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農村綜合人才培訓方案

農村綜合人才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0-12-23 09:32:04

⑴ 如何有效的開展農村文化藝術人才培訓

要結合當地的民土風情,然後融合節日、紅白喜事特點來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同時作為農村文化藝術,各地區的政府文化單位要組織活動和大賽,促進大家的不斷成長動力!

⑵ 如何培養實用人才助鄉村振興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指出,必須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

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的競爭,關鍵是體制機制的競爭。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改進人才評價機制、創新人才流動機制、健全人才激勵機制,以國家發展需要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人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重點,加快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一支適應戰略發展需要、年齡結構合理、層級結構清晰、專業結構配套的農村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添助力。

來源;四川時評

⑶ 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的培養方式

從具有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資格的高校中,選拔部分優秀應屆普通本科畢業生,錄取為「碩師版計劃」研權究生,並與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簽約聘為編制內正式教師。在縣鎮及以下農村學校任教,服務期三年,並在職學習研究生課程。 第四年,到培養學校脫產集中學習一年,畢業時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證書。
各地要將實施「碩師計劃」與「特崗計劃」緊密結合。可採取如下兩種方式:
一是錄取為「碩師計劃」研究生可同時應聘為特崗教師。聘為特崗教師的,先到設崗縣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服務三年,並在職學習研究生課程。第四年,到培養學校脫產集中學習一年,畢業時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和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證書。
二是根據《教育部 財政部 人事部 中央編辦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的通知》(教師[2006]2號)精神,對於具備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學歷、三年聘期內年度(或績效) 考核至少一年優秀並繼續留在當 地學校任教的表現突出特崗教師,經任教學校和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考核推薦, 培養學校單獨考核,符合培養要求 的可推薦免試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⑷ 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實施方案的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大力實施人才強農戰略,加快培養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急需的農業農村人才,按照《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實施〈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任務分工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服務發展。把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現代農業發展目標確定人才項目的主要內容,根據產業發展重大項目確定人才培養重點任務,用農業農村發展成果檢驗人才項目執行成效。
(二)引領示範。充分發揮人才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和決定性作用。以實施相關項目為抓手,示範帶動各級政府和各方力量共同投入,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農業人才發展投入體系。
(三)突出重點。在專業領域方面,突出培養造就現代農業發展急需緊缺的生物育種、動植物疫病防控、高效栽培養殖集成、農產品加工與質量安全等技術創新人才和農業資源開發保護骨幹人才。在能力素質方面,突出培養造就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傑出科研人才,具有較高成果轉化能力的農技推廣人才和示範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生產經營一線人才。 通過組織實施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重點扶持培養農業科研傑出人才、有突出貢獻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農村生產能手、農村經紀人等農業科研、推廣、經營人才,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人才保證和廣泛智力支持。
工作周期為2011-2020年,共10年,2011年啟動實施。
(一)扶持培養一批農業科研傑出人才
1.工作目標。從2011年至2020年,計劃選拔培養300名農業科研傑出人才,以打造創新團隊為目標,通過給予專項經費支持,重點在全國建立300個農業科研創新團隊。通過學習培訓、合作研究、實踐考察、交流引進等方式,每個團隊培養10名左右的成員,在全國建立一支3000人左右的學科專業布局合理、整體素質能力較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高層次農業科研人才隊伍。
2.主要內容。在現有農業科研團隊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選拔和培養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在部分國內尚屬空白、且國內急需的學科領域,從國外引進科研傑出人才;制定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和團隊建設管理辦法,改革和完善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培養機制,推動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培養持續發展。
3.編制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案。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分兩批組織實施,每批選拔150名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分年度給予專項資金支持。2020年進行總結,對項目實施情況及成效進行綜合評估。
(二)扶持培養1萬名有突出貢獻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
