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進餐,午睡和小學有什麼不同
1.
我們教師每周都會督促或為幼兒剪指甲,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
❷ 幼兒園午睡安全有哪些注意事項
1、孩子睡覺時帶著小玩具,會導致不小心把小東西吞到肚子里了。或者小東西上有尖銳的部分就會扎到孩子身體某一部位。
2、孩子蒙頭睡覺。孩子蒙頭睡覺導致呼吸不暢,很容易造成窒息等等。
這些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所以,在孩子午睡前老師一定要檢查孩子手裡或身上是否帶有小東西(晨間檢查過的也要再檢查一遍,以確保萬一)。在孩子午睡前要教給孩子正確的睡姿,一定不要趴著睡覺,容易窒息。
(2)幼兒園就餐午睡安全培訓擴展閱讀:
把保障中小學和幼兒園安全放在公共安全的突出位置,認真做好風險預防、管控、事故處理和風險化解等工作,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和防控體系。
一是把安全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學校普及基本安全常識,有針對性地組織地震、火災疏散和防踩踏等專項演練。
二是落實學校安全管理主體責任。明確安全是辦學的底線,對校園安全要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落實學校、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責任。
三是各級教育部門、公安機關和學校要健全聯動機制,強化信息溝通、應急處置方面的協作,加強視頻監控、緊急報警裝置等物防技防方面的對接合作。
四是建立防控校園欺凌的有效機制,及早發現、干預和制止欺凌、暴力行為,對情節惡劣、手段殘忍、後果嚴重的必須堅決依法懲處。
五是健全學校安全事故應對機制,發生安全事故後要依法認定事故責任,避免讓學校承擔不應承擔的責任,切實為學校正常開展教育教學和校外活動「松綁」。
❸ 如何做好幼兒餐後和午睡前的安全工作
一 精心布置寢室環境是保證幼兒午睡質量的首要前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當然包括寢室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並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它要求教師不僅要創設,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環境」這一教育資源。 1.室內布置要得當 開學初,我園每個班級根據自己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對寢室環境進行了精心的布置。通過觀察發現:很多班級寢室環境的布置表面看整齊、美觀,很具有觀賞性,但實用價值不高。寢室的布置應給孩子一種溫馨寧靜的感覺,易於穩定孩子情緒。 2.光線要柔和 幼兒寢室的光線直接影響幼兒的入睡速度。午睡時我曾做過對比實驗。實驗發現,光線過強時幼兒普遍入睡較慢,而且近年來不斷有科學證明睡眠時光線過強會引起視力下降,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睡眠還會引起免疫功能的下降。因此,教師要全面考慮幼兒的各種因素,為寢室配置合適的窗簾,以保證寢室的光線適宜。 3.空氣要新鮮 新鮮的空氣對身體和腦部都有充沛的導向。寢室里的新鮮空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食物消化。同時,新鮮的空氣還能安撫神經讓幼兒有更恬靜和美好的睡眠。為保證寢室的空氣質量,我們要求教師必須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但離園前必須關好窗戶。 4.溫度要適宜 幼兒的睡眠環境以25度左右為宜。溫度過低、過高都不利於幼兒的睡眠,教師要保證寢室的溫度。例如天熱時,進入寢室前半小時就打開風扇吹一吹,確保幼兒進入午休室就感到舒適。我認為,只要教師用心用愛去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午睡的寢室一定會成為幼兒健康成長的搖籃。 二 有計劃、有目的地合理組織幼兒午睡 午睡前不讓幼兒做劇烈的運動,穩定幼兒的情緒。有序地組織幼兒小便,以消除孩子生理上的干擾。然後,要求幼兒輕輕地進入午睡室,安靜上床。 值班老師對幼兒睡眠的個體差異必須細心了解,「對症下葯」,用正確的心態去看待不同個性的孩子,根據幼兒不同的個性和需要作出個別的對待,仔細觀察幼兒的動態,掌握幼兒的午睡情況。