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共體育游泳課注意事項和安全要求
一、課前在游泳池門廳集中,由教師點名後統一帶入,下課後須及時離開。非游泳課時間不準擅入,如發生意外責任自負。
二、為維護游泳池內秩序及安全,保證上課質量,應聽從上課老師的安排和指揮,違者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退出課堂。
三、入池前必須淋浴,過浸腳池,以清潔皮膚和適應水溫的刺激。
四、入池必須穿戴合身有色的游泳衣褲和游泳帽,做好准備活動,提倡佩帶泳鏡、耳塞、鼻夾等輔助游泳用品。救生設備如救生圈、救生衣及浮板等不得自帶入池。
五、 要保持泳池安靜,禁止在游泳課上推搡、按壓、打鬧、追逐、跳水、潛水、奔跑和取笑對方。
六、游泳課實行封閉教學,上課後5分鍾關門,下課前5分鍾開門。課間離開泳池須經老師同意,返回後應及時向老師報告。
七、不得在池內擦身、吐痰及做其它不衛生的行為。
六、凡有皮膚病、眼疾、心臟病、癲癇、感冒、發燒等不適合游泳的疾患不得入池。
七、禁止攜帶一切食用物品入池(含口香糖)。
八、禁止穿著蛙鞋、拖鞋和塗抹防曬油或其他化裝品入池。
九、貴重物品妥善保管,不得帶入游泳課。
十、禁止將繩狀物品如皮帶、毛巾等帶入泳池。
十一、如發現自己和同學出現異樣情況要向在場老師及時匯報。
十二、體育委員須配合老師做好游泳課的課堂記錄。
② 托幼機構安全教育的措施和內容是什麼
托幼機構安全教育的措施和內容:
1、要積極做好幼兒安全教育,帶班時做到人到、心到、手到,集中精力做好保育工作, 不離開幼兒。各班遊玩時必須有組織,有紀律地進行、注意安全,不準幼兒爬立高處,注意幼兒一舉一動,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防止撞傷跌傷
2、教育幼兒不玩銀幣、紐扣等小東西,不玩剪刀、小刀、玻璃等利器,各班教師和、保育員晨檢是否帶有不安全的物品來園,防止幼兒吞食異物和將異物放入眼、耳、口、鼻內。
3、幼兒午睡時要巡視檢查、注意給幼兒抹汗、蓋被、糾正不正確的睡眠姿勢、棉被不要蓋住面部,防止窒息。
4、要定其檢查、休養各種大型玩具和體育器材,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及時修理加固,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5、要妥善地將茶壺、熱粥、熱湯和食物等放在幼兒摸不到的地方,防燙傷。
6、要定期檢查電燈、電線、電風扇等各種電器設備,嚴禁幼兒電制開關、防觸電。
7、要注意飲食衛生,廚房用具要經常擦洗,做以生熟分開,餐具嚴格消毒,食物要加蓋防蠅,不吃霉爛和過期的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8、加強對幼兒葯物的管理,在喂幼兒服葯時必須嚴格按醫囑服食,防止葯物中毒。
(2)體育教師安全知識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托幼機構安全教育意義:
托幼機構的工作方方面面涵蓋的內容非常多,其中食堂工作、後勤工作、保教工作都關繫到幼兒的安全,因此建立健全各項安全制度非常重要,它應包括幼兒在園生活、學習的全部安全內容。其實,制定安全制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讓各個崗位上的教職工明確職責,責任到人。
因此,不能讓制度成為一紙空文,幼兒園除組織職工學習、將制度公示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專人負責對安全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在全園創造處處安全、時時安全的環境。
安全教育包括對教師的教育和對幼兒的教育。對教師的教育特別是年輕教師經驗少,對安全事故的預見能力較有經驗的教師要查一些,因此在對年輕教師的教育中首要的是進行安全教育,可用案例分析法對年青教師進行培訓。
③ 除了知識,大家還希望學校可以給到學生什麼
1、簡潔思維
第一個是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愛因斯坦的「簡潔思維」。愛因斯坦的心智模式是相信世界是可以被簡潔的理論理解,並可以用簡潔的公式表述。
他說過,「如果你無法簡單地解釋,就說明你沒有理解透徹」。
在他看來,科學研究不是為了智力上的快感,不是為了純粹功利的目的,而是想以最適當的方式來畫出一幅簡化的和易領悟的世界圖像。所以,推動他的創造性的動力並非來自深思熟慮的意向或計劃,而是來自激情。
2、不同思維
第二個是喬布斯(Steve Jobs),喬布斯的「不同思維」。
在面對IBM這樣的大公司在計算機領域的霸主地位時,喬布斯的心智模式是我要與你不同。
長期以來,IBM的座右銘是創始人沃森提出的「Think」(思考),這就是ThinkPad名稱的來源。1997年,當喬布斯重返蘋果時,公司正處於低谷。他花重金為蘋果設計了一個劃時代的廣告,在展示出包括愛因斯坦、愛迪生、畢加索等傑出人物之後,推出的最後廣告詞是「Think different」,就是「不同思維」。
3、反直覺思維
第三個是馬斯克(Elon Musk),馬斯克的「反直覺思維」。
馬斯克的心智模式受到物理學的影響。他從量子力學中受到啟發,發現在量子層面的物理規律與我們在宏觀層面的物理學直覺往往是相反的,卻是正確的。他從中悟到,不能跟著在通常世界中形成的直覺走。
馬斯克還推崇用「物理學第一原理」,也就是一種「追究最原始假設」的方式思考,而不是人們通常用的「類比」方式思考,他運用此邏輯去打造可回收的火箭。這就是原始創新與邊際創新的差別。
4、逆向思維
第四個是蒂爾(Peter Thiel),《從0到1》的作者,蒂爾的「逆向思維」
蒂爾的心智模式是「Contrarian thinking」,但這種「逆向思維」並不是在多數人想法的前面加一個「負號」,而是要想別人沒有思考過的維度,要思考別人還沒有想到的領域。
