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食品衛生安全突發事件培訓

食品衛生安全突發事件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23 22:07:02

❶ 誰有國家質檢總局《奧運會期間生產加工食品突發事件應急反應預案》

為全面提升首都食品安全控制水平,確保北京奧運期間的食品安全,特製定《2008年北京奧運食品安全行動綱要》。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高於一切為出發點,全面貫徹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理念,按照「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工作方針,以構築現代化的首都食品安全控制體系為目標,健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形成統一協調、責任明確、齊抓共管、運行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機制,全面提升首都食品安全整體水平,最大限度地預防、減輕和消除食品安全危害與風險,確保首都食品安全,為成功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建立健全三大體系。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組織體系。加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一領導和協調。完善全市食品安全三級監管網路,將食品安全監管延伸到基層。強化食品安全的部門監管責任、行業管理責任、綜合監管責任和屬地監管責任。強化輿論監督和群眾參與。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相關行業協會
2.建立健全首都食品安全監測網路體系。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監測,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建立本市食品安全監控系統,在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環節的重點區域設置1.5萬個監控點,實現對突發食品安全事件的果斷決策、快速處置和動態指揮。健全食品安全監測檢測網路,建立全市食品安全統一監測與監督抽查計劃和檢測信息通報制度,避免重復抽檢,實現檢測資源和檢測信息共享。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協調機制,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匯總、整理和分析工作。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
3.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加強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制度建設,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信用標准、信用信息徵集、信用評價、信用披露和信用獎懲等一系列制度。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監督管理系統,以本市食品安全監控系統為平台,逐步實現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整合與共享,實行分級分類管理,並向社會公示。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相關行業協會

(二)有效控制四個環節。

1.規范食用農產品生產環節。積極推進農葯、獸葯等農業投入品連鎖經營,加強對劇毒、高毒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對食用農產品生產環境(空氣、土壤、水環境等)進行定期監測。推進農產品基地標准化生產,完善農產品質量標准體系,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指導生產者嚴格按照有關標准生產無公害農產品。建立健全農產品監督檢測體系。
牽頭單位:市農委、市農業局
參與單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工商局、市林業局、市環保局、相關區縣政府
2.規范食品生產加工環節。
(1)規范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做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工作,對納入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產品目錄范圍並且已進入查處期的食品生產企業,未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一律不得生產;未經檢驗合格、未加印(貼)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標志的食品,不得出廠銷售;加強對未列入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范疇食品生產企業的環境條件、生產設備、添加劑使用、人員資質、儲運條件、檢測能力、質量管理制度和包裝等方面的檢查。鼓勵企業開展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管理體系認證工作。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要嚴格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要求的種類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嚴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或違規添加非食品添加劑。
牽頭單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參與單位:市工商局、市衛生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環保局等
(2)整合生豬屠宰資源,規范生豬屠宰行業。關閉不達標的小型生豬屠宰企業,規范大型生豬屠宰企業,取締非法生豬屠宰企業。嚴格執行生豬屠宰企業的許可條件,原則上本市不再增加生豬屠宰企業的數量,並逐步整合現有生豬屠宰企業。加強對生豬屠宰企業的監管,全面推行HACCP管理認證,對屠宰動物實施全程追溯。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參與單位:市農委、市農業局、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公安局、市環保局、相關區縣政府
3.規范食品流通環節。
(1)全面實施市場准入制度,規范不安全食品的退出和恢復。嚴格審查和發放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和營業執照;逐步將監控食品由目前的37類550多種擴大到65類3900種;深入推行食品銷售備案、進貨驗收、索證索票及「場廠掛鉤」、「場地掛鉤」等制度。依法實行不安全食品退出制度。建立食品恢復入市評估制度,組織專家對申請恢復入市的產品進行評估,評估合格後方允許重新進入市場;加強對被退出產品的監管。
牽頭單位:市工商局、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衛生局、市農委、市農業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
(2)加強保健食品監督管理。嚴格審查和發放保健食品衛生許可證。加強保健食品廣告監督管理,堅決遏制保健食品廣告違法行為。有計劃地開展保健食品抽查工作,嚴厲打擊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葯物及未經批准成分的違法行為,加大對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的檢查力度。嚴格進口保健食品的管理。
牽頭單位:市葯品監督局
參與單位:市工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衛生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3)嚴格進口食品市場准入制度,保障進口食品安全。嚴格審查經營進口食品注冊企業的資質,禁止非注冊企業經營進口食品。嚴格執行以「衛生證書」、「中文標簽審核證書」和「檢驗檢疫標志」為基礎的進口食品市場准入制度。
牽頭單位: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參與單位: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農委、市農業局等
(4)全面推進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和規范化管理工作。加強市場硬體設施建設,使新發地等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奧運重點地區周邊的農產品零售市場全部達到農副產品市場建設相關標准。全面推行本市鮮肉、蔬菜批發、糧食、活禽、散裝、預包裝、早市等市場管理規范,建立科學的市場監管體系,規范交易行為。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工商局
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委、市衛生局、市市政管委、市環保局、市城管執法局、各區縣政府、相關行業協會
(5)構築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加快食品配送中心建設,大型食品超市要建立規范化的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城區食品配送車輛實行統一標識,按照食品種類統一車輛、統一標准;配送食品一律要包裝。對需要低溫冷藏、冷凍的食品實行冷鏈運輸,逐步實現全程溫度監控。鼓勵企業運用電子商務等現代物流服務方式。規范社區連鎖經營,完善郊區物流配送網路。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工商局
參與單位:市衛生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農委、市農業局、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等
4.規范食品消費環節。
(1)強化餐飲企業和集體用餐單位量化分級管理,推行HACCP認證。嚴格按有關要求,規範本市餐飲企業和集體用餐單位的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定並推行本市餐飲企業HACCP管理要求,加強對原料采購、貯藏、加工、包裝、運輸等環節關鍵點的控制。對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因素進行分析評估,加大控制力度,嚴防發生食物中毒事故。
牽頭單位:市衛生局
參與單位:市工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教委、市建委、市城管執法局等
(2)保障飲用水源和生活飲用水安全。對水庫及水庫上游水質進行動態監測,確保水源安全。加強對生活飲用水的全程監控。在水源地、自來水廠、二次供水單位設立生活飲用水監測點,定期對水質進行監督檢查,完善凈水、消毒設施,確保飲用水質量和安全衛生。加強對桶裝水、瓶裝水的管理。及時掌握農村飲用水水質及水性疾病的動態變化,保障農村用水安全。制定水體、生活飲用水恐怖事件應急預案。
牽頭單位:市衛生局、市水務局
參與單位: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農委、市農業局、市工商局等
(3)實施不安全食品和餐廚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制定餐廚垃圾處理規范,明確餐廚垃圾產出和處置單位的責任和義務。制定不安全食品分類處理的原則和措施。2008年前,本市建成4座餐廚垃圾集中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1200噸,基本滿足餐廚垃圾集中處理的需要。
牽頭單位:市市政管委
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工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衛生局、市規劃委、市城管執法局等

