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銷售混凝土的培訓方案
主要還是對銷售過程培訓。
無非就是客戶定位、市場概況、競爭對手、公司優劣勢分析。
在培訓專當中應屬對所定位客戶群體不一而做相關不同業務分析方法,如:大型房地產項目,品牌制定方、采購方...因素分析、小型廠房銷售套路、大型工業項目、政府項目等的銷售套路...
㈡ 混凝土工的技能培訓、鑒定方式:
單位統一報名,採取集中授課和自學、按時參加理論考試和實操考試方式。
㈢ 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
表L01 技術交底記錄
編號:
工程名稱
隆府嘉園w29、30#樓
施工班組
混凝土班組
分項工程
主體工程
施工圖號
相對人簽字
交底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 施工准備
(一) 作業條件
1、 澆築混凝土層段的模板、鋼筋、頂埋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並辦完隱、預檢手續。
2、 澆築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馬道已支搭完畢.並經檢查合格。
3、 振搗器(棒)經檢驗試運轉合格。
4、 工長根據施工方案對操作班組已進行全面施工技術培訓,混凝土澆築申請書已被批准。
(二) 材質要求
1、 採用商品混凝土。
2、 外加劑: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要求,確定是否採用外加劑。外加劑須經試驗合格後,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3、 摻合料: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要求,確定是否採用摻合料。質量符合國家現行標准。
4、 隔離劑:水質隔離劑。
(三) 施工機具
混凝土輸送泵、尖鍬、平鍬、混凝±吊斗、插入式振搗器、木抹子、鐵插尺、膠皮水管、鐵板、串桶、塔式起重機、混凝土標尺桿、砂漿稱量器等。
二、 操作工藝
(一) 作業准備
1、 澆築前應將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並檢查鋼筋的保護層墊塊是否墊好,鋼筋的保護層墊塊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2、 如使用木模板時應澆水使模板濕潤。柱子模板的掃除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後再封閉。
3、 施工縫的鬆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軟弱層已剔掉清凈,露出石子,並澆水濕潤,無明水。
4、 梁、柱鋼筋的鋼筋定距框已安裝完畢,並經過隱、預檢。
5、 自拌混凝土,應在開盤前1h左右,測定砂石含水率.調整施工配合比。
(二) 混凝土現場攪拌工藝
1、 每次澆築混凝土前1.5h左右,由施工現場專業工長填寫申報「混凝土澆灌申請書」,由建設(監理)單位和技術負責人或質量檢查人員批准,每一台都應填寫。
2、 用於承重結構及抗滲防水工程使用的混凝土,採用預拌混凝土的,開盤鑒定是指第一次使用的配合比,在混凝土出廠前由混凝土供應單位自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開盤鑒定。現場攪拌的混凝土由施工單位組織建設(監理)單位、攪拌機組、混凝土試配單位進行開盤鑒定工作。共同認定試驗室簽發的混凝土配合比確定的組成材料是否與現場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和施工需要。如果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可以在維持水灰比不變的前提下,適當調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和易性良好為止。
(三) 混凝土運輸
混凝土自攪拌機卸出後,應及時運輸到澆築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離析、水泥漿流失。如混凝土運到澆築地點有離析現象時,必須在澆築前進行二次拌合。
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後到澆築完畢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表2-14的規定。
表2-14 混凝土從攪拌機卸出至澆築完畢的時間(min)
混凝土強度等級
氣溫(℃)
≤25
>25
≤C30
>C30
120
90
90
60
註:摻用外加劑或採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時,應按試驗確定。
泵送混凝土時必須保證混凝土泵連續工作,如果發生故障,停歇時間超過45min或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用水沖出的混凝土嚴禁用在永久建築結構上。
(四) 混凝土澆築與振搗的一般要求
1、 混凝土自吊鬥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築高度如超過2m時必須採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 澆築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進行,澆築層高度應根據混凝土供應能力,一次澆築方量、混凝土初凝時間、結構特點、鋼筋疏密綜合考慮決定,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
3、 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於振搗作用半徑的1.25倍(一般為300~400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10cm,以使兩層混凝土結合牢固。振搗時,振搗棒不得觸及鋼筋和模板。表面振動器(或稱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
4、 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並應在前層棍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h應按施工縫處理(當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小於2h時,則應當執行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5、 澆築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並應在已澆築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五) 柱的混凝土澆築
1、 柱澆築前底部應先填5~10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減石子砂漿,柱混凝土應分層澆築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每層厚度不大於50cm,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
2、 柱高在2m之內,可在柱頂直接下灰澆築,超過2m時,應採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側面開洞口安裝斜溜槽分段澆築。每段高度不得超過2m,每段混凝土澆築後將洞模板封閉嚴實,並用箍箍牢。
3、 柱子混凝土的分層厚度應當經過計算確定,並且應當計算每層混凝土的澆築量,用專制料斗容器稱量,保證混凝土的分層准確,並用混凝土標尺桿計量每層混凝土的澆築高度,混凝土振搗人員必須配備充足的照明設備,保證振搗人員能夠看清混凝土的振搗情況。
4、 柱子混凝土應一次澆築完畢,如需留施工縫時應留在主梁下面。無粱樓板應留在柱帽下面。在與梁板整體澆築時,應在柱澆築完畢後停歇l~1.5h,使其初步沉實,再繼續澆築。
5、 澆築完後,應及時將伸出的搭接鋼筋整理到位。
(六) 梁、板混凝土澆築
1、 梁、板應同時澆築,澆築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築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築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築,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築連續向前進行。