對個別尿頻幼兒要及時叫醒,讓其小便,尤其是當幼兒午餐喝水、湯較多時更應引起注意,防止幼兒尿床的發生;對晚睡早起,中午不想睡覺,精力還特充沛的幼兒,我們採用了兩種方法:一種是把孩子午睡時間推遲幾分鍾,允許他們在老師身邊疊紙、看圖書等,讓興奮神經系統慢慢安靜下來,使周圍安靜的氣氛勾起他的睡意,自然睡下;另一種是讓孩子在活動室里做些安靜的活動,在過程中,要求孩子學會控制自己,避免發出聲音。不允許教師睡覺或打瞌睡,要隨時預料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防患於未然,密切注視幼兒的舉動,發現幼兒踢被子要趕快為其蓋好;對個別入睡慢、交頭接耳、玩小動作的幼兒,用暗示的方法、悄悄話的形式或愛撫的手段鼓勵幼兒安靜入睡,造成一種安謐的午睡氣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得到充分合理的休息。對待新入園哭鬧、不肯上床入睡或入睡慢的幼兒,教師除了與正常幼兒同樣採取放輕音樂、講故事、說兒歌等形式讓幼兒盡快入睡外,還要採取愛撫的手段鼓勵其盡快入睡;把入睡快的幼兒或好靜的幼兒安排在鄰床上睡,以起帶動作用,好動的和入睡慢的幼兒不要安排在一起,這樣不利於午睡的管理;還可利用「小紅花」、「小紅旗」等方法對入睡快的、有進步的幼兒及時給予獎勵,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睡眠少、入睡慢的幼兒盡快入睡。 三 做好幼兒午睡時的安全護航 1.提高警惕,防患於未然 教師要克服孩子睡覺時不會有事的麻痹思想,要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值班中去,因為午休也是孩子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時候。幼兒午睡時,教師必須來回檢查,做到「一聽」、「二看」、「三摸」、「四做」:「一聽」是聽聽幼兒的呼吸是否正常;「二看」就是看看幼兒的神態,嚴密注視幼兒的舉動有無異常,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三摸」就是摸摸幼兒的額頭的溫度;「四做」就是對個別踢被子的孩子要親自為其蓋好。對個別衣服、鞋子擺放不整齊的中、大班幼兒,教師要做好示範,教育幼兒疊好、放好;值班老師不能坐在床頭或椅子上指手畫腳,要在室內來回巡視,仔細觀察幼兒的午睡狀況,這樣才能有效地改變混亂的局面。這些做法雖說是細小的事,但極其重要,通過「一聽」、「二看」、「三摸」、「四做」能及時發現一些幼兒的突發疾病。如有一次,我在巡迴檢查幼兒午睡時,發現托班的一個小朋友臉色蒼白,大汗淋漓,我馬上抱起孩子給他量體溫,結果是38.5度,讓值班老師及時通知家長帶孩子去看醫生。當然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要,教師合理的安排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情況下,對個別孩子個別對待,一方面體現了成人的認可和接納,滿足睡眠少的孩子,帶給孩子一份安定和尊重;另一方面,讓孩子從中獲得自信和自愛。 2.建立幼兒午睡安全管理應急機制 第 一,我們每天安排行政領導值班巡迴檢查,既檢查值班老師是否認真值班,也對幼兒園孩子的午睡情況進行了解並做記錄,好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杜絕意外事故的發生。第 二,建立了幼兒午睡突發安全應急處理預案。由於農村幼兒園特殊的家庭環境,有一部分幼兒不在幼兒園吃飯,所以我們規定了午睡的幼兒必須12∶40入園,保安在門口嚴格執行檢查入園幼兒的安全。 四 做好幼兒午睡後的保健及床鋪整理 幼兒起床後,各班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制定出幼兒午睡後的保健方法。如托小班的孩子,值班老師就給幼兒放輕音樂,讓幼兒在音樂聲中慢慢蘇醒,醒後再讓幼兒進行兩分鍾輕微的運動。中大班的孩子,老師們就自己給孩子們編排一套5分鍾的保健操。梳梳頭:讓幼兒一手模仿照鏡子狀,一手用5個手指從前發際插入頭發,前後梳理數次。轉轉頸:讓幼兒把頸從左向右,從右向左繞數圈。伸伸手:兩手掌虛握,前撐、上撐、側伸數次。彎彎腰:雙手摸腳,腰身下壓數次。伸伸腿:讓幼兒兩腿自由在床上排「大」字數次。 由於只有一個值班老師,孩子床鋪的整理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記得第一天午睡起床後,把值班老師忙得暈頭轉向,累得氣喘吁吁。我們在孩子的午睡過程中逐漸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於農村孩子的獨立性都比較強,也比較勤快、能幹。老師們先逐漸地訓練大班的孩子學著整理床鋪,大班的孩子學會後就在每一個班選出15名能乾的孩子去托班和小班幫著小弟弟和小妹妹穿鞋、穿衣和疊被子。