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葯安全知識200字
用葯葯品安全知識
1、怎樣用葯才適當?
(1)適當的葯物。根據身體狀況,選擇最為適當的葯物。
(2)適當的劑量。嚴格遵照醫囑或說明書規定的劑量服葯。
(3)適當的時間。有的葯物需要飯前服用,有的需要飯後服用,有的要在兩餐之間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隨意服用,就會影響效果或對胃造成刺激。
(4)適當的途徑。患者適合用口服的葯物,就盡量不要採用靜脈給葯。現在提倡一種序貫療法,即輸液控制症狀之後,改換口服葯物進行鞏固治療。
(5)適當的病人。同樣一種病發生在兩個人身上,由於個體間的差異,即使使用同一種葯物,也要進行全面權衡,一個治療方案不可能適用於所有的人。
(6)適當的療程。延長給葯時間,容易產生蓄積中毒、細菌耐葯性、葯物依賴性等不良反應的現象,而症狀一得到控制就停葯,往往又不能徹底治癒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適當的治療目標。病人往往希望葯到病除,徹底根治,或者不切實際要求使用沒有毒副作用的葯物。醫患雙方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積極、正確、客觀的態度,達成共識。
2、「五先五後」的用葯原則
(1)先用食療後用葯。例如喝薑片紅糖水可治療風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療後不見好轉,可考慮用理療、按摩、針灸等方法,最後再用葯治療。
(2)先用中葯後用西葯。中葯多屬於天然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葯確有特效。一般情況下,最好是先服中葯。
(3)先以外用後用內服。為減少葯物對肌體的毒害,能用外用葯治療的疾病,比如皮膚病、牙齦炎、扭傷等外敷外用葯解毒、消腫,最好不用內服消炎葯。
(4)先用內服後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針劑,以為用注射來得快,其實不然。葯劑通過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後進入心臟,直接危機血管壁和心臟。因此,能用內服葯使疾病緩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劑。
(5)先用成葯後用新葯。近年來,新葯不斷涌現,一般說來他們在某一方面有獨特的療效,但由於應用時間短,其缺點和毒副作用,尤其是遠期副作用還沒有被人們認識。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時最好先用中西成葯,確實需要使用新葯時,也要慎重,特別是對進口葯物尤其要慎重。
㈡ 葯品安全知識
葯品是用來防病治病來的物品,葯品的自種類很多,為了充分發揮葯效,保證安全用葯,居民在葯品選購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選葯要對症;
(2)療效要高;
(3)毒性要低;
(4)價廉易購。
葯品包裝和說明書
在整理家庭葯箱的時候,要注意檢查和保留好葯品包裝和說明書。葯品包裝和說明書是葯品質量和應用的指導文件,上面標示有葯品的名稱、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禁忌證、有效期及儲存等資料,因此應當妥善保存。
㈢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葯常識有哪些
家裡應准備葯品:
①常見病用葯:如傷風感冒、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病常用葯;拉稀嘔吐、食慾不振等消化道病常用葯;其他如魚肝油、鈣片、五官科及皮膚科病外用葯等。
②常用的葯:治療各系統病的葯種類很多,家裡應備的只能是常用的。作用相似的葯物很多,挑選一部分備用即可。
③安全的葯:兒童用葯要求較嚴,使用不當極容易發生不良後果。備用的葯應該是副作用少、毒性反應小、使用方法簡便的葯品。
④使用方便:家裡常備葯主要以口服葯、外用葯為主。注射葯盡量少用,因使用不當,掌握不好,容易發生過敏、中毒而造成不良後果。
⑤便於存放的葯:家庭常備葯存放的時間一般較長。這就需要存放的葯量少些,特別是容易變質失效的葯更應少備些。具體地說,應以葯片為主,水劑為輔。要選擇些包裝比較好的葯物存放。
⑥易於掌握的葯:各種葯都各有用量、用法、適應症和副作用,復雜的家長難以掌握。因此,應備用的葯要少而精,種類少些,易於記住,便於使用,可少出差錯。
服感冒葯不宜吃甜食:醫學實驗證明,如果在空腹狀況下服用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感冒葯時,一般只需要20分鍾左右,血液里的葯物濃度就可以達到最高。而當患者胃裡有糖類食物時,感冒類葯物的吸收則會推遲2小時,影響其發揮作用。甜食進食過多,也會使大量糖分進入血液,從而導致患者食慾更差。此外,甜食中的糖分進入人體後,還可促進皮質醇分泌,皮質醇對免疫系統有抑製作用,會使得患者的機體抵抗力大幅降低,所以切記在感冒時不要服用甜食和甜飲料。
