯員確認工作面無任何隱患後,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工作。
18、通電以後,裝葯炮眼不響時,放炮員必須取下鑰匙並將放炮母線從電源上摘下扭結成短路再等一定時間(使用瞬發電雷管至少等5min,使用延期電雷管至少等15min),才可沿線檢查找出不響原因。
19、處理瞎炮(包括殘炮)必須在安全員直接指導下進行,並應在當班處理完畢,如果當班未能處理完畢,放炮員必須同下班放炮員在現場交待清楚,處理瞎炮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由於連線不良造成的瞎炮,可重新連接放炮。
(2)、在距瞎炮至少0.3m處另打同瞎炮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葯放炮。
(3)、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引葯或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葯,嚴禁壓風吹這些炮眼。
(4)、處理瞎炮的炮眼爆炸後,放炮員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5)、在瞎炮處理完畢以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同處理瞎炮無關的工作。
(6)、間距小於20m的平行巷道放炮時兩個工作面的人員都必須撤至放炮安全地點。
20、放炮時遇到下述情況時,必須重新檢查瓦斯後放炮。當放炮准備工作完畢,所有人員全部撤至掩護地點處准備放炮,此時正好停風,放炮員必須立即停止放炮(放炮員應短接母線),待恢復通風後,瓦斯員、安全員重新進入工作面檢查瓦斯、頂板情況,特別是瓦檢員必須重新檢查放炮地點20m范圍內及回風流瓦斯濃度情況,全部符合《規程》規定,重新執行《一炮四檢制度》和《三人連鎖放炮製度》中有關規定後方可重新撤至掩護地點重新放炮。
21、排除放炮母線的故障,可採用導通法,不得採用短路法進行試驗,嚴禁在盲巷內採用短路法進行試驗。
22、堅持一個放炮員配備一部發爆器。
二、一炮三檢制度
1、凡是井下所有放炮地點都必須有專職瓦檢員負責檢查瓦斯。
2、專職瓦斯員必須思想素質高,責任心強,按章辦事,身體健康,不怕惹人。
3、專職瓦斯員必須經縣以上專職培訓機構培訓並領到合格證者擔任。
4、專職瓦斯員必須在打眼前檢查工作面瓦斯,當瓦斯濃度在規定范圍內時,方可批准打眼工打炮眼。放炮員裝葯前進行檢查瓦斯,當瓦斯濃度在1.0%以下,即可批准放炮員進行裝葯。放炮員裝葯完畢,瓦斯員再次對放炮地點20m以內進行檢查,20m以內瓦斯濃度全部在1.0%以下,放炮母線連接要符合要求,通知工作面人員撤到安全地帶,設好警戒,完全符合放炮規定後,方可換發放炮交換牌。放炮員接到放炮交換牌後方可放炮。放炮後,炮煙散盡,瓦斯員同放炮員一起進入工作面檢查瓦斯,工作面瓦斯濃度全部降到規定濃度以下方可進行工作。
5、專職瓦斯員必須隨時將檢查的瓦斯濃度,二氧化碳濃度記到自己的筆記本和一炮三檢卡片中,並及時填寫到一炮三檢牌板上,做到「三對口」,讓工人隨時知道瓦斯濃度情況。
6、專職瓦斯員負責本轄區內的通風設施的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不了的問題立即匯報調度室。
7、專職瓦斯員每天下班後,必須將「一炮三檢」表、瓦斯日報表填寫上報通風科。
三、三人聯鎖放炮製度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放炮必須實行三人連鎖放炮製,結合我礦的實際生產組織形式,規定為:放炮時,由放炮員、班組長、工作面專職瓦斯員三人進行連鎖放炮,現將放炮員,班組長,工作面專職瓦斯員各自責任明確規定:
1、放炮員在檢查連線工作無誤後,將警戒牌交給班組長。
2、班組長接到警戒牌後,在檢查頂板、支架、上下出口風量、堵塞物、工具設備、灑水等放炮准備工作無誤,達到放炮要求條件時,負責布置警戒,組織撤出人員到規定的安全地點待避。班組長必須布置專人在警戒線和可能進入放炮地點的所有通路上擔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員必須在規定距離的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警戒,警戒線處應設置警戒牌欄桿或拉繩等標志。
