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垃圾分類的知識有哪些
垃圾分類就是將垃圾分門別類地投放,並通過分類地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如德國一般分為紙、玻璃、金屬、塑料等;澳大利亞一般分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
垃圾分類的好處與意義
1、減少環境污染
由於我國垃圾沒有進行分類處理,現代的垃圾含有化學物質,有的會導致人們發病率提升。如果通過填埋或者堆放處理垃圾,即使遠離生活場所對垃圾進行填埋,並且採用了相應的隔離技術,也難以杜絕有害物質滲透,這些有害物質會隨著地球的循環而進入到整個生態圈中,污染水源和土地,通過植物或者動物,最終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2、節省土地資源
垃圾填埋和垃圾堆放等垃圾處理方式佔用土地資源,垃圾填埋場都屬於不可復場所,即填埋場不能夠重新作為生活小區。且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將垃圾分類,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
3、再生資源的利用
垃圾的產生是源於人們沒有利用好資源,將自己不用的資源當成垃圾拋棄,這種廢棄資源的方式對於整個生態系統的損失都是不可以估計的。在垃圾處理之前,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就可以將垃圾變廢為寶,如回收紙張能夠保護森林,減少森林資源的浪費;回收果皮蔬菜等生物垃圾,就可以作為綠色肥料,讓土地能夠更加肥沃。
4、提高民眾價值觀念
垃圾分類是處理垃圾公害的最佳解決方法和最佳的出路。進行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發展的必然路徑。垃圾分類能夠使得民眾學會節約資源、利用資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個人最終的素質素養。一個人能夠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那麼他也就會關注環境保護問題,在生活中注意資源的珍貴性,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
『貳』 物業小區如何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首先第一點:生活垃圾普遍分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1)可回收垃圾包括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通過合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在公共場所同一位置設置兩種垃圾箱,一種可回收垃圾箱,另一為不可回收垃圾箱。
(2)廚余垃圾包括生活飲食中所需用的來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殘留物。剩菜、剩飯、菜葉;生廚余垃圾包括果皮、蛋殼、茶渣、骨、貝殼;還包括用過的筷子,食品的包裝材料等。
(3)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實驗室垃圾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等,建築垃圾承建單位必須妥善處理。
第二點:我本人認為在前期一定要跟物業配合以及上門宣傳為居民講解物業小區垃圾分類好處等方面還有可以組織關於垃圾分類活動帶動小朋友興趣形成「小手拉大手的活動」以及新穎的視角生動的講解,為物業居民提供了一場集理論性、實用性和時效性於一體的視聽體驗。並且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垃圾分類的方式方法、垃圾桶設置的點位距離等一系列知識要點。形象地介紹了垃圾分類的優秀案例,讓物業員工以及居然對垃圾分類的工作流程進一步了解。
第三點:垃圾分類實行從源頭抓起從定時、定點、定人、回收垃圾做到各種設施齊全、完整、位置固定、擺放合理以及為確保垃圾的定點存放和分類,在大廈各樓層可以設立分類垃圾桶,每戶底商必須在其管理范圍內擺放至少兩個垃圾桶,一類是可回收垃圾;另一類是不可回收的其他垃圾。(備注:應深圳鹽田區是投放德立信智能垃圾分類設備而傳統垃圾桶基本在整個區域是完成撤桶狀態,以上觀點可能偏向於擺放傳統垃圾桶觀念多一些)
第四點:每日可在早上6:00——13:00,而晚上18:00——20:00為垃圾集中回收時間,確保做到垃圾處理日清日結,由專人統一回收後,按垃圾分類要求傾倒到指定地點。實行垃圾分類巡察制度,物業管理處客服專員兼任衛生督導員每日不定時巡察各個區域垃圾分類處置情況並填寫巡查表以及表揚好人好事,通報不文明行為和不規范垃圾投放行為。
好了這是小弟的一些小經驗,如有不足歡迎來補充以及指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