2、 和板連成整體高度大於lm的梁,允許單獨澆築,其施工縫應留在板底以下2~3mm處。
澆搗時,澆築與振搗必須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實後再下第二層料,用「趕漿法」保持水泥漿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每層均應振實後再下料,梁底及梁側部位要注意振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
3、 樑柱節點鋼筋較密時,此處宜用小粒徑石子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澆築,並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
4、 澆築板混凝土的虛鋪厚度應略大於板厚,用平板振搗器垂直澆築方向來回振搗,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築方向拖拉振搗,並用鐵插尺檢查混凝土厚度,振搗完畢後用長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築板混凝土時不允許用振搗棒鋪攤混凝土。
5、 施工縫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澆築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施工縫的表面應與梁軸線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搓。施工縫宜用木板或鋼絲網擋牢。
6、 施工縫處須待已澆築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小於1.2MPa時,才允許繼續澆築。在繼續澆築混凝土前,施工縫混凝土表面應鑿毛,剔除浮動石子和混凝土軟弱層,並用水沖洗干凈後,先澆一層同配比減石子砂漿,然後繼續澆築混凝土,應細致操作振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七) 剪力牆混凝土澆築
1、 如拄、牆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時,可以同時澆築,反之宜先澆築柱混凝土,預埋剪力牆錨固筋,待拆柱模後,再綁剪力牆鋼筋、支模、澆築混凝土。
2、 剪力牆澆築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勻澆築5~10cm厚與牆體混凝土同配比減石子砂漿, 並用鐵鍬入模,不應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內。(該部分砂漿的用量也應當經過計算,使用容器計量)
3、 澆築牆體混凝土應連續進行,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每層澆築厚度按照規范的規定實施,因此必須預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點位置和振搗器操作人員數量。
4、 振搗棒移動間距應小於40㎝,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以表面泛漿為度,為使上下層混凝土結合成整體,振搗器應插人下層混凝土5~10cm。振搗時注意鋼筋密集及洞口部位,為防止出現漏振,須在洞口兩側同時振搗,下灰高度也要大體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應開口,並在此處澆築振搗。
5、 牆體混凝土澆築高度應高出板底20~30mm。混凝土牆體澆築完畢之後,將上口甩出的鋼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標高線將牆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八) 樓梯混凝土澆築
1、 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築,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時再與踏步混凝土一起澆搗,不斷連續向上推進,並隨時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2、 施工縫位置:樓梯混凝土宜連續澆築,多層樓梯的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1/3的部位。
(九) 所有澆築的混凝土樓板面應當掃毛,掃毛時應當順一個方向掃,嚴禁隨意掃毛,影響混凝土表面的觀感。
(十) 養護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在12h以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不少於7d。
(十一) 混凝±試塊留置
1、 按照規范規定的試塊取樣要求做標養試塊的取樣。
2、 同條件試塊的取樣留置要分情況對待,拆模試塊(1.2MPa,50%、75%、100%設計強度);外掛架要求的試塊(7.5MPa)等。
三、 成品保護
1、 要保證鋼筋和墊塊的位置正確,不得踩樓板、樓梯的分布筋、彎起鋼筋,不碰動預埋件和插筋。在樓板上搭設澆築混凝土使用的澆築人行道,保證樓板鋼筋的負彎矩鋼筋的位置。
2、 不得用重物沖擊模板,不在梁或樓梯踏步側模板上踩踏,應搭設跳板,保持模板的牢固和嚴密。
3、 已澆築樓板、樓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護,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後,方准在面上進行操作及安裝結構用的支架和模板。
4、 在澆築混凝土時,要對巳經完成的成品進行保護,對澆築上層混凝土時流下的水泥漿要派專人及時清理干凈,灑落的混凝土也要隨時清理干凈。
5、 對陽角等易碰壞的地方,應當有保護措施。
6、 冬期施工在已澆的樓板上覆蓋時,要在腳手板上操作,盡量不踏腳印。
四、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 蜂窩: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厚,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有縫隙使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或石子過大,柱、牆根部模板有縫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漿從下部湧出。
2、 露筋:原因是鋼筋墊塊位移、間距過大、漏放、鋼筋緊貼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搗不實,也可能出現露筋。
3、 孔洞:原因是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經振搗就繼續澆築上層混凝土。
4、 縫隙與夾渣層:施工縫處雜物清理不凈或未澆底漿振搗不實等原因,易造成縫隙、夾渣層。
5、 梁、柱連接處斷面尺寸偏差過大,主要原因是柱接頭模板剛度差、支撐不牢固或支此部位模板時未認真控制斷面尺寸。
現澆樓板面和樓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澆築後,表面不用抹子認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蓋保溫層時,上人過早或未墊板進行操作。
五、 安全措施
1、 澆築單梁、柱混凝土時,應設操作台,操作人員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撐上操作,以免踩滑或踏斷支撐而墜落。
2、 混凝土澆築前,應對振動器進行試運轉,振動器操作人員應穿膠鞋、戴絕緣手套,振動器不能掛在鋼筋上,濕手不能接觸電源開關。
3、 澆築無板結構的梁或牆上的圈樑時,應有可靠的腳手架,嚴禁站在模板上操作,澆築挑檐、陽台、雨棚等混凝土時,外部應設安全網或安全欄桿。
4、 樓面上的預留孔洞應設蓋板或圍欄,所有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帶安全帶。夜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
交底人簽字:
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