3、瓦斯檢查員在檢查放炮地點附近20m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在1.0%以下,煤塵符合規定後,將自己攜帶的放炮牌交給放炮員。
4、放炮員接到放炮牌後,才允許將放炮母線與聯接線進行連結,最後離開放炮地點,並必須在通風良好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放炮。掩護地點到放炮工作面的距離,拐彎不少於70m,嚴禁直線放炮。放炮員、警戒人員和放炮躲避人員都必須躲在有支架、物體等掩體和支護、通風良好的安全地點。
5、放炮通電工作只能由放炮員一人完成,放炮員接到放炮牌後,連線最後離開放炮地點,人員全部撤出放炮地點後,放炮前放炮員必須先發出放炮警號,至少再等5s,然後再放炮。
6、工作面專職瓦斯員負責工作面的打眼前、裝葯前、放炮前、放炮後的瓦斯檢查,發現瓦斯超限,立即停止其工作,並監督工作面的支護,放炮母線、充填炮泥是否符合規定,煤電鑽是否失爆漏電。
7、班組長負責組織並監督工作面支護、撤人、設警戒工作,直接指導放炮員處理瞎炮。
8、放炮員負責工作面裝葯、放炮、火工品的領退、運送和保存。處理瞎炮、放炮母線連線腳線,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只准放炮員一人操作。
9、放炮後,工作面專職瓦斯員、放炮員、班組長必須巡視放炮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幫、支架、瞎炮、殘炮等情況,如果有危險情況,立即進行處理,只有在工作面炮煙吹散,警戒人員由布置警戒的班組長親自撤回後,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工作。
⑶ 煤礦爆破安全員每天的工作流程有哪些
煤礦爆破安全員工作流程
(1)井下爆破工作心須由放炮員回擔任,放炮員心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要答求進行爆破作業。(2)每一放炮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 經考試合格後,持證崗。(3)當班需用的炮葯、電管由當班放炮員持證限量領取,放炮員要嚴格執行爆破物品清退領用制度。(4)放炮員領取炸葯、電管後,直接將炸葯、電管安全運送到工作地點,並放置在安全地點,裝箱上鎖,不得亂丟亂放。(5)井下放炮必須嚴格按照放炮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6)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當爆破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的,嚴禁裝葯放炮。(7)如工作面來壓,棚架損壞,存在傘檐,巷道不暢,出現透水徵兆或者工作面風量不是的,嚴禁裝葯放炮。(8)爆破前,班組中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警戒線和可能進入爆破地點的所有通路上擔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員必須在安全地點警戒。(9)對於放炮距離,拐彎長度不得小於50米,直線距離不得小於100米。放炮線必須符合有關規定,放炮拉接線中,不得與任何電纜或導體接觸。
⑷ 煤礦爆破工程技術人員需要特種作業操做證嗎
爆破工程的技術人員肯定是需要特種作業操作證的本身,這就是一個特殊工種。
⑸ 煤礦爆破員干什麼
《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爆破工必須經過專門安全技術培訓,由有2年以上採掘工齡專的人員擔任,屬並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爆破工的基本職責是:
(1)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和《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和「三人連鎖放炮製」;
(2)嚴格遵守爆炸材料領退制度,保證爆炸材料不丟失;
(3)嚴格遵守爆炸材料運送制度,保證沿途安全;
(4)嚴格遵守爆破各項操作規定,保證爆破過程安全;
(5)嚴格遵守處理故障(瞎炮、殘炮、拒爆)及特殊情況下爆破的規定和要求;