(三)強化落實五項措施。

1.完善食品安全標准和法規體系建設。
(1)加強食品安全標准體系建設。加快制定本市食品安全地方標准,努力形成強制性標准與推薦性標準定位準確,基礎標准、產品標准、方法標准和管理標准配套,適應首都食品行業發展和監管工作需要的食品標准體系。到2008年,使全市農業地方標准達到300項,主要農產品有標准可依。做好全市食品企業標準的定期復審工作,鼓勵企業制定嚴於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準的企業標准。制定本市食品物流配送等地方標准。
牽頭單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參與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市農委、市農業局、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市環保局、市商務局、市林業局、相關行業協會
(2)加強食品安全法規體系建設。推進本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地方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與國家法律法規相配套的地方食品安全法規體系。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普及,增強社會各界的食品安全法制意識。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各區縣政府、相關行業協會
2.加強動物疫情監控。
(1)加強進京動物和動物產品疫病控制體系建設。加快檢疫監督站建設,安裝相應的監控設備,改善路口監測條件;配備動物獸葯殘留的快速檢測篩選設備及對疑似染疫動物及其產品的采樣和保存設備;配備具有獸醫專業知識、取得動物防疫監督員資格的人員。動物檢疫部門應與公安、工商、衛生、質監、商務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確保進京動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牽頭單位:市農委、市農業局
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衛生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商務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行業協會
(2)加強動物防疫檢疫,做好疫情監控。對全市養殖場(戶、小區)全面實施免疫登記制度,確保應免疫畜禽的免疫率達到100%;對出欄、屠宰的動物嚴格實施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檢疫率達到100%;嚴格出入境動物及其產品的執法檢疫,防止境外檢疫性病蟲害傳入本市。各級動物檢疫和防疫部門應推進研發快速檢測和鑒定技術。做好國內外重大動物疫情動態的收集、跟蹤、分析和研究,建立應急反應系統,提高早期監測預警和快速反應能力。
牽頭單位:市農委、市農業局
參與單位:市科委、市衛生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工商局等
3.強化企業主體責任。
(1)完善自檢體系。推進基地和企業的自檢體系建設,對出場(廠)產品實行批批檢驗,確保產品全部合格。健全批發市場、連鎖超市自檢體系,全市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以及大型食品連鎖超市全部建立食品自檢實驗室,鼓勵與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合作,提高檢測能力。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商務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農委、市農業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工商局、市衛生局、相關行業協會
(2)實施不安全食品企業召回制度。依法在本市全面推行不安全食品的企業主動召回制度,對不能主動召回的不安全食品將實施退出措施。
牽頭單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工商局、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衛生局、市農委、市農業局等
4.推行電子標簽,實現食品全程追溯。以蔬菜、豬肉等重點食品為試點,加貼電子標簽,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跟蹤和追溯。從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開始,對食品載入施肥、用葯、休葯期等食品安全相關信息,並追加食品加工、運輸、包裝、分裝、銷售等相關信息。藉助本市食品安全監控系統,實現對電子標簽載入信息的儲存、管理和分析。一旦發現問題,通過系統查清食品的來源和流向,及時採取控制措施,最大限度消除危害。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農委、市農業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衛生局等
5.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應急處理能力。
(1)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建立健全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由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具體負責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理的組織、指揮、協調工作。根據引發因素,將突發事件分為微生物性、植物性、動物性、化學性和惡性違法食品安全事件等五個類別;根據危害程度,將突發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個級別,對突發食品安全事件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建立健全本市食品安全預警機制,提高綜合處理突發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做好應急響應的啟動、分級、救援和終結工作;同時從信息系統、監測數據、物資經費、制度以及宣傳培訓等方面做好應急處理工作的保障。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
(2)開展食品反恐和安全保衛工作。以風險評估為基礎,確定不同環節受到蓄意破壞的風險程度,特別是將水資源及生活飲用水的保護作為反恐工作的重點。建立食品反恐安全保障體系和機制,包括情報信息預報預警體系、相關法律制度體系、防範恐怖襲擊專項預案體系和情報會商機制、反恐力量聯動機制等。加強對大型會議、重要活動、集體食堂、學生用餐等的衛生監督管理,做好餐前審查和餐後留樣等工作,接待單位和供餐單位應建立切實可行的突發事件預防及應急預案。嚴格氰化物等劇毒化學品的生產、流通、貯藏、銷售和使用備案登記,加強實驗室劇毒化學品及生物制劑的安全管理。發生食品恐怖事件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充分做好現場指揮、搶險、救助、善後處理、宣傳等工作,將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參與單位:市衛生局、市水務局、市市政管委、市工商局、市商務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農委、市農業局、市環保局、市安全生產監督局、市交通委等