服抗生素不宜喝果汁、牛奶:中國人幾乎大病小病都要吃點抗生素才安心。無論服用抗生素的做法對不對,都要記得在服用抗生素前後2小時內不要飲用果汁或牛奶。這是因為果汁,尤其是新鮮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可以加速抗生素的溶解,會降低抗生素的葯效,還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間產物,增加毒副作用;而牛奶則會降低抗生素活性,使葯效無法充分發揮,也就達不到應有的療效。
服止瀉葯不宜喝牛奶:腹瀉期間,我們的食慾也常常會隨之下降,為了補充丟失的營養,我們常常會飲用營養價值比較高的牛奶來代替食物,但你不知道的是,牛奶不僅降低止瀉葯葯效,牛奶中的乳糖成分還容易加重腹瀉症狀。因此,拉肚子期間千萬不能飲用牛奶。
服布洛芬不宜喝咖啡、可樂:布洛芬就是我們常說的芬必得,它具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頭痛、關節痛、牙痛、感冒發熱它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是,由於布洛芬本身對胃黏膜有較大刺激性,為了避免疼痛加重,我們要盡量避免飲用如咖啡、可樂中等會刺激胃酸分泌的飲品,以免加劇布洛芬對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誘發胃出血、胃穿孔。
服降壓葯不宜吃柚子:醫生建議,在服用降壓葯期間,最好不要食用柚子或者飲用柚汁。如果非要食用應該在食用柚子後的12小時後再服用相應的降壓葯。這是因為柚子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呋喃香豆素,它能夠影響肝臟的一種酶的功能,使這種酶對葯物的代謝作用大大減低,導致體內血葯濃度增加。同時,柚子中的柚皮素又會加快腸道對葯物的吸收。葯物吸收的過快,代謝的過慢會導致血液中葯物濃度過高。降壓葯與柚子同服,患者會出現葯物過量的一些反應,包括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嚴重的甚至出現休克。
服利尿劑不宜吃香蕉、橘子:利尿劑是臨床上常用的葯物,但大家需要注意,服用利尿劑期間,鉀會在血液中滯留。而香蕉、橘子等水果,本身含鉀較高,患者服用後,體內鉀蓄積過多,容易誘發心臟、血壓方面的並發症。
㈣ 安全用葯的知識有哪些
感冒葯不能混來合吃。
維生素服自用過量可能變毒葯。
復方甘草片含乙醇,與頭孢類葯物合用,可能容易產生雙硫侖反應。
服用頭孢類抗生素時,不僅不能喝酒,就是停葯7天內都不能碰酒或是進食含乙醇製品的飲料、食物,比如酒芯巧克力、藿香正氣水、發酵的食醋。
滴鼻液:長期使用可能引起鼻炎。
膏葯不能通用,每種膏葯都有其獨特的葯理作用,並非一痛就貼,更不能所有疼痛都貼一種膏葯。
新華網消息,國家食葯監總局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250萬人吃錯葯而損害健康,導致死亡的有20萬,是全國交通事故致死人數的2倍!在我們身邊的常見葯物,如果使用方法錯誤,就可能釀成巨大的災難,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去了解用葯知識,要按照醫生的要求用葯。
㈤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葯常識有哪些
出現消化不良症狀時,吃消食片不要超過兩天。如果服葯兩天還不見效,建議調整版其他葯物,如乳酶菌素片權、酵母片等,並且配合快速行走等活動,這樣更有利於消化。日常飲食上,應保持營養均衡,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麥等穀物。很多人有這樣的誤區,覺得廣譜抗生素能夠「消滅」的細菌種類更多,所以將廣譜抗生素作為首選。其實,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因為人體中部分細菌是有益的,他們維持著多種生理功能。如果濫用廣譜抗生素,這種沒有較強針對性的「通殺」不僅會殺死病原菌,還會消滅身體里的有益細菌,導致菌群失調,胃腸功能紊亂。
㈥ 葯店營業員上崗證考試內容有哪些
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知識、醫學基礎知識、葯物基礎知識、安全知識、顧客服務、葯品介紹、葯品銷售、葯品陳列與保管、常用葯品的不良反應及使用注意事項、葯品購銷、葯品保管養護、經濟核算等。
㈦ 葯房營業員葯學知識培訓
首先要讓他了解你們店的葯都放在何處,平常的應該知道,像頭疼發熱消炎的應該懂吧,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了,然後高難度的可以慢慢來,營業員的儀表禮儀應該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