1.工作目標。從2011年至2020年,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拔和支持培養1萬名有突出貢獻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通過學習研修、學術交流和觀摩培訓等方式,顯著提升科技水平和業務能力,不斷改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結構,增強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能力。
2.主要內容。按年度組織實施。重點扶持培養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優先考慮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和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扶持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到高等農業院校、科研院所、大型農業企業學習和研修,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和推廣活動,參加新技術、新產品的展覽展示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整體水平。
3.2011-2013年第一批遴選3000名、2014-2016年第二批遴選4000名、2017-2019年第三批遴選3000名,分三批對有突出貢獻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進行扶持和培養,每批連續支持三年。2015年進行中期評估,總結經驗,查找問題。2020年進行總結,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綜合評估。
(三)扶持培養3萬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
1.工作目標。從2011年至2020年,共選拔扶持3萬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按照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級負責、注重實效的原則,培養造就一支了解農業政策、精通經營管理、富有社會責任、掌握服務農戶技能的高素質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隊伍,示範帶動農戶比例由目前的40%提高到60%以上。
2.主要內容。按年度組織實施。採取學習培訓、研討交流、參觀考察、觀摩展示等方式,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責人主要開展政策法規、經濟管理、金融稅收、國際貿易、商務談判、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建設等方面的培訓。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主要開展政策法規、質量安全、經濟地理、市場營銷、國內外合作社成功案例等方面的培訓。
3.制定培養方案,編寫培訓大綱,確定一批有資質、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2011-2020年組織實施,每年培訓3000人。年初確定計劃,年終進行總結驗收。2015年開展中期評估。2020年總結驗收,對各地培養工作進行總結驗收和綜合評估。
(四)扶持培養7萬名農村生產能手
1.工作目標。從2011年至2020年,共選拔扶持7萬名在農業生產經營一線、具有一定產業規模和良好發展基礎、示範帶動能力強的農村生產能手,通過組織開展特點鮮明、針對性強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農村生產能手帶領群眾艱苦創業、發展生產、勤勞致富的能力,並積極探索農村生產能手培訓模式和工作機制。
2.主要內容。按年度組織實施。通過學習培訓、參觀考察、經驗介紹、研討交流等方式進行培養,內容包括: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傳授發展經驗;參觀考察新農村建設現場;講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建設、農村創業興業等方面的方針政策;講授種植、養殖、捕撈、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實用技術。
3.選拔培訓人員,編印培訓教材。2011-2020年組織實施,每年培訓7000人。年初確定計劃並組織各省實施,年終進行總結與考核驗收。2015年開展中期評估。2020年進行總結,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綜合評估。
(五)扶持培養3萬名農村經紀人
1.工作目標。從2011年至2020年,共選拔扶持3萬名農村經紀人,以職業技能培訓為基礎,以實施職業資格認證為手段,以提高農村經紀人經營素質為目的,立足基層、就近培訓、規范管理、統一發證,逐步建立起農村經紀人職業技能培訓與資格認證體系,造就一支熟悉農產品流通政策、經營管理素質較高、經紀行為規范的農村經紀人隊伍,為農產品主產區每個鄉鎮培訓1名持證上崗的農村經紀人,促進產銷銜接,繁榮農村經濟。
2.主要內容。採取職業資格認證培訓的方式,按年度組織實施。根據培訓內容統一編發教材、制訂方案,集中開展現場教學、實習,規范結業考核、鑒定頒證,培訓達到標准學時數並經考核合格的,頒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3.選拔培訓人員,開展職業培訓。2011-2020年組織實施,每年培訓3000人。年初確定計劃,年終進行總結驗收。2015年開展中期評估。2020年總結驗收,對項目實施情況及成效進行綜合評估。 (一)組織領導。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領導下,成立由農業部牽頭,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參與的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部際協調小組,負責計劃的設計、管理和監督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部人事勞動司,負責計劃的組織實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各省(區、市)相應成立由農業部門牽頭,教育、科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參與的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協調小組,負責本轄區計劃的組織實施和管理監督工作。
(二)經費保障。建立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的經費保障機制,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經費的主導作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扶持培養子項,由中央財政專項資金保障;有突出貢獻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培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培養、農村生產能手培養、農村經紀人培養等4個子項,由農業部等相關部委結合已有項目和納入地方人才發展規劃組織實施。
(三)監督管理。省級協調小組要加強本轄區計劃實施情況檢查,及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建立和實施嚴格的項目執行和資金管理制度。量化項目執行的年度目標、中期評估目標和總結驗收目標,分解落實責任主體。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明確監督檢查的內容和程序,切實加強對項目執行的監督檢查力度。主動接受上級及有關審計監察部門的監督檢查,不定期邀請業內專家等第三方力量開展監督檢查。