三、奧運食品安全保障計劃

在全面提升本市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水平的基礎上,針對奧運會的特殊需求,重點採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奧運食品安全協調機制。

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建立奧運食品安全工作協調機制,由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牽頭,成員單位包括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以及市旅遊局和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醫療衛生部、安保部等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奧運食品的基地安全控制、運輸過程安全控制、奧運場館及重點地區食品安全控制以及食品反恐、奧運期間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理等工作。與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建立密切協作機制,做好全國范圍內奧運食品的供應保障工作。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市旅遊局、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醫療衛生部和安保部

(二)建立奧運食品安全標准。

奧運食品安全標准制定以世界衛生組織標准為基礎,以我國、歐盟及美國的食品安全標准為參照,對比國內外標准後確定;檢測標准主要借鑒國際標准化組織的標准,同時加強先進技術的研究和轉化。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參與單位:市衛生局、市農委、市農業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工商局、市林業局、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等

(三)保障奧運食品供應安全。

1.奧運食品供應基地必備資格及產品要求。畜禽養殖基地要嚴格控制激素、抗生素等獸葯的使用,不得使用含有興奮劑類物質或能夠產生相似效用的其他物質,推廣畜禽產品無抗控制技術。供應基地要按照奧運食品安全標准要求,對產品實行批批自檢,同時做好記錄,確保產品全部合格。提前2年定期對備選基地環境(包括空氣、土壤和水環境)進行動態監測,建立安全狀況資料庫,監測合格的,方可向奧運會供應食品。基地產品要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准。提前2年對備選基地產品實施動態監測,建立產品安全狀況信息庫,連續檢測合格的產品方可供應奧運會。
牽頭單位:市農委、市農業局
參與單位: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科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環保局、市工商局、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等
2.奧運食品供應企業必備資格及產品要求。奧運食品供應企業要嚴格實行HACCP管理,並接受有關部門的檢查。要按照奧運食品安全標准對出廠產品實行批批自檢,同時做好記錄,確保產品全部合格。產品要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准。經連續1年以上動態抽樣檢測合格的產品,方可供應奧運會。
牽頭單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參與單位: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商務局、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等
3.對奧運進口食品的要求。奧運食品供應企業在獲得准入資格的基礎上,要提供符合奧運食品安全標准要求的產品檢測報告。經復檢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方可供應奧運會。
牽頭單位: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參與單位:市衛生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工商局、市商務局、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等
4.保證奧運食品物流配送安全。建立專門的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實行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統一配送,並設置必要的技術防範和防爆安檢設施。對奧運食品運輸車輛實行統一標識、統一管理,做到專車專用,封閉運輸。車上配備對溫度、運行狀態等進行監控的設備。完善運輸車輛安防措施,奧運食品運輸車輛由固定人員駕駛,嚴格按照規定路線行駛;安裝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車輛裝載的食品須經安檢合格後,由專人簽封、開封;運輸過程中保持信息暢通。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衛生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農委、市農業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安保部等
5.對奧運食品實施全程追溯。奧運食品要全部加貼電子標簽,電子標簽擬採用國際先進的非接觸性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實現奧運食品的全程追溯。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農業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衛生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公安局、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等