(6)經常檢查工作地點及所使用設備、儀器的安全狀態,確保爆破工作順利進行;
(7)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堅決制止任何人違章作業,拒絕接受任何人違章指揮。
⑹ 煤礦爆破工啞炮怎樣處理
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在班組長指導下當班處理完畢。
內容很多,可以列出來六七條的,這也是爆破工種必備題目。
我就不詳細抄了,具體內容請參閱煤礦安全規程第342條。
⑺ 煤礦爆破工在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主要內容有哪些
嗯,煤礦爆管的負責安全的主要內容有哪些?這個內容和我們平常的它是不一樣的。
⑻ 煤礦井下爆破工應會些什麼應做些什麼應知道些什麼
(1)經過專業技來術培訓自,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2)單位生產流程有相當的了解,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條例》和《煤礦安全規程》中「爆炸材料及井下爆破」的具體規定,同時熟練掌握爆破器材,如發爆器、檢測儀器儀表等的性能,並能夠熟練操作。
(3)開好每一次班前會,詳細了解井下工作面的現況。
(4)准備好放炮所需的各種工具材料。
(5)放炮前後對工作地點20m范圍內灑水降塵。
(6)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製度。
(7)堅持多打眼,少裝葯,放小炮,進行多次爆破施工。
(8)工作完畢後,將未使用的炮葯、**交回爆破材料庫。
(9)安全、保質保量的完成區隊分配的生產任務
(10)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製度。
⑼ 掘進工藝種類 爆破材料與井下爆破
井巷工程作業大綱
1、題目:工程概況,地質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狀況。
2、井田開拓(井筒類型選擇)
(1)簡要敘述方案大致內容,包括井田開拓、井筒特徵及硐室;
(2)采區、采礦工作面配置;
3、井巷掘進的鑿岩工作
(1)考慮岩石種類及相應的物理學性質(岩石硬度和強度對爆破作業的影響,岩石的碎脹性、波阻抗對爆破的作用等因素);
(2)利用相關書籍關於普氏硬度系數,確定所在礦山的岩石的硬度系數,進行爆破參數的確定,和單孔裝葯量的計算;
(3)根據鑿岩設備破岩機理、破碎過程和特點選用鑿岩設備;
(4)根據鑿岩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編制鑿岩爆破作業規程。
4、巷道掘進工作
(1)根據1條(1)(2)及年產量等內容確定巷道斷面形狀及尺寸,該部分包含作圖及相關計算、管線布置等(作圖部分要求標注名稱和尺寸);
(2)根據1條(2)以及巷道尺寸作出炮孔參數圖(包括孔距、排距及起爆方法的順序);
(3)巷道施工方法與管理,編制循環作業圖表;
(4)編制平巷掘進作業規程,並對特殊條件下作業各種情況處理方案做簡要說明。
5、巷道支護工作
(1)根據巷道情況選擇巷道支護方式,確定支護材料及配比等;
(2)寫明支護工作作業方法及注意事項。
6、井巷工程量和建井工期
(1)井巷工程量:分井筒、井底車場、運輸大巷、總回風巷、采區計算統計礦井移交生產及達到設計產量時的井巷工程量(巷道長度和硐室掘進體積);
(2)建井工期:安排施工組織,確定進度指標,編制施工進度圖表,確定建井工期。
7、總結,談談該課程對地下開採的認識和以後工作中需要更新和注意的事項等。
以上是作業全部內容,不知道有沒有能回答上的```所有的分全給你們,幫下忙,這是結業作業。
礦區在自然狀態下地質災害類型較少,危害程度小。本次工作在地表未發現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質現象。在局部地形切割強烈處,地表有零星崩塌危崖分布,系風化岩溶所致。見圖4-1。
礦山在露天開采過程中,隨著覆蓋層的剝離,人工開挖邊坡的形成,將改變礦區內原有的地質環境狀況,形成新的地質災害問題。主 圖4-1木梳岩下的崩落的塊狀灰岩轉石
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礦山鑿岩、爆破將產生大量粉塵,對周邊大氣環境可能產生一定污染。