⑸ 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會,第一書記發言稿

農業部和省委組織部將農村實用人材帶頭人培訓班安排在小崗村舉行,不但讓我學習了先進經驗,還進行了實地參觀考察。經太短短6天的專題講座、經驗交換、實地觀看和會議討論,對照差距,我收獲了動力,對照成績,我收獲了信心,此行不虛!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我不但聽取了讓自己長時間受益的專題講座,還與其他大學生村官聚在一起,學習交換工作方面的信息,相互溝通交換,在知識、經驗上都取得了較多的收獲,有效地進步了自己的熟悉水平、理論水平和規范化的管理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克服困難,弄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還給了我一個跳出農村看農村機會,綜合對照出我村在村級發展上所處的位置,讓我可以從更高層面上思考美好鄉村建設的途徑和意義,不再局限於任職村和所在鄉鎮。

另外,三位優秀的村黨組織書記以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分別講授了在皖北平原,江淮大地和皖南山區建設美好鄉村的不同方式,和如何把知識應用到美好鄉村建設中往,如何做好群眾工作,如何處理好與領導之間的關系,如何幹事創業等。這些點點滴滴的工作經驗,為我提供了很好「葯方」,但如何應用好這些「葯方」,需要我在實踐中往努力,往探討。

我以為美好鄉村的建設,不單單是表現在的房屋改徽建徽、道路硬化亮化、環境衛生的治理、村級配套設施等外在的建設,更要給村民帶來切切實實的便利,發展符合本村村情、民情的產業,帶來延續可觀的經濟收進,帶來幸福感,要到達這個目標,就要充分調動村民主動參與建設的積極性,爭取黨員、幹部和社會各界氣力的支持。

結合學習沈浩精神和培訓班所在地小崗村的發展歷程和經驗,我以為作為村黨組織第一書記,要推動美好鄉村的建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贏得尊重。「打鐵還需本身硬」,在平常生活、工作中,應率先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特別是面對重點、難點題目時,要主動承當,不畏縮、推委,以身作則,贏得群眾的認可和尊重。

其次是履行好職責。作為第一書記,要團結好兩委幹部,溝通好村級組織與上級部分的關系,服務好本村的黨員、群眾,處理好乾群關系,對存在的題目,要認真完善落實,不避諱、拖拉,履行好作為村級黨組織負責人的職責。

最後是要謀劃好發展。要深進發掘北浴山區自然資源豐富的上風,創辦養殖、茶葉、毛竹、油茶等專業合作社,把上風轉換為發展動力,充分利用自己年紀輕、知識足的特點,積極進步相干產品質量,拓展寬售渠道,促使群眾收進延續增加。只有群眾的腰包鼓了,美好鄉村的建設才能真正得到群眾的支持,才能使基礎設施完備交付使用後,得到妥善的養護,延續的發揮作用。

固然只是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但我會在這個平凡崗位上認真踏實的工作,努力學習,在實踐中不斷進步個人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急感。我想,不管碰到甚麼挫折,只要心中信仰是堅定的、精神狀態是積極向上的,同時在村兩委的支持下,我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感情是質朴的,只要真心為群眾辦實事,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帶給群眾能夠感遭到的暖和,能看到的變化和實惠,群眾就會自發的參與、支持美好鄉村的建設,美好鄉村的真正建成將會指日可待!

閱讀全文

與農村綜合人才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