比如,當別人都在討論技術問題時,他要提出商業模式問題;當別人都在商業模式上糾纏的時候,他的思維更多集中於技術創新。
他的逆向思維不僅使他在2004年成為Facebook的第一個天使投資人,也使他在去年美國大選中成為矽谷唯一支持特朗普的企業家和風險投資人。
④ 招聘初中體育老師筆試考什麼內容公共基礎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專業知識
一、明確健康四要素
古老的健康概念,常以是否有病作為分界線,有病為不健康,無病則為健康,而現代對健康的科學定義是指機體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動態平衡。21世紀的社會的健康四要素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道德健康。
二、身體鍛煉的必要知識
身體鍛煉前要做准備活動,給機體一個適應的過程,運動後要做整理活動,讓機體逐漸安靜下來,以免造成對心臟的傷害。身體鍛煉應全面均衡發展,還要參加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全面鍛煉自己的身體,努力克服單一體育活動對你身體發展的局限性,保證自己身體各器官機能均衡發展。參加體育鍛煉更要持之以恆,張馳有度,不能「一曝十日寒」,否則健康會離你很遠。
三、運動負荷的把握
體育鍛煉後,肌肉有酸疼的現象。可能是運動過度的表現,它反映出你不適合用過大的運動量來進行鍛煉;也可能是運動後的自然反應,這是因為在運動過程中,肌肉產生一種叫做乳酸的物質,刺激你的機體,從而使你有酸疼之感。只要堅持鍛煉,這種現象就會逐漸消失,你的體能也在這種機體反應的循環中得以提高。如果因為感到肌肉酸疼就停止鍛煉,等到肌肉酸疼消失後再進行鍛煉,則會削弱體育活動的健身之效。
1、運動疲勞的消除。一般運動以後,經過適當的休息,就沒有疲勞之感,這是運動適量的表現。如果第二天醒來,你仍然感到疲勞沉重,那就是運動過度的徵兆。
2、因運動量過度產生的酸疼,可以通過減量、休息、按摩、熱敷等方法來幫助機體積極恢復。精神難以集中現象。上課總想打瞌睡,做作業總出差錯,對事物的反應變得遲鈍,多半是由於運動過度所造成的。血壓升高,目光無神,情緒煩躁,面色蒼白等,如果是因鍛煉造成的,則都是運動過度的徵兆。
四、安全運動的措施與預防
1、預防:
運動前:體育鍛煉時不能佩戴紀念章,不能攜帶小刀、鉛筆、鑰匙、手錶等物件,並要換上運動鞋、運動服等,有組織、有步驟地與同伴一起進行鍛煉,以防傷害事故的發生。進行體育鍛煉時,要注意運動場地、器械的安全和正確的著裝,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體育運動中的安全防範措施多種多樣:越過器材時一定要有人保護;向前摔倒時順勢作前滾翻,不要用手硬撐;向後摔倒時,讓身體自然倒地,不要用手撐地,順勢作後滾翻。為預防運動中的外傷,你應盡量避免摔倒,注意穿防滑的運動鞋,遵守規則,減少不合理的身體沖撞和磨擦。
2、措施:出現內傷如挫傷、肌肉拉傷、關節扭傷、滑囊炎、腱鞘炎等24小時內一般用冷敷,加壓包紮,抬高傷肢等方法,盡可能減少受傷部位的出血,避免損傷加重;48小時後,一旦局部的出血和腫脹停止,此刻可以進行按摩,理療或敷葯治療,逐步恢復受傷部位的功能;受傷部位基本癒合,在加強保護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非碰撞性的一般練習,一直到安全癒合。出現肌肉痙攣(抽筋),常見的緩解法是拉長痙攣的肌肉,同時配合局部按摩和點壓穴位等方法促進緩解。在劇烈的賽跑中,如果停止跑動,甚至停下來,就可能出現腿酸軟,臉色蒼白,眼前發黑,耳鳴等現象,嚴重的可能會出現昏厥等現象,這種症狀稱為動力性休克。可通過慢走、活動關節、牽拉、抖動和按摩等放鬆整理。
⑤ 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教學方法分類有: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7、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識等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一般實驗是在實驗室、生物或農業實驗園地進行的。有的實驗也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實驗法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興起的。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飛躍發展,使實驗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通過實驗法,可以使學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識同書本知識聯系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8、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9、實習法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實際操作本領具有重要意義。實習法,在自然科學各門學科和職業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方法和實驗方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鞏固所學的書本知識,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卻有其特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