托小班的孩子看到能乾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特別乖巧,配合得非常默契。有了這些「小助手」的幫忙,值班老師也減輕了工作量,感覺輕松多了。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培養了他們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養成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經過一段時間後,我們驚喜地發現在大班孩子潛移默化地影響下,小班的孩子也開始學著自己穿鞋疊被了,雖然他們有時左腳的鞋穿在了右腳上,被子疊成了一團。但是在孩子們這些笨拙可笑的動作中,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進步,我們很感動,也很欣慰。
❹ 幼兒園午睡應注意事項
第一步:睡前准備
1、 午睡的房間必須保持空氣流通。寒冷季節保育員應在午睡前半小時關窗保持寢室溫度
其它季節全天開窗通風。午睡前拉好窗簾為幼兒創設一個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2、 根據季節及時更換幼兒被褥為體弱兒和易生病的幼兒准備較厚的被褥。保育工作人員
要相互配合做好睡前的准備工作保育員必須先清掃地上的垃圾用半乾的拖把拖凈灰塵帶地板乾燥後鋪上小床。床鋪上不應有雜物特別是一些有可能傷害兒童的物品如別針、發卡等。
3、 每位幼兒的床鋪、被褥、枕頭均有統一標志保證寢具專人專用。床鋪的標志在床體右上角。標識清晰被褥、枕頭均綉有幼兒姓名便於教師、幼兒分辨。
4、 合理安排幼兒午睡的床位體弱的幼兒應安排在被風處體質較好、怕熱的幼兒可安排在通風處但不能吹過堂風。易尿床和活潑好動愛說話的幼兒睡在教師照顧得到的地方咳嗽的幼兒最好與其他幼兒有一定的距離。全體幼兒頭腳交叉睡。
5、 組織幼兒散步、聽音樂、聽故事或兒歌等安靜的活動不宜讓兒童做活動量大的游戲以保兒童安靜入睡。
6、 檢查兒童口腔是否有食物殘渣督促兒童飯後漱口。
7、 提醒兒童睡前小便不帶發卡、玩具等物品入寢室。
8、 做好睡前教育工作每天針對午睡保育目標提出相應要求。
為師分享|幼兒園午睡環節安全管理
第二部: 睡間管理
1、 提示並指導幼兒先將鞋襪整齊的脫放在床下將外衣、外褲按要求分別疊放整齊並放在固定位置衣服放在褲子上面穿衣時方便。
2、 幼兒睡間起床小便時為幼兒准備好小拖鞋春秋季節應時備小背心冬季准備棉背心避免幼兒感冒。
3、 按小組分批入睡教師每天提醒幼兒右側卧躺下及時幫助幼兒糾正不良的睡姿。特別注意幼兒不能蒙頭睡幫助其拉下被子起床後及時進行教育。
4、 對一是不能入睡的幼兒可用面部表情和手勢提示或輕輕撫摸勸慰讓幼兒體會教師的愛和要求引導入睡。
5、 如保育教師值班教師應及時做好交接班工作詳細說明應特別關注的情況。
6、 當班老師不能擅離班級做好每15分鍾一次的巡迴檢查保證在第一時間、以最快速度到達發生意外的幼兒處。
7、 及時檢查幼兒是否有異常情況發生天冷時特別注意蓋好被子夏天為多汗的幼兒擦掉頭上、頸部的汗。
8、 值班人員動作輕盈說話輕聲保持寢室安靜並加強午檢觀察特別是吃葯發燒的幼兒及時做好午睡觀察記錄。
❺ 幼兒園午睡安全有哪些注意事項
孩子安然入睡後,老師們就要開始管理與巡視的工作了,管理與巡視是保障孩子們安全的重點工作,所以老師們也要打起精神,從下面這些方面去實踐!
1 . 四步防護:一聽、二看、三摸、四做
一聽:聽聽孩子的呼吸是否正常。
二看:看看孩子的睡相神態有無異常。
三摸:摸摸孩子的額頭,看看是否有發熱的現象。
四做:發現有踢被子的孩子後,幫他把被子蓋好。
2 . 保持室內空氣流暢
在巡視時,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的暢通,可以微微開窗通風(風向不能直吹孩子),如果室內乾燥,也可以啟動加濕器或人工灑水。
3 . 糾正孩子不良睡姿
不正確的姿勢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因此在巡視中,如果發現類似於蒙頭睡、俯卧睡、爬睡等錯誤睡姿時,要輕手輕腳地幫助孩子調整過來。
4 . 排除安全隱患
外因:如果在室內有插座或其他電子設備時,老師在巡視中,也要仔細檢查和關閉,以免因為疏忽而引出隱患。
內因:如果發現孩子出現身體不適,老師應立刻將孩子送往醫務室或醫院;老師也要在巡視中把一些小玩具、小零件收起來,以免孩子含在嘴裡玩耍。
5 . 做好午睡記錄表
巡視管理的老師一定要做好午睡記錄表,並與配班的老師進行密切配合,針對具體問題,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
其實,管理好園內的午睡事項並不難,只要有了管用的招數,那麼出現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而孩子們在園睡的香甜,也是我們老師最想看到的~那一張張稚氣可愛的睡臉,就是令老師們心安愉悅的理由呀!