(四)建立奧運食品安全監控系統。

1.建立奧運食品安全資料庫。奧運食品安全資料庫包括奧運食品生產基地、生產加工企業、進口食品企業、餐飲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及其相關人員等備案數據,對奧運食品生產基地及其產品、奧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產品進行動態監測的數據和對奧運場館內外現場巡查的數據。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市旅遊局、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醫療衛生部和安保部、各區縣政府、相關行業協會
2.構建奧運食品安全檢測體系。構建由所有奧運食品備選供應基地和供應企業組成的自檢體系;完善快速檢測體系;建立承擔奧運食品供應基地環境監測及奧運食品檢測等工作的實驗室檢測體系。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農委、市農業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檢測機構、相關科研院所
3.建立奧運食品興奮劑控制機制。加大對生產源頭的控制,嚴禁使用興奮劑類或能產生相似效用的物質。對備選養殖基地提前2年實施興奮劑類物質動態監測,保留所有記錄,建立完整的資料庫。一旦發現陽性樣本,立即啟動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及時處理興奮劑檢出事件。
牽頭單位:市農委、市農業局、市衛生局
參與單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工商局、北京奧組委醫療衛生部、相關研究單位、相關檢測機構
4.建立奧運食品安全監控系統。在本市食品安全監控系統基礎上,在奧運場館內外重點地區的餐飲場所設置信息監測點,建立奧運食品安全監控系統,快速、全面掌控奧運食品安全狀況。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市旅遊局、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醫療衛生部和安保部、各區縣政府

(五)奧運期間的食品安全控制。

加強奧運場館內的食品安全控制。在奧運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奧運場館內的廚房、餐廳、各種飲食供應點合理設置電子監控設備,採集信息。制定奧運場館內食品衛生設施、環境、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的執行標准。加強食品安全檢查,重點對奧運村餐廳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從業人員健康、廚房和餐廳的衛生狀況等進行檢查;對奧運場館內其他監控點加強食品原料、食品溫度、衛生狀況、用餐環境、垃圾處理等情況的檢查,並形成記錄。
加大對奧運場館周邊地區、旅遊景點、繁華地帶、賓館、交通樞紐等重點地區餐飲場所的檢查力度,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合理配備執法檢查人員、移動監測車,加大對經營證照、環境衛生、衛生設施、冷鏈運輸等的檢查力度,嚴厲打擊無證照、超范圍經營食品等違法行為。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牽頭單位:市衛生局、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市旅遊局、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醫療衛生部和安保部

(六)奧運食品反恐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理

1.制定奧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建立奧運食品安全應急指揮協調機制,與奧運醫療急救體系搭建溝通渠道。制定各類突發食品安全事件的應急措施,按危害和風險程度對事件實行分級管理。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
參與單位: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市旅遊局、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醫療衛生部和安保部
2.做好奧運食品反恐安全保衛工作。在全市建立食品反恐安全保障體系和機制的基礎上,加大對奧運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廚房、餐廳、咖啡廳等重點餐飲場所及生產、運輸等環節的監控,加強對食品、飲用水中化學毒物、放射性物質和致命生物制劑的檢測工作。一旦發生食品恐怖事件,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做好各項工作。增添部分反恐裝備,如通訊設備、快速檢測設備、攜帶型執法檢查設備等。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北京奧組委安保部
參與單位:市農委、市農業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衛生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北京奧組委醫療衛生部、運動會服務部等

(七)搞好專業培訓及食品安全知識普及。

按崗位進行分類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奧運食品安全標准體系、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公共衛生知識、衛生操作規范、職業道德及奧運知識等,培訓人員主要包括廚師、餐飲服務人員及餐飲服務商、執法檢查人員和志願者等。採取多種形式,向廣大市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強化食物中毒安全防範意識,開展宣傳活動,將食品安全知識帶進社區、街道和學校。
牽頭單位: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
參與單位:市委宣傳部、首都精神文明辦、市勞動保障局、市農委、市農業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衛生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各區縣政府等。

閱讀全文

與食品衛生安全突發事件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