2、礦山采礦活動形成的礦山邊坡,改變了礦山自然邊坡原有應力平衡狀態,在應力再次平衡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
3、采礦中的大爆破,在采場邊坡及礦體底盤可能產生新的裂隙,使其工程地質條件逐步惡化,進而誘發邊坡失穩等地質災害。
(四) 礦山固體廢棄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礦山開采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為地表第四系殘坡積物。隨著礦山采礦工作的不斷深入,固體廢棄物日益增多,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將會逐漸加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水資源的影響:廢棄物的剝離和堆放,不僅會改變區內地表水、地下水的排泄條件,廢棄物中含有CaO、MgO、SiO2、Al2O3、Fe2O3等,經過長期的風化淋濾作用,對區內地表水、地下水水質產生一定影響。
2、對土地資源的影響:隨著礦山廢棄物的增多,將佔用坡地、林地,導致現有土地資源被佔用。
3、對地表植被及生態環境的影響:礦山在剝離和堆放廢棄物的過程中,將損壞礦區內的地表植被,對氣候及生態環境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
四、礦山地質環境的防治措施及建議
(一) 防治水措施
1、在采場頂部,為防止雨水滲透、沖刷對開采邊坡產生不利影響,在開采境界以外的合適位置,根據地形條件設截水溝,將雨水排離采場。
礦山生產中,將在采場內設置臨時排水溝,將采場內的大氣降水及通過岩溶裂隙滲入的水排出采場,防止采場充水及水流往下滲透,以保護采場邊坡的穩定。
2、對坡面高程1200m范圍內的溶洞、漏斗、裂隙等進行填補、封堵止水,以防地表水下滲。
3、對坡腳溶洞進行加固,以達到對上部岩體起加固支撐作用。
(二) 采場邊坡穩定措施
在采場頂部,開采境界以外的合適位置設截水溝,將雨水排離采場以防止雨水滲透、沖刷邊坡。
在臨近采場最終邊坡時,應採用控制爆破方法,防止因爆破引起邊坡失穩。
對穩定性較差或易發生崩落的軟弱岩層最終邊坡,應採取錨噴、漿砌等局部或全部加固措施。
(三) 廢石場可能發生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廢石場可能出現廢石滑動塌方、泥石流等災害。為防止以上危害,必須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廢石場在排放廢石前需清除雜草、樹根,在地形坡度大於25°的地方應開挖防滑反坡平台;
2、為防止上游雨水沖刷,在廢石場上部應設置截水溝,在廢石場底部設置排洪暗管;
3、廢石排放由汽車運輸、推土機轉排。在汽車卸礦處設置車擋,保證卸車安全;
4、在廢石場下方滾石危險范圍內禁止行人、設備通過;
5、加強監測,防止產生泥石流、滑坡、坍塌等危害。
(四) 礦山采礦、爆破安全措施
1、礦山爆破作業時,應嚴格遵守爆破安全規程,定時爆破,設置爆破警戒線,加強警戒工作;
2、礦山爆破設計時,應按照爆破振動安全距離、爆破空氣沖擊波安全距離、爆破飛石安全距離確定一次爆破量、起爆順序和爆破方向;
3、礦山爆破作業時,應加強爆破地震效應對邊坡岩體破壞性的觀測、研究工作,以確定最佳爆破方式,避免爆破作業影響邊坡穩定;
4、雷雨、大霧天氣及夜間無照明時,禁止鑽機、挖掘機、推土機和汽車等進行作業;
5、臨近采場最終邊邦的爆破,必須採用予裂爆破、光面爆破,並控制一次爆破炸葯量,以保持岩體的完整性和邊邦的穩定性。
6、及時檢查清理邊坡、邊邦的浮石。
7、在采場最終邊坡以及礦區范圍內設置變形及位移觀測點,作好觀測記錄,以便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
(五) 其它措施
1、在鑿岩及爆破作業過程中,做好礦山的除塵工作,減少礦山職業病的發生。
2、在礦山建設中,應盡量避免對礦山地質環境的破壞,減少對當地居民生活環境的影響。
3、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作好采礦及廢渣場的復墾和植被恢復工作,做到邊生產、邊整治、邊恢復,堅持「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