❻ 幼兒午睡安全注意事項
幼兒午睡安全注意事項:
一、睡前准備:
1、午睡的房間必須保持空氣流通。午睡前拉好窗簾,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2、體弱的幼兒應安排在背風處,體質較好、怕熱的幼兒可安排在通風處(但不能吹過堂風)。易尿床和活潑好動愛說話的幼兒睡在監護人照顧得到的地方,咳嗽的幼兒最好與其它幼兒有一定的距離。全體幼兒頭腳交叉睡。
3、檢查幼兒口腔內是否有食物殘渣,督促幼兒飯後漱口。
4、組織幼兒散步、聽音樂、聽故事或兒歌等安靜的活動,不宜讓兒童做活動量大的游戲,以保證兒童安靜入睡。
5、提醒幼兒睡前小便,不帶發卡,玩具等物品入寢室。
二、睡間准備:
1、幼兒睡間起床小便時,為幼兒准備好小拖鞋,春秋季應備背心,冬季准備棉背心,避免幼兒感冒。
2、提醒幼兒右側卧躺下,及時幫助幼兒糾正不良的睡姿。特別注意幼兒不能蒙頭睡,幫助其拉下被子。
3、每十五分鍾一次的巡迴檢查,保證在第一時間、以最快速度到達發生意外的幼兒處。
4、及時檢查幼兒是否有異常情況發生,天冷時特別注意蓋好被子,夏天為多汗的幼兒擦掉頭上、頸部的汗。
5、動作輕盈,說話輕聲,保持寢室安靜,並加強午睡觀察, 特別是發燒吃葯的幼兒,及時做好午睡觀察記錄。
三、起床管理:
1、幼兒起床前關好窗戶,以免著涼。夏天也要避免吹對流風。
2、可用播放輕音樂,故事等多種手段叫醒幼兒,可分批起床,對起床難的幼兒應到身邊輕拍,輕聲喚醒。
3、夏冬季節,起床前活動室應提前20分鍾開空調,調整溫差。
4、穿衣服時幼兒應先坐在被窩里穿上衣,再起身穿褲子,防止感冒。
5、起床後要做好午檢,摸幼兒額頭試溫,觀察精神狀態和檢查身體情況,根據當日氣溫增減衣服,及時入廁。
6、指導幼兒喝一大杯水,補充水分。
(6)幼兒園就餐午睡安全培訓擴展閱讀:
幼兒夏季護理:
一、多飲用白開水。
二、食用熟食。
三、防止日光性皮炎。
四、生瓜果,生菜中可能附有蟲卵。
五、夏季通風。
六、勿過多食用冷飲。
七、室外是烈日炎炎,進入帶有空調的場所時,小兒汗毛孔突然關閉,會發生外感風寒,很易患感冒。一定要注意小兒出汗時不要馬上進入帶有冷氣的房間,要擦乾身上的汗水,穿上長褲長袖襯衫;到室外後再換上短衣。
八、午睡。
❼ 請簡答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午餐及午睡活動環節的指導要點
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入園環節表現出的情緒和狀態各不相同,教師
對他們的常規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准確把握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與規
律,為幼兒營造溫馨舒適、豐富有趣的入園環境,不斷吸引幼兒投入活動,讓其
從心理、身體及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使入園環節真正成為幼兒一天美
好生活的開始。
一、入園環節對幼兒的常規要求
◆喜歡教師和同伴,願意上幼兒園。
◆感受幼兒園環境的整潔、美觀,體會到教師的辛苦,懂得感恩。
◆能夠帶齊所需要的生活、學慣用品,懂得不帶危險物品來園。
◆能夠主動與教師、同伴打招呼,並且能開心地和家人說再見。
◆願意和教師、
同伴做游戲,
有良好的師生和同伴關系,
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心情愉快,有安全感。
◆學習表達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願意接受晨檢,並懂得將身體不舒服的感覺告訴保健大夫或教師。
◆積極參與區域活動,能夠自主游戲,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有獨立做事的願望,在自我服務的過程中體驗自信和能幹。
◆學做值日生工作,體驗為他人服務的樂趣,有初步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感。
◆喜歡晨練活動,懂得安全自護,有一定的規則意識。
◆願意與同伴分享經驗和感受,
能獨立完成任務,
並逐步提高任務意識。
二、入園環節的教師指導要點
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其心理發展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不同,教師的指導重點
也不同。下面將從不同的年齡階段人手,分別闡述教師在入園環節的指導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