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應對突發 公共衛生事件知識講座
公眾應如何應對突發公共事件? 一旦發生突發公共事件,公眾可通過110、119、120、122等各類應專急電話屬和其他各種途徑及時報告;同時根據具體情況,利用所掌握的應急知識積極展開自救互救,及時避險處險;參與並協助政府相關應急管理部門進行事件的應急處置;以樂觀向上的態度面對突發公共事件所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努力恢復重建。 受到自然災害危害或者發生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的單位應當採取哪些措施? 答: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56條第1款的規定,受到自然災害危害或者發生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的單位,應當立即組織本單位應急救援隊伍和工作人員營救受害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控制危險源,標明危險區域,封鎖危險場所,並採取其他防止危害擴大的必要措施,同時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報告;對因本單位的問題引發的或者主體是本單位人員的社會安全事件,有關單位應當按照規定上報情況,並迅速派出負責人趕赴現場開展勸解、疏導工作。
㈡ 如何提高政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
首先要進一步提高社會的危機意識,尤其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危機意認。長期以來,我們的災害意識淡溥,對突發事件是否發生,心存僥幸,使得我們對突發事件的應對不夠,重視不夠,措施不力。為此一要普及應對危機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加群眾危機意識和自救知識;二要要明確各級領導責任,將應急管理能力設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考核。二要把應急管理培訓,納入幹部培訓總體計劃,提高幹部應對危機的意識和管理水平。
其次要做好預防工作,從源頭上縮減突發事件的發生。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對於自然根源的突發事件,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安全保障型社會,減少自然災害和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於社會根源的突發事件,我們要做好社會矛盾的排查調解工作,解決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同時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福利政策,減少不穩定不和諧因素。
其三,要落實應對突發事件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一要保證必要的物資籌備財政投入,為應對突發事件提供物質保證;二要建立應急預案並進行模擬演練,提高應對反應能力;三要加強應急信息平台建設,對各分散指揮系統的信息業務進行整合和修理,打造應急管理的神經中樞。四是重視發揮專業人才的作用,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五要發揮志願者等民間組織的力量,做好與他們的組織、協調、培訓等工作。
其四,在突發事件到來時,政府應有條不紊的組織應對,危機結束後,政府要做好災後重建等後續工作,同時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理,並吸取經驗教訓,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未雨籌謀,有備無患。應對突發事件,我們只有思想重視了,預防工作做好了,准備工作做扎實了,才能在危機中從容應對,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從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保證人民群眾幸福安康。
㈢ 突發公共事件的具體危害
我國每年因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驚人:
2003年中國因生產事故損失2500億,各種自然災害損失專1500億元屬,交通事故損失2000億元,衛生和傳染病突發事件的損失500億元,共計65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損失我國GDP的6%。
2004年中國發生各類突發事件561萬起,造成21萬人死亡,175萬人受傷。全年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社會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550億元。
2005年發生災害突發公共事件540萬起,比上年減少21萬多起;造成大約20萬人死亡,比上年減少了1萬多人;直接經濟損失約3253億元,比上年有較大幅度降低。
2006年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受災3.16億人,死亡2006人,直接經濟損失近1600億元人民幣。
㈣ 學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應急處理課程有什麼意義
意義有多方面:
1、讓人們在出現相關的的衛生事件時能做好自我保護,防止感染。
2、讓人有防範意識,在發生公共衛生事件時,能保護他人的安全。
3、對他人提供相應的幫助,為社會的安定作出自己的貢獻。
㈤ 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培訓會隨筆
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應急預案 為了提高我園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幼兒園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園實際,特製定我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路,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於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幼兒園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准確處置。 三、組織管理 幼兒園成立由園長負責的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幼兒園的突發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職責如下: 1、根據中心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應急預案制訂本園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幼兒園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幼兒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檢查制度,及時掌握師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表現的師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㈥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匯報怎麼寫
文章標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情況匯報 *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情況匯報
自今年5月接到《關於開展創建農村衛生(初級衛生保健)示範縣活動的通知》後,此項工作隨即被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我局於6月21日上午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學習動員,認真對照創建示範縣所含的各項內容和標准逐一查擺分析、貫徹落實。隨後就申報全省農村衛生(初級衛生保健)示範縣工作向縣委、縣政府和市衛生局領導進行了專題匯報,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經縣政府研究,決定申報全省農村衛生(初級衛生保健)示範縣。現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制定預案為做好我縣人間禽流感預防控制工作,早期發現疫情,及時採取有效應對措施,縣衛生局成立了*縣衛生局人間禽流感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各縣直醫療衛生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全縣人間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檢查指導工作。根據我縣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實際和上級要求,我局先後制定了《*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衛[2005]168號)、《*縣突發公共事件醫學……
參考http://xxgk.yn.gov.cn/canton_model27/newsview.aspx?id=344774
㈦ 什麼是突發公共事件突發公共事件造成了哪些危害
什麼是突發公共事件
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二、突發事件的分類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我國將突發公共事件分為四類:
◆自然災害類: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
◆事故災難類:主要包括工礦商貿企業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核輻射事故、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故等。
◆公共衛生事件類: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會安全事件類: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事件、群體性事件以及其它刑事案件等。
三、突發公共事件分級和預警
突發公共事件按照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四個等級;預警級別分為四級,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表示。
四、緊急呼救
1、110報警電話
發現刑事、治安案(事)件以及危及公共與人身安全、擾亂公眾正常工作、學習與生活秩序的案(事)件時,應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報警。110電話免收電話費,投幣、磁卡等公用電話或手機、小靈通均可直接撥打。
㈧ 突發公共事件的主要表現
2006年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有關文件數據分析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主要回表現:
(1)自然災害。答2005年是自然災害多發年份,災情重、損失大。全年共發生各類較大自然災害437起,死亡2567人,緊急轉移安置157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042億元。由於城市人口密集,風險集中,防災基礎設施薄弱,災害對城市破壞性越來越大。
(2)事故災難。 2005年事故總量下降,但特大事故上升。全年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71.79萬起,比2004年下降10.7%;死亡12.71萬人,下降7.1%。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別重大事故17起,死亡1197人,比2004年上升27.9%。初步估計全國事故災難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890億元。由於以鄉鎮煤礦為主的重大事故多發勢頭尚未得到遏制,全年發生煤礦事故起數上升34.9%。
(3)公共衛生事件。2005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動物疫情兩個方面均呈多發態勢。全年共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1631起,主要是傳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
(4)社會安全事件。2005年社會安全總體形勢趨向好轉,群體性事件逐年上升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但有較大社會影響的特大事件仍然呈多發態勢。